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是強大的食猿雕,在人類發展進程中也逃不過瀕臨滅絕的命運

2020-12-05 溫晨動物園

作為一名90後,我小時候科技沒有現在發達,沒有那麼多玩具和豐富的娛樂項目,動畫片也沒那麼多,但幾乎各個都是難以超越的經典,例如《哪吒鬧海》、《大鬧天宮》、《天書奇譚》、《葫蘆娃》、《黑貓警長》等,都成為了80、90後的美好童年回憶。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動畫片《黑貓警長》第二集中的反派——食猴鷹,反正我還記得它出場時跟個幽靈似的,相當邪乎,差點成為童年陰影。不過再邪乎最後也難逃被正義打擊的宿命,被黑貓警長繩之以法。那麼現實中有沒有食猴鷹的原型?答案是有。

上圖就是動畫片中食猴鷹的原型——食猿雕(Pithecophaga jefferyi)。連名字都差不多,從字面上來說一個是吃猴的鷹,一個是吃猿的雕。不過動畫畢竟是動畫,裡面有貼近現實的部分,也有想像力的發揮。食猿雕是隼形目、鷹科、食猿雕屬的猛禽,生活在菲律賓,也是菲律賓的國鳥。有人說它撞臉好萊塢巨星尼古拉斯·凱奇,不知道大家覺得像不像,我個人覺得還是有那麼一點兒相似的……

成年食猿雕身長約90~102釐米,翼展可達1.85米~2.4米,是現存最大的猛禽之一,平均身長和翼展甚至比金雕都大一號,與虎頭海雕、美洲角雕齊名。很多網站都把「之一」給省了,直接說食猿雕是現存最大的猛禽,不太嚴謹,但也不是什麼大錯。食猿雕的屬名Pithecophaga來源於希臘語,意思為「食猿猴者」。

因為最初研究者在它胃內容物中發現了半消化的猴子,帶路的當地人也稱傳說中這種大鳥只吃猿猴,所以命名者才將它定名為食猿雕。但是隨著後續調查,人們發現食猿雕雖然食猿,但也不只食猿,所以學名沒改,英文俗名倒是給改了。之前對應拉丁學名,食猿雕的英文俗名為「Monkey-eating eagle」,後來在1978年菲律賓總統宣布給它改名為「Philippine eagle」,直譯為菲律賓鷹。但無論英文還是中文都是俗名而已,科學上還是以拉丁文為物種唯一學名。

在分類方面,食猿雕以前根據形態學和骨骼學研究,被劃分在角雕亞科Harpiinae下,也有說法稱食猿雕應當歸屬於亞科Buteoninae。但後來科學水平發展了,通過DNA基因測序和研究,食猿雕目前被劃分在蛇雕亞科Circaetinae下,自成一屬(即食猿雕屬)。這裡要說一下,以前分類學大都按照形態學來給物種歸類,但現在普遍應用最新的基因測序技術來完成這個活兒。所以說科學技術在不斷進步,物種的分類學也是跟著不斷進步的,以前舊有的分類方法隨時有可能被新的研究結果給廢除掉。

說到這裡想吐槽一下,以前黑眉錦蛇是錦蛇屬的,後來經過研究被併入了新加的曙蛇屬,那段時間我們搞科普的處處跟信息滯後的人們說,這蛇不叫黑眉錦蛇了,最新的正式名叫黑眉曙蛇。可是沒過幾年,曙蛇屬又被廢棄了,黑眉曙蛇又回到了錦蛇屬,名字也更改成黑眉錦蛇了,我們就又去跟提問者科普,這又不叫曙蛇了,又回歸錦蛇屬了……心累。不過國內某著名百科網站由於它一貫的信息脫節和滯後性,關於黑眉錦蛇的詞條倒是一直巋然不動(根本沒反應過來黑眉改過名字又改回來了)。唉,大家知道分類學會隨時更新就好了,我們繼續來講食猿雕。

