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缸共生生物大全:管蟲還能揍海星?!

2021-01-15 餘溪之海

 

今天來為大家介紹海缸中能飼養的共生生物。

 

 

如果我問大家為什麼喜歡海缸?

 


可能很多人會說:「海缸好美哦!」

 

 

沒錯,海魚鮮豔耀目,珊瑚搖曳多姿,真是非常養眼。

 

 

但是,海缸的樂趣遠不止美麗的外表哦~由於海缸中的大部分生物都來自野外(而不是人工繁殖),它們都具備在野外習得的特殊習性。

 

 

共生,就是最有趣的一種。

 

 

今天,我就來為大家介紹,海缸中的共生生物~




這是非常常見的共生。

 

 

如果你買SPS的時候,發現裡面有一隻小小的、光滑的螃蟹,那麼恭喜你!那就是寶貴的SPS共生蟹了!

 

 

共生蟹一般都很小,不過2-3釐米,隱藏在SPS的枝丫中。

 

 

SPS給它們提供住所,而它們則幫SPS清除害蟲、雜藻。

 

 

共生蟹不用刻意餵食,它們會自己填飽肚子。

 

 

 

共生蟹多半是光滑、美麗的,吃SPS的有害蟹一般是多毛、色深的。

 

 

當然也會有例外情況,所以,最好多多觀察你的SPS,如果發現上面有蟹啃出來的白斑,那就有害蟹無疑了。



具體請看這篇:



 常見珊瑚蟲害大全(上)SPS海兔、紅蟲、毛蟹、扁蟲



如果你喜歡潛水,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

 

 

自然界中,存在沒有小丑魚的海葵。

 


但是不存在沒有海葵的小丑魚。



 海葵是可以離開小丑單獨生存的,但小丑魚呆萌呆萌、遊泳能力一般、也沒什麼特殊的保命技巧,一旦離開海葵,就很容易被捕食了。

 

 

所以,自然界中的所有小丑魚,都一定會依附於海葵,海葵是它們的家,是它們的庇護所。


 

 小丑魚到底是怎麼和海葵共生的?它們為什麼總啃海葵的觸手?看這篇:


 

小丑魚行為全解釋!


 

就像你喜歡大別墅一樣,小丑魚也喜歡寬敞舒適的家:公主海葵、中大型地毯海葵、奶嘴海葵都是它們最好的家。

 

 

而沙葵、石葵、其他中小型海葵,它們可能會完全不理睬哦。

 

 

拳擊蟹萌萌的,鉗子上拿著兩隻小海葵~



 每當有強敵來襲,它們就會揮舞海葵,試圖利用海葵的毒把敵人嚇走。

 

 

我有時候會用餵食管逗逗它,看著他扮成啦啦隊隊員,真的太有趣了~

 

 

我之前的文章中介紹過,一旦海葵不夠用,比如拳擊蟹只有一隻海葵,怎麼辦?

 

 

它們會把已有的海葵一分為二,撕成兩個,然後,然後就會變成兩個海葵。


 

拳擊蟹是人類目前所知,唯一一種會促進其他生物無性繁殖的動物~

 

 

同樣和海葵共生的,還有瓷蟹。



瓷蟹潔白如玉,是甲殼類中非常漂亮的一員。

 

 

如果它們有海葵居住的話,也非常容易飼養,更多的飼養方式,看這篇:


今天為大家隆重介紹一種龍蝦:瓷蟹(???)

  

 

槍蝦擅長挖洞,而蝦虎魚不愛挖洞。



 在海洋中,槍蝦會先挖一個洞,吸引蝦虎魚來同居。

 

 

有了洞穴就有了家,有了庇護所。為了維護自己的家園,槍蝦會勤奮地經常清理。

 

 

而蝦虎則守在洞口保衛安全。




覓食的時候,蝦虎魚口中漏下的殘渣碎屑,足夠讓槍蝦飽餐了~

 


這樣的一對生物,比較難買,如果你見到了成對的蝦虎魚與槍蝦,不要錯過哦~你缸裡需要有沙子,並且最好有足夠的底部活石縫隙。

 

 

在它們剛入缸的時候,可以找石頭底部暫時棲息。

 

 

我覺得,這才是海洋中最神奇的共生。

 

 

管蟲長在微孔珊瑚的表面,而日久天長,微孔珊瑚又覆蓋在管蟲的管子上。


  

時間長了,管蟲和作為「基石」的微孔珊瑚兩兩糾葛,就這麼長在了一起,渾然一體。


 

 

微孔珊瑚可以為管蟲提供庇護所,提供家園,但管蟲能為微孔珊瑚做什麼呢?

