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車的續航裡程水分到底有多大?

2020-11-26 易車網


現在新能源車的續航裡程大家都很關心,它其實有非常多的水分,多的縮水超過一半。

 

表面上看到的續航裡程水分有多大?

 

廠家最喜歡用最大續航裡程來做宣傳,也就是時速60公裡下的等速續航裡程,它本身只是個營銷噱頭,沒什麼實際參考價值的。

 

就跟手機這個最長待機時間說法一樣的,說是可以一個禮拜超長待機,但實際用起來一天不到就要充電了。為什麼?

 

所有的sim卡都要關掉,wifi都要關掉,還不能開機才能放一個禮拜,那有什麼用。

 

這個最大的續航裡程,是廠家集合所有對新能源車,最有利的條件測出來的結果。

 

比如說要用最小的輪圈,環境溫度要控制到電池效率最高的溫度,不能開空調,也不能開暖氣,也不能用其他電子設備等等,條件非常嚴苛的。

 

就好像挑戰吉尼斯一樣,所有東西都準備好了,這個人只要待在這個玻璃房子裡面,可以50天不吃飯,但是普通人是要正常的工作生活,不可能做到50天不吃飯的。

 

也有不少的車企,你比如說什麼特斯拉、蔚來,官網上還有一個續航裡程計算器。

 

是可以根據自己不同的車速、不同的環境溫度以及開不開空調,直接給你算出具體工況下的車輛續航能力。

這樣算出來的續航能力會更準確、實際一點,也說明它們也比較有底氣。

 

工信部測試給出的新能源車續航裡程,用的是歐盟的那套NEDC測試標準,就和我們汽油上面的工信部油耗測試差不多的,想開到它給的數據,基本上是開不出來的。

 

NEDC整個測試過程是在滾筒臺架上原地進行的,跟人在跑步機上這麼原地幹跑差不多。

 

而且它只進行了幾個簡單的啟停和加減速循環,是沒有實際的道路測試的,所以測試結果也並不是特別準確。

 

這就跟我們去相親,見了兩次面、吃了兩頓飯,就說這個姑娘我已經了解了,馬上就閃婚,差不多的這個道理。

 

拿奇瑞瑞虎3xe舉個例子,工信部給出的NEDC綜合工況續航裡程351公裡,汽車之家實測只有297公裡,縮水了差不多15%,也還好。

 

而且,如果續航裡程只是標註工信部工況續航,沒有提到NEDC的話,縮水就更厲害了。

 

因為國內是允許「只採用市區循環進行實驗的」。所以,所謂的這個綜合工況,其實是直接取消高速那部分測試的,測試結果就更片面,和實際的續航也會相差得更多。

 

實際使用中續航裡程會有多少縮水?

 

雖然工信部給出的NEDC續航裡程大致可以給我們參考,但是用的時候,還會有很多很多的因素影響續航,導致這個電動車續航能力進一步縮水。

 

第一個就是車速,它對新能源車的續航影響蠻大的。

 

新能源車的電動機效率相對是恆定的,它不會像發動機那樣,高速的時候效率就大大增加,所以說高速的副作用是很明顯的。

 

比如說前段時間很火的蔚來ES8,NEDC綜合工況續航是355公裡,但是一上高速直接就只有200多公裡了,相差還是蠻遠的。

 

高速行駛,續航裡程下降

一方面新能源車高速行駛,因為需要更大的輸出功率,對應的續航能力也就會變差。

 

根據動能定理E=1/2mv2 ,速度增加一倍,能量消耗增加會三倍。

 

這跟讀書的時候很像,你成績越是好,想要再進一步,95分考到99分,需要付出的努力,比1分考到60分還要多,道理是一樣的。

 

另一方面,在高速上面空氣阻力會增加,消耗更多的電能。

 

我們之前文章也說過,車子60公裡每小時以下的時候,空氣阻力基本上沒什麼影響。

 

但是當這個車速超過80公裡每小時以後,空氣阻力就會指數級的爆炸,佔到全車阻力的60%以上。相當於多了一倍阻力,能耗也會進一步增加。

 

這就好比一匹馬,你既在快馬加鞭的讓它跑快,「啪啪啪」,又讓它背上馱了一麻袋的電冰箱、電視機,很快就跑不動了,趴在地上喘粗氣了。

 

那速度,速度之後就是溫度,溫度對電池的續航能力影響蠻大的。

 

你想想,冬天北方極端點的情況下,iPhone手機都打不開。因為新能源車用的是電池,不管是三元鋰還是磷酸鐵鋰,其實都是將化學能轉化成電能的這麼一個玩意兒。

 

冬天溫度較低的時候,電池裡面的這些物質活性會降低,它是影響化學反應的速率和完全度的,這就導致這個電量減少,續航變差。

 