食猿雕是妥妥的食肉動物,它們除了猿猴這種靈長類動物之外,還會進食鼯猴(皮翼目)、蝙蝠、齧齒動物、鳥類、爬行動物、椰子貓、菲律賓鹿、散養的貓狗等動物,並且基本沒有任何野生動物能夠威脅到食猿雕的性命,即便是雛鳥也沒有野生動物敢靠近(食猿雕相當護巢)。可以說,食猿雕在菲律賓是穩穩站在食物鏈頂端的存在。照理說食猿雕沒有天敵、食域廣泛,應該數量很多才對吧?恰恰相反,目前野生食猿雕的瀕危等級為「極危(CR)」,離野外滅絕只差一步之遙。

之所以這樣,跟人類的發展進程是有著極大關係的。要知道,食猿雕生活在菲律賓,而眾所周知菲律賓是島嶼組成的國家,陸地面積十分有限,菲律賓人也不能冒著餵魚的風險到海裡去建立城市,所以只能侵佔島上森林和未開發的地區,開墾為耕地,並且建立城鎮、繼續開荒,如此循環。這就導致許多野生動物的棲息地越來越少,即便是強大的食猿雕,也根本逃不過瀕臨滅絕的命運。

相關焦點

  • 食猿雕,當地人口中只吃猿猴的大型猛禽,如今只剩300多隻
    人類也屬於靈長類動物,從猿類進化過來,直立行走、有自己的語言和智慧、逐漸形成社會,再不用在森林裡或者草原上,擔心有什麼大型食肉動物帶來的威脅了。但是不得不承認,脫離了群體和工具,人類本身是弱小的。在野外,沒有強大工具的猿猴,在面對大型食肉動物時,雖然它們有靈活的身體,但是在絕對的力量面前,也是弱小的。
  • 食猿雕——讓我再看你一眼
    分布範圍很小,只在菲律賓被發現,生活在熱帶雨林的密林深處、人類難以活動的地方,有利於其狩獵和築巢。在自然狀態下,食猿雕的繁殖率極低,每窩只產一枚卵,而且哺育一隻幼鳥要花2年時間。但是由於人類的擴張和砍伐森林使得它們的棲息地不斷被減少和隔斷,加上偷獵等原因,這種珍稀的動物一直沒有擺脫逐漸走向滅絕的命運。食猿雕自1960年以來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被列入極危級。國際鳥盟最新的估計世界上僅存不到80對,預估60年內將滅絕。
  • 呂宋島拍到世界最兇禽類,被譽為「鷹中之虎」,如今卻瀕臨滅絕
    這種禽類被譽為「鷹中之虎」,那就是食猿雕,相信很多人都曾經聽過這種禽類的名頭,而它最出名的點也正是它的名字由來。而另外一點,這種動物被譽為「鷹中之虎」則是因為它的外觀,給人的感覺確實像一頭兇猛的老虎。食猿雕的體型也絕對能夠是非常大的禽類動物,目前已知的只有500多年前滅絕的哈斯特鷹比食猿雕大。
  • 人類也曾瀕臨滅絕?我們驚人相似的基因說:是的
    人類會滅絕嗎?對於這個話題,很多人似乎並未打從心底裡正視。但從演化史來看,我們能有如今的地位摻雜著太多偶然性,而讓人類瀕臨滅絕的危機也時常發生。生物學家古爾德就曾說:假如歷史重演,人類出現的可能性幾乎為零。只要提到人種,我們總能首先想起以膚色劃分的黃種人、白種人和黑種人。
  • 人類也曾瀕臨滅絕?我們驚人相似的基因說:是的
    但即便是最樂觀的估計,這些人類倖存者的規模也不會超過一個小鎮規模的人口,幾乎瀕臨滅絕。這麼少的人口,隨便什麼流行疾病、自然災害、環境衝突等都有可能將人類一波帶走吧。再加上那時候沒有現代醫學,人類預期壽命也就30到40歲。稍有差池,現在的地球霸主可能就得換另一個物種當了。但是從結果來看,人類還是靠著各種優勢很快就恢復了種群。而這一小撮人類,也成了目前地球上的77億人的祖先。不過,即便種群的數量上去了,人類的遺傳多樣性也會發生了嚴重流失。
