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5500萬年前曾發生深海生物大滅絕,類似悲劇或醞釀中

2020-09-24 猩猩科學頻道

我們地球孕育生命已經有數十億年時間了,在過去幾十億年時間內,就出現了很多次大小規模的物種滅絕情況,其中有5次大滅絕事件:4.4億年前的奧陶紀末期大滅絕、3.65億年前的泥盆紀晚期大滅絕、2.5億年前的二疊紀末期大滅絕、2億年前的三疊紀晚期大滅絕、6500萬年前的白堊紀末期大滅絕。在這5次大滅絕事件中,第五次大滅絕至今已經過去了6500萬年,第六次大滅絕事件會發生嗎?或許沒人知道,不過現在有研究發現,在第五次大滅絕事件後不久,又出現了一次新的滅絕事件。

5500萬年前曾發生深海生物大滅絕

據2020年9月24日的報導,發布在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的一項研究報告指出,研究人員認為在大約5500多萬年前,也曾經出現了大規模的深海生物滅絕事件,而這一次大規模滅絕事件的罪魁禍首是大規模的火山噴發導致了海水溫度上升,讓這些生活在海洋中的生物遭遇滅頂之災,這一個事件被稱為「古新世-始新世極熱期」。


可能有一些朋友表示,這些「新」滅絕事件的發現,是否要顛覆我們之前關於5次大滅絕事件的說法?其實,從地球生命誕生開始,物種滅絕的情況就一直在發生,只是規模的大小差異而已。前文提到的5次大滅絕事件,是史上最大規模的滅絕事件,除此之外,還有一些規模大小不一的滅絕事件,只是其他小規模的滅絕事件中消失的物種規模沒這5次大滅絕事件大。

研究人員認為,在大約5500萬年前發生的火山噴發事件,向大氣中釋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這些二氧化碳隨後被海洋吸收,最後導致海洋溫度上升了5-8℃。在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以後,海水不僅僅出現了溫度上升的情況,海水的酸性也大幅度上升,導致很多海生生物都沒法適應這樣的環境,最後出現滅絕事件。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研究人員表示,如果海洋的變化過程緩慢,海生生物還是可以慢慢進化來適應新的環境的,只是海洋變化的速度實在是太快了,所以很多生物都沒法適應。

這個發生在大約5500萬年前的滅絕事件,對於我們現代來說,有什麼研究意義呢?我們需要擔心火山噴發等問題嗎?事實上,我們現在面臨的問題不是火山是否會再次噴發的問題,而是氣候變暖的問題。研究人員認為我們現在釋放的二氧化碳速度是5500萬年前火山噴發釋放二氧化碳速度的3-8倍,所以他們擔心5500萬年前的悲劇可能會重新出現。

類似悲劇或在醞釀中

這些年來,我們一直在談論一個環境問題,那就是氣候變暖,而氣候變暖的主要原因是我們向大氣中釋放了大量的溫室氣體,如二氧化碳等。現在大氣中二氧化碳溫室氣體的濃度已從18世紀的約280ppm上升到約415ppm,並且隨著我們持續釋放二氧化碳,未來二氧化碳的濃度還將快速上升。從這一點來看,研究人員的擔心,其實也是有道理的,如果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釋放的問題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在未來,地球海洋的溫度也會持續上升,酸性也會大幅度上升,最後讓海生生物面臨絕境。

雖然我們現在還沒看到大規模滅絕事件的發生,但是現在地球的野生動物數量已經大幅度減少了,可能某些生物滅絕的悲劇正在醞釀中。世界自然基金會的研究報告指出,研究人員研究了地球4000多種不同物種的20000多隻野生動物,得出一個結論:從1970年開始,哺乳動物、鳥類、魚類、兩棲動物和爬行動物的種群規模,平均下降了68%。在過去短短50年內,全球野生動物數量就已經減少了三分之二以上。最重要的是,野生動物數量減少的速度並沒有出現放緩的跡象,這或許意味著在未來,野生動物的數量可能會更少。

如何避免這些問題的發生

看到一些野生動物面臨絕境,我們確實是值得重視,因為背後的影響會威脅到我們人類自己。由於很多野生動物的數量減少都與我們人類活動有直接或者間接的關係,所以我們人類活動的改變,其實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挽救某些野生動物。如在氣候變暖方面,如果我們減緩了氣候變暖的趨勢,地球氣溫上升速度、海水酸化速度都會減緩,可以讓這些生物有更充足的時間來適應新的環境。除此之外,氣候變暖速度如果得到減緩,還有很多問題也會得到緩解,如山火、野火肆虐的問題會有所減弱,對於生活在森林地區的野生動物來說,山火、野火的威脅也會減少。所以,為了保護這些野生動物,我們還是一起保護環境,保護它們的家園吧!

