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了解相機測光系統
目前數位相機都有自動測光功能,選擇與拍攝場景、題材相對應的測光模式,相機可以自動設定光圈、快門的數值,大多數時候拍攝出來的照片曝光是沒有問題的。但是有的時候,也會出現過曝或者欠曝的情況,這個時候就要使用相機的另一項功能了,那就是曝光補償。
編輯帶你了解曝光補償
了解測光系統
簡單來說,測光就是相機根據環境管線測量合適曝光值的過程。與早期相機使用外置專用測光表不同,目前的數位相機都內置了測光系統,並且有不同的測光模式可以選擇。我們以佳能單眼相機為例,它擁有評價測光、中央重點平均測光、局部測光、以及點測光,那麼這四種模式有什麼區別呢?
評價測光:
評價測光是以對焦點為中心,考慮整體亮度平衡進行測光的。評測測光的特點是:畫面中央區域的光線會被重點考慮。這樣就可以獲得明暗均衡的照片,不會出現局部的高光過曝等情況。
使用評價測光模式拍攝的建築風景照片
但是評價測光的缺點也是比較明顯的,就是無法滿足複雜光線條件下的拍攝,比如陰影、逆光等。評價測光一般可以用在光線條件較好的室外,對於風景拍攝、旅遊照片來說都是比較合適的。
中央重點平均測光;
中央重點平均測光是指對中央部分和畫面其餘部分分別測光,然後取其平均值,一般來說中央佔比60%——70%,周圍佔比30%-40%。簡單來說就是中央重點考慮同時照顧周邊。
中央重點平均測光拍攝的照片
中央重點測光雖然也會抓取整體的曝光值,但會以畫面中央區塊的曝光值為主,因此通過此方法可確保中央的部分得到正確曝光,但其它的區塊可能就容易出現過亮與過暗的情形。在拍攝如多人畢業合影這樣的照片時,使用中央重點測光會獲得比較理想的曝光值。
局部測光:
我們再來說說局部測光。局部測光方式是對畫面的某一部分進行測光。在拍攝人像、微距等這一類需要突出主體的照片時,常採用局部測光方式。比如在拍攝局部景物的時候,我們一般利用局部測光讓模特的臉部獲取正確的曝光。
局部測光拍攝的樹葉
當被攝主體與背景有著強烈明暗反差,而且被攝主體所佔畫面的比例不大時,運用這種測光方式最合適。特定條件下需要準確的測光,測光範圍比點測光更大時,比如人像拍攝、靜物拍攝等。
點測光:
點測光是只對佔全圖1%-5%左右大小的點進行測光,這種方式只考慮畫面某個點的曝光量是否準確,而不受周圍光線的影響。比如當你拍攝一些細小靜物的時候,就可以使用點測光模式。
點測光模式拍攝人像很好用
點測光模式只針對取景器內很小的範圍進行測光。所以它是一種只針對關鍵點進行測光的方式。如果被攝體明暗差十分大或者拍攝主體很小、使用評價測光等模式無法正確測量被攝體的亮度,這時就需要運用到點測光模式。比如當你拍人像的時候,就完全針對人物臉部進行精準的點測光。
由於測光點不一定在構圖的中心,這樣就需要對你想正確曝光的點進行測光,測光後需要重新構圖,這樣就有了AE鎖,就是曝光鎖定,當測光完成後可以鎖定曝光量,再進行構圖對焦拍攝。
介紹完了相機的各種測光模式以後,我們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曝光補償的功能和作用。
2什麼是曝光補償
什麼是曝光補償
簡單來說,曝光補償其實就是在相機對被攝物體測光,得出快門、光圈的組合曝光參數後,再人為的改變這次測光所獲得的參數值。目前的相機測光系統所讀取的都是18%灰色影調,這個數值是經過大量研究所得到的,也是我們日常環境中的平均光線值。當畫面的反光率高於18%灰度時,相機的測光系統就認為畫面過曝需要調小廣角或者降低快門,反之相機就認為是欠曝,需要加大光圈或者延長快門。