  • 地球未來命運是什麼?即便迎來毀滅,人類也可能帶著它逃離災難
    在人類不斷進行太空探索的背景下,地球未來的命運也受到了人們的廣泛關注。在有關地球終結時間的各種推測中,資源枯竭說、核戰爭毀滅等言論佔據很大一部分,而科學家則認為,人類或許成為地球命運的決策者。一方面,人類雖然只有幾百萬年的進化歷程,但是我們的進化速度和智慧發展水平是整個地球上的佼佼者,至今都無法找到任何一個能夠與人類相比的生物,說人類是地球的決策者一點也不為過。科學家目前正在對地球進行更加全面深入的研究,並且試圖對地球各種資源進行統計和整合,希望能夠擁有最佳規劃,儘可能為人類未來的發展打下基礎。
  • 中國瀕臨滅絕的珍貴動物,圖3現僅存兩隻,滅絕命運或成定數
    自上世紀九十年代至今,我國為打擊非法盜獵分子已經破獲上百起盜獵事件,才將這一瀕危物種從滅絕的鬼門關中拉了回來。四不像,屬於世界級的珍稀動物,僅分布於中國的北京以及江蘇一帶,由於頭臉像馬、角像鹿、蹄像牛、尾像驢而得名四不像,在漢朝末年時期,四不像就曾由於氣候災害以及人類活動等因素近乎滅絕,直到現代仍然因為人類而迫近滅絕。
  • 《劍士》人類瀕臨滅絕原因介紹
    《劍士》中人類瀕臨滅絕是有原因的,很多玩家都不太清楚人類瀕臨滅絕的原因是什麼,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玩家「北域寒封」分享的人類瀕臨滅絕原因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一起來看看吧。人類瀕臨滅絕原因介紹長老聲稱,名為Great Stobe的骨人是「人類瘟疫的滅絕者」,並且由於他在「人類戰爭」中的犧牲「將土地重置為了原來的純潔」。他口中的這段時間可能與混沌時代一致,因為眾所周知,人類幾乎滅絕,而且暗示骨人在某種程度上要對這種狀況負責。
  • 盤點6種瀕臨滅絕的生物,實在太可惜了,第4種全球已不到百頭
    隨著我們人類工業的越來越發達,世界的環境也越發不如從前。同時有很多的動物因為環境惡劣而適應不了周圍的環境滅絕,因為生態原因滅絕的動物不在少數。
  • 專家:長江裡不為人知瀕臨滅絕的生物還很多 白鱘滅絕只是開頭
    「長江裡不為人知、瀕臨滅絕的生物還有很多,有一些物種其實也已經多年沒有監測到。白鱘滅絕恐怕只是個開頭。」杜軍有些悲觀。研究者對這些記錄使用最優線性估計法(OLE) ,通過估計目擊記錄分布的形狀參數,從而推斷出白鱘的滅絕時間。論文稱,最優線性估計法(OLE)是所有根據目擊結果推斷物種滅絕的方法中「使用最廣泛、最穩健的一種」。 不過,IUCN對「滅絕」的定義是「沒有理由懷疑一個物種的最後一個個體已經死亡」,數學推演還不能確保這一點。
  • 活了5億年,逃過5次生物大滅絕,卻逃不過人類抽血和吃貨的夾擊
    醫用價值正是由於鱟血液的這一特點,經過8年多的研究,在1965年的時候,人類開發出以鱟血液開發出來檢測試劑,被稱為「鱟試劑」,其原理就是鱟試劑碰到細菌的時候,就會快速的凝固,可以快速,準確的檢測出細菌的存在。隨著對這種試劑的推廣,鱟新一輪的悲慘命運也到來了,由於其帶來的醫用價值,也帶動了鱟血液的經濟價值,其血液一升大約值1.6億美元,資本催生了自私和貪婪。
