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對大自然的傷害有多大?研究表明,比大滅絕事件還嚴重8倍

2020-11-23 騰訊網

從地球過去漫長的歷史來看,地球生命在自然災害面前往往是弱小的,否則也不會出現一次次的生物大滅絕事件。根據報導,前段時間美國的《國家科學院學報》上出現了一篇關於如今地球氣候環境情況的研究報告。該報告指出,21世紀的地球自然環境對自然生物的破壞恐怕要比以往任何一次物種大滅絕事件都要嚴重。

該研究報告先是提出了針對5500萬年前的一項研究,研究人員發現那個時期距離恐龍滅絕才過了1000多萬年左右,卻又發現了一次生物大滅絕事件,該事件被稱為「古新世-始新世極熱事件」。從該事件的名字大家都可以猜到,那個時期地球上的氣溫應該出現了異常。確實如此,5500萬年前的冰島附近出現了大規模火山爆發,導致大量海洋生物滅絕。

那麼研究人員是如何得到這一發現的呢?據了解,研究人員在冰島附近海域發現了一些歷史悠久的沉積物,距今至少有5500萬年的歷史。通過對海洋沉積物的研究,他們發現那個時期冰島附近的海洋可能存在海水溫度升高的情況。水溫上升會引起其它方面的變化,例如海水的酸度上升、海水體積膨脹等等,這些影響都威脅到了海洋生物的生存。

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了海水溫度升高呢?他們認為大規模的火山爆發更有可能造成這樣的影響,並在冰島的沉積巖中發現了火山爆發的痕跡,最終得出的結論是,大規模火山爆發向大氣層輸送了大量的溫室氣體,導致全球平均氣溫上升,海水的溫度至少上升了3攝氏度左右。這一環境變化導致半數以上的海洋生物再一次遭遇滅頂之災,大自然有時候就是無情。

引出5500萬年前的研究後,研究人員在報告中闡述了如今地球遇到的種種情況,指出如果溫室效應的發展趨勢得不到遏制的話,將可能再一次導致生物大滅絕事件的發生。早在上個世紀就有科學家提出「人類正在經歷第六次生物大滅絕」的言論,但是外界對這一言論表示懷疑,但近些年來擔憂人類未來生存情況的人越來越多了。

主導該研究的科學家是來自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巴貝爾·霍尼施博士,他長期研究地球氣候環境變化。巴貝爾在這項研究中指出,地球大氣中的溫室氣體含量在工業革命後逐年增加,到目前為止人類活動所創造的溫室氣體已經超過大規模火山爆發的溫室氣體排放量的8倍,由此可知人類活動對地球環境氣候變化的影響遠大於大自然的影響。

可能有朋友會對此產生疑惑,為什麼大氣中這麼多溫室氣體我感受不到呢?這個情況就像是溫水煮青蛙一樣,氣候變化是潛移默化的,大多數人就像是溫水裡的青蛙,對自己即將遭遇的事情渾然不知,而這次研究再一次提醒人類。

