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星「大紅斑」是颱風還是火山噴發?一起來分析吧

2020-08-19 旋渦裡的世界

木星「大紅斑」是颱風還是火山噴發?一起來分析吧

文/袁玉剛 圖/來自網際網路



圖1 木星大紅斑

木星(Jupiter)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中體積最大(半徑是地球的11倍,體積是地球的1321倍)、自轉最快的行星(赤道自轉周期為9小時50分30秒,兩極地區的自轉慢約5分鐘)。赤道的磁場強度為4.2高斯(0.42mT),極區的10至14高斯。溫度約200度,赤道與兩極溫差不超過3℃。木星表面上有17條亮環、暗環,有79 個衛星,較大的衛星木衛一、木衛二、木衛三、木衛四的間距符合提丟斯-波德法則,公轉共動關係固定為1:2:4:8。



圖2 木星

木星最引人注目的還是南緯23度那個著名的大紅斑。自西向東疾駛的赤道熱帶高氣壓帶和南溫帶高氣壓帶之間有一條深暗色的自東向西緩慢行駛的低氣壓帶。大紅斑就位於這條深暗色的低氣壓帶與南溫帶高氣壓帶之間,南側氣流向東,北側氣流緩慢向西,搓出一個反氣旋。大紅斑東西長約25000千米,南北跨度12000千米,雲頂比周圍的雲層高8千米,每6個地球日逆時針旋轉一周。

大紅斑中心部分有個大小約幾百公裡的核,在反時針旋渦中順時針緩慢旋轉,看起來好像不動。橙紅色區域的溫度要比周圍高出三到四攝氏度。木星高空中的最高溫度區域也位於大紅斑上空。



圖3 木星大紅斑的核

關於大紅斑是什麼,科學家們眾說紛紜。有的說,大紅斑就是一個反氣旋似的大颱風。有的說,根據木星探測器發回的資料,發現木星內部溫度很高,散發出來的熱量為從太陽光中吸收的熱量的2.5倍,推測,大紅斑可能是木星內部溫度最高的部分呈柱狀的旋渦不斷朝外噴射的地方,類似於地球上的火山噴發。

真相只能有一個。大紅斑究竟是颱風還是火山噴發?

咱們根據資料分析一下看。

1、大紅斑反向旋轉。北側氣流緩慢向西,南側氣流向東,看起來是搓出了一個反氣旋。這與颱風類似。但颱風的中心有風眼,即沒有物質的空間。大紅斑沒有風眼,只是一個旋渦。很難說大紅斑是颱風。



圖4 地球南半球颶風

2、大紅斑的紅物質與周圍的迥異,顯然不是颱風旋聚的。

3、大紅斑橙紅色區域的溫度要比周圍高出三到四攝氏度,並且大紅斑上空的溫度也明顯高於周圍區域。科學家們說,「這種溫度的差異已經足夠引起中心順時針方向的環流運動。」我則認為大紅斑及其上空的溫度明顯高於周圍區域說明熱源在木星內部。

4、大紅斑與木星自轉同步。木星表面大氣向東流動,大紅斑不動。北側赤道高氣壓帶自西向東疾駛的氣流沒有降服大紅斑說明大紅斑非常頑強,西邊的小紅斑、小白斑逐漸靠近大紅斑說明大紅斑巋然不動。顯然大紅斑根深杆壯,不懼狂風。



圖5 小紅斑、小白斑逐漸靠近大紅斑

5、大紅斑核心好像順時針轉動。意味著核與外側不是同一個系統。

由此分析,大紅斑不是颱風,而是火山噴發,高速、持久、頑強的火山噴發。

一般來說,火山噴發物應該落回,但木星的火山噴發力量太大了,噴出來的又是高溫氣體,被巨厚的大氣層包裹,只露出一個頭,一個旋轉著的紅色的溫熱的頭。所以大紅斑及其以上的高空的溫度都比周圍高。正因為大紅斑是火山噴發,所以自轉方向與木星一致,就像地球南半球颶風一樣。至於反氣旋只是木星表面兩個相向而行的氣流搓出來的圍在大紅斑周圍而已。向深處追蹤會發現大紅斑依然是中流砥柱。正因為大紅斑不是氣旋,所以沒有風眼,沒有旋臂。正因為大紅斑不是氣旋,所以才高高在上地檢閱一個個穿梭而過的氣旋。

