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語堂 發明第一臺中文打字機自動牙刷後 破產了

2020-12-08 漢周讀書

01

20世紀50年代開始,

林語堂的名聲徹底臭了。

但他一起工作的朋友,

著名華僑領袖陳六使公開罵他:「出賣萬千僑眾,甘為遺臭萬年的民族罪人。」

學生們指責他:「貪財小人、善於心計,將貪腐風氣帶進校園。」

美國華文聯合日報還專門寫了個大字報,

說他「丟盡知識界的臉」。

面對鋪天蓋地的指責,

林語堂躲了起來。

他躲起來也沒幹啥正事兒,

就數數錢罷了。

可惜這錢是越數越少了。

他破產了。

林語堂在《吾國與吾民》(即《中國人》)中寫道:「所有的中國人在成功時都是儒家,失敗時則是道家」。

巧不巧,

林語堂正是近代新道家學說的代表人物。

當然,

以他的名望地位,

要說他是個徹頭徹尾的失敗者,

實在不大公允。

翻一翻他的履歷:

中國現代著名作家、學者、翻譯家、語言學家,

哈佛大學文學碩士,

萊比錫大學語言學博士,

新加坡南洋大學第一位校長,

當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美術與文學主任、國際筆會副會長,

寫出過《京華煙雲》,

編纂過《漢英詞典》,

更兩度提名諾貝爾文學獎。

諾貝爾獎 官方記錄

民國時代,

林語堂與老舍並稱「幽默大師」,

中文裡「幽默」這詞兒就是林語堂根據英文「humor」音譯的。

論個人成就,

林語堂的實績還是非常拿得出手的。

可惜人們評判大師時,

總喜歡拿人晚節不保做文章。

林語堂的晚節不保,

肇端於世界上第一所海外華人大學——南洋大學。

可究其根本,

還是要怪他好好的書不教,

非要搞發明創造!

02

林語堂雖是個文科博士,

卻長了顆理工腦,

從小受西方教育,

熱衷科學發明。

小學學到了虹吸管原理,

就想著改良院子裡井水的吸水管設備,

讓花園可以自動澆水,

當然,

小孩子想像力豐富動手能力卻不行,

最後失敗了。

十幾歲時,

他乘船去廈門,

對船上的蒸汽機著了迷,

想要發明一種活塞引擎,

可惜後來才知道,

這玩意兒兩百年前就被人發明了。

長大後,

林語堂雖然讀了文科,

卻一直對物理很感興趣。

當他完成學業、回國在清華大學任教後,

表面上教文學,

背地裡卻各種機器和機械產生了興趣。

作為一個寫文章寫出了一點名頭的大作家大文豪,

林語堂身上沒有文人特有的清高,

反而是賺錢的一把好手。

他靠稿費過生活,

一心想提高自己的寫作速度,

畢竟多產多得嘛。

和傳統文人用筆桿子寫文章不同,

多年的海外經歷讓他習慣了用打字機輸出文字,

可當時的外國進口的老式打字機是英文的,

沒法打中文,

林語堂腦子轉得滴溜快,

打字機卻跟不上他的靈感速度,

真是太影響賺錢了!

本著提高生產效率的初心,

他決定自行發明一臺靈活方便的中文打字機!

作為一名語言學家,

林語堂琢磨著:

中文和英文構造大不同,

英文一共才26個字母,

中文要怎麼弄?

難不成每個漢字都做一個按鍵?

一查資料,

原來1915年,

就有個中國留學生發明了這樣的打字機,

差不多長這樣:

這是模型,用的人估計都要鬥雞眼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漢字千千萬,

壓根兒不夠用,

全排上去,

要用哪個字找都找不到,

這項發明雖然取得了專利,

但基本上是個廢物。

林語堂絞盡腦汁想了很多年,

終於想出了「上下形檢字法」,

就是用左邊偏旁的最高筆形及右邊最低筆形為原則,

放棄筆順,

只看幾何學的高低。

他的設想是這樣的:

