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熊冬眠可以睡很久,而人類卻不行?

2020-11-26 騰訊網

又到心心念念的周五了,這周討論的話題是——

剛出樹洞,正文開始。

冬眠動物通常分為專性、兼性兩種,前者是無論環境溫度、食物狀況如何,每年冬季自發進入冬眠的動物;而後者通常只在冷應激、食物匱乏的情況下進入冬眠。

冬眠是一個複雜的生理過程,而有冬眠習慣的動物,仿佛都自帶超能力。

熊的冬眠可能持續 6 個月,在這期間,它們有特殊「姿勢」維持一定的機體功能:當它們處於冬眠狀態時,體內會進行蛋白質和尿液循環,且冬眠結束後肌肉不易萎縮。

其中北美黑熊(Ursus americanus)可以將心率從 55 次/分鐘降低至 9 次/分鐘。在冬眠期間,它們甚至數月不用拉便便,這是怎麼做到的?

威武雄壯的北美黑熊

根據一項為期 3 年的研究,研究者發現了一個簡單粗暴的答案——靠「便秘」。

在長達半年左右的冬眠中,北美黑熊會在大腸末端用便便形成一個最長近 7cm 的「塞子」,腸道會吸收塞子中的水分,這些便便因此乾燥變硬,以阻擋腸道內的便便「破門而出」。

而當冬眠結束,這些熊會來一泡陳了半年多的便便,然後開始覓食(有氣味的回答)。

在我們通常認知裡,冬眠好像通常和低體溫相關。

比如北極地松鼠(Spermophilus parryii),主要出沒於北美的極圈苔原地帶。

萌萌噠的北極地松鼠

它們夏季收集食物,開始為冬眠增加體脂,並在夏末為來年甦醒囤積食物。

而到了冬季,北極地松鼠會變成一根「冰棍」——它們的核心體溫、血液溫度、結腸溫度可降至 0°C 以下,心率下降至每分鐘一次。

在這樣的低溫下,動物的血液可能能產生冰晶或凍結,這對細胞結構的影響是破壞性的;而有理論認為,北極地松鼠可能通過體液等方式,清除血液內的冰核,防止冰晶的形成,並使血液在過冷狀態下保持液態。

但動物冬眠中的「低代謝」並不一定與「低體溫」相關。

馬達加斯加有一種肥尾鼠狐猴(Cheirogaleus medius),它們可以在樹洞中「冬眠」7 個月。

Petra Lahann - own work by Petra Lahann

比較有趣的是,低(體)溫不一定是冬眠(低代謝)的必需條件,至少在肥尾鼠狐猴來看不是。

馬達加斯加在冬天的氣溫可以達到 30°C 以上,而它們的體溫也不一定是恆定的,如果棲身的樹洞隔熱較差,則肥尾鼠狐猴的體溫可能隨著環境溫度升降而變化。

「當然可以」,甚至可以冬眠數千年(大霧!

阿姨壓一壓~~ | JOJO的奇妙冒險·戰鬥潮流

好了玩梗結束!

根據個別資料,人類有過類似冬眠的記錄。

根據英國醫學雜誌的一篇論文(doi:10.1136/bmj.320.7244.1245),作者稱過去(公元 1900 年左右)俄羅斯普斯科夫州的農民,由於冬季食物匱乏等原因,有類似冬眠的習慣:

在下雪的第一天,一家人在室內圍在爐火邊沉睡,每天醒來一次,用水洗淨一塊硬麵包(能維持 6 個月的量)並吃下;每天有一人輪流照看爐火及家人。

前面提到,和低(體)溫相關的低代謝,通常在冬眠中起著重要作用;而在已有的記錄中,不乏人類在低溫中恢復的案例,這為針對「人類能否冬眠」的研究提供了一些參考——

1999 年 5 月,一位名為 Anna Bagenholm 的放射科醫生,在挪威的納爾維克(Narvik)滑雪時失足掉入冰凍的溪水中,被發現時全身僅有腳在水面以上,約 80 分鐘後才被救起。

她被救起時,體溫只有 13.7°C,瞳孔放大,呼吸和心跳都已停止;救護團隊連續搶救了 9 個小時,逐漸幫其恢復體溫。

納爾維克北部 | larsjuh - Narvik,CC BY 2.0,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ndex.php?curid=39652627

第二天,Anna 的心臟終於開始恢復工作。又經過了 10 天,她從昏迷中甦醒,並於當年 10 月重新回歸工作。

這位醫生「死」而「復生」的案例,被記錄在著名醫學雜誌《柳葉刀》(doi:10.1016 / S0140-6736(00)01021-7)上。

為什麼 Anna 在呼吸、血液循環都停止的情況下,還能從極端低體溫中恢復?