就跟小的時候冬天太冷,我們手凍僵了不高興寫作業,想寫字也寫得歪歪扭扭,道理是一樣的。

 

江蘇華富集團,他算是國內比較大的電池製造商,他之前發布過一份專門對汽車動力電池性能的測試報告。結果顯示,新能源電池最佳工作溫度是25℃。

 

如果以25℃溫度作為基準,中央氣象臺公布的中國冬季平均氣溫-1℃,電池的低溫衰減幅度就超過15%了,而如果是北方-20℃的話,衰減就更厲害了,超過57% ,縮水超過一半。


剛才說的是溫度,還有你開車的時候空調、暖氣、音響,這種電器配置在用的時候也是很耗電的。

 

特斯拉官方給了一個數據,空調開的時候model S車型的續航裡程下降12%左右,這個能耗和汽油車開空調耗油差不多。

 

但是冬天新能源車開暖氣的話,比汽車這個燒油的消耗還要多。

 

這是因為新能源車它是沒有發動機的,沒有發動機來產生熱量,所以額外要使用一個PTC加熱器,也就是根電熱棒來產生熱量。

 

這個加熱器就要消耗3000W左右的功率,跟夏天的空調功率差不多,也會影響續航。而汽油車只要把發動機熱量,吹吹到房間裡面來就行了。

 

再一個就是充電,新能源車當你把車子電全部充滿的時候要開車了,其實你實際能用的電量也只有不到80%。

 

因為實際使用的情況中,我們是不可能把電完全用光再去充電的。

 

和我們手機一樣,這個跳紅了只剩下20%的時候,「唉,你有個充電寶啊」「你有沒有插頭啊」,都開始到處問了,心裡很焦慮的,不太會我手機黑屏了去充一下,很少。

 

大部分新能源車的用戶朋友和用手機的心態也很像,低於20%的電量的時候,也肯定是到處在找充電樁了,車子還沒有充電寶。

 

而且即便是一百充滿了,其實電量它未必也是滿的,因為電池其實存在衰減和涓流效應,非常有可能存在「虛電」的情況。

 

就和充電寶一樣,顯示是三個燈亮著的,電應該是滿的,用了一會,一盞燈已經滅掉了,就是這個情況。

 

跟燒汽油的車子也是一樣,路況對新能源車子的續航也有影響。

 

這種頻繁的急加速、上下坡,根據能量守恆定律,車輛需要把更多的電能轉化為動能和勢能。

 

所以電機的輸出功率會更大,放電會變快,續航下降也就更明顯。

 

就好比你這個人走個一百米沒什麼感覺,不會累,你百米加速跑個一百米,或者爬樓梯直接跑個一百米,估計就喘得氣喘籲籲了。

 

給我們各種什麼送外賣的小哥、跑樓梯的點個讚。

 

最後,就是這樣林林總總的加起來,新能源車子的續航縮水還是蠻嚴重的。

 

想買新能源車?先來看看現在的充電樁普及的怎麼樣了?

 

不過有些朋友會跟我說,雖然續航差一點,但是新能源車現在充電是比較方便的,就跟電瓶車一樣的,市區跑跑又沒有什麼問題的,而且用電便宜,可以省下不少錢。

 

這些話哪些是對的?哪些是錯的?哪些可以直接反駁?哪些我們照做和他情況一模一樣?

 

我給你整理了一個清單,資料都給你搜集好了。關注「備胎說車」,回復關鍵詞「新能源」就可以了。

 

如果新能源車不能買,買混合動力的靠不靠譜?路上經常有看到這種新能源車子在開了,他們都是到哪裡去充電的?

 

