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臺「不割韭菜」的新能源車到底是什麼樣子的?

2021-01-15 鋅財經

文/許怡雯

編輯/大風

2021年的新能源汽車市場有點太瘋狂。

1月11日,蔚來汽車攜手新款新能源轎車ET7將股價拉上了新高,市值突破了千億美元;同一天,百度宣布正式組建一家智能汽車公司,以整車製造商的身份進軍汽車行業,並且選了吉利控股集團成為新公司的戰略合作夥伴。

僅僅是兩天之後,集結了上汽集團、張江高科和阿里巴巴集團的最強造車新勢力「智己汽車」帶著成型的產品出現了。

發布會現場,IM首亮相

1月13日,智己汽車於中國上海、美國拉斯維加斯CES、英國倫敦三地連線,舉行全球品牌發布會,發布高端智能純電動汽車品牌「IM智己」。在品牌發布會現場,兩款量產車型智能純電轎車和智能純電SUV完成全球首次亮相。

這或許是新能源歷史上最「快」的一輛車。從公司註冊成立到新車亮相只有20天,從樣車展出到量產上市將不到一年的時間——根據智己汽車用戶主理人焦樵介紹,IM智己的智能純電轎車將於今年年底上市。

那麼,「IM智己」到底是什麼樣的一輛車?鋅財經問了問自己,問了問上汽,問了問智己。

「我」要一輛什麼樣的車?

2020年對於新能源汽車來說是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一年。中國三大新勢力造車企業紛紛完成IPO,特斯拉把馬斯克送上了地球首富的位子。毫無疑問,屬於新能源汽車的一個時代已經開啟了。

但是對於一名普通的、真正坐上駕駛位的用戶來說,「我需要一輛什麼樣的車」依舊是一個原始問題。這個問題成為了每一個新能源汽車品牌構建時候的基礎。

即便在輝煌的2020年,駕駛失控,汽車自燃,高速公路上一鍵斷電等等負面新聞依舊層出不窮。品質是消費者對一輛汽車最基礎的要求。在這一方面,上汽數十年的造車技術將成為智己汽車最強大的背書。

據了解,智己汽車此次發布的兩款新車都搭載了上汽與寧德時代共同開發的採用「摻矽補鋰電芯」技術的電池,低配為93kwh、高配為115kwh,最大續航裡程可以達到1000公裡,並可實現20萬公裡零衰減,以及永不自燃。

續航裡程邁入千字時代同樣是兩天前蔚來新款旗艦轎車ET7的賣點,但是蔚來方面也表示了150kWh的固態電池需要等到2022年四季度才會量產交付。由此可見,今年年底就能上市的智己比友商快了不少。

與此同時,智己汽車還擁有Williams這種國際級別的專業技術團隊作為支持。早在發布會之前,來自F1三大車隊之一Williams(WAE)背後的技術團隊Williams Advanced Engineering就宣布成為智己汽車的技術合伙人。

Williams Advanced Engineering

這裡可以交代一個背景。眾所周知,電動車的動力系統相較內燃機的動力系統有天然的加速優勢,所以電動技術一直是賽車領域的重點攻克對象。而在過去的幾年裡,Williams持續地投入大量資源在研究E方程式,被稱為新時代下電氣化和動力系統的天才。而Williams天才的開發成果飛輪混合動力系統曾經被用於奧迪的R18,幫助奧迪拿下三次勒芒24小時耐力賽的冠軍。

作為電動界的明星,WAE之前的合作對象都是阿斯頓馬丁、Lotus以及日產GTR等諸多全球頂級跑車品牌。而此次智己發布的新車由WAE親自操刀,配備全鋁底盤、線控制動系統和後輪轉向系統、冗餘轉向和電源以及CDC智能電控懸掛系統,性能對標頂級豪華車。

高超的操控性能、先進的電池和充電技術,這些東西對於一輛高品質的新能源車來說已經是十足的亮點了。但是,物聯網發展至今,拋開常規的性能要求,消費者還需要什麼?智己給出的答案是人文關懷,從用戶的角度出發,用技術滿足用戶的各種「小確幸」。

