當前位置:
首頁>
歷年真題> 2001年10月浙江省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統計學原
2005年06月10日 來源:
字體:
大小 列印 課程代碼:07416
一、填空題(每空1分,共10分)
1._______是統計總體中的基本元素。
2.間接取得統計資料的方法稱為_______.
3.表現統計資料最常見的形式是_______.
4.用來反映總體範圍大小或單位數多少的總量指標稱為_______.
5.抽樣調查在推斷的效果上,_______可以事先計算並加以控制。
6.反映總平均數變動程度的指數,通常稱為可變構成指數,它可以進一步分解為_______和_______的積。
7.商業企業商品總購進按商品的來源分為從生產者購進、_______、_______和其它。
8.某企業資金利潤率為25%,流通費用率為10%,則商業經濟效益綜合率為_______.
二、單項選擇題(在每小題的四個備選答案中,選出一個正確答案,並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在題中的括號內。每小題1分,共15分)
1.某班級某名學生的英語考試成績為85分,這個數字為( )
A.標誌B.變量C.指標值D.變量值
2.要想了解全國的棉花生產情況,對棉花主產區進行調查,這屬於( )
A.全面調查B.典型調查C.重點調查D.抽樣調查
3.某地區農民人均收入最高為426元,最低為270元,據此分為6個組,形成閉口式等距數列,則各組組距為( )
A. 71 B. 26 C. 156 D. 348
4.加權算術平均數中的權數是指( )
A.分組數B.各組次數所佔的比重
C.各組的標誌值D.各組的組距大小
5.下列指標中屬於時點指標的有( )
A.商品銷售量B.商品銷售額C.商品庫存額D.商品損耗率
6.在所有統計調查中都可能存在的誤差是( )
A.抽樣誤差B.代表性誤差C.偶然性誤差D.登記性誤差
7.抽樣標準誤差與抽樣極限誤差之間的大小關係為( )
A.前者大於後者B.後者大於前者
C.兩者相等D.不一定
8.回歸方程y0=20+5x表明( )
A.x每變動一個單位,y將變動20個單位
B.y每變動一個單位,x將變動20個單位
C.x每變動一個單位,y將變動5個單位
D.y每變動一個單位,x將變動5個單位
9.生產者把商品賣給商業經營者供其轉賣,屬於( )
A.最初流轉B.最終流轉C.中間流轉D.零售流轉
10.商業企業商品總銷售可分為「售給居民和社會集團」、「售給生產用」、「售給商業內」和「出口」等指標,這是按( )劃分的。
A.銷售去向B.商品性質C.所有制D.商品來源
11.總指數計算的兩種形式是( )
A.綜合形式和平均形式B.加權算術形式和加權調和形式
C.個體指數形式和總指數形式D.簡單平均形式與加權平均形式
12.某企業1996年產量比1995年增加15%,產值增長20%,則出廠價格提高了( )
A. 3.5% B. 5% C. 3.8% D. 4.35%
13.下面屬於商品流轉的有( )
A.支付理髮費B.購電影票C.出租照像機D.購買服裝
14.在商品流轉動態分析中,表明由於商品銷售結構變動而使平均商品流轉天數比上期縮短的表達式是( )
A. >1 B. <1
C. >1 D. <1 15.反映工農業商品價格「剪刀差」擴大或縮小程度的計算公式是( )
A.工業品農村零售價格指數/農產品收購價格指數
B.農產品收購價格指數/工業品零售價格指數
C.農產品收購價格/工業品零售價格
D.工業品零售價格/農產品收購價格
三、多項選擇題(在每小題的五個備選答案中,選出二至五個正確的答案,並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分別填在題幹的括號內,多選、少選、錯選均不得分。每小題1分,共5分)
1.下列指標中屬於數量指標的有( )
A.人口平均年齡B.自行車產量C.耕地面積
D.糧食產量E.勞動生產率
2.統計調查的基本要求是( )
A.全面性B.準確性C.數量性
D.及時性E.完整性
3.x與y的相關係數r=-0.9表示( )
A.單相關B.正相關C.負相關
D.高度相關E.完全相關
4.增長1%的水平值( )
A.表示增長一個百分點所增加的絕對量
B.表示增長一個百分點所增加的相對量
C.等於前期水平除以100
D.等於前期水平乘以1%
E.等於環比增長量除以環比增長速度,再除以100
5.下列哪些內容屬於商業中間消耗( )
A.自有車輛的燃料費B.支付給鐵路部門的託運費
C.郵電費D.廣告費和折舊費
E.訴訟費和保險費
四、判斷題(判斷下列各題,正確的在題後括號內打「√」,錯的打「╳」。每小題1分,共10分)
1.統計認知過程包括以下四個階段:統計設計、統計調查、統計整理和統計分析。( )
2.統計分組的關鍵是正確選擇分組標誌和劃分各組界限,中心問題是分組標誌的選擇。
( )
3.在相對指標中,只有強度相對指標是用名數的形式來表現的。( )
4.成數越接近1,則是非標誌的方差越大。( )
5.在抽樣調查中,總體與樣本都是唯一不可變的。( )
6.統計指數是一種特殊的相對數。( )
7.價格指數、工資水平指數、總產值指數等均屬於質量指標指數。( )
8.批發流轉是指再生產過程最終結束的流轉。( )
9.在庫商品包括了委託其它單位購進而未取回的商品。( )
10.農副產品收購量要分別按生產年度和日曆年度進行統計,而工業品收購量只需按日曆年度進行統計即可。( )
五、簡答題(每小題4分,共16分)
1.統計一詞的三種含義是什麼它們之間有何關係
2.什麼叫普查有哪些組織原則
3.回歸分析有哪些特點
