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飼養海缸NP雙0就會翻缸?(中)

2021-01-08 東傑聊海

在上一文我簡要的介紹了NP為零的時候為什麼珊瑚容易白化,脫骨,死亡,以及在一些超低營養鹽的缸內為什麼容易出現菌膜。

我從論壇了搜索大量低營養鹽脫骨問題。絕大部分解決辦法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加大「輸入」。例如購買更多的魚,投餵更多的飼料,給魚餵「肉糧」例如豐年蝦等。

而搜索甲藻(菌膜),則大部分的解決辦法增加了一項」添加菌「的操作,不管是」XX牌硝化細菌「,還是某種特殊的菌。

從現象分析本質,我們可以理解為,加大營養的輸入是為了給珊瑚直接提供額外的養分;同時補充的養分給系統內的生物群落帶來了食物,食物激活/刺激生物菌落的恢復,而其中一部分菌/微藻又可以再被珊瑚捕食,給珊瑚帶來營養。

補充更多的菌加上重新繁榮的生物群落,通過物種競爭的關係」平衡「掉了菌膜。

而且我們再觀察下這些」受害者「,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都屬於前文說的」減少輸入法「來控制營養鹽的系統。

這就好比兩種常見的減肥方式:節食法、運動法。

通過」餓瘦「的人,面黃肌瘦,手無縛雞之力,身體免疫力下降;

通過」運動而瘦」的人,精神十足,身體機能旺盛,免疫力增強。

如果你的魚缸是「餓瘦」來控制NP,你的魚缸必然會出現以上所說的珊瑚脫色脫骨,菌膜等問題。

----東傑聊

仔細體會下以上所說,再結合NP雙0就會翻缸?(上)中提到的自然海域的水質標準,是不是就會理解這個事:超低營養鹽並不是養不好珊瑚,而是維護之法不對。

上圖是影師David Littschwager將一滴海水在顯微鏡底下放大了25倍!事實的真相暴露了,這些所謂的「鹽水」中包含著蟹幼蟲、菌類、魚卵、浮遊動物、硅藻、蟲子,還有更多各種你不想知道的生物!

在大海中充滿了大量的浮遊生物,為珊瑚蟲提供了豐富的食物。

而在封閉的海缸環境中,一旦營養鹽降低到一定程度後,珊瑚從水中直接獲取的食物就會變得非常匱乏。雖然蟲黃藻通過光可以維持一段時間珊瑚的生命,但是長久的入不敷出必然導致珊瑚的健康出現問題。

所以額外的營養補充,對超低營養鹽系統變得尤為重要。

對於珊瑚蟲來說,它需要獲得的元素主要包括四大類:蛋白質、胺基酸、維他命,礦物質。所以我們在維持超低營養鹽系統的時候,就需要對應的補充這些物質。

其中優質的珊瑚糧可以提供相當一部分四大元素給到珊瑚。珊瑚糧分2類,一類是粉末珊瑚糧,一類是液體珊瑚糧(本質上是超微顆粒+我不知道的物質)。

珊瑚糧投入水中後,一部分會被珊瑚蟲捕捉到,以硬骨為例,他們並不是像LPS一樣,通過觸鬚捕捉食物後放入口中進行消化,而是利用」毛「上的纖毛直接對食物進行消化吸收。

珊瑚糧被珊瑚蟲吸收後,會被分解為蛋白質-->胺基酸,維生素,礦物質,磷酸鹽等。

另外一部分珊瑚糧被水中的生物群落分解吸收,生物群落增殖後,一部分又成為了珊瑚的食物。

我們也可以投餵更高效的食物,例如胺基酸、維他命。這些可以被珊瑚直接吸收,減少營養的轉換過程,也進一步控制磷酸鹽的產生(自己百度為什麼胺基酸、維他命中是否含有P)。

----東傑聊

所以你明白了嗎?NP較低或者超低的珊瑚缸,一定要人工補充珊瑚糧等物質才能保持珊瑚的健康。

目前所有的對珊瑚展開的珊瑚研究的論點都支持珊瑚蟲在較高NP水中下的生長會收到抑制,並且更容易發生死亡。

雖然現在也有一些超高營養鹽下的珊瑚依然狀態不錯的案例,但是從長期飼養來看,這是不可取的。畢竟養活跟養漂亮是兩個概念。

我認為超低營養鹽+科學的補充食物才是長久飼養珊瑚的方式。因為這是模擬大海環境的方式。(我並不是要推廣這種我玩法哦)

