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的蒸發

2021-01-20 稻莊鎮實驗小學科學啟蒙廣場

雨過天晴,馬路上的水過一段時間就看不見了,這是為什麼呢?原來是水蒸發了。

水蒸氣是沒有顏色、沒有氣味、沒有味道、透明的氣體。水慢慢變成水蒸氣飛散到空氣中的現象叫做蒸發。

夏天,剛從遊泳池出來時為什麼感覺到涼?

難道水蒸發時會使周圍的溫度降低嗎?我們可以做實驗來驗證。

我的探究:

1.用紗布包住水溫計的液泡,觀測溫度。

2.將水溫計放入水(室溫)中,浸溼紗布。靜置一段時間,液柱靜止不動後記錄溫度。

3.將水溫計從水中取出,觀察液柱的變化,做好記錄。

我們會發現,將水溫計從水中取出後,在一段時間內,水溫計上顯示的溫度會逐漸降低。由此可以說明,水蒸發時會使周圍的溫度降低。

怎樣讓水蒸發的更快?加快水蒸發的方法有加熱、增大蒸發麵積、加快空氣流動等。

水的蒸發與我們生活關係密切,比如曬糧食、扇扇子、曬鹽等都是利用了水的蒸發。但水蒸發也會帶來不利影響,比如水蒸發會造成土壤乾旱,導致作物減產。


相關焦點

  • 水蒸發的速度和什麼有關?
    水蒸發的速度和什麼有關?猜想:溫度的高低,溫度越高蒸發的越快。
  • 為什麼水即使不沸騰也會蒸發?
    哪種機制可使水蒸發而不達到沸點呢?什麼是溫度我們理解物質的溫度無非是對其中所含分子運動速度的反映。物質的分子運動得越快,那它的溫度就會越高。為什麼水會蒸發對這一解釋,我們必須加上一個細微的差別:液體中的大多數分子都以相同的速度在運動,但總有一部分分子以足夠快的速度從液體中逸出,也就是說,它們具有足以蒸發的溫度。
  • 哈工大:一種微結構超薄膜實現水蒸發高效淨化
    太陽蒸發被認為是一種綠色,可持續的水修復策略,在海水淡化,消毒和淡水生產中具有廣泛的應用。水蒸發是水-空氣界面的吸熱過程,水分子的能量在此過程中進行傳輸。因此,在水-空氣界面處進行局部加熱是提高太陽能蒸發的能量效率的有效方法。當前光熱材料的關鍵挑戰是將水與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分離。
  • 蒸發原理:為什麼蒸發會吸熱
    中學物理告訴我們,這是因為液體蒸發吸熱,帶走了身上的熱量。那麼為什麼蒸發會吸熱呢?我們來看看水蒸發的過程及其原理。這些分子彼此吸引,而又不斷地晃來晃去,因而它們能保持水的液態形狀。分子一個接一個地飛出去,留在水裡的分子就變少了,水就是這樣蒸發掉了。
  • 納米複合光熱膜促進水蒸發研究取得新進展
    近年來,受自然界水循環過程的啟發,利用太陽光碟機動水蒸發獲得清潔淡水受到了人們的廣泛關注,該技術有望作為一種應急手段應用在海難
  • 餘桂華團隊EES:調控水凝膠表面潤溼態加快太陽能致水蒸發
    太陽能海水蒸發被視為可以緩解淡水稀缺的最有前景的環保型技術之一。然而,最關鍵的挑戰在於自然陽光擴散太強(≤1kW m-2),無法為高效的水蒸發系統提供動力。而一旦利用昂貴的太陽能集中器就會增加其整體的技術成本。研究者們通過引入高效光熱能轉換材料以及合理設計蒸發器納米結構來加速蒸發過程。最近,通過調節聚合物網絡與水分子之間的相互作用,水凝膠太陽能蒸發器可在一個陽光下達到高蒸發速率。
  • Today Energy:一種高效太陽能表面水蒸發器件
