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00萬年前火山大爆發導致深海生物大滅絕 但遠不及人類破壞

2021-01-11 參考消息

參考消息網9月16日報導英媒稱,科學家說,5500多萬年前,大規模火山噴發使海水溫度升高,並可能由此導致了大規模深海生物滅絕。但他們警告說,這一自然事件遠不及今天人類活動造成的破壞。

據英國《每日電訊報》網站9月14日報導,在發表於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的一項研究中,研究人員提出,5500多萬年前,以今天冰島為中心的火山噴發向大氣中釋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

在此後的數千年中,這些二氧化碳被海洋吸收,使海水溫度上升了5至8攝氏度。

這一事件被稱為「古新世-始新世極熱期」(PETM),發生在大約5560萬年前。

研究人員說,它所引發的化學反應導致海水的酸性極高,導致許多海洋生物死亡或受傷。

但他們警告說,目前由人類造成的碳排放向海洋釋放二氧化碳的速度是這些火山的8倍。

研究報告的作者之一、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拉蒙特-多爾蒂地球觀測站的地球化學家巴貝爾·霍尼施博士說:「如果慢慢增加碳排放,生物就能適應。如果速度非常快,那將是一個大問題。」

她還說:「過去的確出現了一些極其嚴重的後果,對未來而言,這不是好兆頭。」

儘管科學家知道古新世-始新世極熱期碳排放的激增已有幾十年,但卻不知道其背後的原因。

為了尋找更多的答案,研究人員在實驗室模擬了酸性極高的海洋環境,並在那裡培育了被稱為「有孔蟲類」的微小有殼海洋生物。

他們將從實驗室培育的這種有機物收集到的地球化學信息與來自古新世-始新世極熱期有孔蟲類化石的數據進行了比較。

這種方法使研究人員得以計算出古新世-始新世極熱期海洋中增加的碳含量。他們說,在大約5000年間,這個數字高達14.9千萬億公噸。

他們說,碳可能直接來自火山噴發、周圍沉積巖的燃燒,以及從地下湧出的一些甲烷。

但研究人員警告說,人類向海洋釋放二氧化碳的速度是這些古老火山的3至8倍,甚至可能更多。

他們說,今天大氣濃度已從18世紀的約280ppm上升到約415ppm,並且正在繼續快速上升。

隨著海洋不斷吸收二氧化碳,海水的迅速酸化將開始給海洋生物的生存帶來壓力。(編譯/劉白雲)

