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拉斯Model Y上市又引起了一波熱議,一方面從行業角度,Model Y確是一顆炸彈,讓整個電動車都不太平,其他品牌的產品日子必然不會好過;另一方面,又開始討論起特斯拉「割韭菜」的話題了。作為「毛豆3」車主,今天我就來說說對「割韭菜」的看法。
所謂「割韭菜「的說法,無非是特斯拉官方降價,讓有些人憤憤不平。這一論調,倘若自嘲一番或開開朋友玩笑倒也罷了,但認真的拿出來罵街就十分沒有道理。
高談闊論者在網絡上太過常見,但凡有什麼車定價不符合他心意,便要上來高談闊論一番,然後諷刺、挖苦人家車主是「人傻錢多「。典型例子,奔馳G350、雷克薩斯LM。當然,這些動輒加價幾十、上百萬的車,我也不能理解,但我也不是這些產品的目標客戶,所以只要有人願意為其買單,就說明在車主眼中是合理的,況且這些車還有些供不應求。
再說回汽車這件商品本身,「人傻錢多「和」割韭菜「其實一個意思,而汽車這種產品加價和降價,不都是一件很常見的事情麼。只不過特斯拉有些特殊,一來他是官方直銷,價格就直接打在官網,二來Model 3的國產速度太快了,所以才讓很多人詫異:怎能如此降價?!
官方直銷意味沒有所謂的店內優惠,而傳統通過4S店銷售的模式,多少店內都有優惠,並且隨著產品越來越老,優惠幅度也會隨之變大,只不過這一切都沒有擺在明面上。我先前買的寶馬3系時,F30這代車型已然接近末期,優惠近8萬,但我並不覺得先期全款購買的人是韭菜,先買先享受嘛。同時,雖然寶馬3系優惠力度很大,但一萬五的強制裝潢包是少不了的,還得各種服務代辦費,說起來,特斯拉的價格要透明很多。所以雖然被特斯拉割了韭菜,但我總體的銷售服務體驗比之前買BBA要好。
至於進口問題,也是常見的。還記得路虎極光剛剛推出的時候麼,60多萬的起售價,想提車還要另外加價,而現在的極光呢?還有最早國產的奧迪A6也是如此,與特拉斯不同的只是從進口變為國產的周期而已。
所以把事情拆開來看都正常,車子越賣越便宜正常,進口變國產大幅降價也正常。當然我不是站著說話不腰疼,我先前買的長巡航版Model 3加上選配也要32萬多,現在國產高性能版出來了,價格貴一點點,續航差不多,但性能卻強悍很多。雖然遺憾沒有等到這一臺,而且也知道這臺車的出現對我那臺巡航版Model 3的殘值會有毀滅性的打擊,不過也無可奈何,在買車之前我早有心裡準備。
這便牽扯到消費理念的問題,如果僅僅算一筆經濟帳,那麼根本不該去買一臺新車,保不保值且放一邊,購置稅肯定是虧掉了。但如果想買二手車,那少不了多看多學,時間、精力一定要花。就這麼個道理,精力和金錢總歸是要花出去一項的,買新車也是一樣。
另外,就是要想明白自己要什麼,特別針對特斯拉這類新勢力的純電動車。你可以喜歡他的科技、智能、駕駛感受亦或單純是為張牌照,但也要接受它無法讓你出遠門、續航焦慮、極其不保值等缺點。想好了得失,特拉斯也就件普通商品。
對於我來說,要的只是一塊牌照,一塊不需要等待的牌照,在沒有固定充電樁的情況下,特斯拉似乎是唯一的選擇,因為它有超充站,能量補給速度是最高效、便利的。所以即使回頭再看,我也沒什麼怨氣,早已有心理準備。十全十美總是美好的願景,但卻很難觸及。抱著十全十美的心態去買車,到頭來肯定是有很大心裡落差的。
回到特斯拉的新車Model Y,未來降價是一定的,也肯定不會特別保值,想買就別抱怨這些,當然早買早享受也沒有任何毛病。
總歸我不認為特斯拉在割韭菜,如果這算割韭菜,那麼哪個車企不割韭菜呢,他們是出來做慈善的麼?同樣的也不喜歡割韭菜的說法,這太不自信,太自卑,難道出門不撿錢就算丟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