    持續將AuNC/PVDF納米纖維膜輻射2小時,蒸發水的質量為0.69 ± 0.02 g,水蒸發速率達到3.64 ± 0.06 kg m-2 h-1。 AuNC/PVDF水蒸發膜的再循環能力以及用於水除鹽和純化的概念驗證要點:將AuNC/PVDF水蒸發膜置於水面上,經0.4 W cm-2的近紅外雷射輻射2小時後真空乾燥作為一個循環,重複10次,測量每次的水蒸發速率以及光熱轉換效率,亦即蒸發效率。
  • 蒸發核廢水是好主意嗎?其實放射性就在水裡 | 袁嵐峰
    因此,如果讓水自然蒸發,就等於直接向大氣排放。有人問我這樣一個問題:老師關於日本把福島廢水排到大海,我作為一個不懂科學的老百姓想問一下,為啥日本不把水接入容器,再讓水自己蒸發,剩下的核廢料體積不就會小很多?再集中處理不就得了,為啥非要直接排向大海?
  • 納米複合光熱膜促進水蒸發研究取得進展—新聞—科學網
    本報訊 近日,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研究員江河清帶領的膜分離與催化團隊提出,利用不同維度納米材料的複合策略,實現對光熱膜表面微結構的調控,從而提高光捕獲效率,獲得理想的光熱蒸發效率 受自然界水循環過程的啟發,利用太陽光碟機動水蒸發獲得清潔淡水受到了研究者們的廣泛關注。在自然蒸發條件下,太陽光的利用率較低,實際蒸發較慢。研究者們嘗試將具有良好光吸收和光熱轉化能力的光熱膜材料應用到太陽光碟機動蒸發體系中,以提高蒸發效率。以往研究表明,具有可控微結構的粗糙表面能夠有效降低對光的漫反射率,實現太陽光全波段的有效吸收,有利於實現高效的水蒸發。
  • 地球上為什麼有這麼多的水?都是從哪來的?這些水會蒸發到宇宙嗎
    太陽系早期的時候,很多小行星上都存在大量的水,但這些水是以水冰的形式存在。當它們與新生的地球相碰撞時,它們球裡一部分的水會殘留下來,還有一部分會蒸發,擴散到宇宙中。所以在地球形成的時候,水是一直存在的,不斷有其它行星「送」水過來。
  • 洛杉磯水庫穿「防曬衣」 每年減少11億升水蒸發
    這種遮陽球大小相當於大個的蘋果,其黑色表面能夠遮擋紫外線,在其作用下,水庫每年能減少超過11億升水的蒸發。「小球防曬衣」還能防止水被塵土、雨水、化學藥品及野生動植物汙染。  比如,它能夠避免致癌的溴酸化合物生成。一些人攝取了大量水中的溴化鹽後,會出現噁心、嘔吐、腹瀉、腹痛的反應,而小球的保護阻止了產生溴化物的化學反應。
  • 洛杉磯為水庫投黑塑球防止水蒸發
    據英國《每日郵報》8月11日報導,近日,為了抗旱,美國洛杉磯官方向希爾瑪市一座佔地75英畝(約30.4萬平方米)的水庫傾倒了9600萬隻黑色的塑料小球,防止水蒸發為了預防水源供應不足,洛杉磯官方策劃了一個稀世罕見的保水方案。在洛杉磯官方組織下,巨量的黑色塑料小球被生產出來,它們大小如蘋果,價格低廉,大規模鋪設後可以防塵、防雨、防化學物質,最重要的是可以折射紫外線,使水分減少蒸發。  同時,由於單個黑球體積小、質量輕,水庫的排水蓄水工作不會受影響。
  • 北理工曲良體教授:垂直排列的石墨烯薄膜實現高效太陽能水蒸發
    利用該種特殊管狀結構,作為水蒸發的傳送通道,實現在太陽能等光源下,水分高效快速地蒸發。基於還原氧化石墨(rGO)一些獨特的性質,得到的VA-GSM(Vertically aligned graphene sheets membrane)膜具有很高的吸光率和超高穩定性。