以自動駕駛功能為例,智己汽車把中國部分核心商場的地下車庫進行雲端的數字地圖建模,用戶把車開到商場門口自己下車,車就可以自己尋找停車位並且進行自動泊車。這意味著什麼?以寒風凜冽的上海為場景舉例的話,智己的車主再也不用頂著零下的北風去停車場開車,只要一鍵就能讓愛車自己來到跟前。

同樣出於人文關懷的開發邏輯,智己汽車的大燈設計也是一個創新亮點。如果說自動駕駛技術實現了用戶的「雙手自由」,那麼在智己給汽車裝上了260萬像素DLP和5000顆LED ISC的智慧燈光系統後,用戶獲得了「表達自由」。

在大燈上打出標識或者文字,這樣的設計看起來天馬行空實際上滿足了很多用戶的痛點。前兩天一則短視頻爆紅網絡,在山東臨沂,一輛SUV的車主在後擋風玻璃上裝了一塊LED屏幕,在變道的時候打出了「謝謝大佬」的字樣和後車司機溝通,讓人忍俊不禁的同時又不得思考一個問題:如何能夠關上車門但是不關上人和人交流的門。

擁擠的馬路上想要變道卻屢次無果的暴躁、被堵在長長的隊伍後面看不見紅綠燈的焦心、被後車好心讓道的暖意,這些情況每一個司機都經歷過。智己汽車的智慧燈光系統可以在等候紅綠燈時向後車提示紅燈讀秒時間;在前方有行人通過時向後車提示「行人先行,請減速等候」;在成功併入擁擠的車道後,向後車感謝致意。

智慧燈光系統打可以實現交流功能

並且,智慧燈光系統在某些場景下可以起到安全警示的作用。例如當汽車行駛在光線昏暗的路段時,大燈的智能系統可以實現「光隨眼動」,即通過車內攝像頭追蹤眼球位置,讓照明跟上用戶的目光;可以實現「行人提醒」,即用一束光照亮行人警示司機注意行人。

用大燈來對話、警示甚至是實現一個微型的燈光秀,智己汽車這些創意功能結合了技術和人文,證明了汽車不應該是冷冰冰的機械工具,也可以有溫暖的人情味。拋開性能和參數,科技進步帶給人們的還有生活品質的提升。這才是一輛現代消費者需要的新能源汽車。

上汽要一輛什麼樣的車?

當從消費者的角色跳脫出來後,上汽為什麼想要打造這麼一款車成了又一個耐人尋味的故事。

20天,智己汽車完成從成立到發布樣車,看起來迅雷烈風,實際上這條路遠比外界想像得長。2015年,上汽集團董事長陳虹就已經提出來,上汽集團未來要從一個「汽車製造企業」轉向「服務與產品的綜合供應商」。

而「智己汽車」的前身是上汽「一號工程」L項目, 2018年啟動籌備,是這一轉型任務的關鍵性步驟。

另一個初衷則來自品牌。上汽太需要在高端新能源領域佔有一席之地了。常規的汽車,僅僅在2020年,上汽集團就賣出了560萬輛,年銷量繼續蟬聯國內車企銷冠。在智己之前,上汽集團有大眾、斯柯達、別克、雪佛蘭、凱迪拉克、五菱、寶駿、榮威、名爵、邁克薩斯等等一系列耳熟能詳的汽車品牌。其中並不缺乏榮威這種在新能源汽車領域非常能打的選手。但是,弱點同樣一眼可辨——上汽缺乏高端的新能源品牌。

實際上,市場上已有的高端純電動轎車競品不多,但是隨著蔚來翻過生死線,特斯拉頻頻搞出大減價的這種操作,高端市場的競爭必然會越來越激烈,此時搶佔先機對於上汽來說至關重要。

所以上汽內部的一號工程,智己承載了中國最大汽車集團機制改革創新、品牌向上突圍的重任。為了實現這一目標,上汽也非常捨得下血本。

創始人 Thomas Heatherwick

上汽特意為智己這個「心肝兒子」請來了國際頂級的設計團隊。智己的外觀設計是由英國著名的設計師團隊Heatherwick Studio打造的。作為世博會英國館和英國紅色巴士的設計者,創始人Thomas Heatherwick是設計界公認的鬼才,被業界稱為建築界的達文西。

被邀請來設計智己汽車內飾的則是同樣大名鼎鼎、爆紅世界的日本團隊Teamlab。創始人豬子壽之從應用物理改道空間藝術,是一個熱衷於用科技手段來呈現人、科技、創造和未來的關係的設計師。不得不說,這和智己汽車的氣質相當契合。

高能、高智、高端,上汽想要的是這樣一輛車。從產品層面來說,上汽集團希望用智己承載二十年來的技術積累,實現新能源汽車服務轉型的目的;從品牌層面來說,智己是上汽實現品牌向上突圍的排頭兵。

新能源汽車行業要一輛什麼樣的車?

