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規劃:走不完的時間之路

2021-01-07 科學網

   

出席全國科學大會的中國科學院代表在熱烈討論鄧小平副主席的重要講話和方毅副總理的報告。圖為中國科學院副院長、著名數學家華羅庚(右四)在發言

 

「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在的(北京玉泉路)地區,有一天,忽然鑼鼓喧天,鞭炮齊鳴,滿道鼎沸的人流仿佛迎接什麼盛大的節日,湧向披紅掛彩的禮堂。

 

1977年11月23日是高能所的盛大節日,也是全科學院和中國整個科學界的盛大節日。喜訊傳來,以華國鋒同志為首的黨中央作出決定,立即為高能研究所籌建三百至五百億電子伏的質子同步加速器,這是何等振奮人心的事呵!」

 

這是1979年7月的一份名為《科學的春天》的出版物描述高能所「八七工程」被批准的情形。

 

「八七工程」目標是在北京市郊昌平縣境內十三陵西南建造相當於當時世界上最大規模的500億電子伏特質子同步加速器。

 

3年後,不幸的消息傳來,「八七工程」被迫下馬。

 

「八年規劃」

 

「八七工程」的命運,是1977年制定、1978年3月全國科學大會上通過並公布的《1978~1985年全國科學技術發展規劃綱要》(簡稱「八年規劃」)的一個縮影。

 

「那個時候『文革』結束,大家都覺得要大幹一場,提出了很多大項目,包括高通量中子源,都是要瞄準世界最高水平,大家並沒有太多考慮錢的問題。」中科院理論物理研究所前所長郝柏林回憶道。郝柏林是「八年規劃」物理卷總綱的起草人之一。

 

在1977年9月18日中共中央發布的《關於召開科學大會的通知》中,提到「要抓緊制訂科學技術規劃」。按照通知要求,9月27日~10月31日,由中國科學院主持召開了全國基礎科學學科規劃會議。隨後,1977年12月至1978年1月,召開了全國科學技術規劃會議,規劃得以最後形成。

 

這次規劃的制訂參與人員甚眾。基礎科學的規劃就有來自中科院各所、全國科研單位和高等院校的專家學者和管理幹部1200餘人,時間歷經了一個月。而參加全國科學技術規劃會議的有國務院各部委、各省市自治區和軍委的負責人1000餘人。實際上,直接參加各種討論會、規劃會和參加編制規劃的已超過2萬人。

 

「這個規劃的制定還是充分尊重了專家的意見的,雖然有些理想化……」中科院自然科學史所的王揚宗如是說。

 

在科學大會與會代表審議規劃前,時任中科院副院長方毅專門講了科技規劃的問題。他在報告中指出,「我們的規劃應該是一個為實現『四個現代化』服務的規劃。搞科學研究,必須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善於學習先進,敢於打破常規。」

 

「八年規劃」提出的中國科學技術工作8年奮鬥目標是:部分重要的科學技術領域接近或達到上世紀70年代的世界先進水平;專業科學研究人員達到80萬人;擁有一批現代化的科學實驗基地;建成全國科學技術研究體系。「八年規劃」對自然資源、農業、工業、國防、交通運輸、海洋、環境保護、醫藥、財貿、文教等27個領域和基礎科學、技術科學兩大門類的科學技術研究任務,作了全面安排,從中確定了108個項目作為研究重點。

 

按照當時的說法,實現了這個規劃,就可以使中國部分科學技術領域接近或達到20世紀70年代的世界先進水平,使差距縮小到10年左右,從而為後50年全面趕超打下堅實的基礎。

 

1977年7月8日的《人民日報》報導了中科院工作會議上科學家的聲音:「今天,英明領袖華主席又親自率領我們向科學技術現代化進軍。我們中國人敢想敢幹,西方資產階級能幹的,我們東方無產階級也能幹,甚至他們幹不了的我們也能幹。」

 

王揚宗評論道:「儘管人們非常振奮,但是並不十分了解當時國際的科研情況,對自己的經濟家底兒也不清楚。」

 

半途知返

 

並非所有人都不清楚情況。

 

郝柏林回憶,1977年11月在友誼賓館開科學規劃會時,物理學有100多人參加,郝柏林是總綱起草人,高能物理的人沒有參加,他們去向鄧小平匯報搞大型加速器(即「八七工程」)。「在走廊裡,周光召拉住我,告訴我現在的問題不是搞不搞,而是如何減少損失。」

 

