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的演化悲劇,可能是地球上最先滅絕的生物。

2020-08-28 文教在線小號

1、「劣幣驅除良幣」智慧演化越快的物種,滅絕速度也越快。

據說,日本廣島遭受原子彈後,地表及地下十米內的人全部死亡,但隱藏在地下僅數米的老鼠卻安然無恙。2億年前,恐龍是地球上最強大的霸主,今天我們卻在世界上找不到一頭活著的恐龍,而比恐龍出現的還要早的蚊子,至今還在夏天叮咬我們。

科學研究發現,哺乳動物或脊椎動物在地球上滅絕最快,而無脊椎動物和單細胞生物,反而生存的時間更長。地球上的單細胞生物起源於38億年前,是目前地球上分布最廣、生存能力更強的物種。從5.7億年前開始繁榮的多細胞動植物,至今99%以上都已經滅絕,而人類在地球上出現也僅有數百萬年。

研究發現,人類基因遺傳呈現衰敗傳遞現象。因此,一些研究者認為,人類可能是地球上最先滅絕的物種或存活時間最短的生物之一。

為什麼我們自認為超級強大的人類反而可能是地球上最先滅絕的生物呢?

研究發現:人類在基因遺傳上出現衰敗傳遞現象,這可能是人類天然演化缺陷。這種缺陷決定了人類的終極宿命。人類的演化命運類似於經濟學上的「劣幣驅除良幣」現象,當劣幣更適應市場需求環境時,良幣必然會被劣幣驅出市場。相比那些演化進程緩慢的低等物種,因其龐大的數量、穩定的結構,對外界的依賴度低,反而更具有極強的生命力。

因此,雖然人類的演化能力遠遠高於其它生物,但獨立生存能力和環境適應能力卻被極大降低。只要自然環境一但發生變化,便會影響到人類的生存(如全球氣溫變暖或降低)。雖然戰爭、瘟疫和其它災難,也能影響人類的生存安全,但並不能直接導致人類物種滅絕。因為戰爭、瘟疫就像貓雖然是老鼠的天敵,但貓卻永遠無法讓老鼠整體滅絕。

人類學研究者表示,地球上可能先後出現過不同類別的人類,但因為過度依賴後天智慧,最後可能反而遭致被非自然滅絕的命運。

最終,研究者們認為:在地球上,演化進程越快、智慧度越高的物種,滅絕速度也越快。

2、人類的自然生存能力,遠不如一隻蝌蚪。

一隻從雞蛋裡孵出的小雞,只需短短一周,便可掌握雞媽媽的全部生存技能。一隻從沒經過任何後天生存訓練的蝌蚪,長大變成青蛙後,它便擁有青蛙媽媽全部的生存技能和生存知識。大多數生物從出生之時起,無需經過後天學習,便可天然繼承父母全部的生存知識和技能。這就是低等物種強大、穩定、完整的遺傳能力的優勢。

人類在原始社會時期,可以從大自然直接獲取食物或直接利用自然環境生存,對社會的協作依賴要求很低。在古代,人們提高了對社會的協作性依賴,但對滿足基本需求之外的其它需求要求很低。因此原始社會和古人的自然生存能力遠遠高於現代人。

3、萬般神通皆小技,唯有空空是大道。

研究發現,人類的智慧越來越高,自然生存能力卻越來越弱。

孟子說「萬物皆備於我」。隨著科技的發展,人類對萬物的利用能力大幅度提高,這表面上看是人類的生存能力增強了。實際上,這是人類掉入了慾壑難填的生存陷阱,因為對大自然無節制的索取和附加了太多的物慾條件,反而讓人類獨立適應自然環境的能力越來越低。一旦地球氣候發生急劇變化,人類便會像恐龍那樣,難逃被快速滅絕的命運。

世界上任何一個民族、任何一個人,都無法通過基因直接繼承父母的知識、技能和智慧。剛從母親肚子裡出生的嬰兒,除了會本能的哇哇大哭或吃奶,幾乎什麼也不會。不會穿衣服,不會生火做飯等。無論父母多麼有學識、有智慧、有才華,都無法做到將自己終身累積的智慧和知識,通過母胎直接傳遞給自己的孩子。即便愛因斯坦、牛頓、愛迪生等世界知名科學家也是如此。

