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1
# 初識那座,叫做漳州的閩南小城 #
「
漳州是一個悠閒的城市,生活節奏很慢。我手拿一瓶加了片仔癀草的甘蔗汁,東走西看,走時慢慢走,看是慢慢看,踩著歲月流淌的石板,走過古樸的騎樓,才知道這裡竟然還是林語堂的故鄉。
」
有一位作家,他寫出了許多留名文學史的作品:
《京華煙雲》、《蘇東坡傳》、《吾國與吾民》、《生活的藝術》……
他的一生,曾二次被提名為諾貝爾文學獎候選人。
他的名字,叫林語堂。
林語堂先生來自福建漳州,從小在平和縣坂仔鎮長大,17歲那一年離開家。
後來,他遠渡重洋,留學美國、德國,獲哈佛大學文學碩士,回國後在清華北大廈大任教。
再後來,他又赴新加坡籌建南洋大學、擔任校長,最後於香港逝世。
成年後的時光裡,林語堂雖然回歸故土難再,
但坂仔鎮的數十年生活,依然烙印在這位文人的心頭,他的文風也深受漳州風土的影響。
他寫過這麼兩段話:
「我能成為今天的我,就是這個原因。我把一切歸功於山景」;「如果我有一些健全的觀念和簡樸的思想,那完全得之於閩南坂仔之秀美的山陵」。
林語堂的文風曠達、幽默、不拘一格,這也是受坂仔山水的影響,日日受薰陶,性情樂觀而嚮往自由。
即使,當他用西方人的語言描述中國式的智慧時,讀者依然可以那麼輕易地從他的字裡行間中,嗅出漳州的氣息、閩南的韻味。
有人說,生活在閩南地區、漳州河邊的人,都是移民的後代,「遷徙」是與生俱來的宿命。
他們的祖先從中原來,到了海濱,然後一代一代地陸陸續續去了海島。
慢慢地,他們的性情也從初來乍到時的乾燥、粗糲變得平和、溫潤起來。
像林語堂一樣,漳州、包括整個閩南地區,自古「出走」的人就很多。
他們漂泊到世界各地,但又因為那份從家鄉帶出來的勤奮踏實,無論在何方,都可以活的很好。
或安穩,或富足,並且心中始終牽掛著家鄉,那裡的山水和那裡的人。
即使是習慣於漂泊的人,在他鄉依然會渴望聽到溫暖的鄉音,吃到可口的豬肝面線,就像林語堂所描述的那樣。
所以那些年,選擇留在南洋的漳州人,也會在海外留下印記,以謹記自己的來處。
所以至今,東南亞地區仍有不少祠堂和族譜,都是那時的漳州華僑所建。
△漳州鳳霞社與蘇氏大宗祠 文物古蹟與復建的宮廟
漳州是一個怎樣的地方呢?
其實它沒有特別火,甚至很多人今天是第一次知道這個名字。
但是關於土樓的神秘、雲水謠的美麗,注重宗族與家庭的閩南文化……就算你不熟悉,也至少聽說過。
今天,星球君就想跟你說一說,閩南金三角(泉州、廈門、漳州)之一——漳州的故事。
它的「一謠」、「一樓」,
他的「一島」、「一角」,
它的「一城」,漳州古城。
還有那無數的漳州美食——
據說,沒有一個人在漳州逛吃回程後,會感到後悔。
chapter 2
# 漳州,是與雲水謠有關的漳州 #
漳州有個美麗的古鎮,它的名字叫雲水謠。
初識這座小鎮,始於一部同名電影。
陳坤、李冰冰、徐若瑄主演,06年上映時,曾讓許多人在影院為之落淚。
「儘管有那麼多的不完美,我還是被感動了很多次。」
唯美的風景,恢弘的鏡頭,時代夾縫中的愛情,一生的等待,無法復刻的浪漫與純粹。
雲遙遙,水滔滔,雲水難相交。
多少人都想著,僅僅因為雲水謠,這個美麗的名字,也要去一次福建,去一次漳州。
去那裡看那顆大大的榕樹,發一個長長的呆,尋找一種久違的浪漫。
去雲水謠之前,一定要重溫這部電影。
就像電影裡那句最動人的臺詞:
「他在等一個永遠也等不到的人,所以,我一定還有機會。」
現實中沒有夢,但人們總是那麼地渴望,一種夢幻的時刻。
所以,我們在電影中、書籍中、旅行中尋找、感受、短暫地擁有。那便是人生難得的高光時刻。
