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星大紅斑最誇張時有多大?200年前出現過,現在卻可能要消失了

2020-12-04 姿勢分子knowledge

小米總裁雷軍有一句話:「站在風口上,豬都能飛起來。」這句話說的是商機,但是在現實生活中也是有道理的,風大了,別說豬,樹都能飛起來。

不過,這也只是地球的風。如果放在木星,別說樹,樓都能飛起來。

作為一顆氣體巨星,木星表面大氣可謂是波雲詭譎,十分活躍。在木星六百多億平方公裡的表面上,到處都是恐怖的氣旋。我們平時看到的木星表面的各種條帶,其實都是翻滾的雲層。而它表面的一個一個「圈」,則全都是恐怖的氣旋,最大風速可以達到每秒150米。要知道,高鐵的速度也只有每秒不到100米。

在木星表面,最恐怖的非大紅斑莫屬。遠遠望去,就好像木星的一隻恐怖的眼睛,在死死地盯著這個宇宙。這讓我想起來尼採的那一句話:當你遠遠凝視深淵時,深淵也在凝視著你。

1665年的時候,科學家就發現了木星的大紅斑,並且將它紀錄下來。從此,他們就不斷地對其進行觀測。地球上的天文學家換了一茬又一茬,大紅斑依舊堅挺,雖然體型會時時發生變化,但總體上並沒有太多改變。

據記載,大約在19世紀00年代的末期,也就是200多年前,大紅斑達到了人類記錄中的最大值。當時,木星的大紅斑東西跨幅可達40000公裡,足夠並排放下3顆地球。時至今日,木星大紅斑已經今非昔比了,只有這麼大。

這麼大都是抬舉它了,因為現在的大紅斑還要更小。

200年前的大紅斑,大約是這麼大——

如果把地球放上去,大概是這樣的效果:

1979年,美國的旅行者1號探測器掠過木星,第一次帶領人類近距離觀測大紅斑。那個時候,大紅斑已經過了巔峰期。

有人把北美洲地圖和當時的大紅斑做了對比,大概是這樣的畫風。

或者把中國地圖放在那裡,大概是這樣的比例。

可以看得出來,和巔峰時期的大紅斑相比,已經小得多了。最初,科學家們並沒有特別重視這件事,因為就像我們上面說的,大紅斑的體型變化本來就是很正常的。可是,時間長了,科學家發現:這一次大紅斑怎麼只變小、不變大呢?

1979年旅行者號探測器飛掠木星時,大紅斑的直徑還有差不多23335公裡。到了2015年5月,大紅斑的跨幅已經只剩下16496公裡了。2017年4月,NASA的朱諾號探測器給大紅斑來了一個近距離特寫,滿屏都是這個巨大的風暴。此時,它還剩下16350公裡的跨幅。

據介紹,這一次大紅斑的縮水最早可以追溯到1878年。尤其從2012年開始,大紅斑的縮水愈演愈烈,速度也大幅提升。天文學家表示,在過去的10年裡,大紅斑縮水了15%。

而且,從我們上面兩版大紅斑的圖片中大家可以看得出,它最初是比較扁的橢圓形,如今已經越來越接近正圓了(實際上,它的南北跨服相對比較穩定,只有東西跨幅變化比較明顯)。按照這個趨勢,大約在2040年,大紅斑就要變成正圓了。

變成正圓不要緊,最怕的是變成南北為長半軸、東西為短半軸的橢圓,甚至於最後消失……這個350多年以前就被人類發現的氣旋,難道真的無可挽救了嗎?

