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畫《紫羅蘭永恆花園》講述了在一場大戰結束之後,曾作為軍人的薇爾莉特·伊芙加登離開軍隊開始從事替人書寫信件的工作,最終明白「愛」的含義的故事。在這一故事中,除了主角薇爾莉特之外,筆者也對那個常伴薇爾莉特左右的打字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對於我們而言,打字機已經是一種距離生活很遙遠的機器了,但在上世紀,打字機就像今天的電腦一樣,是極其重要的辦公用品,正如薇爾莉特的同事嘉德麗雅所說「是職場女性在社會中戰鬥的武器」。
那麼,打字機究竟是怎樣一種「武器」?它是如何誕生,發展,繼而消亡的呢?它又對我們人類文明的發展帶來了哪些變革呢?如果各位心中也有著和筆者一樣的疑問,那就請跟隨筆者來了解打字機的故事吧。
01誰是世界上第一臺打字機
世界上第一臺打字機究竟是什麼時候誕生,這一問題其實很難回答,因為參與發明打字機的人太多了:
早在1575年,就已經有自動打字機器的記載了,此後1714年,1802年、1808年、1823年、1829年都有發明打字機的記載。然而這些發明沒有一個能成功走出發明家的工坊。
到了十九世紀中葉,隨著人類交流溝通的日益頻繁,人們對快速書寫出整潔美麗的文本的需求更加迫切,發明出一種真正實用的打字機成為當時無數發明家的畢生追求。但從無到有發明一個機器哪有那麼容易,這期間繼續湧現出了數十種新發明的打字機,但最終能投入商業生產的卻寥寥無幾。
以上所有的這些早期打字機,沒有一臺投入實用,也鮮有實物或圖紙流傳下來,其中的原理也少有人知曉。這些發明和後來人們使用的打字機並沒有太多繼承關係,它們都算不上真正意義上的第一臺打字機。
02漢森書寫球
1865年,一位名叫馬林·漢森的丹麥牧師發明了一種外觀奇葩的打字機,雖然它也和後來的打字機一樣,通過鍵盤輸入文字,但鍵盤卻呈半球狀,因而它被命名為「漢森書寫球」(Hansen Writing Ball)。
漢森書寫球的原理比較簡單,球狀的鍵盤上布滿按鍵,按鍵下面連著字模,所有按鍵都沿著球的半徑方向排列,這樣每一個按鍵按下去都可以精確抵達球心,保證了每次打字時字模都能落到在同一位置。紙張則會被放在下方的圓柱形滾筒上,每按一次按鍵,滾筒就帶著紙張會轉過一定角度。紙張與字模之間則裝著類似複寫紙的色帶,字模敲擊色帶,就可以在紙上印出相應的字母,這樣就可以順利打出一串文字了。
雖然這種機器原理簡單,但球面面積有限,放不下太多按鍵,因此只放了大寫字母;而且由於鍵盤位於紙張上方,因此如果不換行,是看不到打字的效果的。即便有這樣兩大缺點,但這臺打字機的打字速度已經可以輕易超過當時一個熟練抄寫員的書寫速度,並在1870年投入了商業生產,成為第一臺商業化生產的打字機。
儘管漢森後來多次改進他的打字機,然而這種球形打字機仍然沒有成為主流,最後還是消失在了歷史長河之中,因此漢森書寫球依然算不上第一臺真正意義上的打字機。
03肖爾斯和格利登型打字機
1868年,美國機械師克里斯多福·萊瑟姆·肖爾斯與他的助手卡洛斯·格利登發明了一種看起來很像縫紉機的打字機。但肖爾斯卻很嫌棄自己的這項發明,覺得它不但外形醜陋而且實用性差,於是以12000美元的價格將這臺打字機的專利賣給了當時的縫紉機製造商雷明頓公司。
雖然這臺打字機不受「親生父親」待見,但「養父」雷明頓公司卻對其極為重視,很快就將其投入了商業生產。1873年3月1日,第一臺打字機被生產出來了,它被稱為「Sholes and Glidden Type-Writer」,即肖爾斯和格利登型打字機,這也是打字機(Type-Writer)一詞第一次出現在歷史上。
肖爾斯和格利登型打字機的工作原理和後來的打字機基本一致:鉛字模通過連杆和金屬絲與按鍵相連,字模排成環形;紙張則被固定在滾筒和滑架上;當按下按鍵時,連杆就會帶動字模向上擺動,從而讓字模敲擊到位於紙張上方的色帶上,從而列印出字符。滑架則會自動移動一個字符的距離,等待下一次輸入。當一行打滿後,按下回車鍵,滾筒就會滾動一段角度,進入下一行。後世的打字機雖然對其有所改良,但基本原理依然不變。
此外,這臺打字機也是第一個採用QWERTY布局的鍵盤的打字機,這種布局的鍵盤就是我們今天所使用的的電腦鍵盤的布局方式。