用這個鍵盤的六十四鍵,

代替了龐大的萬鍵字模,

可以說是一大創新了。

1947年,這臺打字機終於被製造出來,

被命名為「明快中文打字機」,

每分鐘可以打50個字,

效率大大提高。

林語堂在發布會上高昂著頭顱,

說:「這是我送給中國人的禮物。」

從有一點點不成熟的小想法,

到機器最終擺在了面前,

林語堂花了差不多30年的時間,

漢字編碼也成為他閒暇時刻最愛鑽研的事情,

為此花費了大量的人力財力。

成功以後,

就是申請專利、大規模投產,

林語堂一遍又一遍撫摸這臺打字機,

臉上笑開了花。

蕭伯納、宋慶齡、蔡元培、林語堂、魯迅

03

但生活總是喜歡在這個時候給人來一記迎頭痛擊。

由於他不是專門學理工的,

設計可以在紙上畫,

機械方面卻要專業人員幫忙,

當時是一位義大利工程師幫他完成機械設計的。

在紐約申請專利時,

那個工程師翻臉了,

說打字機是他一個人的發明。

折騰了半天,兩個人終於協商成功,

同時作為第一發明人申請了專利,

並興致勃發地準備大規模投產。

然而,

這項發明對於中國人來說,

實在有點太超前了,

而且打字機的造價過於昂貴,

一般報社也根本買不起。

林語堂投了大量的錢,

卻壓根兒推廣不開這臺機器,

賠得血本無歸。

這個時候,

義大利工程師倒不急著搶專利了,

直接跑路,

反正投資的錢都是林語堂出的。

作為一個知名教育家、翻譯家、作家,

林語堂是很能掙錢的,

可這麼些年,

他掙的錢都投入到發明創造中了。

除了中文打字機,

他還發明了可以自動填充牙膏的「自來牙刷」,

幫助發橋牌的「自動發牌機」等等等等沒什麼卵用的東西,

一生積蓄全打了水漂。

這不禁讓人想起美國著名作家馬克·吐溫,

他原本是個大文豪,

靠稿費掙了一座莊園,

但晚年沉迷於發明電動打字機,

投進了所有的錢,

債臺高築成了破落戶。

林語堂比馬克吐溫稍微好一點,

他破產以後,

關了美國的雜誌社,

應邀來到新加坡,

擔任了剛剛建立的南洋大學的校長。

按理說,

校長的工資挺高的,

雖然破產,

但生活還是可以衣食無憂的。

可林語堂不甘心呀,

他始終沒有放棄發明夢,

只想拿校長的工資和特權去填補打字機那個深窟窿,

拆東牆補西牆,

牆是要倒的。

1954年,

在他上任校長僅半年之後,

南洋大學發生了著名的「林語堂事件」,

至今仍然是新加坡上層社會茶餘飯後的談資。

報紙上這樣罵林語堂:「南洋大學這場不幸的風波是林語堂一手搞出來的,丟盡知識界的臉。」

04

50年代的新加坡馬來西亞,

聚集了大量早年因戰爭流亡南洋的華人僑民,

因為美蘇冷戰的關係,

他們沒有辦法回到祖國懷抱。

他們害怕子孫會忘記中國傳統,

脫離中國文化,

集資建立了南洋大學,

專門教授華人子女學習中國傳統文化。

林語堂因為一本《中國人》散文集享譽華人世界,

受邀成為南洋大學校長。

就任之後,

林語堂幹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要錢,

張口就是兩千萬叻元,

用於學校建設和運營。

第二件事,

是他不允許學校裡出現政治、黨派傾向,

有國、共關係的學生和教員都被開除。

學校董事會的陳六使是一個商人,

既不懂教育也不懂政治,

對林語堂的要求全盤答應。

新官上任三把火,

林語堂幹的第三件事卻惹了眾怒,

他任用大批親屬,

讓女婿黎明做了行政秘書,

女兒林太乙做了校長室秘書,

侄兒林國榮做了會計長。

這引起了董事會的憤怒:林語堂是要將南洋大學變成林氏私塾嗎?