相關焦點

  • 5500萬年前,一場火山噴發摧毀大量生物,如今人類在重蹈覆轍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地球上發生過幾次物種大滅絕呢?相信大家都會說是5次,在我們的了解中也的確如此。不過,除了我們熟知的五次生物大滅絕之外,地球上發生過的小型生物滅絕事件也有很多,前段時間,研究者就對一場發生於5500萬年前的滅絕事件,進行了調查研究。5500萬年前的生物大滅絕5500萬年前,恐龍已經徹底成為歷史,在經過數百萬年的恢復後,地球也開始重新煥發出新的生機,不過好景不長,一場新的災難也開始孕育。
  • 5500萬年前火山大爆發導致深海生物大滅絕 但遠不及人類破壞
    參考消息網9月16日報導英媒稱,科學家說,5500多萬年前,大規模火山噴發使海水溫度升高,並可能由此導致了大規模深海生物滅絕。但他們警告說,這一自然事件遠不及今天人類活動造成的破壞。據英國《每日電訊報》網站9月14日報導,在發表於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的一項研究中,研究人員提出,5500多萬年前,以今天冰島為中心的火山噴發向大氣中釋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在此後的數千年中,這些二氧化碳被海洋吸收,使海水溫度上升了5至8攝氏度。這一事件被稱為「古新世-始新世極熱期」(PETM),發生在大約5560萬年前。
  • 5500萬年前火山大爆發導致深海生物大滅絕 但遠不及人類破壞
    英媒稱,科學家說,5500多萬年前,大規模火山噴發使海水溫度升高,並可能由此導致了大規模深海生物滅絕。但他們警告說,這一自然事件遠不及今天人類活動造成的破壞。據英國《每日電訊報》網站9月14日報導,在發表於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的一項研究中,研究人員提出,5500多萬年前,以今天冰島為中心的火山噴發向大氣中釋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
  • 5500萬年前火山大爆發導致深海生物大滅絕,但遠不及人類破壞
    新華社北京9月24日新媒體專電 英媒稱,科學家說,5500多萬年前,大規模火山噴發使海水溫度升高,並可能由此導致了大規模深海生物滅絕。但他們警告說,這一自然事件遠不及今天人類活動造成的破壞。據英國《每日電訊報》網站9月14日報導,在發表於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的一項研究中,研究人員提出,5500多萬年前,以今天冰島為中心的火山噴發向大氣中釋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在此後的數千年中,這些二氧化碳被海洋吸收,使海水溫度上升了5至8攝氏度。
  • 5500萬年前火山爆發致生物滅絕,如今人類活動危害是它的8倍
    據報導,在近期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上的一項研究報告,科學家們表示,如今人類對於地球氣候環境的破壞,已經遠超於過去大規模火山爆發對於地球的影響。研究者稱,地球上曾經發生過的小規模生物滅絕事件,都沒有人類破壞來得嚴重。
  • 5500多萬年前大規模火山噴發導致大量深海生物滅絕 但遠不及今天人類活動造成的破壞
    實驗室中生長的有孔蟲,一種海洋浮遊生物。為了重建過去的氣候,從深海沉積物中收集了化石標本。(Credit: Bärbel Hönisch/Lamont-Doherty Earth Observatory)(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新華社北京9月24日新媒體專電:英媒稱,科學家說,5500多萬年前,大規模火山噴發使海水溫度升高,並可能由此導致了大量深海生物滅絕。但他們警告說,這一自然事件遠不及今天人類活動造成的破壞。
  • 史上最大恐龍滅絕案發生在2.5億年前 持續20萬年
    恐龍的滅絕為人們所熟知,其實重大的生物滅絕事件共有6次,而在2.5億多年前,曾發生過一次超級大滅絕,海洋生物多數滅絕,看看下面這個新發現……  95%的海洋生物、75%的陸地生物在二疊紀神秘消失  史上最大滅絕案神秘發生  自地球上出現生物,新物種層出不窮出現時
  • 地球曾發生過幾次生物大滅絕?答案很明確,人類或同樣難逃厄運
    地球是宇宙中一顆普通中又略帶特殊的星球。說它「普通」,是因為類似的行星有千千萬萬。而說它「特殊」,是因為它孕育出了無數形態各異的生命。據科學家的研究,在地球46億年的漫長歲月中,曾發生過許多次生物滅絕事件,而這其中對後世影響最深、範圍最廣的,要數寒武紀之後的五次大滅絕事件:
  • 地球首次生物大滅絕持續時間僅20萬年
