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戶稱外來貨車進入市場大門時,都得辦通行證,通行證要拿錢買,一次交一季度1800元。河南商報見習記者 張鬱/攝
河南商報記者李政 段睿超
一商戶反映,到鄭州市北環長興路附近一水產市場進貨、賣貨,得先交「進門費」。該市場工作人員稱,外來車輛進市場都得交錢,一個季度1800元。
該市場王經理表示,進入市場內的食品都會檢測,收費是為了保證食品安全衛生。
投訴
外來貨車進市場 每車一季度要交1800元
因生意需要,陳苗(化名)經常到長興路水產市場進貨。但她每次進市場大門時,心情就不好,「心疼那高額的進門費。」
陳苗說,高額「進門費」指的是,外來貨車進入水產市場大門時,都得辦通行證。通行證要拿錢買,每月每車600元,一次交一季度的錢,「進門時,保安是要看的,沒有這個,門都別想進。」
「明顯是亂收費,但為了生意,有啥辦法,咬咬牙給了。」陳苗花1800元辦了一張通行證,本想有了通行證就能暢通無阻,但事實是,一張通行證只能通行一輛車。「我們哪兒知道下次會不會用這輛車來進貨,明顯不合理嘛。」
一次,在保安的阻攔下,陳苗將隨行車輛停在市場外邊,只得僱用市場裡拉貨的車幫她搬貨。
辦通行證的不止陳苗一人。她問過市場邊上與自己有業務往來的幾名店主,大多數商鋪都為自己所屬的車辦理了通行證,但店鋪老闆也不太樂意交這些錢。
暗訪
無論真貨假貨,交錢權當真貨?
12月25日上午,河南商報記者來到位於長興路與信基路交叉口的這個水產市場一探究竟。
在南門口,一名市場保安將記者的車攔下。「外來車輛不能進。」他說,不讓進是根據市場的規定,如果想進,交錢就可以了。
「每月600元,一次需要交一個季度的。」這名保安說,每輛想進去的車不管大小都要辦通行證,「現在給我錢,10分鐘就能辦好了。」
一個通行證只能進一輛車嗎?保安稱:「也可以在通行證下邊寫上公司的名稱,來時你說是哪個公司的,也讓進。」
他認為,市場這麼做並不是針對車輛,而是針對外來貨物。「誰知道你拉進來的東西真的假的,但你交了這些錢後,如果有人來查,市場就會出面擔保,說你的貨是真的。」
對此,市場財務室的一名李姓女子稱,「你(外來人員)來市場裡拉貨、倒貨、賣貨,對俺這裡面的生意有影響。」「不管是進來拉貨,還是賣貨統統都得交錢,只要給公司交費,公司就給你提供環境。」
對於交的錢,李女士稱,水產市場屬於亞宏公司管理,錢都交給公司了。
「有發票嗎?」記者問。李女士拿出一本收據說:「沒有發票,收據就是憑證。」
市場內多位貨車司機稱,他們都交錢辦了通行證。「在市場做生意,不按他們的規矩來,生意就沒得做了。」
市場
收費是為保證食品安全衛生
作為水產市場的管理方,鄭州亞宏水產大世界有限公司(簡稱「亞宏公司」)對進出市場的車輛收取「進門費」,出於何種原因?是否有據可依?
該市場王經理稱,收取「進門費」是為了保證市場內的食品衛生安全。「辦通行證後,我們就會給進貨、賣貨的人進行信息備案,出了事也能找到他們。」對於保安所說「市場會出面擔保,說你的貨是真的」,王經理予以否認。
鄭州市物價局法規處一名男性工作人員稱,對進出市場的貨車收費,目前價格法沒有規定。目前實行的都是市場管理方與商戶商定的方式,但即便如此,也應明碼標價,在一種收費方式實行之前,應有公示期,大多數商戶同意後才能實行。
河南華浩律師事務所的李華陽律師則認為,該不該收「進門費」,讓兩個民事主體(市場方與貨車司機)之間協商比較好,發揮市場調節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