當然,你也可以說,大紅斑不是火山噴發,而是氣體噴發。因為我們觀測到的絕大多數是氣體。

有些科學家警告說,20年內木星的大紅斑有可能消失,因為它現在正在逐漸縮小。不必杞人憂天。木星大紅斑不會馬上消失。因為木星內部劇烈的摩擦產生了大量熱量。這些熱量需要釋放。有了釋放的窗口,為什麼要急著關上呢?

孰是孰非,讓我們拭目以待。

相關焦點

  • 木星大紅斑要消失了
    木星,是太陽系八大行星當中的龐然大物,它因表面有一個大紅斑而被世人所熟知。1665年,法國天文學家發現木星有一條大紅斑並把它繪製成圖,終於引起了國際天文學界的注意,此後,至1713年,這條大紅斑在可見光的波段下斷斷續續的被觀測著。1973年,為探明木星真相,美國發射了無人勘測器——先鋒10號。經過1年零9個月的宇宙飛行,「先鋒10號」終於來到了木星附近,並拍攝到了木星外形的彩色照片發回地球。這些照片讓人們清楚地看到了木星上的大紅斑。
  • 木星:不止是地球的守護星 還可能是地球的創造者
    目前對於木星的探索還有很多的謎團,我們首先來說說木星大紅斑。木星大紅斑又被很多人稱作木星之眼。這個大紅斑實際上是木星上的颱風,目前已經颳了400多年,天文學家在第一次觀測的時候就已經發現了它,並一度認為它是永恆存在的,但是目前觀測它正在慢慢縮小。那麼在這個大紅斑為什麼能夠在氣體流速每秒300公裡的木星上不被吹散並且存在400多年的呢?還有大紅斑的顏色為什麼是紅色,為何在周邊氣體的顏色中尤為突出?這些謎團都還未解開。
  • 木星:不止是地球的守護星 還可能是地球的創造者
    至今人類已經觀測到了木星身邊有79顆衛星,由此也稱木星為木星系。1989年,美國NASA發射了伽利略號耗時六年到達了木星,又在2011年發射朱諾號展開對木星雲層下面的探測,而NASA會在這些探測之後將太空飛行器燒掉,這也為很多航天迷留下了猜想。目前對於木星的探索還有很多的謎團,我們首先來說說木星大紅斑。木星大紅斑又被很多人稱作木星之眼。
  • 木星大紅斑是什麼?是一個超大颱風嗎?很多人不清楚,答案在這裡
    這裡是徐哲愛美麗,喜歡我推薦的文章的小夥伴們可以多多關注我,每天會為大家獻上科學文章 木星大紅斑從本質上講也屬於風暴,是一種發生在行星大氣層中的巨型旋轉式風暴,它是木星表面最顯著的特徵,說到它的規模,那就更驚人了,近些年測量的它的大小大致是左右長約25000千米,上下跨度12000千米,幾乎可以放下兩個地球,其厚度也達數百公裡,所以地球上的颱風和颶風相對於木星大紅斑來說都是特別微小的。
  • 木星大紅斑的特殊象徵意義
    當人們關注木星時,大多離不開它特殊的標記——大紅斑。木星大紅斑位於木星南半球的南回歸線上,是一個巨大的逆時針旋轉的漩渦,據相關研究,大紅斑已存在數百年了。 為了突出木星大紅斑的體量規模,如果將地球皮膚——地殼展開,貼到木星大紅斑上面,面積幾乎恰好相當。所以,從等量替換的角度而言,木星大紅斑漩渦相當於地球洋陸漩渦,用計算機術語來講,木星大紅斑相當於地球洋陸漩渦的鏡像,前者更接近平面直觀,後者似乎立體難辨。
  • 木星表面最大的風暴「大紅斑」,持續了數百年從來沒有完全消失過
    我們一說起風暴,馬上就會想起颱風或者是颶風的巨大雲系,颱風是強烈發展的熱帶風暴,由於中心氣壓很低,周圍的空氣向中心輻合併發生旋轉,在地轉偏向力的影響下,北半球檯風呈逆時針旋轉,南半球檯風呈順時針旋轉,在垂直方向上空氣呈上升運動,空氣中的水汽冷卻凝結,形成龐大的雲系,在衛星雲圖中清晰可見。