4.德爾菲構權法的含義與特點。
六、計算題(第1~6題分別為5分、10分、7分、8分、7分和7分,共44分)
1.某企業計劃1998年上半年的產值為525萬元,至4月底累計實現的產值為360萬元。問:
(1)至4月底的計劃執行進度為多少
(2)若按此進度估計,上半年的計劃完成程度為多少(小數點保留4位)
2.某單位職工工資分組資料如下:
職工按工資分組人數
400元以下5
400—500元15
500—600元45
600元以上10
合計75
要求:(1)計算該單位平均工資。
(2)計算全距、標準差和標準差係數。(小數點保留4位) 3.某總體有1000個單位,從中隨機重複抽取100個單位觀測其標誌值,結果平均數為15,標準差為8.試在95%的概率保證(t=1.96)下,估計總體標誌總量的範圍。(小數點保留3位)
4.某種工業品歷年產量資料如下:
年份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產量(萬件) 150 170 194 215 238 260
要求:(1)用最小平方法擬合直線趨勢方程。
(2)解釋方程中b(斜率)的經濟含義。(小數點保留4位)
5.某市1995年社會消費品零售價格總指數計算資料如下:
固定權數%類價格指數%
食品類55 115.6
衣著類16 128.7
日用品類15 106.2
文化用品類5 103.5
其它類9 110.4
要求:(1)計算社會消費品零售物價總指數。
(2)已知該市1995年社會消費品零售額為58670萬元,請計算由於零售價格上升而使消費者增加的貨幣支出。(小數點保留4位)
6.某市甲、乙兩個商業企業的經濟效益指標資料如下:
指標單位權重%甲企業實際乙企業實際全市先進平均數
人均增加值萬元/人30 5.6 4.8 5
中間消耗率% 20 25 26 25
資金利稅率% 50 26 27 25
要求:(1)計算甲、乙兩個企業商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採用算術平均合成法)。(2)比較甲、乙兩個企業商業經濟效益總水平高低。
(小數點保留4位)
浙江省2001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
統計學原理與商業統計試題參考答案
課程代碼:07416
一、填空題(每空1分,共10分)
1.總體單位(或個別事物)
2.統計推算
3.統計表
4.總體單位總量
5.抽樣誤差
6.固定構成指數結構影響指數
7.從商業內購進進口
8. 2.5
二、單項選擇題(每小題1分,共15分)
1.D 2.C 3.B 4.B 5.C
6.D 7.D 8.C 9.A 10.A
11.A 12.D 13.D 14.B 15.A
三、多項選擇題(每小題1分,共5分)
1.BCD 2.BDE 3.ACD 4.ACDE 5.AE
四、判斷題(每小題1分,共10分)
1.╳2.√3.√4.╳5.╳
6.√7.╳8.╳ 9.╳10.√
五、簡答題(每小題4分,共16分)
1.統計的三個含義是統計資料、統計活動和統計學。
三者之間的關係是:(1)統計資料是統計活動的成果;(2)統計學是統計活動經驗的科學總結和理論概括,又反過來指導統計實踐活動。
2.普查是(為了完成某種調查任務)專門組織的一次性全面調查。組織原則是:(1)必須統一規定調查資料所屬的標準時間;(2)規定進行普查登記的時期;(3)在普查範圍各地同時進行調查;(4)調查項目統一規定,不能任意改變。
3.(1)必須明確自變量與因變量;(2)可以得到y依x的回歸方程,也可得x依y的回歸方程;(3)回歸係數與相關係數同號;(4)自變量是非隨機的,因變量是隨機的;(5)可由x估計y,也可由y控制x.
4.德爾菲法又稱專家法,它是通過多次的反饋與修改來實現專家意見逐步趨同,從而獲得一組比較滿意的反映經濟效益各指標重要性程度的統計權數。它是一種注重實效、應用廣泛的構權方法,具有集思廣益、相互獨立、逐步趨同等優點。
六、計算題(第1~6題分別為5分、10分、7分、8分、7分和7分,共44分)
1.(1)至4月底的計劃執行進度為:360/525=68.57%
(2)估計上半年計劃完成程度為:68.57%÷(4/6)=102.86%
2.(1)平均工資=∑xf/∑f
= =530元
(組中值若有錯,適當扣分)
(2)全距R=700-300=400元
標準差σ= (或)
=
(或)
=74.8331元
標準差係數Vσ=σ/ =74.8331/530=14.12%
3.抽樣標準誤σ( )=σ/ =8/ =0.8
抽樣極限誤差= 1.96×0.8=1.568
總體標誌總量的估計範圍:N[- , +]
=1000×[15-1.568,15+1.568]=[13432,16568]
4.(1)此題可用兩種方法解題:
①普通法t=1,2,3,4,5,6
直線趨勢方程yt=127+22.1429t
②簡捷法:t=-5,-3,-1,1,3,5
(2)b=22.1429表示該工業品產量的年平均增長量為22.1429萬件(或相同意思的其他意思表達)
5.(1)社會消費品零售物價總指數:
=∑KW/∑W=(0.55×115.6%+…+0.09×110.4%)=115.21%
(2)由於零售價格上升而使消費者增加的貨幣支出為:
58670×(1-1/1.1521)=7745.6011萬元
6.(1)甲企業綜合指數:
K甲= =1.056
乙企業綜合指數:
K乙= =1.0203
(2)因為K甲>K乙,故甲企業經濟效益總水平優於乙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