 

 

有多少人會認為,管蟲對珊瑚毫無用處,還長在上面徒添打擾?

 

 

其實,它倆是典型的互利共生,管蟲對微孔珊瑚的益處非常大哦~

  


 

神馬?!還有這波操作?



大家知道,在茫茫大海裡,很多海星都是大魔王,專門吃珊瑚,比如著名的棘冠海星。所到之處,白茫茫的一片,全是死去的珊瑚。


 

養過海星的人都知道,海星是如何進食的?

 

 

和我們一樣,用手/觸手把食物放入口中,然後進入胃裡嗎?


 

NO!不是的,正好相反,海星不會把食物放入胃裡,而是會把胃部吐出來。

 

 

胃部外翻,蓋在食物上,等消化完了,再把胃吞回去。

 

 

所以,如果棘冠海星要吃珊瑚,它就要把自己的胃翻出來,蓋在珊瑚上。

 


這時候,聖誕樹管蟲的作用就來了!

 

 

聖誕樹管蟲,除了有兩個螺旋的、美麗的腮羽,還有一個圓形的鰓蓋。



 就和你們吃田螺時看到的口蓋一樣,鰓蓋也可以蓋住管口,保護管蟲,但它還有一個別的用處:

 

 

每當海星把胃部放在珊瑚上,上面的管蟲就會拼命開合自己的鰓蓋,鋒利的鰓蓋就會劃傷海星柔軟的胃部——海星只好逃之夭夭了!

 

 

是不是也有點匪夷所思?



在全球變暖的今天,海水溫度也不斷升高,許多珊瑚都因此白化。

 

 

但是,如果微孔上有聖誕樹管蟲,就能減緩珊瑚白化。

 

 

管蟲是濾食性生物,它的腮羽上有特殊的結構,能夠加快周圍的水流,從而獲得更多食物。

 


雖然只是加快了一點點,但是日久天長,更通暢的水流會緩解海水升溫給珊瑚帶來的壓力。

 

 

所以,我們能看見,一塊管蟲石的空白處已全部白化,唯獨管蟲周圍的水螅體得已存活。

 

 

存活的水螅體很少,只是星星之火,但如果海水溫度恢復正常,這點星火可以燎原,微孔又會重新繁殖,蘭桂齊芳。

 

 

好了,海缸中主要的共生生物就介紹到這裡~



觀察共生現象,真的非常有趣哦~



號外號外!周日直播!

真菌、細菌性魚病的判斷

教你DIY一款成本1.9元的過水神器


屆時我還會介紹一位女生魚友給大家哦,女生養魚的本來就很少,呆萌可愛的就更少了,大家快來圍觀吧!

舞一夜版主會教大家什麼是細菌性魚病、真菌性魚病和病毒性魚病,如果你還傻傻地分不清,就拿好小本子準備聽課吧!
我會教大家DIY一款過水神器,成本價只要1.9元,卻可以隨心所欲地調節過水速度,讓新魚更舒服~
本周日下午3:00-4:00,下載快手,添加我的帳號yuxizhihai,我們不見不散喲!