相關焦點

  • 臭氧空洞有多大危害?新研究表明:它引發了3.6億年前大滅絕事件
    在地球的歷史上,一共發生過5次生物大滅絕事件。每一次大滅絕事件,都會導致絕大部分生物徹底退出歷史舞臺,地球的生態圈重新洗牌,新的生物開始崛起。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了如此恐怖的滅絕事件?我們是否會遇到?如果真的遇到了,我們是否能夠擺脫這樣的輪迴?在回頭審視這幾次大滅絕事件時,科學家們都能或多或少地找到相關的理由。比如導致恐龍消失的白堊紀大滅絕事件,很有可能是小行星撞擊所導致的;而恐龍興起之前的二疊紀大滅絕事件,則很可能與火山爆發、氣候突變等因素有關。
  • 5500萬年前火山爆發致生物滅絕,如今人類活動危害是它的8倍
    據報導,在近期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上的一項研究報告,科學家們表示,如今人類對於地球氣候環境的破壞,已經遠超於過去大規模火山爆發對於地球的影響。研究者稱,地球上曾經發生過的小規模生物滅絕事件,都沒有人類破壞來得嚴重。
  • 一種導致大滅絕事件的新機制
    在這些滅絕事件中,發生在約3.59億年前的泥盆紀末期大滅絕對脊椎動物的發展意義非凡。這次滅絕讓當時的優勢種群——帶甲的淡水魚消失了,倖存下來的是鯊魚,以及後來分散到早期海洋中的硬骨魚類。這次滅絕在很大程度上也塑造了我們人類的進化,因為它導致了最早的四足動物的消失。
  • 生物滅絕遠超新物種的產生,人類正處在第六次物種大滅絕中嗎?
    一個舊物種的消失和一個新物種的出現,是大自然中的正常現象,如果很長一段時間內物種消失的速度遠大於新物種出現的速度,就會造成地球物種的減少,我們稱之為生物大滅絕,有足夠證據表明,我們正處於第六次物種大滅絕當中,生物滅絕速度是正常的一千倍,是前面五次大滅絕速度的一百倍。
  • 大滅絕之謎:人類竟然漏算了一次大滅絕事件?
    1982年,芝加哥大學的定量古生物學家Jack Sepkoski和David Raup評估了地球上最嚴重的幾次大規模滅絕事件,並將它們命名為「五次大滅絕」(Big Five)。其中包括發生於二疊紀末期的那次,這也是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滅絕事件:大約2.52億年前,95%的海洋物種消失。
  • 地球共出現過5次物種大滅絕,人類離第6次物種大滅絕,還有多遠?
    地球誕生至今已經在宇宙中運轉了46億年之久,46億年裡地球上的物種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演變,有些物種適應了大自然的變化存活至今,有些物種卻在一次又一次的自然災害中逐漸走向滅絕,有科學家統計出從古至今地球上一共出現過五次物種大滅絕,分別是距今4.49億年前的奧陶紀大滅絕、3.77億年前的泥盆紀大滅絕、2.51億年前的二疊紀末期大滅絕、1.95億年前的三疊紀物種大滅絕和
  • 為什麼一些科學家認為人類正處於第六次物種大滅絕中?
    所以不可否認,滅絕事件在整個進化史上非常常見。據估計,自1500年以來,地球上1%的物種已經滅絕,如果照這種趨勢繼續下去,大規模的物種滅絕事件會在數萬年後發生。但問題是,科學家認為這種趨勢不會穩定的繼續下去,由於人類的存在,地球上的生命可能會更早地達到大規模滅絕的時期,有可能是一個世紀或兩個世紀。
  • 五次生物大滅絕事件是什麼,地球是否正處於第六次大滅絕當中?
    第一次生物大滅絕又稱奧陶紀大滅絕,發生在4.4億年前,大約85%的生物滅種;在奧陶紀前期,無脊椎動物空前繁榮,大量海生生物分布在全世界範圍,這時候陸生生物剛起步,所以奧陶紀大滅絕主要針對海洋生物。相關研究表明,此次滅絕事件的罪魁禍首,很可能是全球性的氣候變冷導致,大量海水變為冰川,海平面下降,使得海洋生物圈遭到大規模的破壞。
  • 多大的隕石才能摧毀人類?大數據告訴你答案
    我們知道,我們並不是地球上第一批統治地球原住民,在人類出現之前,統治地球的其實一群名為「恐龍」的生物,直到大約6500萬年前,一顆寬度大約9.7千米的隕石以超越40倍音速的速度襲向地球,其產生的衝擊使得地球上的物種基本滅絕,也因此地球才有足夠的生存空間來產生我們人類這一個族群。
  • 各種跡象表明,第六次生物滅絕正在發生,這次的「劊子手」是人類
