珊瑚白化了還能恢復嗎?

2021-02-15 龍巔海水魚

白化≠死亡。


由於科普力度不足,又或者是大多報導珊瑚礁衰退的文章本身混用了白化與死亡卻缺乏解釋,可能有不少人認為珊瑚白化就是珊瑚死亡。而事實並非如此。

珊瑚白化coral bleaching,是指珊瑚因為各種因素(如高溫、低溫、高光等等)而失去珊瑚細胞內共生的蟲黃藻zooxanthellae,透過了透明的組織層,顯示出了其中骨骼的顏色(絕大部分珊瑚骨骼是白色的)。如果這些壓力因素不去除,珊瑚長期處於白化狀態,將導致珊瑚死亡。

這裡我也補一張同種珊瑚的圖來讓大家更清楚珊瑚白化:

這下大家或許能注意到珊瑚白化和珊瑚死亡的不同,也能找到答案了。

那麼,珊瑚白化就不嚴重了麼——當然不。

珊瑚白化→珊瑚衰弱√
珊瑚白化+長時間承受環境壓力→珊瑚死亡(不可逆)√
未死亡的白化珊瑚+適宜的條件→珊瑚可能恢復√

首先我們明確,珊瑚生長的兩大能量來源——蟲黃藻的光合作用和珊瑚蟲伸出帶刺胞觸手捕捉到的浮遊生物。

看到圖中鹿角珊瑚蟲伸出的黃褐色短小觸手了麼。這便是珊瑚用來捕捉海水中浮遊生物的有力武器。而這個能量來源,也是珊瑚白化後還存有恢復可能的保障。

補一張不肯輕易狗帶的白化珊瑚,看看它經過摧殘還是頑強伸出了觸手進食,你感動了麼:


為什麼我說【珊瑚可能恢復】而不是【珊瑚恢復】呢。那是因為現在我們尚不清楚各種珊瑚白化到怎樣的程度就註定死亡,或者是各種珊瑚白化多久之內還能重新吸收蟲黃藻恢復往日風採。更是因為,這個給予珊瑚恢復可能性的適宜條件具體是怎樣的,珊瑚研究者們還在為之努力。

總結成一句話就是——珊瑚白化是存在恢復可能性的。


PS:
那麼什麼是珊瑚死亡——珊瑚細胞組織死亡。
如被棘冠海星消化吸收珊瑚組織層僅留下白色的珊瑚骨骼。
如珊瑚被病原體感染,組織層潰爛死亡。
↑這些我們都不會稱為珊瑚白化。

來源:知乎

—END—

龍巔公開展會小編微信號啦~只為你直播2015CIPS

更快、更全面、更便捷的參與2015CIPS,加龍巔小助手的微信,小編拉你進「CIPS展會龍巔魚友討論組」哦~

龍巔小編微信號:ye201198


龍巔海水魚美女小編的私人微信:baliyuni
歡迎各位24小時對她騷擾
這種福利一般人我可不告訴

友情推薦:

中國海水觀賞魚門戶網站——海洋資訊、飼養心得時時分享

相關焦點

  • 珊瑚白化還能恢復嗎?
    我是講堂空空--珠寶玉石收藏知識傳播者,跟大家分享珊瑚的相關知識。周圍環境的變化,珊瑚會出現生長不良的情況,俗稱白化,這並不等同於珊瑚死亡,如果生長環境得到良好的改變,珊瑚白化並不是不可逆轉的,而是可以恢復得到緩解。
  • 國際最新研究:珊瑚與共生藻類關係變化可助白化珊瑚恢復
    來源:中國新聞網中新網北京12月9日電 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國際學術期刊《自然-通訊》最新發表一篇生態研究論文稱,珊瑚與共生藻類的關係可以幫助白化珊瑚在持續溫暖的水域中恢復過來,但只有在當地沒有強烈的人類幹擾的情況下才可以。這項研究可能對管理珊瑚和預測它們對未來氣候變化的反應產生影響。
  • 研究發現:只要人類不幹預,珊瑚也可從白化中恢復
    外媒稱,科學家12月8日說,只要人類不幹預,即使經歷長時間的熱浪,一些珊瑚也能從白化中恢復過來,這為這種對大部分海洋生物來說至關重要的瀕危水下生態系統帶來了希望。據法新社巴黎12月8日報導,研究人員在有記錄以來最長的熱浪期間追蹤了太平洋聖誕島上的珊瑚,他們預計這些珊瑚會出現大規模白化現象。但是,儘管2015/2016年的厄爾尼諾現象特別嚴重,這些珊瑚泡了10個月的「熱水浴」,它們仍然存活了下來。
  • 研究:白化珊瑚似乎能用霓虹燈色素護盾進行自我恢復
    本文轉自【cnBeta.COM】;據外媒報導,健康狀態下,珊瑚呈黃褐色、綠色、紅色以及其他各種色調,總之它們會讓我們的眼睛感覺到「自然」。健康狀態下,珊瑚的黃棕色共生色素會吸收藍光。白化的珊瑚則是由溫度、光線、汙染如碳和其他因素造成。
  • 白化的珊瑚礁又變成了彩色?珊瑚:保命而已
    正常珊瑚(左)和白化珊瑚(右) | 參考文獻[1]珊瑚為什麼會白化?珊瑚為什麼會白化?為了解答這個問題,先要了解珊瑚顏色的本質。它們看上去像是海底的植物,實際上是由腔腸動物珊瑚蟲構成的集合體。但是,2020年5月發表在《當代生物學》上的一項研究中,來自英國南安普頓大學的埃琳娜·博拉蒂(Elena Bollati)團隊發現了一個神奇的現象:一些因生存環境惡劣而白化的珊瑚,竟然呈現也了斑斕的色彩。2010~2019年期間,全球多地發現了具有豐富色彩的白化珊瑚 | 參考文獻[3]不是白化嗎?怎麼又變色了?
  • 白化的珊瑚礁又變成了彩色?珊瑚:保命而已
    2010~2019年期間,全球多地發現了具有豐富色彩的白化珊瑚 | 參考文獻[3]不是白化嗎?怎麼又變色了?在損失了藻類的情況下,珊瑚上斑斕的色彩似乎只剩一個來源——珊瑚本體。可是,原本是白色的珊瑚怎樣才能產生五彩斑斕的顏色呢?
  • 【中國科學報】揭示珊瑚白化的秘密
    雪梨大學生物科學學院教授奧韋·霍格·古爾貝格曾表示,除非氣候不再變化,否則珊瑚白化將日趨頻繁,最終將導致珊瑚礁在100年內從地球上的絕大部分地方消失。  然而,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以下簡稱南海海洋所)研究員餘克服提出了不同觀點:珊瑚礁白化死亡後的恢復一般需要20~25年。新觀點的提出為認識現代珊瑚礁白化以及珊瑚礁白化後的恢復提供了新的科學依據。
  • 驚人的珊瑚白化現象
    1998年,全球18%的珊瑚礁因大規模白化而亡。很多人認為,現在多達全球30%的珊瑚礁已無法恢復,另有30%則處於危機狀態。
  • 白化的珊瑚有望在溫暖水域中「康復」
    英國《自然·通訊》雜誌日前發表的一項最新生態學研究稱,珊瑚與共生藻類的關係可以幫助白化珊瑚在持續溫暖的水域中恢復過來氣候變暖會使珊瑚將生活在其組織內提供營養的共生藻類排出,這將導致珊瑚白化,使珊瑚更容易受到飢餓、疾病和死亡的影響。雖然有些藻類能讓珊瑚更耐高溫,但有一些研究表明,白化珊瑚需要水溫恢復正常後,才能重新獲得藻類並恢復。
  • 珊瑚白化:科學家「找到讓珊瑚更耐熱的方法」
    澳大利亞科學家表示,他們已經找到了一種方法,通過提高珊瑚礁的耐熱性,來幫助珊瑚礁對抗白化的破壞性影響。海水溫度的不斷升高使珊瑚排出了生活在珊瑚體內的微小藻類。這會讓珊瑚變白,讓它們挨餓。當注入到珊瑚體內時,藻類可以更好地處理溫暖的海水。海水溫度的不斷升高使珊瑚排出了生活在珊瑚體內的微小藻類什麼是珊瑚白化?有多嚴重?