相關焦點

  • 海缸裡那些美貌與實力並存的無脊椎小生物們
    魚和珊瑚是我們海缸裡最耀眼的C位,但是為了讓這個小小的擬生態圈更接近自然,我們往往還會放進去一些無脊椎小生物來裝點或者幫我們維護缸體。下面我們就來看看有哪些小生物比較合適入缸吧。它們的習性基本相近,都會與海葵共生,透明的身體非常漂亮,顏色也比較多。一般雄性相比雌性會小一些。
  • 海缸中好看又能幹的10種蝦,我馬上就去買!
    我們海缸中的蝦主要有兩大功效,一個是觀賞一個是工作。幾乎所有的蝦都可以吃掉有機物殘渣,甚至有一些蝦還會吃藻,這對我們的海缸是巨大的共享。原因就是他們的食物只有一種,那就是海星。一隻小丑蝦,幾天就能吃光一隻海星。而且他們是一點點的吃海星,我都替海星痛苦。 但是就算食物充足,他們在我們的海缸中還是很難活的長久,也屬於插花品種。 五、槍蝦
  • 為什麼翻沙海星容易爛腳?海缸常見海星推薦!
    在我們海水界,有一種色彩豐富、形態各異,十分迷人的生物,它們有的不辭辛勞地充當著我們愛缸裡的翻砂工具,有的則扮演著花瓶作為海缸的裝飾。沒錯,那就是海星。海星主要分布於世界各地的淺海底沙地或礁石上,海星與海參、海膽等同屬棘皮動物門,成年後直徑一般在12-24釐米左右。
  • 鬥羅大陸:馬紅俊突破60級就沾沾自喜,結果被海星鬥羅揍了一頓
    自以為60級就沾沾自喜的馬紅俊,不僅被其他史萊克七怪嘲笑了一番,還被海星鬥羅揍了一頓。原本馬紅俊的資質應該是僅次於唐三的,畢竟是武魂變異的邪火鳳凰,頂級獸武魂,戴沐白和朱竹清其實都不如他。但是馬紅俊天生比較懶,還喜歡吃。別人都花功夫在修煉上,他卻是在吃的上面。史萊克七怪中,除了小舞等級未知外,其他人都比馬紅俊高不少。
  • 玩海缸前需要了解的一些基本知識「貳」
    >第二篇,我準備說一說幾種常見的不同海缸以及一些基本需求設備的問題。幾種不同類型的海缸海水生物很多,就算是珊瑚也有不同的分類,不同種類的生物對於飼養環境的要求高低也是不同,雖然有些可以混養,但是在選擇上還是會有一定的偏向。
  • 入手海缸門檻高?明白這些就可以順利入門了,養好海水魚不是夢!
    養海魚大多數新手而言是有些困難的,一些養淡水魚的老魚友轉海缸也需要一段時間的摸索。要養海缸就怎麼困難嗎?的確,和飼養淡水魚相比,養海水魚可能要困難一些。畢竟這不僅是涉及到水的問題,就連一些整備都是需要發生一些改變的。新人入手海缸,以下幾點一定要注意!
  • 魚友們想過玩海缸嗎?你了解海缸及海魚嗎?一起來學習吧
    海缸介紹簡單地說,養海水生物的魚缸就是海缸。海缸也是魚缸,和我們的淡水魚魚缸一樣,也包括缸體裝置、循環裝置、過濾裝置、增氧裝置,照明裝置等等。但是,它又跟淡水魚魚缸不一樣。真正的功能齊全的海缸多了好多淡水魚魚缸沒有的裝置。比如:爆藻裝置,蛋白質分離裝置,造浪裝置,專業的海水燈光照明裝置等等。
  • 海星美麗的海底皇后
    海星看起來溫文爾雅與世無爭,實則不少種類都是兇猛的食肉者,經常欺負弱小動物,他們大量吞噬溫順的貝類,遊動的小魚,美麗的珊瑚和多刺的海膽。海星從外表上看,可以算作是動物界的皇后。海星體色鮮豔多呈鮮紅色,深藍色,玫瑰色,橙色,還有的在粉紅色的底色上點綴著紫色的蟲紋狀花紋和鑲邊。也有的在藍色中有紅斑和紅邊,並且令人稱奇的是許多海星可以隨環境變化而改變體色。
  • 觀賞海星你養不養?我推薦這4種入門級海星
    所以,我在這裡和大家分享一些我的認知,希望能對大家了解海星、養海星有所幫助。了解海星,海星不好養!海星,身體呈星形的一類棘皮動物,又叫「星魚」。海星的顏色鮮豔,看到它的朋友無不被其漂亮的顏色和外觀所吸引。
  • 海缸水族玩家所關心的水流話題都在這一篇:造浪進階篇
    本篇為新手寶典:造浪的進階篇,主要是聊下造浪在海缸的更多的意義。適合已經開始玩海水的魚友閱讀。新來的朋友可以先閱讀前一篇造浪的基礎文章:造浪,讓你魚缸裡的珊瑚搖擺起來我的水流合適嗎?每一個玩家的魚缸的造景以及生物擺放的位置是完全不一樣的,所以我們在放置造浪泵的時候要根據珊瑚的擺動狀態來不斷調整造浪/珊瑚的位置。還是有幾個具體的建議:一般80cm長及以上的魚缸可以設置2個造浪對吹;造浪一般擺放在魚缸的中上部。
