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上旬,北方某地連降兩場大雪。第二炮兵某基地汽車營結合戰時保障任務,頂風冒雪,千裡奔襲,錘鍊部隊綜合保障能力。
這天上午,隨著營長梁慶偉一聲令下,一輛輛身披偽裝網的運輸保障車衝出營區,利用樓房、工廠、樹林掩護,大穿插、小迂迴,多方向快速前進,城市高樓隨即消失在車隊的觀後鏡中……
筆者隨梁慶偉登上指揮車。一路上,梁慶偉告訴筆者,這次營裡根據野外運輸路線複雜、環境氣候惡劣的實際情況,將部隊拉到茫茫雪原、陌生地域進行地形判斷、行軍路線選擇、野外生存等應急課目訓練,以提高部隊野外機動保障能力。
第二天早晨,車隊又一次駛上冰雪路,不料卻被一片冰雪覆蓋的沼澤地擋住了去路。受命探路的車輛陷進淤泥,官兵們紛紛跳入寒冷刺骨的沼澤中挖泥推車。
剛剛繞過沼澤,又遇上冰河。執行探路任務的紅旗車駕駛員張樹啟加大油門想衝過冰河,但由於冰層較薄,車輛被困河中,官兵們多次想接近被困車輛均未成功。
「按緊急情況下安全預案處置。」說話間,教導員李世揚拉著鋼絲繩跳入冰河中,一步、兩步……經過20多分鐘的艱難跋涉,李教導員終於將鋼絲繩繫到了被困車輛上,5名被困官兵安全上岸。
車隊衝出第二條冰河時,天色已晚。前面一輛電臺車裡耳機中信號減弱,發出一陣刺耳的噪音。「不好,遭『敵』強電磁幹擾。」電臺操作員迅速啟動電磁幹擾設備,採用變頻、跳頻等手段,很快恢復聯絡。緊接著,駕駛員們嚴格燈光管制,利用紅外線夜視儀選擇規避機動路線,隱真示假……按規定做好應急準備,一切忙而不亂。
「這些實戰課目已經訓練過多次,但每次情況背景都不同,逼著官兵靈活運用戰法。」副營長邱強告訴筆者,出發前,營裡結合部隊的特點,加大了戰場車輛自救互救,模擬戰場環境下的彈坑、沙灘路、泥濘路、車輛疏散、隱蔽、偽裝等課目訓練,有針對性地組織帶有實戰背景的戰術訓練,使官兵面對各種複雜情況時能正確應對。
車隊剛抵達3號陣地待機地域,天空中卻突然下起大雪,氣溫驟然降至-14℃,前指下令就地休整就餐。只見新型食品冷藏車、野戰炊事車等野戰炊事裝備一字排開。不到一小時,熱氣騰騰的「四菜一湯」就送到了官兵面前。
經過5晝夜奔襲,部隊走一路、練一路,不僅圓滿完成了複雜條件下防空襲、野戰搶修等20多個課目演練,還摸索出一些新戰法訓法。(王野 史玉申 張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