人類要經過長達十餘年、甚至數十年的嚴格學習和訓練,才能掌握較高和較為完備的生活技能和所需知識。隨著科技的發展,社會分工的愈加精細化,人類對外部的依賴性越來越高,而自身天然的獨立生存能力反而越來越弱。現代人類,從自然界幾乎找不到可以直接滿足出生的嬰兒需要的食物和物品。即便大山裡最乾淨的礦泉水,也需要加熱消毒後才敢給嬰兒喝。而一隻剛出生的蝌蚪,無需父母的幫助或後天學習,便可天然地從水中尋找到可安全食用的食物,而不會餓死。

4、 神話故事中的神仙,可能是早於我們在地球居住的人類。

一些研究者認為,女媧補天、盤古開天、夸父逐日、瑪雅人等神話故事中的人物,可能是在地球上不同時期、不同批次生活過的人類。因為某種原因,他們被神秘的滅絕或被迫消失了。我們目前的人類不是地球上的第一批,也不會是最後一批。至於神話故事中曾出現的人類為什麼突然消失了,研究者推測,他們要麼進入到其它星球空間,要麼因為演化缺陷或災難導致被整體滅絕。百餘年來,世界各地的考古也發現,地球上確實存在過與現代人類不一樣的人類(如瑪雅人)。

什麼是衰敗基因傳遞現象?為什麼人類會出現獨有的衰敗基因傳遞現象呢?

人天學研究者古山解釋說:所謂衰敗基因傳遞現象,就是指人類的缺陷基因被完整遺傳,而人類知識技能的先天傳遞被阻斷,適應自然環境的優良基因被淘汰。最終導致人類生存依賴條件越來越多、後天的學習周期越來越長(如:出生後至少要接受十餘年以上的學校教育或其它學習)。人類為什麼出現這種反常的遺傳演化現象,研究者認為,根據「用進廢退」的原理,可能是人類過度依賴智慧獲取生存資源,弱化自然本能,讓細胞產生了懶惰意識,導致其適應自然環境的能力大幅度衰退,最終讓人類「聰明反被聰明誤」。

5、子正先生:我們對「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誤解

道法自然,雖然人類滅絕是一個危言聳聽的沉重話題,但也不要杞人憂天。在宇宙時空,這或許是一個相當漫長的過程。作為人生不滿百的人類,無需為此恐慌。

宇宙萬物皆是從無到有,又從有到無。因此,宇宙萬物須遵循其自然使命和自然規律。只有洞悉了萬物的運行規律,才能明白無論存在與死亡,其實都是一種生命狀態。

朝聞道,雖夕死可矣!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這句話警示我們:萬物都應遵循自身規律和特點,選擇適合自己的生存環境,而不是違背自然規律,強迫自己在無法生存的環境生活。

