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大天才再發2篇Nature,發現魔角石墨烯名噪全球

2021-01-09 科大小郎君

全球最頂尖的學術期刊Nature曾評選出2018年度全球十大科學人物,一位1996年出生的中國少年位居榜首,這位驚豔全世界的中國少年天才就是來自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少年班的畢業生曹原。

兩年後的今天,曹原再次連發2篇Nature震驚世界!

曹原,中科大校園內新一代學神級傳說。他僅僅用3年的時間就學習完成了小學、初中、高中的全部知識,年僅14歲就以669分的高考成績考入了天才集中營的中科大少年班。

當然,考入中科大少年班只是天才少年曹原地開始。他在高手如雲的少年班學院嚴濟慈物理英才班就讀本科期間,就開始走進中科大物理實驗室,在普通大學本科生還在啃課本被動接受課堂教學的時候,曹原已經深度參與科研實驗並擘畫出未來的科研方向,並在Journal of Magnetism and Magnetic Materials和Physical Review B發表兩篇第一作者文章。

在本科畢業時,曹原還以優異的成績斬獲了新中國第一獎學金,也是中科大最高獎學金「郭沫若獎學金」,並成功被全球頂級名校麻省理工學院錄取攻讀博士學位。

在麻省理工學習期間,本來是在電氣工程系就讀的曹原,因為割捨不掉自己對物理的熱愛,主動轉到了物理研究相關的課題組,並埋頭苦幹在2018年一鳴驚人,一舉在Nature雜誌背靠背發表2篇文章,成為在此雜誌上發文的最年輕中國學者,年僅22歲。

更神奇的是,曹原發現了讓石墨烯實現超導的方法,「當兩層平行石墨烯堆成約1.1°的微妙角度時,就會產生神奇的超導效應」。曹原這一重大發現不僅開闢了石墨烯研究的新領域,並解決了百年來一直困擾科學界的難題,一定程度上說這就是諾貝爾獎級別的成果。

時隔兩年,曹原今天以第一作者兼通訊作者的身份,再次在Nature雜誌上連發兩篇論文,進一步展示關於石墨烯超導研究的最新成果。自古英雄出少年,天才少年曹原代表中國在世界科技舞臺上發聲!

不少網友在了解到曹原的事跡後都感慨:同為96年生人,而自己還在考慮要不要起床,好慚愧;比你優秀的人不可怕,可怕的是,比你優秀的人還比你更努力……

其實中科大少年班培養出曹原並不是偶然,在這個絕大多數年齡僅有十五六歲的大學生群體裡,還走出了眾多院士教授、商界精英等各行各業的佼佼者。他們正如初升的太陽,在中科大紅專並進、科教報國的教育理念引導下,發揮著自己的聰明才智,書寫著自己的青春,踐行著自己的人生的道路。

曹原表示待得自己學成一定會回到祖國,期待天才少年曹原早日學成本領,報效我們的國家!

關注我,了解更多科教資訊!