  • 木星的大紅斑怎麼了?
    近年一些照片顯示木星那個漂亮的大紅斑似乎有被拆散的趨勢,「脫落」下來的小小紅色斑點四散開來,一些科學家開始擔心,大紅斑是不是在變小,以後會消失?木星大紅斑與地球的大小對比示意圖。發現細胞的英國物理學家胡克(Robert Hooke)最早在1665年發現了木星上的這塊大紅斑。直到1979年,人們通過兩艘太空船近距離飛過木星拍攝的照片,才了解到那是一塊漂浮在有地球幾倍大的渦流之上的紅色雲層。但是同時,科學家將紅斑區域與19世紀的照片對比,覺得只有當時的一半大,首次引發了紅斑是不是會消失的顧慮。
  • 「朱諾號」捕捉到木星衛星「火山噴發」畫面(組圖)
    2019年1月6日訊,一組太空科學家在木星衛星木衛一第17次飛越木星時捕捉到了火山羽狀物的新圖像。12月21日冬至期間,朱諾號的四個相機捕捉到了木星衛星伊俄(Io)圖像。伊俄是太陽系中火山最多的天體。朱諾卡姆,恆星參考單位(SRU),木星紅外極光繪圖儀(JIRAM)和紫外成像光譜儀(uv成像光譜儀)觀察木衛一超過一個小時,提供了月球極地區域的一瞥以及活躍噴發證據。「朱諾號」任務的首席研究員、西南研究院空間科學與工程部副主任斯科特博爾頓(Scott Bolton)說:我們知道,通過多光譜觀測木衛一極地區域,我們正在開闢新局面,但沒人料到我們會如此幸運,能看到活躍的火山煙羽從衛星表面噴發出來。
  • 木星大紅斑
    太空人不確定木星紅斑是永恆的還是暫時的這可能是一個暫時的情況,也有可能木星的紅斑繼續減少它的大小。如果它繼續減少,到2040年可能看起來就像一個圓形了。我們已經在《天文在線》上寫了很多關於木星紅斑的文章。這是一個關於木星小紅斑的文章,這是一個關於木星紅斑一起碰撞的文章。
  • 木星大紅斑深度是地球海洋50倍
    大紅斑是木星表面最著名的特徵性標誌,它其實是一團激烈的沿逆時針方向運動的下沉氣流,也就是一個巨大風暴,但它的規模無論是地球上還是地球附近都絕不可能見到,其長約25000千米,上下12000千米,可以鯨吞整個地球。迄今為止,這個大風暴已經「刮」了至少200年到350年,但卻完全沒有停歇過。科學家一直不清楚為什麼大紅斑能夠如此持久地存在,以及它的「根」究竟在哪裡。
  • 木星大紅斑:不是害羞,是曬傷
    根據卡西尼探測器的觀測數據,天文學家認為木星大紅斑的顏色是簡單化合物在陽光照片下分解的結果,而非這個大氣旋從木星內部翻上來的物質。圖片來源:NASA/JPL-Caltech/ Space Science Institute木星大紅斑的紅色,很可能來自木星高層大氣中被陽光分解的簡單化合物,這是對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卡西尼任務發回的數據進行最新分析後得出的結論。這一結果與有關大紅斑顏色起源的其他主流理論相反——後者認為,紅色化合物來自於木星的雲層之下。
  • 日本遭遇史上最強颱風?跟著來的還有地震+火山噴發
    然而颱風登陸還不算完,當地時間12日下午4點48分左右,位於九州鹿兒島的櫻島火山發生噴發。 日本網友面對這樣的自然災害,無奈的表示:颱風,地震,火山噴發一起來,寶可夢的場景真的跨入現實了……
  • 大紅斑咋還在?新模型或揭示木星「胎記」長壽秘訣