  • 人類開啟第六次物種大滅絕 每年50種動物瀕臨滅絕
    《侏羅紀公園》正在熱映,電影中那些橫衝直撞的恐龍,在第五次物種大滅絕時期就消失了。如今,在人類佔主導的這個世界上,雖然沒有行星撞地球這樣的突發自然災難,但科學家們已經提出警告。近日,《科學進展》發布的一項研究報告,指出地球正在迎來第六次物種大滅絕。
  • 泰國的「活化石」,像蝦又像蟹,被中國吃貨吃到「瀕臨滅絕」!
    泰國的「活化石」,像蝦又像蟹,被中國吃貨吃到「瀕臨滅絕」!泰國一直都是中國人比較喜歡的一個旅遊勝地,之所以這麼出名,主要是因為泰國的水果比較多,他中國又是一個吃貨,很多的國家,我們中國有一種水果,在國內是非常少見的,但是中國吃貨都比較喜歡吃,都是從泰國進口過來的,這種水果就是榴槤了,估計你們應該都吃過吧,雖然聞起來臭,但是吃起來卻很香,為了吃到自然成熟的榴槤,很多人都專門跑到泰國去旅遊,到了泰國以後,還發現了另外一種美味,就是泰國的活化石,也可以說是一種海鮮,不過他的樣子既像蝦又像蟹
  • 人類的演化悲劇,可能是地球上最先滅絕的生物。
    研究發現:人類在基因遺傳上出現衰敗傳遞現象,這可能是人類天然演化缺陷。這種缺陷決定了人類的終極宿命。人類的演化命運類似於經濟學上的「劣幣驅除良幣」現象,當劣幣更適應市場需求環境時,良幣必然會被劣幣驅出市場。相比那些演化進程緩慢的低等物種,因其龐大的數量、穩定的結構,對外界的依賴度低,反而更具有極強的生命力。
  • 鴞鸚鵡瀕臨滅絕不是因為它笨,把人類的鍋推給鳥兒真的好意思嗎?
    這種事情太多了,例如「非洲平頭哥」蜜獾、「鳥中哈士奇」鯨頭鸛,它們真實的信息都和網上流傳的有很大差距。鴞鸚鵡也一樣,在段子手們為它安排的「鳥設」中,鴞鸚鵡是一種笨出天際的鳥:不會飛、不會保護自己、好奇心強、遇到危險只會裝死,把自己活活搞成了瀕臨滅絕的動物。呵呵。
  • 人類的屠刀,終究讓動物瀕臨滅絕!
    Lee   人類會為了獲取肉食和動物的身體部位而獵殺大象和犀牛,並將其銷往全世界各地,因此它們面臨很大的威脅。不過近期發表於在線雜誌《科學進展》的新研究發現,包括斑馬和大猩猩在內的大型食草動物也面臨同樣的威脅。   研究作者稱,對於世界上最大型的食草動物來說,除了非法狩獵,人類為了獲取肉食而進行的獵殺是它們面臨的另一個重大威脅。
  • 人類曾經瀕臨滅絕過?科學家:自然災害的苦果,只有人類自己承受
    文/仗劍走天涯人類曾經瀕臨滅絕過?科學家:自然災害的苦果,只有人類自己承受人類究竟會不會滅亡?關於這種話題,很多的科學家,包括普通人都不願意去面對。其實道理非常簡單,誰會願意討論自己族群的滅亡呢?大家都希望自己永生不死,就更別提人類社會的永垂不朽了。
  • 科學家:他們早已滅絕!人類或面臨同樣命運!
    如此巨大的空間內,只存在人類一種智慧文明,無論從哪個角度考慮似乎都有悖常理。為什麼人類尋找外星人的努力至今沒有結果呢?在上周召開的「人類-火星峰會(Humans to Mars Summit)」上,哈佛大學天文系主任阿維·勒布發表講話,認為基於人類的行為模式,外星文明很可能已經自取滅亡。他們存在的時間非常短暫,致使我們很難發現其蹤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