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13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
免疫學及免疫學檢驗(二)試題
課程代碼:01658
請考生按規定用筆將所有試題的答案塗、寫在答題紙上。
選擇題部分
注意事項:
1. 答題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考試課程名稱、姓名、準考證號用黑色字跡的籤字筆或鋼筆填寫在答題紙規定的位置上。
2. 每小題選出答案後,用2B鉛筆把答題紙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塗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乾淨後,再選塗其他答案標號。不能答在試題卷上。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選出並將「答題紙」的相應代碼塗黑。錯塗、多塗或未塗均無分。
1.抗原抗體結合力中作用最大的是
A.靜電引力 B.範登華引力
C.氫鍵結合力 D.疏水作用力
2.選擇正確的說法
A.只有T細胞能成為記憶細胞
B.只有B細胞能成為記憶細胞
C.T細胞、B細胞均能成為記憶細胞
D.T細胞、B細胞、巨噬細胞均能成為記憶細胞
3.抗原抗體反應的最適溫度是
A.4℃ B.30℃
C.20℃ D.37℃
4.血清中分子量最大的免疫球蛋白是
A.IgA B.IgG
C.IgM D.IgE
5.沉澱反應中抗原過量的現象稱為
A.前帶 B.後帶
C.帶現象 D.拖尾現象
6.製備菌體抗原的方法是
A.100℃加溫2小時 B.0.5%甲醛
C.75%乙醇 D.1%氯化鈣
7.選擇性培養基要選擇融合的
A.脾細胞與瘤細胞 B.瘤細胞與瘤細胞
C.脾細胞與脾細胞 D.細胞多聚體
8.TMB經HRP作用後,加入硫酸終止反應後變為
A.綠色 B.紅色
C.黃色 D.藍色
9.用小鼠抗人CD3單克隆抗體檢測T細胞,其結果代表的是
A.T細胞總數 B.Th細胞數
C.Ts細胞數 D.CD4+細胞數
10.細胞因子檢測最方便和可靠的方法是
A.生物學檢測法 B.免疫學檢測法
C.分子生物學檢測法 D.動物體內檢測法
非選擇題部分
注意事項:
用黑色字跡的籤字筆或鋼筆將答案寫在答題紙上,不能答在試題卷上。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空1分,共20分)
11.抗原具有的兩種基本性能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12.外周免疫器官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及扁桃體等。
13.如果甲、乙兩種抗原具有相同或相似的抗原表位,稱為__________,那麼由甲抗原刺激機體產生的抗體,不但能與甲抗原本身發生特異性結合,而且也能和乙抗原上相同的抗原表位結合,這種現象稱為__________。
14.在物質的水溶液中添加一定濃度的中性鹽,使物質的溶解度__________而沉澱析出,這一過程稱為__________。
15.親和層析是利用欲分離物質和它的特異性__________具有特異性的__________,從而達到分離目的的一種層析技術。
16.沉澱反應是指__________抗原與相應抗體特異性結合,在合適條件下形成__________可見的沉澱物的現象。
17.螢光物質將吸收的光能轉變成螢光的百分率稱為__________。而螢光物質在受到激發光較長時間照射後會發生螢光輻射能力減弱的現象則稱為__________。
18.發光是指分子或原子中的電子吸收能量後,由高能量級的激發態返回至基態並釋放光子的過程,根據形成激發態分子的能量來源可將發光分為:__________、__________和光照發光。
19.檢測細胞因子的方法一般可分為三大類,即__________測定法、__________測定法和分子生物學測定法。
20.應用於人類的任何疫苗均應具備以下三個基本特點:即__________、__________和實用性。
三、名詞解釋(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4分,共12分)
21.抗體
22.抗原表位
23.沉降係數
四、簡答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6分,共18分)
24.影響抗原抗體反應的因素有哪些?
25.簡述螢光抗體技術的基本原理。
26.簡述疫苗評價程序中人群三期試驗的內容。
五、問答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10分,共30分)
27.試述ELISA的基本原理。
28.闡述HLA血清學分型的原理。
29.闡述人工主動免疫疫苗的種類及製備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