雖然現在的相機測光系統都非常的先進,但有的時候它並不知道你要拍攝什麼,表達什麼含義,也就是說有時候正確的曝光並不代表就是最合適的。比如你要拍攝一張剪影效果的照片,但是相機的測光系統並不了解你的意圖,它只會提供給你一張曝光準確的照片。試想如果沒有了曝光補償這個功能,要想拍攝剪影或者故意過曝的照片,那就只能藉助M檔全手動了有點麻煩。
剪影照片需要降低曝光補償
拍攝雪景要增加曝光量
再舉例說明一下,拍攝雪景的時候如果不使用曝光補償,那麼得到的照片會比較昏暗,就是因為相機認為白色物體太多而降低了曝光量。這個時候就需要增加曝光補償讓照片中的雪恢復它原本的白色。而在拍攝一些黑色物體的特寫時,相機認為現場光線不足會增加曝光量,你本來要拍攝的黑色物體,可能就過曝呈現了一種灰色,這個時候就需要降低曝光補償讓物體呈現自然的顏色。這就是攝影中經常用的一句話:白加黑減。
3什麼時候需要曝光補償
曝光補償怎麼算
曝光補償以EV作為標示,目前的單眼相機都可以進行±3檔的曝光補償調整,甚至很多更高端的單眼相機可以進行±5檔的曝光補償調整。在操作的時候,我們可以最小1/3EV進行調整。EV值每增加1相當於攝入的光線量增加一倍,EV值每減小1相當於攝入的光線量減小一倍。
什麼時候需要調整曝光補償
對於大多數攝影初哥來說,他們確定一張照片的曝光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是通過查看液晶屏來搞定的,這樣的方法雖然直觀但並不一定準確。比如在戶外強光環境下,我們看到的液晶屏就會感覺有點暗,而在室內的弱光環境下,我們看液晶屏又會覺得它很亮,這些都會造成對照片曝光判斷的失誤。
直方圖
確定曝光更有效也是更準確的方式是查看直方圖。直方圖中橫軸代表著明暗,最左側代表著黑色(最暗),最右側代表著白色(最亮)。而縱軸則是某個亮度值下像素的相對數量。如果數值分布比較平均,沒有明顯的的偏向左側或者右側以及斷層,那麼這張照片的曝光就是比較準確的了。另外建議大家打開相機的過曝提醒功能,也可以防止曝光出現問題。
經驗也很重要
另外關於曝光的判斷除了依靠技術性手段以外,經驗也是非常重要的。比如拍攝人像的時候,很多攝影愛好者習慣加1/3檔曝光補償,這樣可以讓人物的膚色更加白皙,並從背景中跳脫出來。而要想拍攝剪影效果的時候,都會減低一至兩檔的曝光補償。
作品來自ZOL人像論壇
稍微欠曝的照片進行後期調整後曝光度正常
另外很多人在拍攝的時候,都會有降低1/3檔曝光的習慣,這是一個比較保險的做法。因為如果是照片欠曝可以通過後期調整照片亮度等方式調整回來,但如果是過曝後期就很難補救了,這就是攝影裡面常說的寧欠勿曝。
4如何調節曝光補償
如何調節曝光補償
大多數單眼相機都擁有獨立的曝光補償調節鍵,按住曝光補償快捷鍵的同時轉動相機的撥輪,就可以增加或者降低曝光了。
曝光補償調節
曝光補償調節
需要注意的是,曝光補償這個參數並不會因為重新開關機而自動清零回正,所以我們建議大家在使用完曝光補償功能以後最好將其清零歸正,避免第二次拍攝時因為曝光補償問題造成的拍攝失敗,這也是很多攝影初哥常犯的錯誤。另外很多攝影初哥認為,如果拍攝了RAW格式的照片即便過曝和欠曝都可以通過後期調整回來,這樣的想法也是錯誤的。誠然相對於JPEG格式的照片而言,RAW這種數字底片記錄的信息更多,在寬容度上也更高,但是如果是較為嚴重的曝光錯誤RAW也是回天乏術的。在攝影之路上我們一致認為前期拍攝工作才是最為重要的,後期的調整隻是一種讓照片更加出色的手段,不要本末倒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