  • 蒸發、吸熱與內能的關係
    我們在學習蒸發與沸騰的時候,書上有這樣一段話:「液體蒸發時溫度降低,說明它要從周圍的物體吸收熱量。因此液體蒸發有致冷作用。」有的同學對這句話的理解是:有「致冷作用」,就是液體蒸發需要從外界環境吸熱,不從外界環境吸熱液體就不能蒸發,這樣理解是不對的。液體蒸發與液體吸熱之間並沒有直接關係。例如,一杯開水,當它溫度高於周圍環境溫度的時候就是一邊蒸發一邊對外放熱。
  • 圖解蒸發冷卻技術
    在氣候乾燥的地區,可以採用蒸發冷卻技術,進一步延長自然冷卻運行的時間,從而實現最大限度的降低數據中心空調系統的能源消耗,按照水和空氣是否直接接觸,蒸發冷卻技術分為直接蒸發冷卻和間接蒸發冷卻兩種方式。
  • 數十家水錶空轉 千噸水「蒸發」
    水錶會莫明其妙地自己「跑」起來,一天一戶能多轉一噸水,6月到現在,近千噸水就這樣「蒸發」了。 福州自來水公司派人上門檢修後,稱是物業責任;物業多次整改卻解決不了這個問題,希望自來水公司幫忙。昨日,小區業主致電本報,經協調,自來水公司表示,將再派人現場查看,同時將調整用戶水費。
  • 超臨界水被發現,在464℃下也不會蒸發,它的存在已顛覆物理學
    相信學過高中物理的人都知道,在正常大氣壓(P0=101.325kPa)下,水的存在狀態有三種:氣態、液態和固態。正常大氣壓下,當環境溫度變為零攝氏度時,水會凝結成冰,由液態變成固態。而當環境溫度達到99.975攝氏度(人們習慣約等為100攝氏度)時,水會沸騰,蒸發成水蒸氣。
  • 日本公布福島核電站水處理建議:排入海洋和蒸發到大氣
    據美聯社報導,日本經濟產業省12月23日發布了有關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水處理的三種方案:「有控制地排入海洋」、「蒸發釋放到大氣」或兩種方法並行。2011年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發生9年後,放射性汙水仍在積累。在周一的提案草案中,日本經濟產業省建議將放射性水「有控制地排入太平洋」、「讓水蒸發釋放到大氣」,或者兩種方法並行。日本經濟產業省說,「向海中有控制地排放」是最好的選擇,因為「穩定地稀釋和分散」核電站的積水是聯合國原子輻射影響問題科學委員會認可的方法,這也將有助於監測環境中的輻射水平。
  • Sci.綜述:二維光熱材料在水蒸發技術的應用
    水是我們日常生活的基本需求,缺水已經成為21世紀最令人擔憂的全球挑戰之一。為了提供更好的解決方案,眾多研究者已經在該領域做出了很多努力。其中,利用光熱納米材料的太陽能水蒸發技術被認為是一種可行且綠色的技術,可通過豐富而清潔的太陽能解決水的挑戰。光熱納米材料中的光-熱轉換即利用光熱材料將太陽能輻射轉換為熱的形式。
  • 最響亮的水下聲音:音量之大竟然可以讓水蒸發
    其音量之大,甚至可以在接觸水的時候使其蒸發。這不是海底大地震的聲音,也不是槍蝦敲打螯肢的聲音,後者比流行歌手的演唱會還要響亮。事實上,這是一束微小的水射流——寬度只有人類頭髮的一半——被更細微的x射線雷射擊中時所發出的聲音。  我們實際上聽不到這種聲音,因為它是在真空室裡產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