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大家好,我是狗菌,上節講到了直方圖的類型以及如何通過直方圖看問題,我們接著上節的內容繼續講直方圖~
隨處可見的直方圖
直方圖的存在大大加強了攝影師對片子的掌控,由於直方圖可以很方便地看出片子存在的問題,所以前期後期都能看到直方圖的影子。
相機內置使用相機時,每次按下快門,片子會在液晶屏中預覽兩秒,很多小夥伴看到片子覺得還不錯,就急著開始拍下一張。其實液晶屏顯示是會有誤導的,往往與電腦顯示效果有所偏差。
仔細觀察片子,有沒有發現液晶屏中顯示的片子比較亮,也可能是手機拍照的原因,但是偏差肯定是會有的,只有直方圖才會完全一致。
通過直方圖判斷片子影調是最保險的手段,每次拍完照片,如果不確定是否曝光正常,可以回頭查看照片,然後通過【INFO.】鍵切換到有直方圖的看圖模式,一般明度直方圖就夠用了。
甚至拍照時為避免過曝,可以開啟高光警告,這樣每拍完一張照片,在之後兩秒的預覽時間內,過曝導致缺失圖像信息的高光區域會以黑色顯示,可以非常直觀的判斷片子是否過曝。
ACR/LRACR和LR的功能是一樣的,LR在管理照片和批量處理上會更具有優勢。狗菌平時ACR會用得更多,可以直接將原片拖到PS中打開ACR處理,不像LR新建立文件夾等一系列複雜操作。
ACR/LR界面的右上角會有顏色直方圖作為參考,瞧一眼基本面板,完全為直方圖量身打造,原片影調和色調上的不足基本都可以解決。
曲線/色階PS裡的一些調整操作也會出現直方圖的影子,常見的有曲線和色階工具。
曲線工具是最難掌握同樣也是最強大的調色工具,沒有之一,其「簡化版本」則為色階工具,狗菌這裡不過多講解,有空再單獨談談曲線。
「不靠譜」的直方圖
如果一味安利直方圖,內容似乎也沒啥亮點,凡事有利有弊,接下來狗菌講點不一樣的——直方圖的「不靠譜」。現場環境複雜多樣,直方圖畢竟是數據統計的表現形式,難免有局限性。
反差大的場景
一些日出日落等反差大的場景以及一些夜景,直方圖呈現出欠曝的假象,但其實卻是正常曝光,所以並不需要加一檔曝光,後期處理也要遵循客觀自然的原則,不能黑白顛倒。
白加黑減
白加黑減涉及到相機曝光原理,這裡不過多解釋,簡單來說就是遇到白色的主體需要加幾檔曝光,遇到黑色的主體需要減幾檔曝光。
只看上圖中的直方圖,似乎曝光正常,但是由於主體是雪景,反光較強,導致相機自動曝光不準確。片子中的雪景看起來灰濛濛的,所以需要加幾檔曝光,恢復雪景原來的亮度。
大面積色塊
前面有提到「偏色」,那麼如何判斷片子是由白平衡不準確造成的偏色呢?其實很簡單,就是原來應該黑白的地方出現了顏色。
一般而言,根據直方圖左邊/右邊溢出的顏色可以判斷出片子陰影/高光的偏色情況,上圖片子中的高光偏藍色,就是白平衡不準確造成的。
一旦畫面中出現大面積色塊,就會影響片子的偏色判斷,直方圖溢出的顏色很可能是大面積色塊所含的顏色,即沒有偏色這一說法。
更多細節看這裡~
關於直方圖,狗菌想說的就這麼多,大部分以介紹為主,總結下來就兩點要求——
1、拿相機拍照時,拍完後查看一下直方圖,確保無死白死黑,反差大的場景根據主題做取捨。
2、看到直方圖能大致判斷出片子影調、色調的情況,存在哪些不足。
狗菌這裡放一張直方圖,大家可以猜猜原片是啥子情況,評論區歡迎留言交流~~原創不易,你的鼓勵是狗菌最大的支持,如果喜歡或者覺得有用,記得點個讚唄~~
#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