相關焦點

  • 5500萬年前火山大爆發導致深海生物大滅絕 但遠不及人類破壞
    英媒稱,科學家說,5500多萬年前,大規模火山噴發使海水溫度升高,並可能由此導致了大規模深海生物滅絕。但他們警告說,這一自然事件遠不及今天人類活動造成的破壞。據英國《每日電訊報》網站9月14日報導,在發表於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的一項研究中,研究人員提出,5500多萬年前,以今天冰島為中心的火山噴發向大氣中釋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
  • 5500萬年前火山大爆發導致深海生物大滅絕,但遠不及人類破壞
    新華社北京9月24日新媒體專電 英媒稱,科學家說,5500多萬年前,大規模火山噴發使海水溫度升高,並可能由此導致了大規模深海生物滅絕。但他們警告說,這一自然事件遠不及今天人類活動造成的破壞。據英國《每日電訊報》網站9月14日報導,在發表於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的一項研究中,研究人員提出,5500多萬年前,以今天冰島為中心的火山噴發向大氣中釋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在此後的數千年中,這些二氧化碳被海洋吸收,使海水溫度上升了5至8攝氏度。
  • 5500萬年前火山爆發致生物滅絕,如今人類活動危害是它的8倍
    據報導,在近期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上的一項研究報告,科學家們表示,如今人類對於地球氣候環境的破壞,已經遠超於過去大規模火山爆發對於地球的影響。研究者稱,地球上曾經發生過的小規模生物滅絕事件,都沒有人類破壞來得嚴重。
  • 5500多萬年前大規模火山噴發導致大量深海生物滅絕 但遠不及今天人類活動造成的破壞
    實驗室中生長的有孔蟲,一種海洋浮遊生物。為了重建過去的氣候,從深海沉積物中收集了化石標本。(Credit: Bärbel Hönisch/Lamont-Doherty Earth Observatory)(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新華社北京9月24日新媒體專電:英媒稱,科學家說,5500多萬年前,大規模火山噴發使海水溫度升高,並可能由此導致了大量深海生物滅絕。但他們警告說,這一自然事件遠不及今天人類活動造成的破壞。
  • 科學家:5500萬年前曾發生深海生物大滅絕,類似悲劇或醞釀中
    我們地球孕育生命已經有數十億年時間了,在過去幾十億年時間內,就出現了很多次大小規模的物種滅絕情況,其中有5次大滅絕事件:4.4億年前的奧陶紀末期大滅絕、3.65億年前的泥盆紀晚期大滅絕、2.5億年前的二疊紀末期大滅絕、2億年前的三疊紀晚期大滅絕、6500萬年前的白堊紀末期大滅絕。在這5次大滅絕事件中,第五次大滅絕至今已經過去了6500萬年,第六次大滅絕事件會發生嗎?
  • 5500萬年前,一場火山噴發摧毀大量生物,如今人類在重蹈覆轍
    不過,除了我們熟知的五次生物大滅絕之外,地球上發生過的小型生物滅絕事件也有很多,前段時間,研究者就對一場發生於5500萬年前的滅絕事件,進行了調查研究。5500萬年前的生物大滅絕5500萬年前,恐龍已經徹底成為歷史,在經過數百萬年的恢復後,地球也開始重新煥發出新的生機,不過好景不長,一場新的災難也開始孕育。
  • 150年後,碳排放將超過5600萬年前「生物大滅絕」?
    2017年,丁仲禮在接受柴靜採訪時談到了這個話題,他表示,人類拯救的只是自己,地球不需要拯救,「地球二氧化碳濃度比現在高10倍的時候有的是」。縱觀地球歷史,早在人類20萬年前走出非洲之前,這塊大地上早已經歷過一輪一輪的生物爆發和滅絕。這種觀點乍一聽很有道理,但是最近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丁院長遠遠低估了人類技術爆炸創造的巨大成就,和它對生態的破壞程度。
  • 人類對大自然的傷害有多大?研究表明,比大滅絕事件還嚴重8倍
    從地球過去漫長的歷史來看,地球生命在自然災害面前往往是弱小的,否則也不會出現一次次的生物大滅絕事件。根據報導,前段時間美國的《國家科學院學報》上出現了一篇關於如今地球氣候環境情況的研究報告。該報告指出,21世紀的地球自然環境對自然生物的破壞恐怕要比以往任何一次物種大滅絕事件都要嚴重。
  • 都說小行星撞擊導致了恐龍滅絕,超新星爆發生物滅絕,證據在哪?
    億年前的侏羅紀滅絕事件和6500萬年前的生物滅絕時間,除了這些外地質史上還有很多小規模的滅絕事件,後文繼續了解。二疊紀生物大滅絕與證據2.5億年前的二疊紀生物滅絕事件最大的可能是由規模達到千萬平方公裡的西伯利亞地盾火山噴發導致,另外也就是白堊紀晚期的恐龍滅絕由小行星撞擊導致,其他原因不明或者需要更多的證據
  • 世界上最強破壞力火山