最關鍵的是,

林語堂還要求學校給教員漲工資,

開出的工資單世界第一高,

他自己的工資則比哈佛、耶魯校長加起來還高。

董事會不同意,

林語堂就要求這筆錢從那2000萬的教育基金裡出,

引起社會憤怒。

這種不滿裹挾著林語堂對兩千萬資金的不合理利用,

雙方矛盾越來越大,

到最後都拍桌子大罵、直至對簿公堂。

陳六使要求林語堂辭職滾蛋,

林語堂卻列了個帳單,

零零碎碎開出30萬5千2百零3星幣的工資+補償,

把任職半年來的茶米油鹽都算上了。

校內華人基金會不肯出錢,

陳六使沒辦法,

自掏腰包把這尊大佛請走了。

因為這件事,

林語堂在新加坡的名聲臭了。

由於缺錢,

他的中文打字機事業也徹底失敗了。

林語堂雖然半輩子都在專注發明創造事業,

自詡是理工腦,

但其實他還是充滿著文人的自由主義情緒和浪漫主義思想。

文人眼中的「阿堵物」,

是他實現理想的必需品,

而他也從來不掩飾自己需要掙錢這一念頭,

旁人對任人唯親這樁事兒避之不及,

他倒光明正大地開起後門,

遭人批判,

還覺得是別人太蠢。

他一次又一次對這些耗費周章卻收效甚微的新奇發明投入巨款,

帶著革命主義的樂觀與不切實際。

別人罵他丟了讀書人的臉,

他說:「總是看別人眼色行事會淪為庸俗,為了彰顯個性而特立獨行也好不到哪去。」

即使到最後賠了錢壞了名聲,

他也用幽默的筆觸寫:「我要有能做我自己的自由,和敢做我自己的膽量。」

相關焦點

  • 【歷史上的今天】中文打字機獲發明專利
    編輯:一顆銅豌豆 1828年,美國人威廉·伯特發明「排字機」,這是世界上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打字機。
  • 他自詡痴人,發明打字機編寫大詞典,還把幽默一詞帶到了中國
    林語堂自稱痴人,一生痴迷無數,有人說「人必有痴,而後有成」。在林語堂老前輩身上,不難看出痴迷創作,痴迷興趣發明,痴迷兒女情長的三個個性特徵。這位幽默的文學大師的一生,在痴迷中,用汗水和淚水給自己也給大眾帶來了極大的影響。林語堂老前輩痴迷創作,編撰了英漢大詞典。當時英漢大詞典有兩部流行在世,一本是翟理斯編的,一本出自麥氏之手。
  • 「人類第二次書寫革命」——打字機的誕生
    01誰是世界上第一臺打字機世界上第一臺打字機究竟是什麼時候誕生,這一問題其實很難回答,因為參與發明打字機的人太多了:以上所有的這些早期打字機,沒有一臺投入實用,也鮮有實物或圖紙流傳下來,其中的原理也少有人知曉。這些發明和後來人們使用的打字機並沒有太多繼承關係,它們都算不上真正意義上的第一臺打字機。
  • 一個迷人的時代結束了——與打字機有關的往事 | 作文
    •伯特製造了一部名為「排字機」的機器,並在不久之後就取得美國專利,這就是世界上第一部打字機的誕生經歷。今年四月,我甚至看過一部電影,裡頭的作家人人都有一臺兩臺打字機,有的打字機是珍貴的,每臺打字機都被賦予生命,會在半夜變成肉蟲,打字機會破碎,會哭泣,還會發怒,會殺人……打字機做一切文學中能想到的事,而文學反映了我們的生活。如果你運氣不錯,現在還能在某條街的舊貨店裡找到打字機。北京的宣武門附近有一家舊貨店裡有一些,上海巨鹿路附近一個舊家具商店有。
  • 德國科學家製造出世界上第一臺心靈感應打字機
    德國科學家已經製造出世界上第一臺「心靈感應打字機」,它能根據使用者所想打出字來。雖然現在用這臺機器打字速度還很慢,但科學家相信,有朝一日其速度將能夠趕上甚至超過普通打字,從而給辦公方式帶來一場革命。
  • 商務印書館120歲|從印刷起家,還發明了中文打字機