相關焦點

  • 中科大「天才少年」,曹原再次連發2篇Nature!石墨烯取得新進展
    很多人知道中科大,就是因為中科大出了很多的天才,比如著名的天才寧鉑,寧鉑(1965年--)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1978級少年班成員,當時曾被譽為「第一神童」,不過2003年,中科大第一神通出家為僧。讓中科大曾經灰頭土臉。
  • 95後天才少年曹原再發2篇Nature,曾發現石墨烯魔角震驚世界!
    當地時間5月6日,24歲少年天才曹原又實現《Nature》兩連發,這已經是他第二次雙發《Nature》。說起曹原這個名字,國內凝聚態物理學界幾乎無人不曉。2018年《Nature》贈與他石墨烯駕馭者稱號,一些報導還稱其為「中國潛在最年輕的諾貝爾獎獲得者」。
  • 天才少年曹原再次連發2篇Nature!在魔角石墨烯取得系列新進展
    5月7日,被譽為「天才少年」的95後博士曹原分別以第一作者兼共同通訊作者、以及共同第一作者的身份,在《Nature》上連發2篇論文。據納米人微信號消息,第一篇Nature論文中,研究人員致力於通過對扭轉角的控制,將魔角特性推廣到其他二維研究體系,以調諧和控制電子-電子相互作用的強度,實現相似的物理行為。他們採用了一種全新的魔角石墨烯體系:基於小角度扭曲的雙層-雙層石墨烯(TBBG)。另一篇Nature論文中,研究團隊致力於研究扭曲角的分布信息。
  • 天才!96年的博士生連發兩篇Nature,石墨烯超導重大發現
    特別值得關注的是,本次兩篇重磅文章第一作者是來自中國的博士生曹原。曹原本科畢業於中科大少年班,令人驚訝的是,這位博士生今年年僅21歲。   跳轉閱讀   重磅!
  • 22歲在讀博士生發現石墨烯「魔角」,榮登Nature全球十大科學人物榜首
    22歲的天才少年、麻省理工學院在讀博士生曹原名列榜單首位。2018年3月5日,《自然》連續刊發兩篇以曹原為第一作者的石墨烯重磅論文,這是在《自然》上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論文的最年輕中國學者。這位中科大少年班的畢業生、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博士生發現,當兩層平行石墨烯堆成約1.1°的微妙角度,就會產生神奇的超導效應。
  • 「天才少年」曹原再次連發2篇Nature!「石墨烯駕馭者」王者歸來
    5月7日,被譽為「天才少年」、「石墨烯駕馭者」的95後博士曹原分別以第一作者兼共同通訊作者、以及共同第一作者的身份,在Nature上連發2篇論文。他們採用了一種全新的魔角石墨烯體系:基於小角度扭曲的雙層-雙層石墨烯(TBBG)。另一篇研究題為「Mapping the twist-angle disorder and Landau levels in magic-angle graphene」,研究團隊致力於研究扭曲角的分布信息。
  • 24歲「天才少年」曹原再次一天連發2篇Nature
    5月6日,被譽為「天才少年」的95後博士曹原分別以第一作者兼共同通訊作者、以及共同第一作者的身份,在 Nature 上連發2篇論文。Nature同天刊發兩篇論文5月6日,24歲的曹原與其博導Pablo Jarillo-Herrero背靠背連發兩篇Nature文章,介紹魔角石墨烯研究的新突破。
  • 他24歲,4篇Nature在手,也會關心學不懂C語言怎麼辦
    最新一期Nature,連發兩篇魔角石墨烯的最新進展,來自麻省理工學院Pablo Jarillo-Herrero課題組。其中一篇,曹原是第一作者兼共同通訊作者;而另一篇Nature的共同一作中,曹原的名字同樣在列。似曾相識?恭喜你答對了。就在2年前,Nature同樣在同一天裡連刊2篇曹原的一作文章。
  • 《自然》同期兩論文解密魔角石墨烯,95後曹原再做貢獻
    6月11日,世界頂尖學術雜誌《自然》第三次同期發表兩篇有關魔角石墨烯的論文。「天才少年」曹原的名字再次出現。雖然這次他沒有出現在第一作者的醒目位置,但這反映出曹原參與開闢的這個新興方向確實吸引不少材料學同行加入,不斷有拓展成果湧現。
  • 不是後浪是海嘯:麻省理工95後曹原領銜,「魔角石墨烯」再度Nature...
    約 2 年前,麻省理工學院物理學家 Pablo Jarillo-Herrero所帶領的團隊,首次發現只要將兩層石墨烯旋轉到特定的 「魔法角度」 相互疊加,它們就可以在零阻力的情況下傳導電子。該發現被認為或是數十年來尋找室溫超導體十分重要的一步。
  • 曹原再次連發2篇Nature!時隔兩年天才少年再現壯舉