相關焦點

  • 人類的演化悲劇,可能是地球上最先滅絕的生物.
  • 演化還是滅絕:第六次生物大滅絕開始了?
    有一種說法認為,距今20億年前,它們甚至可能是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唯一形式。疊層石如果地球生命的演化用24小時來計算,最早的生命在早上凌晨四點左右就出現了,但這些生命長時間裡保持著單細胞的狀態;有性繁殖的生命,要到晚上六點多才出現;恐龍出現在地球上的時間,已經是接近晚上十一點;而哺乳動物稱霸地球的時間,接近晚上的十一點四十分;人類的出現,是在這24小時的最後一分半裡。地球生物的演化時間表。
  • 回顧地球歷史上的兩次生物大滅絕事件,我們人類能夠倖免嗎?
    兩次生物大滅絕目前地球上生活在包括我們人類在內的數百萬種生物,展現出了豐富多彩的生物多樣性特徵,在地球生命的演化歷史中,生命從簡單到複雜,從低等到高等的方向發展。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大約是出現在41.5億年前的原生代,細菌可能是地球生命演化的源頭。
  • 人類不是地球生命演化的旁觀者
    46億年,是一個極其漫長的地質過程,伴隨著地球內部和外部環境的巨大變化,生命從無到有再時刻地演化,而地球上的生命,一方面在適應著地球的環境,同時物種也在改造著生態環境。在不同的地質時期,曾經有不同的新物種出現,同時也有不同的物種滅絕。生命演化的場景,構成地球上最為壯觀的「表演」。地球上的生命是如何形成的?
  • 生物集群滅絕:生命演化中的自然現象
    已有的統計數據表明,地球上的生物平均以每100萬年2~5個科的速率在滅絕;地球上曾存活過10~40億種動物、植物和真菌類,其中97%以上已經滅絕。 第六次生物集群滅絕可能始於1.1萬年前的新石器時代,那時人類已擁有較好的工具,可以較容易地獵殺野生動物。從200多年前人類的工業革命時代開始,人類生產力突飛猛進,大片森林被砍伐,大量野生動物被獵殺,大片礦山被開採,大批工廠的廢氣和廢物被排放,地球生態環境遭到極大的破壞。
  • 滅絕動物為何重新出現?科學家研究發現,地球生物可能在反覆輪迴
    地球上生長著許多種生物,但是大家應該也知道歷史上地球曾經遭遇了5次物種大滅絕。其中就有我們最熟悉的恐龍滅絕事件,可以說每一次的物種滅絕最後帶來的後果都是非常嚴重的,基本上地球的生物都會因此少了很多。而這些滅絕的生物基本上也就從未出現在地球上了,這一直以來都是科學家的共識,但是在一次偶然的科學發現中,科學家們發現事情可能並沒有那麼簡單。這個發現就是印度洋一座島嶼上的白喉秧雞,這是一種已經滅絕了的動物。
  • 《生命簡史》:人類不是地球生命演化的旁觀者
    在所有滅絕的物種裡,恐龍化石是最重要、也是最令人難以置信的,但是它們卻落得了演化失敗者的聲名。恐龍起源於2.25億年前,滅絕於6500萬年前。恐龍在地球上生活了長達1.6億年,這麼長的存在時間,確實冤枉了恐龍家族。恐龍曾經是地球上的統治者,但是對於恐龍的各種爭議,地質學界一直爭論不休。
  • 塑膠袋,人類推動地球演化的發明
    有這麼個傳說,國外有位科學家在一次科學大會上演講,主題是:有生物開始,地球就在為生物滅絕做準備,這是地球自然演化的一個過程。這句話聽起來沒錯,有意思的是他闡述的這個演化過程:1.地球在早期的演化中產生了水和微生物,然後又進化出植物和動物。
  • 6500萬年一次的生物大滅絕?這一次的主角可能是人類文明
    6500萬年一次的生物大滅絕?這一次人類可能是主角。地球有46億年的歷史,誕生於一片原始星雲,最終也會伴隨著太陽走向生命的終點,當然這種情況會在四五十億年年之後才會發生。而地球上的生物,目前科學家根據發現的生物化石,大約在38億年前藍細菌就在地球上出現了,經過數十億年的發展演化,現在地球上已知有180萬個物種,科學家預估沒有發現新物種可能比已知的還要多。當然了在這幾十億年的發展中很多物種都經歷了從起步到繁榮最後再到衰落滅絕的過程,從本質上來看就是因為環境的變化不再適合生存,一些生物沒有辦法適應環境自然就會被淘汰。
  • 地球第六次生物大滅絕已經開始了嗎?
    ,人類或許就會從地球上消失了,就像地球上曾經經歷過的每一種生命,以及每一段時間一樣都會成為過去。只不過人類私心的認為自己是有所不同的,這是因為地球上曾經雖然發生過多次的生物大滅絕,依照人類科技發展的速度來看,人類能夠推算出來的大約歷史上曾經經歷過五次,每一次生物大滅絕到來的時候,都會使得80%甚至以上的生物死亡,那如果地球上再發生一次生物大滅絕的話,這次消失的會不會就是我們人類的呢?地球上曾經經歷的多次的生物大滅絕。
  • 如果未來地球迎來第六次生物大滅絕事件,人類能夠逃過一劫嗎?