----東傑聊

大部分新手\進階玩家依然對珊瑚糧、胺基酸、維他命等存在使用的誤區,同時商家為了促進銷售,只會建議你用,而不告訴你是否適合你用。

還有廠家宣傳自己的珊瑚糧不含NP,這就很扯了。因為絕大部分的珊瑚糧還有由現成的食物粉碎而成的。所以這屬於文字遊戲,珊瑚糧本身是不含硝酸鹽與磷酸鹽,但是在整個分解過程中,在缸內被分解的部分還是會產生CNP。

這就導致了很多非極低營養鹽系統玩家使用了珊瑚糧後NP竄高,珊瑚狀態反而不好,從而覺得珊瑚糧沒啥用的錯覺。

首先我們要明確下,對於較高營養鹽的LPS缸,東傑我個人不建議使用珊瑚糧,也沒必要。因為較高的NP缸的水都比較「肥」,水中有較多的生物群落,這些都是珊瑚的天然食物。

而SPS就不多說了,一般我們都需要維持在較低營養鹽水平。

以上兩種非超低營養鹽缸都可以定期的使用胺基酸與維他命,這些可以直接被珊瑚\其他生物吸收,並且不會提升磷酸鹽水平。

但是不建議使用珊瑚糧,因為在營養鹽較高的缸裡,珊瑚的吸收能力被抑制,用科學的語言來說就是有「營養鹽脅迫」的存在。珊瑚糧會加重NP的水平。

另外就是注意觀察低等藻是否瘋長,是否出現菌膜,一旦有這些苗頭,馬上停止胺基酸\維他命的補充,直到恢復正常。

而對於超低營養鹽缸,建議按照你購買的珊瑚糧\胺基酸\維他命的品牌的建議用量跟頻率來使用即可。同時一定要養成1-2周測試一次NP的習慣,一旦營養鹽上升,則應該減少添加,直到再次恢復低營養鹽狀態。

----東傑聊

本期最後一個話題:超低營養鹽時,加大餵魚量\增加魚有用嗎?

我的答案是沒用。

你家珊瑚難道愛吃魚屎?

首先飼料被魚消化吸收,魚的排洩物中的營養所剩無幾,基本也就是一些少量的有機物質跟氨氮磷。雖然有一定程度的NP的提升,但是珊瑚存活需要的不止是NP。它們需要的是更優質的營養源。

