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回到未來科技,今天我們來聊聊攝影的測光與曝光技術的應用。
測光原理與白加黑減
相機怎樣判斷曝光是否正常呢?這主要通過測光來實現。相機對環境進行測光,然後根據測得的數據確定光圈和快門時間,這樣就確定了曝光數據,即測光是否準確決定了曝光是否準確。在白天的室外,天空、水面、植物、建築物、水泥牆體、柏油路面等整體環境的光線反射率在18%左右,因為大部分環境是這樣的,所以相機就以此為標準進行測光,測出環境的明暗,決定曝光值。
室外自然光線條件下,如不是雪地、濃重的陰雨天氣,這種環境的整體反射率即接近18%,直接測光拍攝基本上就能獲得曝光準確的畫面。
光圈:F5.6
快門:1/400s
焦距:200mm
感光度:ISO 100
曝光補償:-0.3EV
此畫面這種高反差環境,其反射率也為18%,是指明暗各區域的平均反射率。
光圈:F7.1
快門:1/350s
焦距:'8mm
感光度:ISO 200
曝光補償:-0.7EV
在實際拍攝中,如果環境的反射率為18%,那麼相機測光所得到的曝光值就是準確的;如果反射率偏離了18%,相機就會自動進行糾正,如果反射率高於18%,相機就會自動降低一定的曝光值,如果反射率低於18%,相機就會自動增加一定的曝光值。例如偏亮的環境則相機會自動降低一定的曝光值,偏暗的環境則相機會自動增加一定的曝光值,這樣反而會使畫面整體曝光出現問題,因為無法準確還原環境明暗了。這就需要用戶對相機自行增減的曝光值進行調整,主要是通過曝光補償來進行調整,升高或降低一定的曝光補償值,可使拍攝的畫面曝光與實際場景更加一致。
拍攝較亮畫面時,相機會自動降低曝光值,這樣拍出的景物比實際會偏暗,需要攝影者手動增加一定的曝光補償;拍攝較暗畫面時,相機會自動增加曝光值,拍攝出的景物就會比實際偏亮,需要攝影者手動降低一定的曝光補償。這就是通常所說的「白加黑減」。
拍攝雪景時,通常情況下需要增加一定的曝光補償,進行「白加」。
拍攝原本較暗的場景畫面時,建議降低一定的曝光補償,進行「黑減」,拍的效果會更立體感強點。喜歡點個關注支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