奧斯陸國家醫院的一位教授認為,Anna 之所以能成功獲救,可能是由於事故期間新陳代謝減緩,且低溫狀態下組織所需的氧氣減少。

而當時負責 Anna 救治的醫生吉爾伯特認為,當時她的大腦處於極度低溫狀態,幾乎不需要氧氣,因此在缺氧的情況下也能存活較長時間。

但 BBC News 稱,體溫極低的患者,存活率並不高;根據統計,體溫降至 28°C(82°F)以下的成年人的存活率為 10%–33%。

當然啦,雖然人類可能從這種低溫、低代謝的極端情況中再次甦醒,但這並不代表人類可以像熊一樣冬眠數月而機體不受損。

如果人類像熊一樣在冬眠前大吃,還沒冬眠可能就會患上代謝性疾病,像是肥胖症、II 型糖尿病 balabala。

熊等冬眠動物能夠冬眠數月,是因為它們進化出了獨特的行為和生理適應性,通常包括季節性的攝食行為,代謝活動和肥胖症調節等。

而根據今年 11 月在《Cell》上發表的一篇研究(doi:10.1016/j.celrep.2019.10.102),研究者比較了一些冬眠哺乳動物的全基因組加速進化模式,發現了哺乳動物致肥胖表型的部分候選順式調控元件。

這類動物冬眠前通常會增重 30%-50%,出現肥胖、胰島素抵抗和高胰島素血症等現象——這與人類代謝症候群的某些表型有一定的相似性。但這類動物的胰島素抵抗是可逆的。

但研究者並沒有發現這類冬眠動物的「冬眠基因」——冬眠現象涉及到的基因在冬眠、非冬眠動物中普遍存在。

雖然對於人類來說,冬眠涉及到調節體內新陳代謝、處理代謝廢物,甚至記憶的保留等多方面控制冬眠表型的順式作用元件(cis-regulatory element)還沒有被解析完全。

但目前對冬眠動物的研究,可能有利於科學界對人類代謝性疾病的理解和治療。

所以如果有冬眠超能力,你想要嗎?