也許,雲水謠就能許你這樣一場感動,山水跳躍之間,雲升月落,隨之而來的,是一場深藍的夢。
chapter 3
# 漳州,是與南靖土樓有關的漳州 #
漳州有一種建築,被外界譽為「神話般的山區建築」,它們的名字叫做土樓。
其實我們都見過土樓,在如詩如畫的動畫電影《大魚海棠》裡。
有人看完《大魚海棠》說:「人生就是一場旅行,有從此岸穿越而出的誕生,也有到達彼岸後依依不捨的揮淚告別。要相信,生命是個奇蹟。」
看完漳州南靖土樓後,你也會相信:旅行就是一種奇蹟,我們的古老文化,就是一種奇蹟。
青山綠水間,一棟棟造型或方或圓,散落在閩粵交界處。
宗族故事迴蕩在一磚一瓦間,閩南古風在這裡被延續。
日本東京大學教授茂本計一郎說:
「這是世界第一流的生土建築,似黑色的UFO自天而降,又似蘑菇拔地飛騰而上。」
土樓不土,反而讓人震撼不已,心生崇拜。
你只會感嘆,客家祖先們是何等智慧超群,將這些大型建築、上萬座土樓王國建造成形。
千百年來,由中原南遷而來的人,在閩南繁衍生息,不斷與客家文化交融,最終形成獨特的宗族文化和生存模式。
南靖土樓便是客家文化的外化。不僅體現了他們對家族的看重,適應聚族而居的需求,還巧妙地利用了土地和風水,並且極富美感。
在抵抗外敵和自然災害方便,土樓也具有一流的優勢。不愧是在客家人屹立的家族之城。
客家人曾經在歌裡唱:「圍屋圓圓庭院深,上家點火下家明。葡萄結籽團團抱,左鄰右舍一家親。」
今天,越來越多的客家人已走出了土樓,然而,珍藏著故鄉情懷的土樓永遠是他們的心靈家園。
可愛的四菜一湯田螺坑,稍有傾斜但依然穩固屹立的裕昌樓,被譽為太極水鄉、適合放空和療養的塔下村,「土樓之王」二宜樓,漳州土樓因它們而輝煌。
觀賞土樓的每分每秒,思緒漫天飄蕩。人文旅行的重要組成便是古建之旅,原來,福建也是古建探索的最迷人目的地之一。
天地遼遠,人情練達。漳州的這些建築,有的不只是外表的高大,
散發出更多的是深藏其中的民俗和文化,龐大而深厚,去一次,是參不透的。
chapter 4
# 漳州,是與東山島有關的漳州 #
很多人喜歡去廈門看海。
但那裡的海,總讓人覺得少了點什麼。
美則美矣,但有點喧鬧,也少了點生活氣。
如果你知道有一座小島叫東山島,一定會驚喜。
原來,心中的那片海,就在離廈門不遠的地方。
漳州東山島,位於廈門和汕頭之間,福建第二大島。
東山島亦稱「蝶島」,因為主島像一隻蝴蝶。
多浪漫。
島上的南門灣,那裡像極了希臘聖託裡尼。
它也是電影《左耳》中,許弋和吧啦的約會地,小耳朵哭喊的那個海灘。
沿著海岸線一直走,一直走,看看這座小島的日常。
好看的閩南漁村,攤曬的漁網,泊岸的漁船,夾雜著絲絲魚腥味的潮溼空氣。
這是南方島上的生活,充滿煙火氣。
那麼的真實,讓人相信踏實的美好,平凡也可以很可貴。
如果有機會,一定要在蘇峰山環島。
半邊青山半邊海,日子就這樣悠悠蕩蕩。
那是很多人難忘的旅行回憶,滲進記憶深處的美好。
chapter 5
# 漳州,是與鎮海角有關的漳州 #
除了東山島,鎮海角也是福建看海的好去處,甚至是最好的那一個。
如果你去看過很多種海,對比一下,就會發現鎮海角的好。
那一大片的草地,是最與眾不同的存在。
標誌性的燈塔,把文藝詮釋到了極致。
那裡的海和廈門的海是完全不同性格的。廈門的海是搖晃的,浪漫總是撲卷上來,讓人猝不及防。
鎮海角的海是靜謐的,無聲的。尤其是在夏夜,能看到最美的海上夜空,海水閃著銀光,整個世界靜悄悄。
很多人都說,鎮海角是個媲美臺灣墾丁的地方。但它要小眾的多的多。
即使是在許多旅行達人的心裡,它也是個被種草很久,卻尚未成行的地方。
心情不好的時候,太適合去海邊吹吹風,吹走所有的煩惱。
心情不錯的時候,也適合去海邊發發呆,想想過去與未來。
今年夏天,約上你愛的人,一起去鎮海角看海吧!