從這個品牌剛剛成立的時候開始,一個問題就被不停地討論:智己會成為下一個特斯拉嗎?

答案應該是否定的。智己不會成為下一個特斯拉,也不應該成為下一個特斯拉。一個品牌或者企業想要在日新月異的車市脫穎而出,靠的是自我創新,而不是對標。

真正未來向的企業,應該勇於打破陳規。不久前舉行的2021上汽幹部大會上,陳虹表示「我們不能簡單地把新能源汽車理解為『電動化』,而是『電動化+智能化+新商業模式』」。

網際網路經歷了從PC時代的技術推動到移動時代的產品推動,到AI時代的用戶推動。一個普通網際網路用戶每天產生1.5GB的數據,一輛聯網的自動駕駛汽車每天產生4TB的數據。

AI時代,用戶從單純的產品使用者成為真正推動產品迭代的塑造者。從而導致企業的價值鏈被重構,用戶成為了創造企業價值的核心驅動者。

所以,智己汽車的目標是全新的「用戶型」汽車科創公司,致力於成為「智能時代出行變革的實現者」。這一點從智己汽車的slogan就可以看出:「IM what I am」,即用用戶的智慧去創造一臺屬於用戶自己的汽車。

基於這一目標,智己汽車在成立的時候就將用戶放在了「主人」的位子。12月25日,智己汽車科技有限公司在浦東新區完成註冊,其中4.9%的股權將歸屬於CSOP(用戶權益平臺)。在未來,智己汽車將應用包括區塊鏈在內的一系列前沿科技,以數字權益的形式確認用戶貢獻的數據價值,然後對用戶進行股權激勵。這樣的操作此前在行業裡聞所未聞。

智己汽車宣布成立

在此之前,沒有企業會想到要為用戶專門設計一套股權架構。用戶在智己這裡到了前所未有的地位。而在這方面,沒有一個行業比網際網路更加擅長。

因此,上汽找到了老朋友阿里共同打造智己汽車。電商基因賦予了阿里在用戶管理、用戶體驗、用戶價值方面的豐富經驗,其大數據、人工智慧和量子計算的能力將賦能智己。實際上,智己汽車背後不僅有阿里。據說還有眾多其它技術巨擎,合力築成智己的底層增長能力。

另一重要的合伙人張江高科技園區則號稱中國矽谷,在AI、晶片等領域具有獨特優勢。晶片對於一個智能汽車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入駐張江高科技園區,是智己汽車在硬體層面的絕對「地利」。

回到最開始的問題,智已到底是什麼樣的一輛車?這個問題的答案已然清晰。

對於消費者來說,智己是一個從科技、人文、藝術全方位的角度打造高品質汽車體驗的品牌。對於上汽來說,智己是承載自己在新能源汽車多年技術積累以及高端領域辨識度的品牌。對於新能源汽車領域來說,智己是一個開創性的從智能出發、與用戶共創的品牌。

其中智己對於行業的意義最為重要,因為它是智能時代出行變革的實現者。它基於用戶體驗,讓人工智慧變得溫暖且真實,它把人文關懷打入造車的基因,它在為智能出行帶來更多的可能性。