ps:又到了老闆作妖的時候,他說今天「在看」超過36,下周一允許我「冬眠」遲到半小時(咳咳你們懂的

相關焦點

  • 在熊冬眠的時候可以偷襲它嗎?研究人員給出答案
    因為冬天實在太冷了,為了可以在寒冷的冬天活下去,它們一般會尋找一個洞穴躲在裡面睡覺。而且熊還有一個外號,那就是「睡神」。這個外號可不是虛的,冬眠時的熊真的算得上是睡神。因為熊冬眠的時間可以持續半年,有些睡功厲害一點的熊可以睡半年以上。因為熊在冬眠狀態中,心跳會變慢、體溫降低、熱量減少,這對於熊在缺少食物而又寒冷的季節裡維持生命是很重要的一個狀態。
  • 在熊冬眠的時候可以偷襲它嗎?研究員告訴你答案
    生活在緯度高溫度低的地方的熊就有著冬眠的習慣,這是因為在這個寒冷的冬天裡,它們的獵物要麼躲起來要麼跑掉了,為了降低自己的新陳代謝速度讓自己能夠順利地度過這個寒冷的冬天,它們就會選擇一個洞穴把自己藏起來睡大覺。冬眠的熊可是超級睡神,一般來說熊冬眠的時間能夠持續半年,如果是超級睡神中的超級睡神熊,它們能夠睡到半年以上。
  • 腦筋急轉彎:熊冬眠為什麼那麼久呢?9歲兒子一下子回答對了
    腦筋急轉彎是更廣泛的分類:有困惑,有趣的課,數學課,和人類。腦筋急轉彎是一種娛樂形式,也是一種流行的文字遊戲。當我們跟女朋友約會,拿出來逗一逗她,讓她每天開開心心喔!下面一起來猜猜吧!腦筋急轉彎:熊冬眠為什麼那麼久呢?9歲兒子一下子回答對了第一大腦:有種東西能走遍全屋,就是看不到物件,是什麼?第二腦筋:小明去買了支筆,卻不能寫字,這是為什麼?
  • 熊可以冬眠,人為什麼不行?-虎嗅網
    大小便可以排出含氮化合物,因為含氮化合物不能正常排出,熊的血液中非蛋白含氮量急劇上升。但奇怪的是,這並不會損害熊的腎臟或肝臟。要知道,如果人類血液中非蛋白含氮量超出正常值,就會出現一系列的健康問題。人體中血液的正常含氮量為20~25毫克/100毫升。其中尿素所含的氮最多,超出這個值說明你的腎可能有問題了。
  • 動物可以進入冬眠狀態,為什麼人類不行?科學家一語道出!
    冬天有許多動物已經進入冬眠期,人類仍然每天按時起床,按時工作,按時睡覺。在人類的頭腦中,冬眠是一種不存在的東西,我們每天醒來,每天學習和工作,從來沒有一個情況下,我們可以睡很長時間,除非身體不舒服。為什麼人類不能進入冬眠?
  • 為什麼國寶大熊貓只靠吃竹子就能活,其它熊類就不行呢?
    大熊貓為什麼能靠吃竹子為生呢?按生物學分類,大熊貓應該是一種食肉目、熊科的哺乳動物,和肉相比,竹子的營養成分是非常低的,如果你給北極熊、棕熊只吃竹子,它們肯定餓死了。那為什麼大熊貓能活下來呢?《科學》雜誌上的一篇論文,揭開了這個秘密。
  • 同是生物,長頸鹿每天僅需睡兩小時,為何人類卻不行?
    這不免就讓人想到一個問題:長頸鹿擁有龐大的身軀,每天卻只需要睡兩個小時,同為生物的人類為何不行?人為什麼要睡覺?睡眠是一種適應性行為,目的是在24小時中的某個時段內限制生物機體的活動,進而節約能量。節約能量對於新生兒來說尤為重要,無論是動物還是人類,幼兒總是擁有時間更長的睡眠,一是為了減少能量消耗,二是睡眠狀態時的呼吸更輕,天敵無法及時發現。
  • 熊冬眠的時候,到底是……怎麼拉屎的?
    大小便可以排出含氮化合物,因為含氮化合物不能正常排出,熊的血液中非蛋白含氮量急劇上升。但奇怪的是,這並不會損害熊的腎臟或肝臟。 要知道,如果人類血液中非蛋白含氮量超出正常值,就會出現一系列的健康問題。人體中血液的正常含氮量為20~25毫克/100毫升(全血)。
  • 熊冬眠嗎 熊在冬季會不會冬眠
    熊冬眠嗎 熊在冬季會不會冬眠熊大多數熊在冬天會冬眠,,但熊其實並不是真正的冬眠動物熊冬眠時會挑選適合的洞穴,一般選在向陽的避風山坡或枯樹洞內。冬眠的時間可持續4~5個月,在冬眠過程中如果被驚動它會立即甦醒,偶然也會出洞活動。熊在冬眠時呈麻痺狀態,但體溫不降低或降低少許,長時間不進食而呈睡眠狀態,且易覺醒,對外界的刺激能立即做出反應。有半冬眠動物之稱。生活於北方寒冷地區的熊有冬眠現象,而位於亞熱帶和熱帶地區的黑熊往往不冬眠。
  • 熊冬眠的地點很容易找到,它們不怕被偷襲嗎?即使是人類也要忌憚
    除了熊貓之外,其他種類的熊似乎並非人類討論的熱點。全世界幾乎每一個氣候帶都有熊的分布,但是它們的數量並不多,這與熊類動物的繁殖、生存方式有關。例如在北極地區,北極熊是熊類中特殊的存在,它們憑藉著茂密的毛髮以及體內儲存的脂肪來抵抗嚴寒,那麼對於溫帶的熊類來說,它們又是如何度過寒冷的冬天的呢?