    120年前,靠著兩部手搖小印機、三臺腳踏圓盤機和三部手扳壓印記,一群印刷人以上海江西路德昌裡為起點,在寶山路、天通庵路、齊齊哈爾路、富聯二路等地染上了印刷的墨香。在商務印書館成立120周年之際,6月15日,「向印刷人致敬」紀念主題活動在上海商務印書館第五印刷所舊址舉行。張元濟家屬、夏瑞芳家屬等12位印刷人代表接受了商務印書館上海印刷股份有限公司成立120周年紀念大銅章。
  • 打字機竟然是愛情的產物
    打字機的發明者叫G.L.邵爾斯,在美國一家煙廠裡工作,跟打字機沒有一點關係,但由於一連串的機緣巧合,使他成了這項專利的持有人。 邵爾斯的妻子在一家公司當秘書,由於工作繁忙,經常將做不完的工作帶回家,連夜趕寫材料,非常辛苦。邵爾斯看到疲憊的妻子,只好經常幫助她抄寫,有時寫到深夜,兩人往往都寫得手酸臂疼。於是,邵爾斯開始有了發明打字機器的想法。
  • 科技日曆|從191年前的打字機到現在的鍵盤,中間發生了什麼?
    但是有理由相信,這臺「排字機」只是當時諸多打字機器發明大潮中的其中一個作品,機緣巧合下才取得了這一地位。實際上,早在1808年,義大利人佩萊裡尼·圖裡就曾為幫助自己失明的女朋友發明過一臺打字機。遺憾的是,由於圖裡並未對其發明作出詳細記錄,今日人們對其所知不詳,他也因此錯失成為打字機發明人的機會。
  • 林語堂英譯《紅樓夢》原稿塵封半世紀
    [摘要]塵封半個世紀的林語堂英譯《紅樓夢》原稿在日本發現。海內外享有盛譽的作家、翻譯家林語堂是一位著名的「紅迷」,撰寫過大量紅學研究文章,其名著《京華煙雲》即深受《紅樓夢》影響。但他翻譯為英文的《紅樓夢》多年來不知所終。林語堂之女林太乙所著的林語堂傳記中,曾附有「林語堂中英文著作及翻譯作品總目」,未提及林譯版《紅樓夢》。此次發現林譯本的是南開大學外國語學院2015屆博士宋丹。
  • 馬未都|打字機
    在打字都用電腦的今天,中文打字機遠離我們不過一代人的時間。
  • 是誰發明了世界上第一臺計算機?
    是誰發明了世界上第一臺計算機?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是誰發明了世界上第一臺計算機! 如果讓計算機自己來回答「第一臺計算機」是什麼時候誕生的,只要打開搜尋引擎輸入這個問題,就會看到各種各樣的答案,其中大多是:世界上第一臺計算機是1946年在美國誕生的電子數值積分計算機,簡稱ENIAC。
  • 首批90後因補牙破產,usmile電動牙刷或能挽回幾個億
    作為一名90後,最近熱議的《第一批90後已經因為看牙破產了》,反正我是自覺對號入座了。據第四次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調查顯示,我國高達97%的成人正在遭受口腔問題的困擾,20-39歲的中青年已經成了接受種植牙手術的主力軍。辛苦攢了大半年的小錢錢,一朝回到解放前。除了刷卡刷到腎痛外,牙齒不可逆轉的傷害都讓我非常憂慮,從根本入手防範於未然,把傳統牙刷換成電動牙刷已是刻不容緩了。
  • 北宋天文學家張思訓 世界上第一臺自動天象儀創製者
    北宋天文學家張思訓 世界上第一臺自動天象儀創製者 張思訓。後經反覆試驗改進,歷盡艱難困苦,對渾天儀進行了重大革新,終於在公元979年製造了世界上第一臺自動天象儀——太平渾儀,又稱水運渾象。此儀用水銀作動力,是世界上使用水銀於機械儀表的始祖。  《宋史·天文志》載:「宋太平興國四年(979)正月,巴州人張思訓創作渾天儀以獻太宗。召工造于禁中,逾年而成,置於文明殿鐘鼓樓下。
  • 歷史上第一把牙刷是誰發明的?英國人:明朝皇帝