    地球誕生於46億年前,誕生後的地球經過10億多年的演化,終於趨於穩定,這個時候適宜的生態環境開始孕育生命,大約在38億年前,早期的單細胞生命在地球上開始誕生了。簡單的生命誕生之後,又經過漫長的進化演化,生命形式越來越複雜,有了後來豐富的物種,有了後來人類的誕生。
  • 恐龍滅絕的時候地球上有人類嗎?
    恐龍的滅絕原因很多種但是小行星與地球相撞說法更多,小行星與地球相撞造成地球氧氣含量減少,撞擊之後溫度大幅度降低,才導致陸地四分五裂,大陸漂移。而地球上最早的人類出現在大約3500萬年前。中間的3000萬年,大陸漂移,地球溫度逐漸回升,植物開始出現,動物開始出現,開始繁衍,漸漸的形成了一個可以容納生物生存的自然氣候。3500萬年前,地球出現類人猿。
  • 人類過去是怎麼演化的?未來會演化成永生生物嗎?
    之後,由於火山灰遮擋了太陽,導致太陽光線無法進入地球表明,地球溫度開始下降,植物的光合作用變弱,生產的能量也會大幅減少,此時一些體型較大的生物因此而滅絕。這仿佛是一場為恐龍量身定做的大滅絕,在這次大滅絕中,非鳥類恐龍全部滅絕,鳥類恐龍憑藉著體型較小的優勢倖存一些,演化成了今天的鳥類。
  • 科學家:5500萬年前曾發生深海生物大滅絕,類似悲劇或醞釀中
    我們地球孕育生命已經有數十億年時間了,在過去幾十億年時間內,就出現了很多次大小規模的物種滅絕情況,其中有5次大滅絕事件:4.4億年前的奧陶紀末期大滅絕、3.65億年前的泥盆紀晚期大滅絕、2.5億年前的二疊紀末期大滅絕、2億年前的三疊紀晚期大滅絕、6500萬年前的白堊紀末期大滅絕。在這5次大滅絕事件中,第五次大滅絕至今已經過去了6500萬年,第六次大滅絕事件會發生嗎?
  • 地球正經歷第六次生物大滅絕,人類進化已停止?為高級物種讓路?
    地球的歷史已經有46億年了,42億年前地球上出現海洋,35億年前地球上出現生命,自地球生命誕生以來,地球上已經經歷了六次生物大滅絕,這六次都屬於生物大規模集群滅絕事件,而規模較大的生物滅絕事件則超過了二十次,大大小小的生物滅絕事件則不計其數,地球上已經出現的生物,其中有98%已經滅絕了,倖存下來的只是少數,不過,地球上現存的生物不全都是倖存者
  • 地球上最悲劇的「滅絕」動物,從發現到滅絕,僅用了不到30年!
    導語:與其他長壽的巨型動物不同,斯特勒海牛是最後一個滅絕的更新世倖存者之一,它們在遠離海洋而不是陸地的地方找到了他們的避難所。大海牛是海牛和儒艮的親戚,而滅絕它們的不是大自然,而是人類。歐洲人在發現它們後,只用了不到30年時間就將它們徹底滅絕了。
  • ...生物多樣性演化《Science》刊登南大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研究成果
    生命起源與演化是世界十大科學之謎,也是《Science》雜誌列出的125個重大科學問題之一。了解地球上生命的演化歷程,是人類了解自身由來、以及未來演化的重要手段。地球上曾經生活過的生物中99%以上已經滅絕,但只有很少一部分能保存為化石,如何通過不完整的化石記錄重建地球歷史生物多樣性的變化規律是一個重大科學難題。此外,在地球歷史中,曾經發生過重大的生態系統和環境的突變,導致了多次生物大滅絕事件。利用古生物資料庫重建地質歷史全球生物多樣性模式,揭示地球生命的演化歷史,以及與環境變化之間的關係,可以為了解當前的地球生物多樣性危機提供重要啟示。
  • 科學家表示新一輪的生物大滅絕可能已經開啟,主要原因會是什麼?
    地球是人類生存的家園,是一顆美麗的生物星球。在這顆星球上,有著物種豐富的各類生命,每一種生命都是生態圈,生物鏈中的一部分。而每一個物種的消失,都會對整個生態鏈造成一定的影響甚至是毀滅性的影響。我們都知道,地球在數十億年的生命進化和演化中,經歷了五次生物大滅絕事件,每一次都導致了地球上大部分的生物滅絕。
  • 怎麼樣避免地球上的人類滅絕?
    看見有人在提問:請問,一萬年以後地球上還會有人類嗎?可以肯定的說,在未來一萬年以內,除非是超新星爆發這樣無解的自然劇變,幾乎沒有什麼外界力量可以消滅人類。能夠消滅人類的,只有人類自己。宇宙是那樣的歷史悠久和擁擠,假設居然沒有演化出地外生命簡直是暴殄天物,可是那理論上應該無處不在的、已經發展到可以殖民遍布整個銀河系的外星文明,為什麼我們就從來沒有發現到它們存在的蛛絲馬跡呢?它們的文明之鄉在什麼地方裡?會不會由於彼此的殺戮而徹底消亡了呢?那麼,人類就必然要自我毀滅嗎?人類的歸宿就是被消滅於一場世界級的戰爭嗎?
  • 人類滅絕5000萬年後誰將接管地球?
    未來人類滅絕之後,地球上的生命會發生哪些變化?從目前的跡象來看,人類很可能早在太陽膨脹吞沒地球之前就已經滅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