  • 外媒:研究發現「超級海藻」可防珊瑚白化
    參考消息網7月24日報導 外媒稱,隨著海洋溫度升高,珊瑚在逐漸減少,因為珊瑚體內的海藻因承受不了高溫而離去。不過,研究人員找到了對海藻進行基因改造的方法,使其可以承受更高的溫度,且能夠繼續與珊瑚保持共生關係。
  • 拯救珊瑚:海水溫度升高 北部灣大量珊瑚白化面臨死亡
    2020年8月,多地科研人員和環保人士發現,海南島西北部海域出現大片珊瑚白化,有學者稱其規模和白化程度「史上罕見」。此外,雷州半島西部和廣西潿洲島等區域也發生了大面積珊瑚白化。珊瑚白化,意味著珊瑚體內為其供給能量的共生藻離開或死亡。如果白化嚴重,珊瑚最終會因為缺乏營養供應而死亡,進而導致珊瑚礁的退化甚至消失。
  • 拯救珊瑚:海水溫度升高 北部灣大量珊瑚白化面臨死亡
    2020年8月,多地科研人員和環保人士發現,海南島西北部海域出現大片珊瑚白化,有學者稱其規模和白化程度「史上罕見」。此外,雷州半島西部和廣西潿洲島等區域也發生了大面積珊瑚白化。珊瑚白化,意味著珊瑚體內為其供給能量的共生藻離開或死亡。
  • 拯救珊瑚|海水溫度升高,北部灣大量珊瑚白化面臨死亡
    2020年8月,多地科研人員和環保人士發現,海南島西北部海域出現大片珊瑚白化,有學者稱其規模和白化程度「史上罕見」。此外,雷州半島西部和廣西潿洲島等區域也發生了大面積珊瑚白化。珊瑚白化,意味著珊瑚體內為其供給能量的共生藻離開或死亡。如果白化嚴重,珊瑚最終會因為缺乏營養供應而死亡,進而導致珊瑚礁的退化甚至消失。
  • 文獻速遞|多孔軸孔珊瑚的群體遺傳學:珊瑚白化可以被預測嗎?
    了解物種將如何應對不斷升高的溫度,對於物種保護和恢復、促進物種適應以防止進一步損失至關重要。該研究聚焦在多孔軸孔珊瑚的白化上開展了一系列工作:① 測定並組裝了一個高質量的多孔軸孔珊瑚的全基因組序列;②通過群體遺傳學學分析發現採集的珊瑚群體幾乎不存在群體分層,這可能是多孔軸孔珊瑚廣泛產卵方式繁殖造成的;③通過基因組掃描,在熱休克共伴侶sacsin基因上檢測到了異常古老的變異,證實該基因受到了長期平衡選擇;④通過適度大小的參考單倍型集合,
  • 拯救珊瑚|海水溫度升高,北部灣大量珊瑚白化面臨死亡
    2020年8月,多地科研人員和環保人士發現,海南島西北部海域出現大片珊瑚白化,有學者稱其規模和白化程度「史上罕見」。此外,雷州半島西部和廣西潿洲島等區域也發生了大面積珊瑚白化。珊瑚白化,意味著珊瑚體內為其供給能量的共生藻離開或死亡。
  • 嫦娥五號開展拓展任務;「爺青回」有科學依據;白化珊瑚有望恢復 |...
    (中國氣象愛好者)白化的珊瑚有望在溫暖水域中「康復」#環境英國《自然·通訊》雜誌日前發表的一項最新生態學研究稱,珊瑚與共生藻類的關係可以幫助白化珊瑚在持續溫暖的水域中恢復過來,但只有在當地沒有強烈的人類幹擾的情況下才可以實現。該研究可能對管理珊瑚和預測它們對未來氣候變化的反應產生影響。
  • 大堡礁的珊瑚發生大規模的白化現象的原因是什麼?
    大堡礁的珊瑚發生大規模的白化現象的原因是什麼?事實上,大多數珊瑚體本身是透明的,但當含有色素的共生藻進入珊瑚體內後,珊瑚組織就會顯現出五顏六色的美麗珊瑚群聚。然而當環境(海水質量)不佳時,這些共生藻就會自珊瑚體內釋放出來,因此珊瑚的顏色就會僅剩下體內白色的碳酸鈣骨骼,這時就稱之為「白化」。
  • 熱水中的尼莫:珊瑚白化和珊瑚礁的未來
    它的周圍曾經被大量的五彩繽紛的珊瑚所環繞著,但是現在,這些珊瑚已經變成了一種可怕的褐色陰影。珊瑚白化是一個全球性的問題,全世界的研究人員都在試圖緩解這一現象的發生。在過去的三年裡,珊瑚白化導致了大堡礁北部地區大面積的珊瑚減少和棲息地的喪失。
  • 珊瑚白化的原因竟然又和人類有關!
    失去了共生藻的珊瑚也會失去漂亮的顏色,只剩下灰白的珊瑚蟲,奄奄一息地附著在骨骼上,這就是我們經常聽到的珊瑚白化。  白化是死亡的前兆,如果環境變好,共生藻會再回來,珊瑚又可恢復生機及原來漂亮的顏色。如果環境繼續惡化,白化的珊瑚就會死亡,最後只剩下白色的碳酸鈣骨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