簡單的NP提升無非是讓水中的生物群落略微增加一些,這些生物被珊瑚偶爾吃到。本質上還是在苟延殘喘而已。

下期介紹維持超低營養鹽的另外2個方法:碳源法,開缸保持法,以及我自己與朋友們的超低營養鹽缸。

相關焦點

  • 家庭飼養海缸NP雙0就會翻缸?(下)
    在本篇中的第一章中我提到維持NP雙0的辦法之一:減少輸入法,但是這是一個不可取的方式,相當於「飢餓減肥法」。大部分魚缸是用這個辦法達到的超低營養鹽狀態,很不幸,菌膜的菌膜,脫骨的脫骨,甚至還有紅毛的。在今天這個最終章,我繼續分享下另外兩種可以達成營養鹽的辦法:「開缸大吉法」與「碳源細菌法」。
  • 新手飼養海葵為什麼特別容易翻缸?
    但又因其強烈的掠食性,以及對水質生態的特殊要求和捲入造浪的高風險性,被大家定義為新手最容易翻缸的生物之一。海葵隸屬於刺細胞動物門、海葵科、珊瑚綱、六放珊瑚亞綱。海葵和咱們飼養的珊瑚、水母和水螅類有親緣關係。海葵身體結構非常典型,有一個粗壯的柱型軀幹,頂部是一個口盤,上面有一圈觸鬚,口盤中心有一個口器。
  • 海缸裡那些美貌與實力並存的無脊椎小生物們
    魚和珊瑚是我們海缸裡最耀眼的C位,但是為了讓這個小小的擬生態圈更接近自然,我們往往還會放進去一些無脊椎小生物來裝點或者幫我們維護缸體。下面我們就來看看有哪些小生物比較合適入缸吧。此君一雙大眼睛很卡通,個性比較溫和,有清潔食物殘渣的作用,不那麼害羞,容易飼養,具有一定觀賞性。
  • 海缸中的三大生長元素——鈣、鎂、KH
    那自然界海水中的怎麼樣的呢?天然海水鈣離子溶度大約400-450ppm左右,在理想的狀態下,日常我們的海缸也應該保持這個濃度,日常飼養當中只要能維持350ppm以上,珊瑚的骨骼生長並沒有太明顯的影響。不過鈣的溶入最高只能達到500ppm左右,如果超過這個峰值,鈣離子和碳酸根離子會抱團形成碳酸鈣CaCo3,反而容易導致珊瑚燒頭,鈣藻也會瘋長。
  • 海缸,流浪的海洋
    早在我們上小學5年級的時候,就已經了解了「生態平衡」這個詞,同時也知道了1991年在美國亞利桑那州的「生物圈2號」實驗,8位科學家在12000多平米的全封閉設施中來進行生態平衡的實驗,但是僅僅2年,就失敗告終。沒錯,我是來給大家潑冷水的。我們成年太久,已經完全忘記了那些常識性的知識。我們還在盲目的追求海缸系統自我平衡。海缸,一個流浪的海洋。
  • 海缸中好看又能幹的10種蝦,我馬上就去買!
    我們海缸中的蝦主要有兩大功效,一個是觀賞一個是工作。幾乎所有的蝦都可以吃掉有機物殘渣,甚至有一些蝦還會吃藻,這對我們的海缸是巨大的共享。 健康的醫生蝦基本上10天到半個月左右就會蛻殼一次,這個時候他們是最最脆弱的。一方面是容易受到攻擊,另一方面,如果缸裡缺碘,容易造成蛻殼後的死亡。
  • 海缸中的櫻花林,日本魚友打造獨特的硬骨珊瑚造景!
    而我們今天向大家分享的這個海缸,就完完全全凸顯出了這個美好的期望,實實在在的體現出魚友對於海缸的熱枕。Yoshi-san是一位來自日本的魚友,他現在生活在澳大利亞,而他同時也是澳大利亞的高級珊瑚處理員之一,因為工作的原因,他在工作的時候也會有單獨的一個海缸去擺放他喜歡的珊瑚。
  • 魚缸裡有蟲子,翻缸就能解決嗎?這個比起大換水更加危險
    大換水最多的問題,就是造成觀賞魚的體表和魚鰓被新水刺激過重,而翻缸則意味著必須一切從頭開始了,尤其是生化濾材一旦驚動了,這個水質有可能在一瞬間就會玩完,我們再想把它重新養起來,那就很難了。也就是說,我們魚缸的本身飼養密度可能就不低,想要飼養的觀賞魚也已經全部到位了,裝進魚缸裡了,一旦翻缸後,把它們飼養在哪裡?就是個很大的問題。想要原缸飼養,大量老魚直接入缸,又是換掉了全部的原缸水、驚動了整個的濾材,不管它是物理的、還是生化的,基本上這缸觀賞魚,可能直接面臨的就是死亡問題,連患病的機會都不會給我們留下來的,更不用說什麼水質了。
  • 新手下海容易翻缸的十類生物
    很多剛下海的魚友在開缸的時候會有個誤區,往往都是按照腦海中勾勒出的那一幅魚兒在珊瑚中嬉戲,軟體在水中飄曳的畫面爭先恐後地將各種生物裝滿海缸。作為初學者,建議在生物的挑選上,應當選擇那些對於食物和環境沒有什麼特別要求的種類。這樣對於長遠的飼養會有很大的幫助。