郝柏林補充說,當時他並不反對搞高能對撞機,但是認為要在有基礎的時候做。「我記得我當時在起草物理學發展總綱的時候說,要讓北京的加速器成為青藏高原的珠峰,而不是人為的百尺竿頭的一朵鮮花。」

 

郝柏林的審慎並沒有改變當時人們的熱情。

 

多年以後,高能所的謝家麟院士在《沒有終點的旅程》一書中回憶道,「『八七工程』是在相信中國有10個大慶油田,經費不成問題的背景下提出的,在科學上並未經過慎重的論證。」

 

1978年2月,華國鋒在人大會議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建立120個大項目,其中有十大鋼鐵基地、九大有色金屬基地、十大油氣田等「高指標」。

 

不光是對自己家底的自信,還有突然發現的「寶藏」:原來可以向資本主義國家借錢。1978年夏天,華國鋒訪問羅馬尼亞,當時羅馬尼亞的總統齊奧塞斯庫對他說,應該向資本主義借錢,隨著美元貶值,將來還錢很划算。

 

郝柏林回憶:「中科院開始要求各個所提交科學方案,我當時是物理所的黨委委員,我們提出的一個方案被打回來了,說錢太少。後來再修改報上去,就沒有了下文。」

 

根據中科院自然史所的楊麗凡對「八年規劃」進行的一項研究,在中央的宣傳鼓動下,科技領域也「成果纍纍」。1977~1978年的科技浪潮,「層層建立研究所,遍地盛開科學花」。某省,科研機構猛增了153%,湧現了不少「三無所」,無課題、無經費、無科研人員。1979年和1980年財政赤字均達170億元,靠向銀行借貸和透支過日子。

 

1980年,政府對國民經濟進行大調整,伴隨著剎車的經濟項目,一大批科學工程也告下馬,包括「八七工程」。

 

「八年科技規劃的流產,主要源於國家對科學的投入不足。20世紀80年代初,引進了太多外資,主要是大量的工業項目的建設、糧食的花費等,給予科學的投入必然就不足了,而原先制定的本來就高的目標,就無法落實了。」中科院自然史研究所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科技政策研究專家說。

 

來世可鑑

 

儘管承認「八年規劃」經驗不足,郝柏林認為,「八年規劃」仍然有值得稱道的地方,其中之一,就是科學家憑著一腔熱情,而非部門私利。

 

郝柏林說:「1977~1978年,大家在規劃的時候沒有考慮到個人利益的問題。當然,做高能物理的會支持做加速器和中子源等,但是並非是為了某個具體的部門。」他說,制定規劃的科學家們,都是要瞄準世界最高水平,比如希望做高通量中子源,但是後來發現經濟和技術上有困難,他們就主動提出撤下來,直到現在才做。郝柏林說的後來重新啟動的高通量中子源,就是中科院作為大科學工程,正在廣東東莞建設的散裂中子源。

 

「對比1956年的規劃,現在的中長期規劃非常具體,一些項目就是有些利益集團希望通過規劃納入到自己手中。」郝柏林說。

 

前述的中科院自然史所的那位專家也認同這種說法,「八年規劃中,科學家大多是比較單純的,主要考慮的就是如何提高整個國家的科技水平。」

 

《科學新聞》 (科學新聞第二期樣刊 封面)

 

更多閱讀

 

 

 

