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星大紅斑是什麼?是一個超大颱風嗎?很多人不清楚,答案在這裡

2020-11-25 騰訊網

這裡是徐哲愛美麗,喜歡我推薦的文章的小夥伴們可以多多關注我,每天會為大家獻上科學文章

木星大紅斑從本質上講也屬於風暴,是一種發生在行星大氣層中的巨型旋轉式風暴,它是木星表面最顯著的特徵,說到它的規模,那就更驚人了,近些年測量的它的大小大致是左右長約25000千米,上下跨度12000千米,幾乎可以放下兩個地球,其厚度也達數百公裡,所以地球上的颱風和颶風相對於木星大紅斑來說都是特別微小的。

1.木星大紅斑木星大紅斑是木星表面的特徵性標誌,長約25000千米,上下跨度12000千米。1664年,羅伯特·虎克成為第一個觀測到木星大紅斑的人。如今,「大紅斑」持續了300多年,天文學家和氣候學家基本認定,這就是一個巨大的氣旋風暴。2.理化特性A.組成:「大紅斑」的主要組成氣體是氨和甲烷。B.特點:激烈的逆時針方向運動的下沉氣流,因為氣流中含有大量的紅磷化合物,所以顏色呈褐色。過去百年來,大紅斑的顏色還在不斷變化,證明其中紅磷化合物的含量也在變化。

木星大紅斑是木星表面的特徵性標誌,是木星上最大的風暴氣旋,長約25000千米,上下跨度12000千米,每6個地球日按逆時針方向旋轉一周,經常捲起高達8千米的雲塔。自從17世紀天文學家首次觀測到此風暴,大紅斑至少已存在200到350年。它已經改變了顏色和形狀,但卻從來沒有完全消失過。

小編給大家發布的這些文章就到這裡了,明天我們再見哦!文章都是小編盡心寫的,希望大家不要私自盜取!

