剔銀燈·與歐陽公席上分題(範仲淹)
昨夜因看蜀志,笑曹操孫權劉備。
用盡機關,徒勞心力,只得三分天地。
屈指細尋思,爭如共、劉伶一醉?人世都無百歲。少痴騃、老成尪悴。
只有中間,些子少年,忍把浮名牽繫?
一品與千金,問白髮、如何迴避?
劉備是三國時期的一個英雄人物,這不代表他是一個白蓮花式的道德毫無瑕疵的人物。事實上劉備非常有野心,有一個堅定不移的目標,就是要乘羽葆蓋車,在亂世中開創基業。他根本就不是一個甘居人下的人。即便劉備幾次寄人籬下,也都進行了一些小動作。在「官渡之戰」中,劉備協助袁紹在汝南牽制曹操;而「官渡之戰」結束後,袁紹退回河北,曹操騰出手來反攻劉備,劉備只好投奔荊州牧劉表。劉備在荊州蟄伏了八年的時間,所轄不過新野,最後還退到了樊城。結果在「赤壁之戰」之後,劉備一飛沖天,拿下荊州五個郡。這個結果看上去似乎是劉備時來運轉,但裡面也有劉備在荊州北部蟄伏時期做的一些準備工作的功勞。下面小編就來聊一聊這件事。
結交名士豪傑
亂世之中,人才起到的作用非常大。荊州在劉表的經營下,局勢相對比較穩定。劉表本人有是一個文化名士,在荊州興辦學校,發揚儒家經學文化。所以很多人來荊州避難,也不乏一些名士。劉備在荊州北部給劉表看大門的時候,也不忘與這些名士結交,積極融入荊州上層社會組成的文化圈子,如果能夠吸收一些人才進入自己的陣營,那就更完美了。於是劉備在荊州拜訪了名士司馬徽、吸收了徐庶、又請出諸葛亮。這只是史料中記載得比較明確的,但不能說劉備僅僅結交了這幾個人,隨便一找就找出了諸葛亮,相信還有一些人或者一些拜訪名士的活動沒有明確記載。
除了文化名士以外,輕俠義士也是劉備吸收的對象。舉一個不太確定的例子——魏延。魏延是荊州義陽人,義陽是從南陽郡分出來的,也是在荊州的北部,與劉備駐守的新野相近。也就是說,魏延很有可能是劉備在新野的時候吸收進軍隊的。《三國志·蜀書·魏延傳》中記載魏延「以部曲隨先主入蜀」,這裡小編感覺有點不好理解。到底是魏延帶著部曲投靠劉備,還是說魏延本人作為劉備的部曲。如果是前者的話,說明魏延也是荊州的一個帶有私兵的小豪族,在劉備蟄伏時期加入劉備集團,那麼後來劉備對魏延的特殊提拔就能說得通了。
還有一點值得一提,就是劉備在荊州收的義子劉封。劉封原先姓氏是寇封,是羅侯寇氏的子弟,寇氏有一個小封國。另外劉封還是長沙劉氏的外甥。這個長沙劉氏到底是怎樣一個家族,有什麼著名人物小編不是很清楚,但是和羅侯寇氏聯姻,而且在《三國志·蜀書·劉封傳》中特意強調一嘴,想來在荊州也有一定的影響力。劉備收劉封為義子,未必沒有這方面的考慮。所以陳壽評價「荊州豪傑歸先主者日益多」,劉備也因此遭到劉表的猜疑。
組建萬人水軍
在亂世當中,槍桿子是最重要的。要成大業必須要有強大的軍隊。在來荊州之前,劉備一直都在北方活動,對水軍的需求不高;而來到荊州之後,劉備長期駐紮在荊州北部的新野,與曹操方面的作戰方式還是陸戰,對水軍的需求同樣不高。而在建安十三年(即公元208年),曹操進攻荊州,劉表病死,劉琮投降曹操,劉備不得不向南撤退的時候,突然冒出來一支神秘的部隊:關羽手下的規模超過萬人的荊襄水軍。
這支部隊什麼時候開始組建,什麼時候成形,完全不知道。可以知道的是,這支水軍在新野實在有些大材小用,那麼劉備花費這麼大的人力成本、物力成本、時間成本組建這樣一支水軍的目的是什麼呢?小編認為他們更應該出現在襄陽附近的漢水,或者江陵附近的長江水面上。
上面小編也提到了,由於劉備頻繁結交名士豪俠的舉動,引起了劉表的猜忌。如果劉備擴充陸軍的話,可能還不足挑動劉表的神經,畢竟劉備就在對抗曹操的前線上;如果劉備大搖大擺地組建水軍,那必然會導致劉表的遏制。因為水軍不可能是對付曹操的,只可能是對付劉表的。所以劉備必須將這一萬水軍藏起來,秘密進行。劉備不是沒有幹過這樣的事情,在投奔袁紹的時候,劉備就讓趙雲以招合當初被曹操打崩的潰兵為藉口徵募新兵,這回劉備的技術更加純熟,經驗更加豐富。直到劉備必須要撤離的時候,水軍才顯露面目,計劃中由關羽率領轉移到江陵,結果半路接應被曹純擊潰的劉備轉移到江夏。
插手劉表家事
劉表和袁紹的情況有些類似,都是更偏向小兒子,不喜歡長子。但是傳統觀念中長子才是第一繼承人。這就引起劉表的長子劉琦和幼子劉琮之間的矛盾。劉表當初單騎入荊州,靠的是荊襄世家望族的力量,比如蒯家和蔡家。劉表本人還與蔡家聯姻。可以說世家望族在荊州這一畝三分地中無論是文化還是政治都是很有影響力的。劉琮的妻子也是蔡家的人,蔡家當然要支持劉琮上位,才能得到更好的回報。劉琦在與劉琮的爭鬥中處於下風,難以自保。在諸葛亮的指引下,劉琦請求出外鎮守江夏。
這個時候劉備和諸葛亮儼然成為劉琦最能依仗的外援,二者之間的關係必然很親密。等到劉表去世後,劉琮順利即位,但劉備完全可以協同劉琦,像袁譚進攻袁尚那樣火併劉琮,成功之後再架空劉琦,自己獨佔荊州。當然劉琦是主動尋求諸葛亮的,劉備插手劉表家事的行為也是順勢而為,但卻在客觀上為自己留下了後手,有劉琦的劉表長子的招牌以及江夏的軍事力量可以利用。
小結
劉備這樣有雄心大志的人,絕不會甘心在荊州虛度八年時光,他的每一個舉動都有可能有特殊的目的和意義。而這些舉動都對劉備的事業開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有了關羽的一萬水軍和劉琦的一萬江夏兵,讓劉備有了與江東聯合的資本;劉備在荊州結交名士的舉動讓自己深得人心,更加牢固地控制荊州,得到大批荊州出身的人才和世家的支持;劉備又以劉琦的名義收服荊南地區,在劉琦去世後領荊州牧。這一切都是那麼的順理成章。所以說機會總是給有準備的人。如果不是這八年的蟄伏時期,劉備取得荊州的過程恐怕就不會這麼順利了。
參考文獻:《三國志》、《襄陽記》、《後漢書》、《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