    此次火山爆發破壞力非常強大,研究人員相信導致了二疊紀中期物種滅絕。不過此次物種滅絕並沒有其後900萬年發生的二疊紀末期大滅絕災難性強。黃石國家公園美國黃石國家公園210萬年前強烈火山爆發美國的黃石國家公園是一個地質活動活躍區域,有世界上最大的間歇泉集中地帶,全球一半以上的間歇泉都在這裡。黃石國家公園的著名間歇泉有「老忠誠噴泉」、 「七彩池」等。
  • 這件事比小行星撞地球更嚴重,人類或許該醒醒了
    在地球的歷史中,有一些自然現象導致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增加,造成全球變暖並導致物種大滅絕這些自然現象中包括我們熟知的導致恐龍滅絕的小行星撞地球,還有超級火山的噴發等事件。但是,現在地球上正走向另一次更嚴重的災難,而人類的活動正是罪魁禍首。大約6500萬年前,一顆小行星撞擊了地球,隨後產生的塵埃和大範圍的火災導致了大氣二氧化碳的上升,這持續了大約1萬年的時間。
  • 恐龍滅絕的原因:關於恐龍滅絕的七種原因
    中生代時期的恐龍 恐龍是中生代時期(三疊紀,侏羅紀和白堊紀)的動物,它們的種類非常多,有天上飛的,地下跑的,海裡遊的,肉食素食的都有,可以說是當代世界的霸主,沒有什麼生物能和它們相比,但是據調查恐龍在6500萬年前白堊紀的時候它們突然全部滅絕了,是什麼原因導致恐龍滅絕的?我們現代人對恐龍滅絕的原因做出了很多猜想。
  • 超新星爆發曾導致生物滅絕,科學家擔憂:65光年處有一顆超新星
    經過地質學家、古生物學家、氣候專家等多領域的科學家上百年的研究發現,地球歷史上至少出現過5次生物大滅絕事件,每一次大滅絕事件都會地球生物進行了「大清盤」,之後又有新的物種出現,人類是第五次生物大滅絕的受益者,否則恐龍可能至今都還可能稱霸地球。在五次生物大滅絕中,第二次生物大滅絕的起因至今不明。
  • 人類正在製造第六次物種大滅絕
    有物種在誕生;也有一些物種由於不能適應環境,群體的數量越來越小,最終走向了滅絕。自有生命以來,地球上已經經歷了五次生物大滅絕,按照發生的先後順序這五次生物大滅絕分別是:4.4億年前的奧陶紀大滅絕,3.6億年前的泥盆紀大滅絕,2.51億年前的二疊紀大滅絕,2億年前的三疊紀大滅絕,6500萬年前的晚白堊紀大滅絕。
  • 1.3萬年前彗星撞地球致史前生物大滅絕
    1.3萬年前彗星撞地球致史前生物大滅絕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5月23日 23:21 來源: 來源:生活報然而,美國科學家最近研究發現,一顆直徑2公裡到3公裡的彗星近13000年前在地球大氣層中爆炸,才是引發史前生物大滅絕的真正原因。  美國科學家研究發現,大約13000年前,一顆直徑2公裡到3公裡的彗星在地球大氣層中發生了爆炸,無數個火球落向了北半球,讓北半球的大多數地方都陷入了熊熊火海之中。
  • 人類會遭遇第六次生物大滅絕嗎?科學家認為,災難或許已經開始
    生物之間的競爭越激烈,對生物的進化就有越大才促進作用,在寒武紀之後,地球生物開始了「飛速進化」的階段。可是,在科學家的研究中發現,地球上現存的生物和寒武紀時的大部分生物沒有太大的血緣關係,因為在5億年的生物進化史中,地球上發生了多次「生物大滅絕」事件,每次都導致大量的生物永久消失在了地球上。
  • 還未戰勝新冠疫情,人類又面臨第六次生物大滅絕
    然而,疫情還沒結束,人類卻可能正面臨另外一場千萬年一遇的大危機。周一,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上的一項研究結果表明,近幾十年來,物種滅絕的速度在加快,並且已經大大超過了我們的預期。該論文作者之一,來自墨西哥國立自治大學的生態學教授Gerardo Ceballos Gonzalez表示,在2001年至2014年間,大約有173個物種滅絕了。
  • 人類正在經歷一場現實版的物種大滅絕
    可是地球生命進化演化之路卻並不平坦,歷史上一共經歷了五次生物大滅絕:第一次生物大滅絕發生於4.4億年前的奧陶紀末期,又稱奧陶紀生物大滅絕,古生物學家認為是是由於全球氣候變冷即大冰河時期造成的。第二次生物大滅絕發生於3.65億年前的泥盆紀晚期,又稱泥盆紀大滅絕,導致此次滅絕事件的原因現在還不清楚。第三次生物大滅絕發生於距今2.5億年前的二疊紀末期,又稱二疊紀生物大滅絕,科學家認為這次生物大滅絕可能和超新星爆發產生的伽馬射線暴照射地球有關。
  • 6500萬年前導致恐龍滅絕的小行星撞在了哪裡,為什麼沒有隕石?
    但是我們知道,導致恐龍滅絕的小行星卻沒有留下任何隕石,這個原因或許和當時的地球氣候有關。 在6500萬年前小行星撞擊地球時,小行星撞擊釋放的能量相當於100億顆二戰時期使用的原子彈,強烈的威力導致地球火山噴發、地震、海嘯盛行。
  • 超新星是否在3.6億年前導致了地球的大滅絕?
    相關事件,超新星爆炸的景象,基於地球的災難,例如大規模的火山爆發,全球變暖都能破壞臭氧層,但是這些事件到現在為止仍未得出結論,存在疑問;以上是由從事相關質子運動的天文學家發表了他的見解。地球菲爾德實驗及其團隊不是第一批尋找超新星與生物滅絕之間可能關係的研究人員。比如最近另一支團隊提出超新星可能與發生在大約260萬年前上新世晚期的小規模生物滅絕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