  • 奧特曼睡在船襪裡,捂住眼睛睡得好,看樣子這個船襪穿了很久了,都...
    為什麼覺得辦健身卡了自己就能瘦呢?小編辦了這麼多張,也沒瘦成閃電呢。表弟的這個腦迴路也是挺奇葩呀,竟然覺得奧特曼睡在船襪裡,捂住眼睛睡得好,看樣子這個船襪穿了很久了,都已經定型了。下面這位網友難道是影院殺手嗎?妹子:好不容易看場電影,結果還遭到了別人的暗算,真的是太倒黴了。為什麼光有美羊羊呢?其他羊呢?美羊羊:一瞬間感覺自己好像被冒犯到了。
  • 在熊冬眠的時候,偷襲它們能夠成功嗎?研究人員給出答案
    作為陸地上唯一一種可以和貓科動物相提並論,且不易落於下風的雜食類動物,熊確實有自己獨特的生活方式。在地球上,熊分為好幾種,在寒冷的北極地區,生活著一種北極熊,它們全身長滿白色絨毛,其被稱為是陸地上最強壯的食肉類動物(比起老虎和獅子都威武)。
  • 黑猩猩除了吃就是睡,也能保持10%的體脂率,人類為什麼不行?
    996、007、打工人兒,人類可能是動物界最勤快的個體了,不僅要為了生活奔波,還得抽空鍛鍊身體,相比之下,我們的近親黑猩猩可以說相當懶惰,摘果子、曬太陽、梳毛、睡覺一天就過去了。有科學家做過觀察記錄,發現黑猩猩每天步行距離大約只有3千米,上上下下爬樹的高度加起來也不足100米,但是睡眠10幾個小時,吃喝玩樂10幾小時,大猩猩、紅毛猩猩運動量更少,即便如此它們也沒有四肢退化,為什麼人類不動就不行呢?難道人類進化是親手把自己送入了「困難模式」嗎?
  • 為什麼動物可以肆意喝野外的水而人類不行?動物的免疫力更好嗎?
    為什麼人類不可以這樣喝水動物卻可以?難道動物的免疫力更好嗎?而人類的壽命可以達到六七十歲都不止。壽命的長短是有原因的,不是因為動物天生壽命短很多,而是人類可以解決那些會帶來減壽的東西,而動物不行。 要是人類也跟動物一樣,每天喝地上沒有過濾的水,或者河流中的汙水,人類也可以活著
  • 人類和龍蝦都是碳基生物,為什麼龍蝦可以實現永生,而人類不行?
    人類和龍蝦都是碳基生物,為什麼龍蝦可以實現永生,而人類不行?事實上,地球上面的所有生物,都無法實現真正的個體永生,於是才會演化出來繁衍的方式,這樣的方式,可以使得整個種群得到了永生,而我們人類的傳承也差不多是這樣的意思,這是一種本能的反應,當然,在傳承的過程當中,我們人類自然是可以摻雜進一些其他的東西,比如知識、經驗等等。
  • 天天科普 | 恐龍可以那麼大,人類為什麼不行?
    如果氧氣含量高了,恐龍這類脊椎動物體型就大,那麼我們為什麼不在高氧環境下養雞呢?實際上,就脊椎動物而言,呼吸系統對空氣中氧氣的利用模式是非常主動的。其中,尤其以現生鳥類為甚。鳥類相對於其他脊椎動物,有一個獨特的呼吸系統,叫做「雙重呼吸系統」。
  • 韓國人為什麼總愛睡地板?
    如果愛看韓劇的朋友都會留意到一個問題,為什麼韓劇中的人都睡在地板上?韓國人很喜歡睡地板嗎?
  • 熊貓為什麼不冬眠?正在冬眠的熊戰鬥力究竟怎麼樣?
    為什麼熊貓不冬眠呢?首先,熊貓和北極熊簡直是兩個極端,熊貓的歷史可以追溯到400萬年前,是一種非常原始的熊類動物,所以也被叫做活化石,野生熊貓主要生活在四川,以竹子為食,而竹子一年四季都是翠綠的,所以就算在寒冷的冬天,熊貓也能夠找到食物,所以熊貓不會冬眠。不冬眠的熊貓,似乎還沒有其他熊類動物快樂。
  • 馬明明可以躺下,為什麼睡覺也要站著睡?看到最後總算明白了!
    馬明明可以躺下,為什麼睡覺也要站著睡?看到最後總算明白了!馬這種東西,相信大家都熟知,就算現在不像過去隨處能見到馬,但是在電視上或者是一些跑馬場和觀光場所還是會有機會看到的。之前,人們是靠走路的相像人一天能走多少路啊?
  • 為什麼太陽能控制核聚變,而人類卻不行
    而自從愛因斯坦提出相對論之後,微觀世界的大門就開始向人類敞開,科學家研究微觀世界,其中最重要的一個成果就是核能,人類對核能利用的時間非常早,是作為武器來使用的,因為核聚變反應猛烈,不需要去控制,怎麼威力大怎麼來,所以,把核能作為武器,相對來說比較簡單。但是,核武器自從出現以來,就基本沒有被動用過,對於人類來說,也基本是壞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