相關焦點

  • 山西稷山一鄉村汙水成災八年 汙水處理廠建設緩慢
    中新網運城4月22日電(李新鎖)山西省稷山縣聞蒼線蔡村鄉段,復興莊村部分土地遭遇汙水之困八年,村民飲用水水井也被汙染。如今,當地正在修建汙水處理廠,但解決汙水之困仍遙遙無期。  土地遭受汙染八年村民買水度日  21日,在稷山縣蔡村鄉復興莊村一側,汙水橫流,空氣中瀰漫著刺鼻的氣味。
  • 茶界中國:走不完的路,喝不完的茶,講不夠的故事
    萬裡茶道,被俄羅斯人稱作「偉大的中俄茶葉之路」,是連接中俄兩國商貿的「世紀動脈」。時至今日,下梅村鄒府家茶第30代傳人鄒曉琳,再度扛起了家族復興的大旗,她希望沿著萬裡茶道的古蹟,重振鄒氏茶葉昔日的輝煌。石圍塘火車站30年前,位於廣州芳村的鐵路邊,處處是茶葉小攤;30年後的今天,芳村已經發展成為了中國最大的茶葉交易市場。
  • 八年,「85後」測量員用堅守丈量「平凡」的高度
    一位八年如一日默默堅守的測量員,他用行動告訴我們,心中的「詩和遠方」不在別處,就在我們腳下的「平凡之路」。  陸偉,85年出生,南京工業大學測繪專業畢業,2010年進入二局從事測量崗位,一幹就是8年。年頭久了,大家都喊他陸哥、大陸、老陸。陸哥胖胖的、憨憨的,一副忠厚模樣,帶著一副常年未換過的眼鏡。
  • 走完1光年需要花多少時間?
    日常生活中,有許多的長度單位,例如,釐米、米、千米,但這些長度單位太小了,用於表示天體的距離很不方便,需要用到天文學中的長度單位。宇宙裡的各個天體的距離看似「親密」,但實際上它們之間的距離則是非常遙遠,所以天體的距離就要運用到更大的單位來計算,例如,天文單位。1天文單位約等於1億5千公裡,在太陽系內,用天文單位就足以用來表達太陽、月亮和地球之間的距離,但是在太陽系外呢?
  • 八年時間攻克一種淨水膜 方太的「野心」何在?
    八年,是什麼概念?八年時間,讓iPhone從第一代發展到第九代產品,Windows系統完成了從XP到7的跨越。然而,卻有那麼一家企業,選擇耗時八年時間,目的僅是為了打造一款淨水器產品,在這個瞬息萬變,人人唯恐掉隊、錯過市場的時代,無疑顯得多少有些「另類」。水,是生命之源,我們從小就被教育,水對於健康的重要性。
  • 重慶人都不胖的原因 爬不完的坡走不完的臺階你胖一個試試
    重慶人都不胖的原因 爬不完的坡走不完的臺階你胖一個試試時間:2020-09-04 14:32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重慶人都不胖的原因 爬不完的坡走不完的臺階你胖一個試試 有網友分享了一個視頻,告訴大家重慶人都不胖的原因。看完這段視頻後,終於明白了。
  • 龍嶺迷窟:摸金三人組破解懸魂梯困局,走不完的懸魂梯真的存在嗎
    那麼,在現實物理中,走不完的懸魂梯真的能實現嗎?摸金三人組和馬大膽一夥從李淳風墓出來後,沿著石梯進入到了一處幽暗之地,石梯兩側是深不見底的萬丈深淵,前方的路漆黑一片,看不到盡頭。胡八一和雪莉楊覺得這些臺階上很有可能塗有古代的一種吸光塗料,手電筒的光最遠也只能照清五六聰級臺階。
  • 一光年是時間單位?不!它代表的距離人類用盡一生都走不完!
    引言:一釐米很短,一米很近,一千米也不遠。但是,若將單位改為「光年」,一光年遠不遠?不少人或許以為「光年」是時間單位,事實上,它是距離單位,遠得我們難以想像,個人無法在有生之年走完。你知道一光年是多遠嗎?
  • 我國土地規劃在跟誰走
    「在土地管理法中,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明確具有法律效力,然而事實上仍是『紙上畫畫,牆上掛掛』,『龍頭』其實是跟著項目的屁股走。」國土資源部土地利用司的同志說。  這一輪土地規劃來之不易。一位地方上的「一把手」感慨說:「我們的城市土地利用方式,就是先斬後奏,或者斬而不奏。」  在市場經濟完善的國家,城市不可以隨意擴大,建築物也不可隨意改動。不能說我國的城市完全沒有邊界,行政邊界總是有的。但是我國的城鄉邊界卻不像韓國、日本那樣有一個不可逾越的「綠帶」,城區不可以跨過這「綠帶」雷池一步。
  • 走契合四川資源稟賦的發展之路
    走契合四川資源稟賦的發展之路     如何因地制宜,找到一條契合當地資源稟賦的發展之路,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圍繞這一話題,本期的「5人談」邀請相關人士共話綠色發展思路。