    他們發現,這次生物大滅絕事件,僅發生在短短20萬年之間。這一成果,為人類精確研究大滅絕的成因和發生機制提供了重要線索。相關研究成果已於近日發表在國際期刊《固體地球科學》上。  4.49億年前,地球進入奧陶紀晚期,正當所有生物悠哉生活的時候,顯生宙第一次大冰期的出現,導致了生物大滅絕,其滅絕規模位居第二,僅次於2.5億年前的二疊紀末生物大滅絕。  「奧陶紀晚期的冰期和生物大滅絕交織在一起。雖然奧陶紀後發生過多次大滅絕,但這些大滅絕事件都沒有明顯的冰期證據,而後面也發生過幾次大冰期,也沒有引發大規模滅絕。」
  • 生物大滅絕持續2000萬年?96%的物種消失?科學家都蒙了
    這讓我們想起史前各個時期的生物大滅絕事件。據記載,地球歷史上總共有五次大滅絕事件。這些事件對當時地球上的物種,都造成了毀滅性的打擊。並且在每次恢復時,又都需要極其漫長的過程。 科學家指出,史前生物大滅絕的原因,基本都是,天外隕石墜落時,地球上爆發大規模的火山噴發或海嘯等各種災難事故造成的。其中的幾次大滅絕,基本都能找到導致生物滅絕的決定性因素;但泥盆紀大滅絕的原因卻一直是個謎。
  • 暗物質是地球生物大滅絕的「幕後黑手」?
    地球上的生物圈每隔數千萬至數億年不等就會發生一次大滅絕事件,距離我們最近的滅絕事件為6500萬年前的恐龍覆滅,那麼這樣的周期性滅絕事件是否有其本質原因呢?來自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科學家沃爾特•阿爾瓦雷斯和他的研究小組對粘土層進行了研究,發現其中隱藏著一些意想不到的稀有元素。
  • 科學家稱細菌曾致三葉蟲等九成海洋生物滅絕
    科學家稱細菌曾致三葉蟲等九成海洋生物滅絕   科學家稱,2.5億年前一種細菌致三葉蟲等九成海洋生物滅絕  2.5億年前的二疊紀末期,地球上發生過一次最大規模的物種滅絕,但科學家們至今仍無法確定其中原因。
  • 5500萬年前,地球的一次高燒,孕育了史上體型最大的蛇
    但如果我們能穿越時空,到達5500萬年前的南美洲哥倫比亞地區,我們將會發現當地盤旋著史前體型最大的蛇:泰坦蟒。 古新世-始新世極熱事件 大約在6700萬年前,一顆直徑10公裡左右的小行星撞擊了地球,導致非鳥類恐龍全部滅絕。
  • 6500萬年一次的生物大滅絕?這一次的主角可能是人類文明
    6500萬年一次的生物大滅絕?這一次人類可能是主角。地球有46億年的歷史,誕生於一片原始星雲,最終也會伴隨著太陽走向生命的終點,當然這種情況會在四五十億年年之後才會發生。而地球上的生物,目前科學家根據發現的生物化石,大約在38億年前藍細菌就在地球上出現了,經過數十億年的發展演化,現在地球上已知有180萬個物種,科學家預估沒有發現新物種可能比已知的還要多。當然了在這幾十億年的發展中很多物種都經歷了從起步到繁榮最後再到衰落滅絕的過程,從本質上來看就是因為環境的變化不再適合生存,一些生物沒有辦法適應環境自然就會被淘汰。
  • 滅絕110萬年的生物不斷現身,它們在警示什麼
    地球誕生了46億年,約40億年前開始出現化學反應,35億年前出現所有的生命出現了共同的祖先,這些生命體不斷的演化,形成了細菌和古菌,隨著地球的不斷演變,生物也在進化。自從生物形成後,地球又發生了5次大滅絕事件,每一次的滅絕原因各種各樣,第一次是地球氣候變冷,海洋生物滅絕了85%;第二次泥盆紀大滅絕同樣也是氣候變冷和海洋退卻。
  • 生物大滅絕要來了?科學家已偵測到海洋中大滅絕明顯信號!
    生物大滅絕要來了?科學家已偵測到海洋中大滅絕明顯信號!
  • 地球生物的演化史上,曾發生了生物大滅絕事件
    據國外媒體報導,在地球生物的演化史上,曾發生了生物大滅絕事件,其中在2.52億年前二疊紀末期出現了全球範圍內的生物大滅絕,來自蘇黎世大學的古生物學家根據最新的研究認為全球氣候在這個時期變得非常寒冷,之後卻又非常溫暖,然後再次降溫。
  • 恐龍滅絕了6500萬年,第六次大滅絕或在偷偷發生,這次剛好是人類
    按照目前的科學體系,地球上的生命誕生於38億年前,原始海洋中的特殊環境讓有機大分子結合,某種機制下形成簡單的生命。最終按照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生物和環境之間不斷地協調發展,目前地球上已經有數百萬個物種,並且每年都有新物種被發現。
  • 恐龍已經滅絕6500萬年,第六次大滅絕或在發生,這次恰是人類
    按照目前的科學體系,地球上的生命誕生於38億年前,原始海洋中的特殊環境讓有機大分子結合,某種機制下形成簡單的生命。最終按照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生物和環境之間不斷地協調發展,目前地球上已經有數百萬個物種,並且每年都有新物種被發現。
  • 恐龍已經滅絕6500萬年,第六次大滅絕或在發生,這次恰是人類
    按照目前的科學體系,地球上的生命誕生於38億年前,原始海洋中的特殊環境讓有機大分子結合,某種機制下形成簡單的生命。最終按照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生物和環境之間不斷地協調發展,目前地球上已經有數百萬個物種,並且每年都有新物種被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