  • 玩海缸前需要了解的一些基本知識「貳」
    SPS也就是所謂的硬骨缸,飼養的多為小水螅體珊瑚,飼養難度較高,對光照要求高,另外,硬骨珊瑚的生長需要消耗大量的微量元素,所以在飼養硬骨珊瑚的時候,我們需要定期測量以及補充缸中所消耗的微量元素硬骨珊瑚缸,可以說是代表著海缸飼養的最高水平和技術,看著缸中的硬骨斷肢,逐漸生長為一片硬骨森林,是非常有成就感的。當然,在這之前,你可能會交上很大一筆學費,另外,硬骨珊瑚是最經不起折騰的珊瑚,有時候外界因素稍微發生一點變化,可能就會變咖,或者直接死給你看。
  • 家庭海水魚缸一般需要配置什麼設備?聽老魚友講海缸的配置!
    這要根據大家的承受能力,酌情考慮才行,因為一般情況海缸的設備價格要高一些。家庭海水魚缸一般需要配置什麼設備?聽老魚友講海缸的配置!我們不妨一件一件的說,說到哪兒算哪兒。魚缸養殖觀賞魚,當然是魚缸越大越好,因為空間越大,水質就會相對越好,淨化能力也就越強。多年前的算法是「每釐米海缸投資大約百元」,所以玩海缸不便宜。
  • 魚友們想過玩海缸嗎?你了解海缸及海魚嗎?一起來學習吧
    海缸的特點1 專業海缸的系統組成複雜一個專業的海缸不僅包括循環、過濾、增氧等常規系統,還包括爆藻系統、蛋白質分離系統、造浪系統、光照系統等等。2 海缸的生物組成多樣化海缸的生態系統模仿的是自然界大海的生態系統。自然界大海裡面有什麼,海缸裡就有什麼。
  • 海缸的控藻:手動除藻
    這是我的除藻系列的文章的一篇,如果您對海缸有興趣,您應該關注我,並翻閱我的歷史文章哦。寫這篇文章我挺心虛的,因為手動控藻好像是廢話。事實上,當你的魚缸裡出現了雜藻,最有效的辦法就是手動處理!這是整個海缸控藻系列的最後一篇「理論課」,下篇實戰!
  • 消失的斐濟極品珊瑚,何時能在我們的海缸裡再現?
    這麼多年來,皮革珊瑚以及菇類珊瑚都是海缸中很常見的生物,因為它們的價格偏低而且好養活,生長的速度也十分快,能快速的增大我們海缸的規模,看上去更加有成就感。
  • 入手海缸門檻高?明白這些就可以順利入門了,養好海水魚不是夢!
    養海魚大多數新手而言是有些困難的,一些養淡水魚的老魚友轉海缸也需要一段時間的摸索。要養海缸就怎麼困難嗎?的確,和飼養淡水魚相比,養海水魚可能要困難一些。畢竟這不僅是涉及到水的問題,就連一些整備都是需要發生一些改變的。新人入手海缸,以下幾點一定要注意!
  • 如何把藍吊飼養得藍藍胖胖,做好這幾樣就行!
    藍吊作為最常見的海水魚之一,幾乎每個海缸中都能見到它的身影,但是海水玩家們都知道,養活藍吊和養好藍吊,是完全不一樣的。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藍吊飼養寶典藍吊是一種素食性的魚類,雖然看著蠢萌,但是它卻可以幫助我們清潔活石表面附著的低等藻類。
  • 海缸共生生物大全:管蟲還能揍海星?!
    今天來為大家介紹海缸中能飼養的共生生物。
  • 黑暗中的精靈,帶你領略NPS珊瑚的美
    另外由於飼養方法類同於NPS珊瑚,魚友們會把一些無脊椎動物,如海百合、海綿、火焰貝等,也劃到NPS的大家庭中。NPS·照明/水流NPS缸的照明不同於LPS/SPS缸,雖然NPS不需要燈光照射,但是如果配備一個能夠幫助進行光合作用的燈對於活石和各種有益藻來說仍然是有所幫助的。
  • 超微型海缸?一起來看這樣的小水體如何實現換水
    國外的海水玩家因為著迷於小型海水生態系統的魅力,創造了一種名叫Pico Jar的海水飼養方式,利用小型玻璃缸去建立一個桌面海底世界。Pico Jar因為體積比較小,別有一番情調,並且,微型海缸本來就是一種挑戰,所以在國外不少的魚友都會去選擇嘗試,而且他們感覺這種形式的海缸維護時間成本更低,因為它可以直接放在辦公桌上,隨時享受海缸的樂趣。
  • 無邊界海缸很危險嗎?從未停止過的爭議!
    「」擁有這種海缸的家庭一定不能有兩種生物——一種是貓,還有一種是熊孩子……「除了以上的疑惑,還有價格上的昂貴,限制了這種缸的傳播,我們了解它的途徑,更多的還是圖片和視頻缸內構造成景展示國內商家對其特點的解答問:無邊界生態缸的水位如此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