我拍了個充電視頻給你看看,神奇的聯通、移動、電信的在線版,關注「備胎說車」,回復關鍵詞「新能源」就可以了。「備胎說車」,等你來玩哦。


相關焦點

  • 新能源車的續航裡程,到底有多大水分?冬季更明顯
    最近祖國大地遭遇了一場寒潮,網上關於新能源車續航的話題層層堆疊。不可否認寒潮對於新能源車的續航存在影響,但是大家有沒有想過,廠家標註的續航裡程就一定是貨真價實的嗎?小木查了查資料,發現一些有意思的地方,今天和大家聊一聊。>>廠家宣傳的續航裡程幾分真幾分假?
  • 汽勢微調查:續航裡程、價格和造型三要素左右新能源車決策
    儘管新能源汽車市場潛力巨大,但是續航裡程、價格和造型,排在消費者購買新能源車時最關鍵的三要素。這是汽勢Auto-First廣州車展進行的一項微調查得出的結果。  與此同時,插電式混動車型也成為眾多車企布局的市場之一,無論是豪華品牌中的奔馳GLE 350 e 4MATIC插電式混合動力、路虎發現運動版P300e,還是合資品牌中的威蘭達插電混動版車型、東風標緻508L PHEV、一汽豐田榮放雙擎E+,都豐富了車企在華的新能源車型陣營。
  • 目前市面上新能源車的差別有多大
    電池是新能源車裡最核心的部件,它就像燃油車的發動機,電池形成新能源車的各種特點,比方說有的新能源車充電慢,有的續航時間短,這些所有的問題其實都是電池所造成的。同理新能源車也有自己評定電池的標準就是 能量密度,安全性, 製造成本,比功率,目前新能源車採用的電池技術大致可以分為三種,第一種就是鋰離子電池,目前這種電池技術都用在純電動車上,像比亞迪秦或者是特斯拉,第二種就是高壓鎳氫電池,這種電池技術經常用在一些混動車型上,第三種就是氫燃料電池,目前只有豐田在這方面比較專業,所以我們經常看到豐田發布某某氫燃料電池的情況。
  • 新能源車開不進大東北:續航裡程不準、充不進去電、充電樁難找
    他在2017年夏天買車,趕在入冬之前的10月,他便在車裡安裝了燒柴油的駐車加熱器,跟雪地胎同一時間裝好。他在手機裡安裝了哈爾濱所有充電樁場站的APP。以防萬一,可攜式充電槍也車中常備物。冬天開車時,他幾乎不開暖風,只用駐車加熱器。在東北,通常一輛400km裡程的新能源車,如果冬天不停在車庫,充滿電只能跑250km,如果開暖風,則只能跑到170km左右,不及裡程的一半。
  • 新能源車為什麼沒人要_買新能源車後後悔教訓
    而2010年6月發布的新能源車補貼以電池容量為確定補貼的唯一指標,鉛酸電池完全被否定。前期的新能源車定義中包括鉛酸電池的項目,而此次明確補貼的動力電池不包括鉛酸電池。而且作為混合動力主力的鎳氫電池也將很少補貼。可見,在政策層面,鋰離子動力電池和超級電容器的最大的獲益對象。
  • 2021新能源車補貼再退坡,消費者和車企都有哪些影響?
    2021年新能源車又貴了。去年12月31日,相關部門發文稱2021年新能源車的補貼額度會在2020年基礎上退坡20%,並且在今年1月1日正式實施,整個過程沒有過渡期。今天我們來解讀一下新能源補貼新政,不僅關係到消費者的切身利益,還對車企和市場未來的發展產生了較大的影響。
  • 新能源車冬季續航縮水遭吐槽 磷酸鐵鋰電池成本佔優受青睞
    受超低溫影響,新能源汽車續航縮水嚴重。不少新能源車的實際續航只有NEDC(歐洲續航測試標準)的五折至七折左右,導致新能源車車主「不敢開空調」 「不知道下班還能不能開回家」「時刻處於焦慮中」。續航縮水車主抱怨多入冬以來,北京遭遇多年不見的極寒天氣,新能源汽車車主也隨之遭遇了很多尷尬。
  • 新能源車補貼新政出爐 小型代步車好日子到頭了
    2018年補貼新政按續航裡程區間,將補貼標準分成為了六個檔次,較2017版分類更具體。其中,純電動汽車續航裡程低於150公裡的車型不再享有補貼;續航裡程在150~250公裡(不含)的車型補貼從原來的3.6萬元下調至1.5萬元~2.4萬元,下調幅度約33%~58%不等;續航裡程300~400公裡(不含)的車型補貼從原來的4.4萬元上調至4.5萬元;續航裡程400公裡及以上的車型,補貼則上調至5萬元。
  • 淺談石墨烯給新能源車帶來的發展潛力
    淺談石墨烯給新能源車帶來的發展潛力 機械工程師 發表於 2021-01-06 14:01:56 隨著各國燃油車禁售日期逼近,新能源車越來越火,但是,新能源車的續航裡程和充電一直是消費者擔心的問題,於是各種新型能源不斷推出
  • 職場人新能源車消費調研,近7成用戶仍存在掉電顧慮
    數據顯示,男性用戶中對新能源車提出顧慮的用戶佔比高達57.03%,而女性用戶中的這一數據僅為43.96%。在新能源這件事上,女性用戶的「嘗鮮」意願反而更加強烈。 續航焦慮嚴重,近七成車主心目中的理想續航應達到500km 續航作為用戶最關注的新能源問題之一,多大的續航裡程才是用戶心目中的理想續航數呢