這種打字機在當時是極其貴重的辦公用品,當時售價是每臺125美元,約合今天的2000美元,而且自它問世之日起就備受關注。英國劇作家、戲劇演員、詩人範妮·肯布爾曾因在她的肖爾斯和格利登型打字機上為《亞特蘭大月報》撰寫了一篇專欄文章,而有幸成為世界上第一個使用打字機創作的作家。
另一位購買了這種打字機的作家就是美國著名作家馬克·吐溫,不過馬克·吐溫沒有親自打字,而是僱了幾個打字員在這臺打字機上完成了《密西西比河上的生活》的創作。
肖爾斯和格利登型打字機大獲成功之後,雷明頓公司在1878年又將其改進,推出雷明頓2號。肖爾斯和格利登型打字機的成功讓雷明頓公司成為了打字機行業的先行者,儘管還有很多公司試圖在這一新興行業分一杯羹,但雷明頓公司已經是打字機行業不容挑戰的霸主。如果想和雷明頓競爭,那就必須發明一種性能、價格優於雷明頓打字機的新型打字機。
04打字機帝國——安德伍德
那麼,肖爾斯和格利登型打字機是打字機在那個時代技術條件下的最好的打字機嗎?雷明頓公司真的可以高枕無憂嗎?
並不是,肖爾斯和格利登型打字機的成功更多是因為人們對自動打字機器的好奇,而不是它有多優秀。這種昂貴又笨重打字機五年只賣出了五千臺,很多都成為了有錢人的玩具,就像馬克·吐溫那樣。當好奇心消退之後,馬克·吐溫也將這臺打字機束之高閣,不再使用。這樣的機器顯然無法擔當起變革人類書寫方式的重任。
肖爾斯和格利登型打字機是世界上第一臺獲得商業成功的打字機,但它並不是第一臺被人們廣泛使用的打字機。在這一背景下,安德伍德打字機出現了。
「這安德伍德建立了一個帝國。現在,你去建立一個自己的帝國。」
——《紙牌屋》第二季 第13集
約翰·託馬斯·安德伍德從1874年起就開始為雷明頓公司提供打字機所需的色帶,但到了1895年,雷明頓公司拋棄了這位合作夥伴,決定自己生產色帶。約翰·託馬斯·安德伍德一氣之下決定自己生產打字機,和雷明頓公司分庭抗禮。
安德伍德隨後買下了一個新型打字機專利,這款新型打字機擁有一種其他打字機都做不到的功能,那就是可以實時看到自己打在紙上的字。而之前的打字機打字時,紙要麼被鍵盤擋住,要麼被滾筒擋住,要麼被色帶擋住,總之不進行換行的話,誰也不知道自己當時打了什麼,當時的打字員其實都是「被蒙著眼睛」打字。
安德伍德所看中的這種新型打字機則通過各種巧妙的機械設計避免了這一缺陷,平時色帶並不會擋住自己要輸入的那一行,但在按下按鍵觸發字模敲擊時,推桿就會同時動作將色帶準確地推到打字的位置。
安德伍德打字機問世後廣受好評,安德伍德公司也隨之成立,此後五年,安德伍德公司每年都會推出新產品,直到1900年,一款具有革命性的打字機產品——安德伍德5號打字機問世。
安德伍德5號的不僅功能多樣,打字流暢,故障率低,而且價格低廉,售價不到50美元。憑藉這些優點,安德伍德5號迅速成為了當時最暢銷的打字機產品,總共銷售了200萬臺,佔當時市場佔有量的一半。憑藉安德伍德5號的成功,安德伍德公司建立了一個立足於打字機行業的龐大商業帝國,在很多語境下,安德伍德已經成為打字機的代名詞。
安德伍德打5號打字機不僅是商業的寵兒,也是後來所有打字機的標杆,為打字機這一全新產品確立了標準。如今我們看到的大部分打字機身上都能看到5號的影子。因此,安德伍德5號打字機也被譽為「第一臺真正的現代打字機」。
05走向成熟的打字機
安德伍德5號打字機問世後,之前的各種各樣稀奇古怪的打字機都被淘汰,幾乎所有打字機公司都開始仿照安德伍德的產品,到了1910年左右,打字機成為了一種高度標準化的消費產品,不同公司的產品之間的差異已經很小了。
在原理上,所有的打字機都採取按鍵通過連杆帶動字模敲打色帶將字符列印到紙上這一方式。此外為了更方便使用,打字機的功能也開始愈加完善,其中的很多設計直到今天都還影響著我們的生活。
為了防止打字時連杆發生幹涉出現故障,肖爾斯在設計打字機時還同時發明了QWERTY布局的鍵盤,通過故意將字母按鍵錯開擺置,避免出現相鄰按鍵先後按下的情況,大大減少了故障率,這一設計也被安德伍德打字機繼承,並推行至今。這樣的布局並不是為了提高打字效率,甚至在某種程度上還限制了打字效率,因此後來還有很多人發明出更適合打字的鍵盤布局,如德沃夏克鍵盤(打字最快的世界紀錄就是通過德沃夏克鍵盤創造的),但習慣一旦形成就很難改變,所以直到今天,電腦的主流鍵盤布局依然是QWERTY布局。
為了實現一臺機器能打出大小寫字母,每個按鍵所帶的字模上其實刻有兩個字符,但每次只有一個字符敲擊到色帶上,同時又配備了Shift鍵,通過精巧的機械系統控制轉換字模的敲擊位置。這樣大大減少了按鍵數量,提升了打字機的可靠性。而我們今天的電腦鍵盤不也是採用這樣的方式嗎?