    現在全世界都在用的牙刷,都可以追溯到歐洲,一個叫威廉·艾利斯的英國人絕對是牙刷歷史上舉足輕重的人物。但是英國人編纂的列舉了人類300項偉大發明的《發明大全》一書,卻將牙刷的發明權歸到我國明朝一位皇帝的名下。先來說說這位威廉·艾利斯,此人是英國的一名皮匠,本來和牙刷扯不上關係。但是這個人喜歡動手,也喜歡動腦。
  • 越來越火的電動牙刷,能讓牙齒「自動」變乾淨嗎?
    越來越火的電動牙刷,能讓牙齒「自動」變乾淨嗎?淘寶數據顯示,2017年以來電動牙刷線上銷售額增速常年保持在69%以上,2019年第一、二季度同比增速分別高達137%和95%。對此,有專家預計,2020年我國電動牙刷市場規模或超500億元。那麼有人表示疑惑:電動牙刷真的有用嗎?要想把牙齒清潔好,是工具重要,還是方法重要?面對這些疑惑,科技日報記者採訪了相關人士。
  • 林語堂先生教你翻譯 "之乎者也"
    回國後在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廈門大學任教。1945年赴新加坡籌建南洋大學,任校長。曾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美術與文學主任、國際筆會副會長等職。林語堂於1940年和1950年先後兩度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提名。曾創辦《論語》《人世間》《宇宙風》等刊物,作品包括小說《京華煙雲》《啼笑皆非》。散文和雜文文集《人生的盛宴》《生活的藝術》以及譯著《東坡詩文選》《浮生六記》等。
  • 第一臺全電子數字計算機的由來
    大家好,歡迎收看我的百家號耐性與骨氣是,今天小編要給大家的介紹的是第一臺全電子數字計算機的由來。計算機如今,大多數人家裡都擁有計算機,口袋裡也可能裝著微型計算機。不管通過什麼方式,凡是用過計算機的人都應該感謝阿蘭·圖靈。20世紀30年代,他提岀了支持現代數字計算機的理論框架。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圖靈利用這套理論成功破譯了恩尼格瑪機的密碼。
  • 科技日曆 | 50年前的今天,第一臺ATM在紐約亮相,自助取款的時代來臨!
    1969年9月2日,50年前的今天,美國的第一臺ATM自動取款機在紐約首次公開亮相。20世紀60年代,英國人謝潑德·巴倫產生了發明一款「隨時可以取鈔票的機器」的想法,並落實了將ATM安裝到銀行的舉動。1967年6月27日,第一臺ATM機出現在倫敦北部的巴克萊銀行倫敦北區支行。英國著名電視演員雷吉瓦尼從機器中提取了10英鎊的紙鈔,完成了ATM機歷史上的第一筆交易。
  • 列印行業冷知識:第一臺桌面雷射印表機是誰發明的?
    面對新的模式,家長既需要給孩子列印作業、學習資料,又要列印工作中用到的文件,這就促使印表機需求激增,許多用戶在使用印表機的時候不禁好奇,世界上第一臺印表機究竟是在何時何地由誰發明?讓生活變得如此便利, 列印行業冷知識第一講,就和大家一起聊聊印表機。
  • 尼採的打字機與人工智慧寫作
    寫作工具的便利與快捷徹底將用筆書寫的行為改變成鍵盤的敲擊,以及後來光標字符的輸入,甚至如今正在部分實現的語音識別後的自動輸入。就像尼採在1882年的年初收到一臺丹麥製造的球形打字機,從而徹底挽救了他一度擔心不得不因為健康惡化而徹底放棄的寫作。這臺最初為聾啞人發明的古怪機器,包括了52個字母(含大小寫)、10個數字,以及標點符號。只要練習充分,每分鐘可打出800個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