  • 這新能源車厲害!等速續航690公裡,3.5秒破百,義大利團隊設計!
    現在新能源車如同雨後的春筍在國內的發展勢頭是非常迅猛的,當然國產車是佔有著主導地位的,國內的各大汽車大佬都在研發自己的新型能源車來徵戰市場份額,想在這快肥肉上非得一杯羹,綠馳汽車是16年新型的汽車品牌,但是卻擁有超強的設計團隊,義大利設計師親自操刀,設計的每一款都是精品,這也是為什麼能載市場迅速壯大的原因
  • 電動汽車冬季續航「魔咒」:續航裡程腰斬充電換電排隊兩小時
    近日,北京進入了極寒天氣,最低氣溫破歷史極值,均在-15℃以下,電動汽車也難以「過冬」,《中國經營報》記者用為期一周的時間實地採訪了多個品牌的十幾位車主,他們紛紛表示,冬季續航裡程縮水嚴重,與實際宣傳嚴重不符,在戶外停一宿就能縮減30%以上的續航裡程,有些品牌甚至會掉電超50%。段先生是北京最早的一批新能源車主,他向記者表示。
  • 選這幾臺新能源車錯不了
    選這幾臺新能源車錯不了 最近新能源車補貼退坡又掀起了一陣討論風潮,不過各家車企依舊在積極布局,推出保價政策應對。毫無疑問發展新能源車是汽車發展的一大趨勢,得益於續航裡程的不斷突破,身邊有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選擇純電車型。與傳統燃油車最關鍵的三大件一樣,純電車型也有那就是三電系統。即電池、電機以及電控,這也是純電車型的核心部件,是決定其性能的關鍵。
  • 回應市場關切 用科技改善提升新能源車安全
    11月26日,在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21)媒體溝通會上,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歐陽明高表示,動力電池安全必須從設計之初提升新能源車安全水平。在溝通會上,歐陽明高一直將話題核心圍繞在新能源車安全上,讓人感受到了業內對新能源車安全的重視態度。今年以來,新能源車自燃事故仍時有發生,已成為影響新能源車發展的最大心理障礙。
  • 雪佛蘭將推全新電動車 續航裡程322千米
    2015年上半年全球新能源車銷量持續走俏,受近期大眾柴油車排放作假醜聞的影響,未來消費者對新能源車的需求將會愈發高漲。作為通用集團旗下重要子品牌,雪佛蘭加快了旗下電動車的研發速度。日前,網通社從美國媒體Autoblog獲悉,雪佛蘭將推出一款全新純電動車Bolt,新車續航裡程可達322km,預計明年10月投產,其路試諜照已曝光。
  • 新能源車,電池衰減20%免費換,說一說這文字遊戲
    第二國家早就規定了,你們可以去參考下GBT31484-2015就知道了,電池經過500次放充電,這個電池損耗是不允許超過10%,如果說經過1000次的放充電,這個損耗不能超過20%,這是什麼意思呢,假設你的車續航裡程是400公裡,1000次的話就是40萬公裡,正常如果說你不跑地勢的話,家用車怕是要開個十幾年才有這個數據,所以這個並非是車企良心,而是制度早就規定了,我們在說一下,威馬的官網你們去看一下
  • 電動汽車冬季續航「魔咒」:續航裡程腰斬 充電換電排隊兩小時
    近日,北京進入了極寒天氣,最低氣溫破歷史極值,均在-15℃以下,電動汽車也難以「過冬」,《中國經營報》記者用為期一周的時間實地採訪了多個品牌的十幾位車主,他們紛紛表示,冬季續航裡程縮水嚴重,與實際宣傳嚴重不符,在戶外停一宿就能縮減30%以上的續航裡程,有些品牌甚至會掉電超50%。 段先生是北京最早的一批新能源車主,他向記者表示。
  • 80萬的國產純電SUV、豐田氫能源車!北京車展五款熱門新能源車點評
    中國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新能源車消費市場,所以,每年在國內上市的新能源車型層出不窮。2020北京車展,又有不少新能源車亮相。以下,我們就帶來其中最值得關注的五款車型的相關分析。
  • 比亞迪漢EV,自主品牌新能源車的又一力作,到底值不值得入手?
    自主品牌的發展越來越快,其中比亞迪是在新能源這一板塊中的佼佼者,最近推出了其新能源車旗艦車型,用歷史上工藝技術最發達的朝代漢,來命名的比亞迪漢EV到底如何?
  • 10萬以下 哪些新能源車值得推薦?
    這幾天我想跟各位來聊聊新能源車,價格從10萬以下到20萬左右,今天咱們先來聊聊10萬以下,有哪些新能源車是我想推薦的。 寫在前面,我推薦的車型,絕大部分是我開過的,並且對續航和充電做過測試,具體內容可以收看我們@為啥換這車 的視頻節目「充電樁試車」,剩下的一部分我拍過到店,至少跟車接觸了兩個小時以上,並不是拿起鍵盤就開編,另外所寫內容無利益相關,請放心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