相關焦點

  • 比亞迪漢EV,自主品牌新能源車的又一力作,到底值不值得入手?
    自主品牌的發展越來越快,其中比亞迪是在新能源這一板塊中的佼佼者,最近推出了其新能源車旗艦車型,用歷史上工藝技術最發達的朝代漢,來命名的比亞迪漢EV到底如何?
  • 大眾新能源車計劃 將會推出7款新能源車
    【太平洋汽車網 滄州新車頻道】近日,據有關媒體獲悉,大眾集團將在未來推出7款新能源車。大眾未來推出的新能源車將包括大眾、奧迪、保時捷三個品牌的車型。未來TwinDrive將率先裝備到下一代帕薩特和新高爾夫中。
  • 腦子想清楚再買車,別張嘴就是「割韭菜」|銳評
    所謂「割韭菜「的說法,無非是特斯拉官方降價,讓有些人憤憤不平。這一論調,倘若自嘲一番或開開朋友玩笑倒也罷了,但認真的拿出來罵街就十分沒有道理。高談闊論者在網絡上太過常見,但凡有什麼車定價不符合他心意,便要上來高談闊論一番,然後諷刺、挖苦人家車主是「人傻錢多「。典型例子,奔馳G350、雷克薩斯LM。
  • 新能源車的續航裡程,到底有多大水分?冬季更明顯
    最近祖國大地遭遇了一場寒潮,網上關於新能源車續航的話題層層堆疊。不可否認寒潮對於新能源車的續航存在影響,但是大家有沒有想過,廠家標註的續航裡程就一定是貨真價實的嗎?小木查了查資料,發現一些有意思的地方,今天和大家聊一聊。>>廠家宣傳的續航裡程幾分真幾分假?
  • 新能源車的續航裡程水分到底有多大?
    工信部測試給出的新能源車續航裡程,用的是歐盟的那套NEDC測試標準,就和我們汽油上面的工信部油耗測試差不多的,想開到它給的數據,基本上是開不出來的。 NEDC整個測試過程是在滾筒臺架上原地進行的,跟人在跑步機上這麼原地幹跑差不多。
  • 特斯拉Model Y將國產,起售48.8萬,新一輪割韭菜開始?
    11月30日,工信部發布了《新能源汽車推廣車型目錄》、《免徵購置稅新能源車目錄》,特斯拉Model Y在列。 重點信息如下: 國產Model Y電池總能量77kWh,NEDC續航594km,整車重量1997kg。 官網信息顯示:續航(WLTP預估)505km,百公裡加速5.1秒。
  • 視覺攝像頭、雷射雷達自動駕駛系統眼中的世界究竟是什麼樣子?
    近年來,高級輔助駕駛系統開始越來越多的應用到我們的燃油車與新能源車上,從特斯拉Autopilot、蔚來Niopilot系統再到沃爾沃的領航輔助駕駛系統。這些黑科技無一不在改變著我們的汽車生活,那到底它們是如何「看清」世界的呢?它們眼中的世界到底是個什麼樣子呢?
  • 造車新勢力的現狀是什麼樣子
    [愛卡汽車 愛卡頭條 原創]今天的編輯有話說,我們來聊聊造車新勢力。如今再談造車新勢力,確實已經不是一個新鮮的詞,目前國內擁有的造車新勢力車企數量不下50家,這個數量已經達到傳統車企的一半,你無法想像這就是最近4-5年形成的規模。而且在這眾多造車新勢力中,超過15家已經取得到了發改委生產資質,有6家還拿到了雙資質。
  • 沒啥銷量,股價卻暴漲,新能源車的系統性風險是什麼?
    其他車企也給出了自己擔憂的理由,即新能源車目前的開發、生產、推廣成本,要遠高於傳統的汽油和柴油車,如果要說服大多數車企轉向新能源、新技術,政府在基建上進行大規模補貼,同樣也很重要。02系統性風險或是行業最大風險?政策驅動下,新能源車替代燃油車已成必然。如果僅是日常代步,新能源車最突出的優勢就是經濟環保,但新能源車的使用體驗真比燃油車更好嗎?
  • 淺談石墨烯給新能源車帶來的發展潛力
    淺談石墨烯給新能源車帶來的發展潛力 機械工程師 發表於 2021-01-06 14:01:56 隨著各國燃油車禁售日期逼近,新能源車越來越火,但是,新能源車的續航裡程和充電一直是消費者擔心的問題,於是各種新型能源不斷推出
  • 新能源車概念股到底還會漲到什麼時候?
    王顯斌認為,目前特斯拉等造車新勢力在競爭中相對領先,因為它的整個平臺技術、電子電器、架構技術以及理念,跟傳統廠商完全不一樣,它的車型全是基於新平臺,相較傳統車企領先半代到一代車。就在眼下,國內新能源整車版圖變數隱現。