chapter 6
# 漳州,是與古城有關的漳州 #
古城那麼多,漳州古城絕對不算出名,有些偏安一隅,有些古老沒落。
但也正因為如此,反而別有一番情調,在每個街角,在每幢老屋,悄無聲息,時刻散發。
斑駁的建築、地道的美食、閒適的生活,讓很多去過的人愛的不得了。
國內有很多所謂古城,精緻有餘,底蘊不足,但漳州古城絕不是這樣。
它的底蘊十足,那千年建城史的龐大古韻氣息,是一眼便被瞬間吸引的深沉厚重。
有人曾經用「唐宋古城、明清街區、民國風貌、閩南韻味、僑臺同輝」五個關鍵詞來形容漳州古城,簡明扼要地概括了這座古老小城的多元和古老。
它是閩南文化的發祥地之一,早於一萬年前就有先民在這裡繁衍生息。
後來武則天,親自在泉州和潮州之間設立了漳州城,直到如今。
那裡的一切都悠閒得恰到好處。
在這裡你可以買上一瓶加了片仔癀(huáng)草的甘蔗汁,閒逛半天,渴了四果湯,餓了來碗滷麵。慢慢地走,用心地感受,那些古老的閩南記憶。
可能說不清,可能道不明,但一定會於悄無聲息間,讓你銘記漳州這座城的與眾不同。
chapter 7
# 漳州,是與埭美村有關的漳州 #
漳州有一座村落,罕見至極。
每個人的第一眼,都寫滿了不可思議。
它的名字叫埭(dài)美村。
村落四面繞水,一律硬山式燕尾脊建築風格,紅磚瓦,灰白牆,古榕遍地。
它是閩南第一村,村中的驚世古厝,宛若「水上皇宮」。
每一棟古厝都驚人地相似,形態、大小、格局、朝向近乎一致。
格局的整齊程度之高,遠遠的望去很難不感到震撼,就像迷宮一樣。
這樣的古老規整的村落,在福建、甚至在全國,都是難得一見的風景。
這種仿皇宮式建築風格,每排由九間大厝與附厝組成,體系恢弘。
彰顯出的,是曾經居住在這裡的家族,是多麼的顯赫,富甲一方。
江南古村看多了,或許會有些審美疲勞,當看見埭美村時,再次感到一種久違的感動和欣喜。
chapter 8
# 漳州,是與無數美食有關的漳州 #
在漳州的逛吃逛吃,會讓你的味蕾滿足到爆炸。
甚至有人說,在福建,漳州人一談到吃,還有廈門人什麼事?
都知道臺南是美食天堂,但去了漳州,
吃過那裡的滷麵、蚵仔煎、四果湯……會滿足到臺南也不想去了。
下面來看看那些去漳州必吃的美食吧!
說到漳州的第一美食,豆花粉絲必須有姓名。
整個漳州,就是一碗豆花粉絲的誘惑。
天添鍋邊糊,湯底好喝,滷料入味,早上來一碗,幸福感油然而生。
建國蚵仔煎,又脆又香,生蠔肉尤其鮮美,和廈門蚵仔煎的味道還有點不一樣。
阿芳滷麵是漳州的金牌小吃,吃過的人都說不會踩雷。
多加幾份滷,一碗下肚的感覺就是兩個字:滿足!
剛出爐的老國三角粿,便宜又好吃,蘸上醬料味道人人誇。
漳州四果湯,加了蓮子綠豆涼粉,冰冰的,非常解膩,飯後必須來一碗。
漳州獨有的甘蔗片仔癀,7元一瓶,別被它的顏色嚇到,味道真的特別清涼。
除了這些,漳州也是一個玉米花果之鄉,雲霄枇杷、琯溪蜜柚、長泰蘆柑、浮宮楊梅、六鰲蜜薯……每個縣都盛產著舌尖上的風物,遠銷全國,豐富而優質。
這就是漳州,包羅萬象的漳州
低調厚道的福建「憨仔」
一座神奇的小城,靠美食和大海出圈
自古漳州便接納中原人來此構建新家
十五世紀明朝中葉,閉關鎖國時期
漳州月港是中國唯二對外開放的港口
曾經市鎮何其熱鬧繁華、書聲亦朗朗
那裡有最酷的土樓,最美的海
海洋與農耕文明在那裡共存
中原與閩南記憶在那裡融合
多少人來過漳州,都對它讚不絕口
多少人對漳州的遍地小吃,念念不忘
如果你還沒聽說過漳州,是時候好好了解一下
如果你已對它早已心儀已久,那下站就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