相關焦點

  • 木星「大紅斑」是颱風還是火山噴發?一起來分析吧
    木星「大紅斑」是颱風還是火山噴發?大紅斑就位於這條深暗色的低氣壓帶與南溫帶高氣壓帶之間,南側氣流向東,北側氣流緩慢向西,搓出一個反氣旋。大紅斑東西長約25000千米,南北跨度12000千米,雲頂比周圍的雲層高8千米,每6個地球日逆時針旋轉一周。大紅斑中心部分有個大小約幾百公裡的核,在反時針旋渦中順時針緩慢旋轉,看起來好像不動。橙紅色區域的溫度要比周圍高出三到四攝氏度。木星高空中的最高溫度區域也位於大紅斑上空。
  • 木星大紅斑要消失了
    木星,是太陽系八大行星當中的龐然大物,它因表面有一個大紅斑而被世人所熟知。1665年,法國天文學家發現木星有一條大紅斑並把它繪製成圖,終於引起了國際天文學界的注意,此後,至1713年,這條大紅斑在可見光的波段下斷斷續續的被觀測著。1973年,為探明木星真相,美國發射了無人勘測器——先鋒10號。經過1年零9個月的宇宙飛行,「先鋒10號」終於來到了木星附近,並拍攝到了木星外形的彩色照片發回地球。這些照片讓人們清楚地看到了木星上的大紅斑。
  • 為什麼木星有一個大紅斑?
    大紅斑是一個在木星的南赤道帶邊緣存在了很久的反氣旋旋渦,它看上去是一個非常穩定的特徵,有很多證據表明它已經被持續觀測了350年。
  • 木星表面最大的風暴「大紅斑」,持續了數百年從來沒有完全消失過
    金星就不一樣了,金星擁有稠密的大氣層,金星的大氣壓差不多是地球的92倍,金星表層的大氣運動比較緩慢,但是上層大氣的運動十分劇烈,速度可以達到每小時數百千米,形成強勁的風暴。不過,說到行星風暴,最為著名的要數氣體巨行星木星表面的「大紅斑」了,大紅斑是木星的一個醒目標誌。
  • 木星大紅斑:你可知我「眼」中飽含的秘密?
    在這段時間裡,它使用最先進的儀器和成像儀拍攝了木星雲頂、地極和不同地區帶的圖片。飛到了比以往任何太空飛行器都更接近木星的距離對其進行探測。朱諾配備了八種不同的儀器,每種都被設計用於觀測木星大氣層的不同屬性,再加上一個被稱為JunoCam的成像儀,使得我們能對木星的漩渦和滾動的雲層進行前所未有的清晰成像。
  • 地球上的颱風和木星上的風暴比起來會怎樣?
    例如昨日凌晨登陸我國浙江省溫嶺市的2019年第九號颱風「利奇馬」,風速達到52米每秒,屬於16級的超強颱風。從其路線可以看出來,它將從登陸地繼續向北移動,會穿過江浙一帶進入黃海西部海域,繼續向北登陸山東半島,最終穿過山東半島進入渤海海域。由於是在陸地上移動沒有能量供應,颱風的規模在逐漸弱化。最終進入渤海海域的時候可能就變成六七級的強風了。
  • 木星大紅斑存在一個神秘熱源
    據外媒報導,日前,一份發表於《Nature》上的研究報告表明,木星大紅斑(Great Red Spot)上的高層大氣溫度比該大氣層的其他任何一個地方都要高
  • 木星的大紅斑怎麼了?
    近年一些照片顯示木星那個漂亮的大紅斑似乎有被拆散的趨勢,「脫落」下來的小小紅色斑點四散開來,一些科學家開始擔心,大紅斑是不是在變小,以後會消失?木星大紅斑與地球的大小對比示意圖。於是真正的問題是:紅雲面積的縮小是由於渦流的縮小造成的嗎?馬庫斯說他們的研究認為,沒有證據顯示下面的渦流的大小或強度有任何變化。木星上的氣旋與反氣旋分析顯示,木星大紅斑旁邊的渦流與它的相互作用對其影響很大。
  • 木星大紅斑
    木星的紅斑是太陽系最突出的特徵之一。這是一個和地球三倍一樣大小的巨大風暴。自從太空人第一次用望遠鏡看見它開始,它一直圍繞著木星雲層頂端肆虐。太空人不確定木星紅斑是永恆的還是暫時的這可能是一個暫時的情況,也有可能木星的紅斑繼續減少它的大小。如果它繼續減少,到2040年可能看起來就像一個圓形了。我們已經在《天文在線》上寫了很多關於木星紅斑的文章。這是一個關於木星小紅斑的文章,這是一個關於木星紅斑一起碰撞的文章。
  • 木星上的大紅斑終將會消失!這是真的嗎?
    星是一個巨大的液態氫星體,隨著深度的增加,在距離表面至少5000千米深處,液態氫在高壓和高溫環境下形成,據推測,木星的中心是一個含矽酸鹽和鐵等物質組成的核區,物質組成與密度呈連續過渡,據朱諾號木星探測器傳回的照片,木星上有著特別明顯的大紅斑,根據歷史觀測數據,大紅斑正在不斷縮小,形狀變得越來越圓,顏色也隨著時間發生變化。
  • 大紅斑咋還在?新模型或揭示木星「胎記」長壽秘訣