為了方便製作表格,打字機還配備了Tab鍵,使固定紙張的滑架可以自動移動固定長度,文本書寫上的常見術語「制表位」、「制表符」也因此而出現了,這一設計同樣也被今天的計算機所繼承。
為了打出不同顏色的字符,一種雙色色帶也被發明出來了,打字機也隨之做出了改動,這種雙色色的兩種顏色呈上下分布,根據打字機設置不同,每次打字時色帶被推動的距離也不同,從而實現一種色帶一臺機器打出兩種顏色字體。
06人類書寫方式的第二次變革
從1910到1960年,打字機這一產品在技術層面上雖然鮮有大的改進,但在商業上開始取得重大進展,從作家們的玩具變為了辦公必需品,人類的生活也被打字機悄然改變了。
根據記載,大哲學家尼採在1881年曾擁有一臺打字機,這種當時的新奇玩意讓當時幾近半盲的尼採能夠重新書寫自己的智慧。這種獨特的書寫方式也讓尼採開始思考書寫工具對人類思想的影響。
「 我們的書寫工具作用於我們的思想。」
(Unser Schreibzeugarbeitet mit an unseren Gedanken.)
——尼採
如果說筆的發明是人類第一次書寫方式革命,那麼打字機的發明就是人類的第二次書寫方式革命。在用筆書寫之時,只有極為熟練的書寫者靠著速寫技巧才能做到所想即所寫,但在打字機發明後,任何一個可以熟練使用打字機的人都可以做到這一點,而熟悉使用打字機的人遠遠超過掌握速寫技能的人。今天坐在電腦前打字的我們不正是這一革命的受益者嗎?雖然打字工具從純機械的打字機進化為了電腦、手機,但通過敲擊鍵盤記錄文字信息的方式卻是在打字機發明之時才隨之出現的。
人類文明延續不斷的根本就在於信息的記錄與傳播,打字機提高了信息記錄的速度,在打字機發明的同時代,照相機、留聲機也被發明出來了,以前難以被記錄的圖像、聲音等信息也可以被記錄保存。這些發明相互作用,讓人類保存下來的信息開始急速增長。這些信息成為文明的推進劑,讓人類文明的發展進程不斷加速。
在打字機這一發明影響到的不只是人類文明發展,還有當時的社會分工。還記得《紫羅蘭永恆花園》中的那句話嗎?
「打字機是我們職場女性在社會中戰鬥的武器。」
——《紫羅蘭永恆花園》第2話
在打字機發明後,各個公司對於文員的需求也開始增加,女性也可以進入辦公室從事秘書、打字員、電報員、文員等工作。但當時男女平等的思想還沒有被普遍接受,這些女性雖然進入職場,但卻只是被視為操作打字機的工具人,只是一個「自動手記人偶」。這些進入職場的女性看到自己的勞動被男同事、被領導、被公司低估之時,她們開始重新評價自己的價值,開始抗爭男女不平等的現實,去爭取自己應得的勞動權益。
關於打字機的發明及影響,我們今天暫且談到這裡。以上這些打字機雖然形形色色,但都是只能列印拉丁字母的打字機,當時剛剛融入中國也發現了這一革命性的產品,那麼中國人如果想快速書寫漢字又該怎麼辦呢?其實當時聰明的中國人也發明出了適合中文的中文打字機,這些就讓我們下次再談。
註:
圖1截取自日本動畫《紫羅蘭永恆花園》第10話;
圖3取自維基百科「Typewriter」詞條;
圖7截取自美國電視劇《紙牌屋》第二季第13集;
圖10取自維基百科「Typewriter」詞條;
圖12取自中共一大會址博物館官網;
編輯:希羅
校對:二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