    根據前面這五次事件,我們就可以確定出今天的人類是否正在、或者已經製造了第六次大滅絕事件。這些只是生物滅絕事件的誘發因素,可以有很多種情況,當然因為我們人類的存在導致了物種數量銳減,也會被認為是第六次生物大滅絕。
  • 地球歷史上經歷的五次大滅絕事件,期待不會有第六次
    地球歷史上第三大規模的生物大滅絕事件,而且奧陶紀-志留紀生物大滅絕還具有兩個間隔數千年的滅絕高峰。奧陶紀的大部分生命還生活在海洋裡,因此諸如三葉蟲、腕足類和筆石類等海洋生物的數量急劇下降。大約有85%的海洋生命滅絕。滅絕原因據稱是南半球出現了巨大的冰川,導致氣候變化和海平面下降,並使海水化學成分發生了改變。
  • 世界最大鳥有多大?高3米,蛋是普通150倍,還是被捕食滅絕
    今天,小編要給大家科普的鳥,可能說明一些問題,因為它是世界上最大的鳥,儘管已經滅絕,但依舊保持著歷史上最大鳥的記錄。世界上最大的象鳥,究竟有多大?象鳥是馬達加斯加最大的動物,儘管已經滅絕,但是根據馬可波羅在遊記中的記述,象鳥展翅有16米,羽毛約8米長。再根據已有的化石推斷,象鳥身高就有3米,體重約1000斤,鴕鳥體重只有象鳥的1/3。
  • 科學家警告:第六次物種大滅絕已經來臨!8個跡象證明這不是玩笑
    科學前沿觀天下 篤學明理洞寰宇地球歷史上共經歷了5次生物大滅絕,其中最具毀滅性的為距今2.5億年的為二疊紀生物大滅絕,地球上約有90%的生物在那場浩劫中消失。年的一項研究指出,在歷次滅絕事件發生前的一段時間(短至數千年,長至70萬年),就已經出現了諸多物種滅絕的跡象。
  • 第六次物種大滅絕已經開始?人類或是罪魁禍首
    隨著地球人口總數突破75億,加上人類活動帶來的氣候變化、汙染、自然資源過度使用、肆意捕殺等等因素的存在,地球上其它生物的生存空間已經越來越小,生物多樣性遭到嚴重破壞,物種滅絕速度大大加快,有科學研究稱平均每小時就有一個物種滅絕,而《自然》雜誌也稱,50年後100多萬種陸地生物將從地球上消失。
  • 人類要滅絕?研究稱地球正進入第六輪物種大滅絕
    (圖片來源:網際網路)研究人員19日警告,過去一個世紀裡,受人為活動影響,地球上脊椎動物的滅絕速度比先前加快了100多倍,這表明地球可能正在進入第六次物種大滅絕時期,而人類如果不採取措施遏制這種情況,或許將成為早起受害者之一。
  • 人類滅絕的可能性是中彩票概率的200倍,真的會在2021年終結嗎?
    人類文明真的會在2021年終結嗎?你會如何看待世界末日?儘管在過去已經發生過幾次令人震撼的世界末日了,過去人們對待它的態度是輕率的,帶有諷刺意味的,但我們怎麼能完全不去思考人類滅絕的後果?在接下來的任何一年裡,一段文明成功延續的機率有多大?在這一點上,科學家們有什麼要說的呢?
  • 第四紀生物大滅絕事件與人類密切相關,我們應該引起怎樣的深思
    ,與更新世存有較多樣化的巨型動物群,所以可見在亞洲及非洲的巨型動物群,已學懂如何與人類相處,反而其他地區的動物則易於被獵殺,在一些地區,人類出現的時間與滅絕事件的時間吻合,例如猛獁象在島上生活至末次冰期之後幾千年,但到了前1700年人類到達後,就消失了猛獁象生活在北半球的第四紀大冰川時期,距今300萬年~3700年前,身高一般2.5至3.8米,體重10噸左右,
  • 研究表明:北極冰的減少速度比預期要更快,並且會帶來嚴重的後果
    根據瑞士蘇黎世大學冰川監測世界服務部最近的研究表明,冰川開始意外地快速融化。氣候變化導致了30%的冰面消失,這比2013年科學家計算的速度快18% 。如果這種情況繼續下去,對世界所帶來的後果將是災難性的。
  • 【地理視野】五次生物大滅絕事件是什麼,地球是否正處於第六次大...
    綜合整理自全國高考地理備考專家資料庫 地球上最早的生物誕生於30億年前,寒武紀生命大爆發在5.4億年前左右,然後接下來的5億多年間,發生過幾十次生物滅絕事件,其中有五次大規模的生物滅絕。
  • 新知| 來自史上生物大滅絕的啟示——人類:年輕物種保護好地球
    交匯點訊 近日,周刊記者從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獲悉,一個由中國、澳大利亞、美國等多國古生物學者組成的研究團隊在《固體地球科學》雜誌上發表論文,新近發現4億多年前地球史上出現的首次生物大滅絕事件,僅發生在短短20萬年之間。這一成果,為人類精確研究大滅絕的成因和發生機制提供了重要依據。  地球為什麼會發生生物大滅絕?研究大滅絕有哪些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