    除了令人驚嘆的紅色和白色條帶之外,木星上格外撩撥人心的就是大紅斑。據朱諾號木星探測器傳回的照片,大紅斑呈橢圓形,宛如一顆巨大的寶石鑲嵌在木星的大氣雲帶之間。大紅斑仿若木星的一個胎記。自1665年被天文學家卡西尼(Cassini)發現以來,大紅斑被人類知曉已長達300多年,人類對大紅斑的連續觀測也有100多年歷史。
  • 木星大紅斑:不是害羞,是曬傷
    根據卡西尼探測器的觀測數據,天文學家認為木星大紅斑的顏色是簡單化合物在陽光照片下分解的結果,而非這個大氣旋從木星內部翻上來的物質。接著,這些科學家又對比了卡西尼探測器上的光學及紅外繪圖光譜儀(VIMS)對大紅斑的觀測數據。他們發現,他們在實驗室裡得到的那種紅色化合物的光散射特性,與他們根據觀測數據建立的一個大紅斑模型完好吻合——在這個模型裡,這種紅色物質僅存在於大紅斑這一巨型氣旋結構的最頂層。「我們的模型指出,在紅色物質構成的最上層雲層之下,大紅斑的絕大部分實際上是無色的。」
  • 如果沒有攝像機,木星發生颶風形成大紅斑的情景,可能難得一見!
    如果沒有攝像機,木星發生颶風形成大紅斑的情景,可能難得一見!尋找世界多樣文化,歡迎來到何途視咖。宇宙中的天體紛雜多樣,多的數也數不清,地球只是其中的微小一個罷了,它與其它七個孿生兄弟被歸為行星。只是由於地球上有得天獨厚的條件才得以人類在上面生活,換做是其它星體中的任何一個人類都無法生存,就連它的孿生兄弟上也不例外。這不,在木星上就會發生巨大的颶風,如果沒有攝像機的存在,我們可能一輩子都不會欣賞到這樣的景象,快一起來看看吧。同為行星中的一個,木星的體積與質量可是比地球龐大的多,不過這裡不存在適合人類生存的條件。
  • 木星之眼「大紅斑」或在20年內消失,對人類有影響嗎?
    木星是太陽系體積最大的行星,體積相當於地球的1300多倍。它吸引了太多人的關注,以至於上世紀70年代NASA發射的旅行者1號和2號,都在木星軌道中流連忘返。作為一個巨大的氣態行星,木星上的風暴從未停止,而造成這些風暴產生的根源,就是著名的木星「大紅斑」。
  • 木星大紅斑最誇張時有多大?200年前出現過,現在卻可能要消失了
    如果放在木星,別說樹,樓都能飛起來。作為一顆氣體巨星,木星表面大氣可謂是波雲詭譎,十分活躍。在木星六百多億平方公裡的表面上,到處都是恐怖的氣旋。我們平時看到的木星表面的各種條帶,其實都是翻滾的雲層。而它表面的一個一個「圈」,則全都是恐怖的氣旋,最大風速可以達到每秒150米。要知道,高鐵的速度也只有每秒不到100米。
  • 木星:不止是地球的守護星 還可能是地球的創造者
    由於木星的自轉軸和它的公轉平面幾乎垂直,所以木星上面沒有四季。而肉眼可見木星上面有很多紋路,其實這是因為木星本身就是一個氣體星球, 他沒有固體核心,90%是氫氣,10%是氦氣。  目前對於木星的探索還有很多的謎團,我們首先來說說木星大紅斑。木星大紅斑又被很多人稱作木星之眼。
  • 木星:不止是地球的守護星 還可能是地球的創造者
    至今人類已經觀測到了木星身邊有79顆衛星,由此也稱木星為木星系。1989年,美國NASA發射了伽利略號耗時六年到達了木星,又在2011年發射朱諾號展開對木星雲層下面的探測,而NASA會在這些探測之後將太空飛行器燒掉,這也為很多航天迷留下了猜想。目前對於木星的探索還有很多的謎團,我們首先來說說木星大紅斑。木星大紅斑又被很多人稱作木星之眼。
  • 木星大紅斑深度是地球海洋50倍
    大紅斑是木星表面最著名的特徵性標誌,它其實是一團激烈的沿逆時針方向運動的下沉氣流,也就是一個巨大風暴,但它的規模無論是地球上還是地球附近都絕不可能見到,其長約25000千米,上下12000千米,可以鯨吞整個地球。迄今為止,這個大風暴已經「刮」了至少200年到350年,但卻完全沒有停歇過。科學家一直不清楚為什麼大紅斑能夠如此持久地存在,以及它的「根」究竟在哪裡。
  • 大紅斑、小紅斑,木星上演最大風暴之爭
    即使你使用8業餘的觀測裝備,如小型反射天文望遠鏡在白天也可以清楚的看到。差不多100年後的1979年,大紅斑的南北尺寸基本未發生改變,但大紅斑的寬度減小為25000公裡(15535英裡),僅相當於2個地球直徑大小。
  • 木星神秘的大紅斑是什麼?木星式颶風有多大?
    這聽起來像是科幻小說的一部分,但實際上木星上確實存在這樣的大氣擾動。它被稱為大紅斑,行星科學家認為它至少從16世紀中期就在木星的雲層中不停旋轉。自1830年以來,人們已經使用望遠鏡和太空飛行器觀察了木星當前「版本」的颶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