  • 海缸,流浪的海洋
    早在我們上小學5年級的時候,就已經了解了「生態平衡」這個詞,同時也知道了1991年在美國亞利桑那州的「生物圈2號」實驗,8位科學家在12000多平米的全封閉設施中來進行生態平衡的實驗,但是僅僅2年,就失敗告終。沒錯,我是來給大家潑冷水的。我們成年太久,已經完全忘記了那些常識性的知識。我們還在盲目的追求海缸系統自我平衡。海缸,一個流浪的海洋。
  • 聽老魚友講海缸的配置!
    這要根據大家的承受能力,酌情考慮才行,因為一般情況海缸的設備價格要高一些。家庭海水魚缸一般需要配置什麼設備?聽老魚友講海缸的配置!我們不妨一件一件的說,說到哪兒算哪兒。魚缸養殖觀賞魚,當然是魚缸越大越好,因為空間越大,水質就會相對越好,淨化能力也就越強。多年前的算法是「每釐米海缸投資大約百元」,所以玩海缸不便宜。
  • 首次取得六腕海星、海蛇尾、被囊類生物
    原標題:首次取得六腕海星、海蛇尾、被囊類生物  當地時間8月11日,「蛟龍」號在我國多金屬結核勘探合同區詳細勘查區,進行了試驗性應用航次第二航段第三次下潛。此次下潛既觀測到20多種巨型底棲生物,又首次取得六腕海星、海蛇尾、被囊類等多種生物,對10種以上生物拍攝了照片資料,取得了豐富的樣品和資料。
  • 珊瑚白化了還能恢復嗎?
    由於科普力度不足,又或者是大多報導珊瑚礁衰退的文章本身混用了白化與死亡卻缺乏解釋,可能有不少人認為珊瑚白化就是珊瑚死亡。而事實並非如此。珊瑚白化coral bleaching,是指珊瑚因為各種因素(如高溫、低溫、高光等等)而失去珊瑚細胞內共生的蟲黃藻zooxanthellae,透過了透明的組織層,顯示出了其中骨骼的顏色(絕大部分珊瑚骨骼是白色的)。
  • 你見過海星嗎?你知道海星怎麼吃嗎?教你做鮮美的的海星美食
    有的多達50條腕,在這些腕下側並排長有4 列密 密的管足。用管足既能捕獲獵物,又能讓自己攀附巖礁,大個的 海星有好幾千管足。海星的嘴在其身體下側中部,可與海星爬過 的物體表面直接接觸。海星的體型大小不一,小到2·5釐米、大 到90釐米,體色也不盡相同,幾乎每隻都有差別,最多的顏色有 桔黃色、紅色、紫色、黃色和青色等。
  • 共生:生物進化和多樣性之謎
    而事實卻恰恰相反:2011年生物學家皮特森利用深海潛航器在大西洋3000~6000米深的海脊熱液口拍攝到豐富多樣的海洋生物,如體長約為30-40cm的巨型貝類白瓜蛤和深海偏頂蛤,以及體長可達3m的管棲蠕蟲。
  • 不要小瞧珊瑚礁,它擁有地球上唯一的動植物共生系統!
    珊瑚生態系統是地球上唯一的動植物共生系統。珊瑚礁以其形狀複雜的骨骼形成多樣的生活場所,為其他生物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環境,由於珊瑚礁環境水體穩定、光照充足,所以形成了與周圍海洋環境不同的特殊的生態系統。那麼在珊瑚礁周圍最容易見到哪些共生生物呢?
  • 海星的「成魔之路」
    原創 千野youko 物種日曆棘冠海星的中文名來自其英文名Crown-of-Thorns Starfish的直譯,它有著長長的棘刺,因此也被叫做「長棘海星」。不過,這些都不如珊瑚殺手「魔鬼海星」這個俗名更深入人心。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這種海星的「成魔之路」。
  • 海蛇尾:海星?海蛇?傻傻分不清楚!
    不是喜歡吃海鮮的那種嚮往,而是一種對奇妙而未知生物的好奇,無限放大,至間歇性狂喜。其化石並不常見,因為與海星體形十分相似,過去曾被歸為海星一類。"海蛇尾與海星是近親,前者體盤直徑一般為1~2cm,但也有個別品種例外,腕足細長,通常是體盤直徑的5~10倍,最長為30倍;通常情況有5個腕,6個腕的較少,4個腕的不正常,腕內有骨骼呈椎骨狀。與海星不同的是,其體盤和腕足分界明顯,腕的腹面有管足二列,但缺乏帶溝,也不具吸盤,所以無法像海星一樣攀爬吸附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