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在論壇裡聽到的一句話 ,「概念林志玲,量產羅玉鳳」,當然不是說她們相貌有如何,畢竟這事兒和咱們汽車媒體也不大相干,其實網友這話意思無非就是吐槽車企總是將概念車設計的非常漂亮,而到實際量產時卻總是讓人大失所望。
對於「與實物不符」這件事兒,我曾經理解為概念車型上所採用的工藝標準在量產車型上比較難產線化,例如概念車型的鈑金工藝標準、大燈細節造型等,在實際量產過程中需要考慮到生產維修難度,以及供應商的產品素質(早期馬自達採用魂動設計車型的大燈之所以比較寬厚,其中重要的原因在於供應商的大燈體積無法做到其概念車展示的標準)。而在經過本次探訪上汽通用的泛亞設計中心之後,我體會到了汽車設計真不是件簡單的事。
設計師用泥巴捏出來的車,還真不是鬧著玩的
首先來到的是泛亞中心油泥模工作室,這裡不僅陳列有天馬行空的超前設計模型,還有那與實車一般大小的油泥模型,與此同時工程師告訴我們,汽車概念設計與現實的碰撞往往都在這裡發生,因為這裡存在的意義就是將概念模型結合實際後進行實物化,從而再進行後續的評審和判斷。
至於為什麼最後實物化模型往往都沒有了概念車的超前設計感,泛亞設計官方解釋道,其中的主要原因是為了滿足法規要求和實際使用需求,例如為了滿足45度安全碰撞要求,就必須要預留足夠的碰撞空間以保證車內乘客和駕駛員的安全,因此概念車中犀利帥氣的造型往往在實車設計中會進行「現實化」修改,當然目前也有能夠平衡設計與安全的材料,那就是跑車上常見的碳纖維材料,而不採用此方案的原因也很簡單——成本。
此外概念車的特徵大抵上是避震低輪轂大、窗線高車頂低、窗戶與門板比例差較大等,但是細究一番我們可以發現,其實這些特徵往往都是和舒適性背道而馳的,因此為了實用性需求,在量產設計環節中這些特徵都會進行修改。到這裡你肯定會問為什麼,為什麼在概念模型階段不將其考慮進去?同樣的疑問我也向泛亞工程師也諮詢過,他們的解釋是汽車的概念設計和實際量產是完全不同的兩件事情,因此是不可能將其揉在一起進行,否則概念和量產的效果都無法達到,而在實際和概念中進行反覆的平衡,也正是是泛亞設計師的能力和價值。
概念車的意義在於,展現出了未來汽車的樣子
在泛亞中心的國內首創穹頂評審區裡,我們得以窺探到了通用汽車未來的設計方向,因為這裡擺放著通用旗下極具代表性的概念車,其中包括別克經典的兩代Buick Riviera概念車,還有曾經轟動一時的雪佛蘭FNR概念車,以及凱迪拉克的Escala概念車也未曾缺席。
(Buick Riviera概念車)
說到這些概念車大家也許會感到陌生,但是如果提起上代英朗、君威等車型的瀑布式進氣格柵設計,以及這代別克車型上的迴旋鏢大燈設計,大家肯定就有所印象了,而這些設計元素的由來,就是源自於兩代Buick Riviera概念車。此外雪佛蘭的FNR概念車和凱迪拉克Escala概念車也為其如今量產的車型提供了設計方向,例如剛出最新款的凱迪拉克CT6,在外觀內飾設計方面明顯就是Escala一脈相承下來的。
概念車最大的意義在於,它能夠展現出該車企未來幾年所生產車型的基調,例如之前泛亞發布的雪佛蘭概念車FNR,便奠定了這幾年雪佛蘭車型的設計方向和風格,除此之外,去年發布的別克Enspire概念車不僅向外界展示出其在新能源與車聯網技術以及產品開發方面的儲備,也預示了別克在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領域的未來發展方向,所以說,概念車還真不是表面看著炫酷那麼膚淺和簡單。
不僅是飛機,汽車也需要風洞實驗室
泛亞的風洞實驗室在2013年初立項並在去年9月建成的,共投資1.4億元,是國內整車廠中首個縮比模型風洞,而至於為什麼建造縮比模型風洞而不是等比模型風洞,其中原因是氣動開發前期造型尺寸變化較大,縮比模型風洞試驗能夠節省油泥表面修改時間,提高試驗效率,而另外的主要原因就如你所想的那樣,還是錢和性價比的問題,縮比模型風洞實驗室需要投資1.4億元,而等比模型風洞實驗室則需要高達8億元的投資規模,權衡下來我們會發現還是縮比模型風洞比較合適...
在性能方面,該風洞試驗模型比例為40%,模型的安裝和移除是通過高度自動化的模型定位系統完成,為了保持與全尺寸風洞的試驗雷諾數相似,縮比模型風洞試驗風速可提高到250km/h,這一風速相當於最高等級的超級颱風,不過因為縮比模型的原因,在實際計算過程中該實驗風速需要進行同比換算才能得到正確的結果。另外該天平系統阻力量程為1700N,測量精度為±0.2N,用工程師的話來形容,在模型上放置一枚硬幣,這套系統都能偵測的出來。縮比模型風洞的建成,這對通用汽車的氣動性能研發將更具有優勢,特別在如今新能源車型大熱的市場環境下,這項技術的意義顯得更加重要了(新能源車型對風阻係數要求極高)。
總結
不可否認的是,市場營銷在很大程度上能夠影響到車企的生存與發展,但如果真的要刨根問底,我們會發現最終決定車企發展高度的,永遠還是汽車的科研技術與設計。據上汽通用官方介紹,如今的泛亞設計中心已成為了上汽集團和通用汽車全球研發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已經具備了完整的設計、整車架構與先進驅動系統開發能力,所以說,設計,中國參與的設計,同樣是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