    來源 |納米人、材料科學與工程、Pubmed等 5月7日,被譽為「天才少年」、「石墨烯駕馭者」的95後博士曹原分別以第一作者兼共同通訊作者、以及共同第一作者的身份,在Nature上連發2篇論文。
  • 魔角石墨烯,又一篇Nature
    發展了一種基於掃描隧道顯微鏡的局域譜學技術,可以在磁場中檢測魔角扭曲雙層石墨烯中的Chern數和拓撲相。2. 打破傳統認知,發現強相關體系中,莫爾平帶體系也可以產生拓撲相,超出了弱相互作用模型的範圍。 大量研究表明,器件的幾何形狀會破壞石墨烯系統的空間對稱性。在魔角扭曲雙層石墨烯中,其與六方氮化硼(hBN)襯底對齊將破壞C2對稱性,科學家發現了具有拓撲特徵的扁平電子帶。魔角扭曲雙層石墨烯中強相關性的存在,產生了弱相互作用理論無法預料的拓撲狀態,為尋找強相關的拓撲相提供了獨特的機會。
  • 「天才少年」曹原再次同日發表2篇Nature 石墨烯超導又有新突破
    · 石墨烯超導「天才少年」曹原再次同日發表2篇 Nature,石墨烯超導又有新突破曹原  圖片來源:Nature當地時間 5 月 6 日,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博士生曹原在 Nature 同時發表兩篇論文,介紹魔角石墨烯研究的新突破。
  • 最接近諾貝爾物理學獎的中國人,95後天才少年手握4篇Nature論文
    《Nature》是周刊,每周大概有150多篇來自世界各地頂尖人才投放的論文,而斃稿率高達90%,這也讓許多科研工作者望而生畏。而在5月6日,來自中國的一位95後天才少年分別以第一作者以及合作作者的身份,再一次在《自然》期刊上連發兩篇論文,他就是中科大少年班天才——曹原,一位95後博士。相信經常關注石墨烯技術的朋友,對於曹原這個名字應該不會陌生。
  • 「天才少年」曹原再次連發兩篇Nature,都講了什麼?-虎嗅網
    當地時間5月6日,因發現魔角石墨烯超導態而榮獲《Nature》「2018年度科學人物」榜首、麻省理工Pablo Jarillo-Herrero課題組成員曹原,再次連發兩篇Nature,講述了團隊在魔角石墨烯取得的一系列新進展。其中一篇Nature,曹原是第一作者兼共同通訊作者;另一篇Nature,曹原為共同第一作者。
  • 即是絕緣體,又是超導體,中國天才少年與石墨烯上神秘的魔角
    96年出生的中國天才少年與石墨烯上的神秘魔角2018年3月5日,《自然》連續刊發兩篇以曹原為第一作者的石墨烯重磅論文,其中提到的材料石墨烯,讓那些擔心摩爾定律極限的人石墨烯是一種以碳原子組成的六角形呈蜂巢晶格的平面薄膜,它的厚度只有一個碳原子大的二維材料。自石墨烯被發現以來,其諸多優異屬性一直令人印象深刻:它比鐵還要堅固,比銅的導電性還要好等等。
  • 出手就是8篇Nature,石墨烯還是當年那個石墨烯嗎?
    石墨烯還是當年那個石墨烯,只不過對於石墨烯的熱門研究,終究還是回歸到物理。我們整理了2020年以來,Nature報導的石墨烯相關的7篇研究成果,大多是關於魔角石墨烯,供大家參考學習。Andrei、Yuhang Jiang等人發展了一種不需要通過精準調控的新策略,可以更簡單的再二維原子晶體中實現平帶。石墨烯之父、諾獎得主Andre K. Geim教授作為共同作者參與本項研究工作。
  • 魔角石墨烯先驅曹原非常規超導體發現後
    魔角石墨烯先驅曹原非常規超導體發現後,這重磅消息瞬間引爆全球。印證了《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這句話。緊接著, 一個重磅消息瞬間引爆全球,讓全世界學者都望塵莫及的《Nature》,竟然一天之內連續刊登了兩篇,關於石墨烯超導的論文!此時距離發現超導體,已過去足足107年了,世界終於迎來了這個領域的重大突破!而兩篇論文的第一作者,就是中國人,曹原!  2019 年 1 月 17 日,中科大教授吳明衛在微博上講了兩件事。
  • 95後天才少年一天兩登Nature,石墨烯研究新突破
    ——梁啓超《少年中國說》最近又出了一個讓我們中國人引以為傲的事情,我國「天才少年」中科大10級少年班校友、美國麻省理工學院「95後」博士生曹原分別以第一作者兼共同通訊作者、共同第一作者的身份在最新一期Nature連發兩篇論文。
  • 95後博士生曹原連發兩篇Nature,均為一作,網友:這才是真正的後浪
    當地時間 5 月 6 日,中科大 2010 級少年班畢業生、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95 後」博士生曹原與其博導 Pablo Jarillo-Herrero 連發兩篇 Nature 文章,介紹了「魔角石墨烯」研究的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