  • 新能源車貴出的差價,開多久能賺回來?
    車友「柏城遊子」說:「插電混動等新能源車,價格高出的部分,家用2年2萬公裡,大概多少年能開回來?」新能源車關注度越來越高,都說新能源車使用成本低,我們來聊一聊:純電車、插電混動、增程式等都是新能源車,通常價格比燃油車貴。
  • 一款全碳纖維車身的車到底是什麼樣子!
    與發動機匹配的是一臺7速雙離合變速器。麥拿輪表示,Senna擁有全新的主動空氣動力學系統,包括前唇、後雙擴散器,以及48英寸高的尾翼。尾翼由碳纖維製成,通過液壓執行機構來調整位置,以便始終提供最佳的下壓力,也可以作為一個空氣制動器。另外,倍耐力P-Zero Trofeo R競技輪胎以及超大的碳陶瓷剎車碟會讓Senna的剎車性能進一步提升。
  • 新能源車為什麼沒人要_買新能源車後後悔教訓
    也有性能穩定性及使用安全性不太理想等問題。   電池政策補貼優勢   2009年2月份,財政部、科技部發出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範推廣財政補助資金管理暫行辦法》中提到,對使用鉛酸電池和使用鎳氫電池、鋰離子電池兩類的混合動力汽車進行補貼,最高補貼額分別為8萬元/輛和42萬元/輛。而2010年6月發布的新能源車補貼以電池容量為確定補貼的唯一指標,鉛酸電池完全被否定。
  • 7座新能源車,買7座新能源車後悔嗎? 【圖】
    今天小編為大家介紹的是7座新能源車?下面就讓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7座新能源車吧,不管是7座新能源車,還是7座SUV、MPV的傳統燃油車,所面對的市場都是二胎政策放開之後,家庭出行人數增多,對車輛的空間、座位數的剛需。
  • 智能時代汽車該是什麼樣子?智己汽車給你完整答案
    那麼智能時代的汽車究竟該是什麼樣子?特斯拉、理想、小鵬這些造車新勢力其實早就順應市場的發展給出了一個答案,不過當智己汽車品牌發布後,一個在智能時代的汽車究竟是什麼樣子,全新的答案正式揭曉。智己汽車是什麼?
  • 微觀宇宙到底是什麼樣子,探秘微觀宇宙
    宇宙如此浩大,即便是光速想要在宇宙中穿梭一次,也不容易。更何況我們人類的科學技術手段,目前根本達不到光速,因此想要探索宇宙的奧秘簡直是不可能的事情。    可是我們人類十分聰明,科學家們通過對宇宙的研究發現,既然宇宙無限廣袤,人類根本不可能短時間內探索,那麼人類可以從微觀宇宙下手,因為微觀宇宙就在我們的眼前,我們只要了解宇宙的微觀世界,那麼就能夠打開宇宙奧秘的大門,這點是毫無疑問的事情。
  • 股市割韭菜是什麼意思?股市割韭菜套路是什麼?
    股市割韭菜的意思是:一般形容機構、基金、大戶拋售股票導致股票市場(或個股)大跌,為其迎來新的建倉機會,再重新在低位建倉,如此循環波段操作,實現周而復始的。就稱其為割韭菜;一般形容散戶買股票,買了套,套了割,割了買,反反覆覆,損失慘重。  所以我們可以知道,韭菜的好處就是,可以多次收割。抓住重點,多次收割!
  • 80萬的國產純電SUV、豐田氫能源車!北京車展五款熱門新能源車點評
    中國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新能源車消費市場,所以,每年在國內上市的新能源車型層出不窮。2020北京車展,又有不少新能源車亮相。以下,我們就帶來其中最值得關注的五款車型的相關分析。
  • 機油、三濾都不用換,新能源車到底保養啥?全球駕解密
    四季更迭,人需因時養生,車也需因季保養。不少車主對於汽油車的保養了如指掌,可是新能源車的保養,卻一無所知。隨著禁銷燃油車的消息傳出,純電動車的銷售情況大大的增加了,但依然不是燃油的對手,現在還是燃油車的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