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攝影愛好者而言,使用相機的手動曝光拍攝照片好像有一種魔力,很多人對於手動曝光都是趨之若鶩。但是,手動曝光具有較高難度的操作性,需要對多個參數手動調整,需要拍攝者對曝光三要素有較深的理解,所以對於攝影新手來說,手動曝光還是有一定的難度。
那麼,相機的手動曝光模式怎麼用呢?今天以實例講解手動曝光模式中的曝光參數調整,希望對攝影新手掌握手動曝光有一定的幫助作用。
一、與手動曝光模式相關的參數
我們知道,相機模式轉盤上面的拍攝模式,都是針對曝光三要素的自動與手動控制程度不同來劃分的,比如AUTO模式下的曝光三要素都由相機自動控制;光圈優先模式下的光圈手動控制、快門和感光度由相機自動控制;快門優先模式則是手動設置快門速度、光圈和感光度由相機自動控制。
手動曝光模式,又稱M檔,是手動曝光光圈、快門速度和感光度。除了曝光三要素之外,我們還需要注意曝光量指示標尺,對於我們調整曝光參數時判斷曝光情況有輔助作用。
我們先來簡單複習曝光三要素的攝影知識,搞明白它們對曝光和拍攝效果有何影響。
1、光圈
光圈,簡單說就是相機鏡頭裡的通光孔,控制光圈的大小就能控制進光量的多與少。光圈對於曝光和拍攝效果的影響如下圖所示。
光圈越大(F後面的數值越小,如F2.8),曝光量增加,景深變淺、背景虛化,屬於大光圈,適合拍攝特寫照片;
光圈越小(F後面的數值越大,如F16),曝光量減少,景深變大,背景清晰,屬於小光圈,適合拍攝風光照片。
當然,為了方便計算還將光圈分為多個檔(級)位,相鄰檔位之間的曝光量相差一倍:F1.4、F2.0、F2.8、F4、F5.6、F8、F11、F16、F22。
2、快門速度
快門速度,就是曝光時間,曝光時間的長短決定了照片曝光量的多少。
快門速度越慢(曝光時間越長,如1秒),曝光量增加,屬於慢速快門,適合記錄光點軌跡,拍攝慢門作品;
快門速度越快(曝光時間越短,如1/500秒),曝光量減少,屬於快速快門,適合抓拍運動瞬間。
同樣的,快門速度根據曝光時間的長短也分為多個檔位,相鄰檔位的曝光量相差一倍、曝光時間也是相差一倍:30秒、15秒、8秒、4秒、2秒、1秒、1/2秒、1/4秒、1/8秒、1/15秒、1/30秒、1/60秒、1/125秒、1/250秒、1/500秒、1/1000秒、1/2000秒、1/4000秒、1/8000秒。
3、感光度
感光度,又稱ISO,是衡量感光元件對於光線的敏感程度。
感光度越高,如6400,曝光量增加,但噪點表現會更明顯;
感光度越低,如100,曝光量減少,保證照片畫質,常設置為較低的ISO數值。
感光度也被分為若干個檔位,相鄰檔位的曝光量相差一倍、數值也相差一倍:50、100、200、400、800、1600、3200、6400、12800等等。
二、手動曝光的設置先後順序
在手動曝光模式下,調整光圈、快門速度和感光度是有先後順序的:
①先將ISO設置為固定數值,保證畫質,一般是ISO100;
②根據拍攝題材來確定調整光圈還是快門速度:
拍攝人像、風光等需要考慮景深問題的,先調光圈;
拍攝運動類主體等需要考慮快門速度的,先調快門速度;
③剩下一個參數就最後調整,調整原則光圈和快門速度「敵進我退」,比如快門速度減慢、光圈就縮小;快門速度變快、光圈就開大。
④如果這最後一個參數不足以調整咋辦?比如快門速度過快,必須開大光圈才不會曝光不足,但有最大光圈,此時已經調到最大光圈還不夠的時候,那就只能選擇調高ISO了。
所以,對於曝光參數的調整:
先設定一個較低的ISO數值,如100,然後根據拍攝需要來確定光圈和快門速度,當快門速度或光圈不夠調整的時候,再來調整ISO。
三、實例講解曝光參數的設置
我們來用一組曝光參數來講解曝光參數該如何去設置,以及在總曝光量一定的情況,如何調整參數來改編拍攝效果卻使得總曝光量不會產生變化。
比如,我們現在相機上的曝光參數:光圈F1.8、快門速度1/125秒、ISO100,如圖所示。
除了曝光三要素,我們要看那被框起的曝光量指示標尺,這個曝光量指示標尺在半按快門之後會產生一個白色遊標,遊標指向負方向說明照片欠曝、遊標指向中間的0處說明曝光正常、遊標指向正方向說明照片過曝,這個判斷是相機認為的,一般可以作為參考。
當我們半按快門之後,發現曝光參數:光圈F1.8、快門速度1/125秒、ISO100時,遊標是指向「-3」的,說明我們需要增加3EV的曝光量才能做到正常曝光,這時候光圈開到最大了不能調整,所以先調快門速度(注意感光度都是最後再去選擇調高的),所以快門速度減慢3EV,從1/125秒調成1/15秒。曝光參數:光圈F1.8、快門速度1/15秒、ISO100,如圖所示。
這個時候是屬於正常曝光了,我們嘗試將ISO調高3EV,從100調到800,半按快門會發現遊標在「+3」處,曝光參數:光圈F1.8、快門速度1/15秒、ISO800,如圖所示。
照片過曝3EV的曝光量,我們就需要通過調整光圈或快門速度來降低3EV的曝光量以達到正常曝光,所以我們可以選擇讓快門速度變快來降低3EV的曝光量,快門速度從1/15秒調成1/125秒,從而獲得正常曝光的情況,如圖所示。
至於為什麼不調整光圈參數,我們就可以猜測拍攝者應該是需要保證大光圈來拍攝淺景深畫面,所以調整過程中就不調整光圈。
那麼,如果是抓拍某個運動員的運動瞬間,我們可以預先將快門速度調高,然後再將ISO調到最低,接著根據曝光情況來調整光圈,當光圈不夠的時候再去調整ISO。反之,我們想要拍攝的是擺拍人像,就可以優先開大光圈,再降ISO,根據曝光來調整快門速度,快門速度不夠的時候就調整ISO。
所以,我們再三說明:
使用手動曝光拍攝照片,先設定較低的ISO,就剩下了光圈和快門速度的相互調整,人像風光等先調光圈、再調快門速度;運動類題材就先調快門速度、再調光圈;最後發現不夠調整的時候就只有調整ISO了。
總結
使用手動曝光拍攝,問題在於要手動控制三個曝光參數,操作的拍攝參數過多會讓拍攝者難以下手,所以我們就按如下原則來調整:
①先確定一個參數,先將ISO設置為100;
②剩下光圈和快門速度,按拍攝題材來確定:拍人拍景先光圈、拍運動先快門速度;
③最後一個參數不夠調整時,就勇敢調整ISO。
當然,手動曝光的曝光量調整也有大規律,就是一個參數調整後,造成了多少曝光量的增加(減少),就需要另外兩個參數來共同減少(增加)多少曝光量。一般情況下,ISO被預先設定了,所以就是光圈開大增加了多少曝光量,快門速度就變快降低多少曝光量;光圈縮小減少了多少曝光量,快門速度就減慢增加多少曝光量,這是互易原則,也是前文提到的「敵進我退」原則。
希望本文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期待攝友們能分享更多經驗技巧,歡迎留言補充、討論、分享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