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8日,星期三,專業機構科睿唯安發布了《2020年「高被引科學家」上榜人次前十名的國家或地區名單》,這個榜單,把當前全世界60多個國家的6167位來自各領域的高頻次被引用科學家,進行了整理,製作成了排行榜。
中國高校近幾年來在國際上排名快速攀升,進入世界一流大學排行榜的高校,也越來越多。隨著這些業績的提升,我國內地高校登上「高頻率被引用」排行榜的人次呈現出跨越式提高的特點。2019—2020年中國高校進入「高頻率被引用的科學家」排行榜的人數大幅度提高,由2019年的636人,佔比10.2%,上升到2020年的佔比12.1%、總人數的770人次,超越了原來第二名的英國,跌居世界第二位,令人著實讓外國科學家震驚了,直到羨慕嫉妒恨。
不過,從排行榜上我們也可以看到,美國科學家在《2020年度高被引科學家上榜人次前10的國家和地區》榜單上,有2650人上榜,是中國的4倍,英國的5倍,加拿大的14倍,美國高被引科學家人次是第二名至十名的九個國家的總和。
差距之大,令人咋舌。網友們能夠想到這麼大的差距嗎?原因何在?
第一,美國高水平大學很多,國際前五十名大學,美國要佔一半左右。高水平科學家的人數自然而然遙遙領先。
第二,美國科學家獲得諾貝爾獎的人數也是世界上最多的,這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美國科學家的雄厚的實力。
第三,美國政府和民間組織,重視科學研究,無論是政府還是企業,都重視科學研究,都有大量的經費投入。
第四,有良好的科學研究環境,實驗室硬體設施最高。
這些經驗,都值得借鑑。
中國2020年超越英國,躍居世界第二,原因不言而喻。
(1)綜合國力蒸蒸日上。
(2)教育質量與日俱增。
(3)重視科技,加大資金投入。
(4)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
(5)中國科學家、科技工作者的發奮圖強,奮力拼搏的結果。
中國科學家們,要繼續努力,勤奮工作,快馬加鞭,立足科研,加快速度,縮小與美國的差距,為國爭光。
中國科學家的進步有目共睹,怎樣進一步提高中國科學家的國際影響力呢?網友們一定會有好的建議,請您不吝賜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