    理論上早該消失的大紅斑為何還在?新模型或揭示木星「胎記」長壽秘訣無論從體積還是質量上看,木星都可謂太陽系行星中的「巨無霸」。儘管不少探測器早已飛掠木星,這顆外表如同油畫般的氣體星球依然蒙著一層層神秘的面紗。
  • 多災多難的日本火山又噴發了!
    日本昨天又雙叒叕火山爆發了,叔已經記不清這次第幾次了,日本真的一個多災多難的國家啊!朝日電視臺8日報導稱,據日本氣象廳消息,7日晚22時8分左右,淺間山突然發生小規模噴發。此次火山噴發的噴煙高達1800米,向北飄散噴出的火山巖則散落在火山口附近半徑200米的地區。
  • 為什麼木星有一個大紅斑?
    大紅斑是逆時針旋轉的,周期大約是6地球日,或14個木星日。它的直徑是東西長24–40,000公裡,和南北寬12–14,000公裡,大到足以放進2-3個地球。還不是很確實的知道大紅斑呈現紅色的原因,科學家發現木星的大紅斑面積正在縮小,暗示木星上的超級風暴出現衰退的跡象。儘管木星的大紅斑被科學家研究了近150年,但它的形成和一些機制仍然是個迷。
  • 如果火山噴發到太空會怎麼樣?
    ,火山爆發性的噴發威力很大,以至於噴發物可以到達太空。如果地球上一個巨大的火山可以噴出那麼高的巖漿呢?這對我們的氣候會有什麼影響?有什麼辦法能夠讓我們在這樣的火山噴發發生後繼續存在嗎?這裡是濤濤隨記,如果火山噴發到太空中會怎麼樣呢?我可以馬上回答你。
  • 木星有多恐怖?北半球再現大風暴,未來可能超越「大紅斑」
    如此高的自轉速度也造成了木星是一個風暴肆虐,風速最高能達到150米/秒的恐怖星球。最為著名的就是木星南半球的大紅斑。上圖是旅行者1號拍攝的木星大紅斑,在2017年之前,這張圖片是人類探測器最近距離拍攝的大紅斑。
  • 木星有多恐怖?北半球再現大風暴,未來可能超越「大紅斑」
    最為著名的就是木星南半球的大紅斑。主要原因是大紅斑一直在往靠近赤道的方向漂移。由於赤道處木星大氣層間的相對運動速度較為緩慢,所以這讓大紅斑失去了動力。其實木星的主要成分還是氫和氦,這兩種元素分別佔了木星質量的75%及24%,剩下的1%就是其他的元素的。不要小看這1%,要知道木星的質量非常大。
  • 木星大紅斑圖集,比地球還大,形成原因還是一個謎
    天文學家認為,木星大紅斑是太陽系中最大的風暴,科學家們無法確定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大紅斑的形成。木星巨大的風暴直徑約為10,160英裡,略大於地球的直徑,是一種稱為反氣旋的高壓風系統,自19世紀以來一直在逐漸縮小規模。天文學家們認為大紅斑已經持續了持續了數百年。
  • 地球被木星「盯」上?大紅斑內出現黑色眼睛,木星怎麼了?
    然而在很多科幻作品中,有關木星的科普也十分值得人們關注,木星在太陽系的演化和生命的誕生過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根據哈勃望遠鏡傳回的相關照片,木星表面擁有巨大的紅斑,看起來十分顯眼。科學家們藉助於相關理論分析,由於木星是一個氣態行星,所以它的大氣狀態也十分特殊,大紅斑很有可能是木星大氣中的氣旋風暴,特殊的條件導致它在幾百年間沒有消失,並且隨著木星的不斷運動而改變位置和大小。最近,有科學家發現,大紅斑的相關照片顯示其內部出現黑色圓圈,像一隻眼睛在遠遠地盯著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