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勢Auto-First|劉天鳴
廣州車展上展示的142款新能源車,誰會成為消費者的菜。儘管新能源汽車市場潛力巨大,但是續航裡程、價格和造型,排在消費者購買新能源車時最關鍵的三要素。這是汽勢Auto-First廣州車展進行的一項微調查得出的結果。
值得注意的是,車展中的純電動汽車不再是自主品牌以及造車新勢力專屬,越來越多的合資品牌以及豪華品牌開始布局這一市場。例如豪華品牌方面,繼奔馳 EQC、奧迪e-tron(參數丨圖片)之後,寶馬也推出了首款純電動車型iX3,沃爾沃也開始布局純電動汽車市場,推出了首款純電動車型XC40 RECHARGE。
與此同時,插電式混動車型也成為眾多車企布局的市場之一,無論是豪華品牌中的奔馳GLE 350 e 4MATIC插電式混合動力、路虎發現運動版P300e,還是合資品牌中的威蘭達插電混動版車型、東風標緻508L PHEV、一汽豐田榮放雙擎E+,都豐富了車企在華的新能源車型陣營。
除了電氣化轉型趨勢外,合資品牌車企和豪華品牌車企發力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最為主要的原因之一便是新能源汽車市場龐大的需求。從目前新能源汽車市場來看,產銷數據都呈現出快速增長態勢,10月份新能源汽車產銷均突破16萬輛。
同時,政策也為未來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快速增長做出了規劃,據11月初國務院發布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顯示,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新車銷量達到汽車銷售總量的20%左右,2035年,純電動汽車成為新銷售車輛的主流。如果按照2019年中國汽車市場體量計算,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將超過515萬輛,相當於現在市場的5倍。
在車企大規模布局新能源汽車產品的同時,消費者對於新能源產品又有著怎樣的需求?在購買過程中,消費者最為看重哪些產品性能?在本屆廣州車展上,汽勢Auto-First通過對多位潛在新能源車主的調查,嘗試解開哪些因素會影響消費者購車。
在接受汽勢Auto-First採訪的所有潛在車主中,續航裡程是被提及最多的。目前,純電動汽車續航裡程普遍為400公裡到500公裡之間,部分車型的續航裡程超過了600公裡,按照住建部發布的城市通勤半徑來看,北上廣深四個超大城市通勤半徑為40公裡到30公裡之間,目前的純電動汽車基本能夠滿足用戶一周五天工作日的通勤需求,但如果加之電量損耗、使用空調等舒適設備以及道路擁擠,續航裡程可能會出現捉襟見肘的現象。正如不少受訪者所說的那樣,雖然續航裡程能夠滿足日常同期,但還是希望能夠擁有更高續航裡程的車型,或者純電動汽車在充電、動力電池等方面有著突破性的技術發展,以消除裡程焦慮。
除了續航裡程外,受訪者還對純電動汽車的外觀造型有著新需求。多位受訪者對汽勢Auto-First表示,多數純電動汽車都能找到對應的燃油版車型,純電動汽車所帶來的新鮮感和科技感很少能夠在外觀上有所體現。
目前,合資品牌和豪華品牌所推出的純電動產品基本與燃油版車型的設計語言一致,僅僅是在外觀細節融入新能源專屬的設計風格,並沒有形成獨立的純電動汽車設計風格以及設計語言。而在自主品牌以及造車新勢力,對於純電動汽車的設計更為激進,具有前瞻性的設計思路和設計語言也應用到量產車型之中。
汽勢Auto-First微調查的其他發現:
對於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化的需求越來越高。相較於普通燃油版車型,潛在客戶對純電動汽車這類新產品的智能互聯繫統有著較高的需求。這類需求不僅僅局限在車內娛樂網聯化上,還存在實時導航路況、充電樁導航、遠程控制、智能充電管理等等。
純電動產品價格高度敏感。價格也是影響潛在客戶購買純電動汽車的關鍵因素之一,尤其是特斯拉國產後的接連降價,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消費者對於純電動汽車價格的關注程度。此外,純電動汽車低保值率和二手車流通問題,也限制了部分消費者對於定價較高的純電動汽車的購買能力。
相較純電動汽車,更接受插電式混動車型。在純電動汽車續駛裡程、充電便利性等問題沒有很好的解決方案時,插電式混動車型是一種最好的過渡產品。同時,疊加部分限牌城市對於插電式混動車型不限牌、不限行的政策,近一半的受訪者表示更願意購買插電式混動車型。此外,相較純電動車型,插電式混動車型的選擇更為豐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