  • 走高端化綠色化發展之路 加快不鏽鋼產業轉型升級
    他指出,戴南不鏽鋼製品產業要持續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轉型升級,走高端化、綠色化發展之路。副市長張小兵、市政府秘書長沈明剛參加調研。  戴南循環經濟產業園規劃建設面積1200畝,總投資20億元,計劃通過實施產業轉型、城建提升、生態治理三個三年行動計劃,實現物流、熔煉、酸洗、市場、質檢「五集中」。史立軍來到園區,詳細了解園區建設發展情況。
  • 彭加木失蹤16年後,餘純順重走老路,在相同的時間、地點發生不幸
    先後有兩人在羅布泊幾乎相同的時間、地點遇難,這其中究竟有什麼秘密?他們計劃再過20多天,就可以返回羅布泊,順利地走完這圓滿的一程。1980年6月16日,在庫木庫都可附近,他們所帶的資源不足,他們向指揮部發電報求救,按照指令原地待命等待救援,以期逃離這氣候無常的沙漠。然而,彭加木有他自己的打算。
  • 農村俗語:「犬無八年,雞不六載」什麼意思?養寵物的需要注意了
    農村俗語:「犬無八年,雞不六載」,什麼含義?養寵物的需要注意了文/清歡現在的人喜歡養一些小動物,也許是因為這些動物長得討喜,也有可能是因為現在的人害怕孤獨,需要在身邊養些活物來陪伴自己。在養殖的過程中,老前輩們還根據經驗總結了一些俗語,"犬無八年,雞不六載"大家知道是什麼意思嗎?養寵物的要多注意了,早知道早不傷心。這句老話是說,養土狗不能養八年,養雞也不能養六年以上,要是養的時間太久了,它們就會成精。
  • 消失八年後在同一個地方再次出現,事情還沒完
    可是事後過去八年,失蹤的船隻突然出現在失蹤的海域,而且6人都生還,可是對已經過去的八年渾然不知,百慕達失蹤者再現之謎引起科學家的高度重視。各國的媒體也爭相報導。,船隻也如此,根本沒有絲毫歷時八年的痕跡。
  • 從這些事情上可以看出,劉備在荊州的八年時間,並沒有虛度時間
    劉備在荊州蟄伏了八年的時間,所轄不過新野,最後還退到了樊城。結果在「赤壁之戰」之後,劉備一飛沖天,拿下荊州五個郡。這個結果看上去似乎是劉備時來運轉,但裡面也有劉備在荊州北部蟄伏時期做的一些準備工作的功勞。下面小編就來聊一聊這件事。
  • 一個人花一生時間可以走完一光年嗎?科學家給出答案
    光年,也就是光在真空環境下直線傳播一年的距離,是一個長度單位,但是常被人們誤以為是時間單位。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並不常用「光年」來表示一個物體與另外一個物體之間的距離,往往我們在測量宇宙天體間距離的時候才會使用。那麼一光年等於多少米?
  • 僅用八年時間成歷史第一大前鋒,鄧肯的生涯前期幾乎開掛,僅有大...
    為什麼敢這麼自信的說鄧肯僅用八年時間就拿下了第一大前鋒,因為這八年鄧肯拿到了最頂級的榮譽。 單單是看入選一陣的次數就能看得出來,這八年是鄧肯最強的八年,攻防兩端的一陣鄧肯拿到手軟。
  • 《意外空間》:走不完的樓梯,吃不完的泡麵,35年之後知道真相
    繼父不小心將妹妹的哮喘劑踩碎,而哥哥也忘了帶上妹妹的備用藥。眼看妹妹就要喘不過氣,一家人準備驅車回家取藥。沒想到,他們發現自己怎麼都走不出這荒蕪的野地。世界陷入了可怕的循環中......一切看似非常規律,又規律到可怕。他們發現,在這個循環的世界中。
  • 是選擇中南大學臨床五年制,還是南方醫科大學的臨床醫學八年制?
    對於是選擇湘雅醫學院的五年制還是選擇南方醫科大學的八年制,網友們給出了不同的意見,雙方也是爭執不下。「當然是選擇南方醫科大學的臨床醫學八年制本博連讀呀。你想一下嘛,選擇了八年制本博連讀,那麼你八年讀出來就直接可以拿到博士學位了,同樣學醫的人還在讀研究生呢!讀八年制醫學,可以節約三年,多省事呀。」有網友這樣留言。
  • 宇宙畫家:金星用八年的時間,畫了一朵五瓣玫瑰花!
    實際上這8年所形成的特殊軌跡來自於13個「金星年」——13個金星公轉軌道(8x224.8天)[譯註:原文應當有誤,應該是13x224.8天],正好相當於地球的八年。這個現象其實早已被古代的瑪雅人注意到了。今天,許多人是通過「金星大五角」知道這個現象的。所謂的金星大五角——即每八年時間,地球、金星和太陽三個天體會五次位於同一直線,然後,下一個八年同樣的軌跡再次復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