尷尬的是,我們還沒有搞明白大紅斑是怎麼來的,就要考慮它會不會沒。直到現在,科學家也沒弄明白一個氣旋為何能持續350多年甚至更久——誰知道它此前存在多久了呢!有人認為,木星大紅斑之所以能夠持久存在,就在於它不斷吞噬著周圍的其他小氣旋。可是美國哈佛大學地球和行星科學系的博士後哈桑扎德認為,僅僅這個因素不足以解釋大紅斑持久之謎。

因此,搞清楚大紅斑為何會形成,它持續數百年經久不衰的秘密在哪裡,才是它是否會消失的答案。

正是出於這個原因,很多科學家才對日漸縮水的大紅斑反而很有信心。因為儘管大紅斑看起來越來越小,但目前仍然沒有證據表明它的動力源和它的強度有變弱的跡象。只要動力還在,就不怕它消失。

目前來說,科學家認為大紅斑的動力源來自於木星大氣的深處。朱諾號探測器給出的數據令人震驚,木星大紅斑的深度可以達到349公裡,這是地球最深處——馬裡亞納海溝的數十倍!因此,大紅斑的動力源,有可能是木星內核的熱量傳送的表面,突破大氣層而湧出的結果。如果是這樣,那麼這個動力源恐怕是不會消失的,大紅斑就沒有什麼可擔心的。

不過,這個推測目前也是沒有定論。想要知道大紅斑的命運,還有待於科學家們持續的觀測和分析了。

相關焦點

  • 木星大紅斑要消失了
    木星,是太陽系八大行星當中的龐然大物,它因表面有一個大紅斑而被世人所熟知。9年,國外有個叫做羅伯特·虎克的人,第一次看到木星上的大紅斑。1665年,法國天文學家發現木星有一條大紅斑並把它繪製成圖,終於引起了國際天文學界的注意,此後,至1713年,這條大紅斑在可見光的波段下斷斷續續的被觀測著。1973年,為探明木星真相,美國發射了無人勘測器——先鋒10號。經過1年零9個月的宇宙飛行,「先鋒10號」終於來到了木星附近,並拍攝到了木星外形的彩色照片發回地球。這些照片讓人們清楚地看到了木星上的大紅斑。
  • 木星的大紅斑可能在20年內消失
    在1830年首次出現,而從17世紀的觀測結果也揭示了木星表面的一個巨大斑點,可能是同一個風暴系統。這表明木星的大紅斑(GRS)已經持續了數個世紀。在最近的一篇報導中,Business Insider與美國宇航局噴氣推進實驗室領導的Juno任務成員,和行星科學家就巨型風暴的命運進行了交談。
  • 在你我的有生之年,木星大紅斑很可能將永遠消失!
    如果有機會,好好多看看著名的木星大紅斑吧。要知道,這巨大的風暴氣旋正在日益萎縮,很可能在我們的有生之年會永遠消失。
  • 木星上的大紅斑終將會消失!這是真的嗎?
    木星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中體積最大、自轉最快的行星,從內向外的第五顆行星,它的質量為太陽的千分之一,是太陽系中其它七大行星質量總和的2.5倍,無論從體積還是質量上看,木星都可謂太陽系行星中的「巨無霸」。星是一個巨大的液態氫星體,隨著深度的增加,在距離表面至少5000千米深處,液態氫在高壓和高溫環境下形成,據推測,木星的中心是一個含矽酸鹽和鐵等物質組成的核區,物質組成與密度呈連續過渡,據朱諾號木星探測器傳回的照片,木星上有著特別明顯的大紅斑,根據歷史觀測數據,大紅斑正在不斷縮小,形狀變得越來越圓,顏色也隨著時間發生變化。
  • 木星「大紅斑」未來幾百年就消失了~~~
    8月4日消息,據外國媒體報導,位於木星一側的巨型風暴,即大紅斑有望很快消散,但是這個過程需要好幾百年,目前它仍是太陽系最受矚目和最神秘的一大特色
  • 木星表面最大的風暴「大紅斑」,持續了數百年從來沒有完全消失過
    「風暴」一詞主要是指強烈天氣系統過境時出現的天氣過程,通常是指伴有強風或強降水的天氣系統,包括颱風(颶風)、龍捲風、雷暴、低氣壓和寒潮等天氣系統造成的大風和暴雨現象。不過,說到行星風暴,最為著名的要數氣體巨行星木星表面的「大紅斑」了,大紅斑是木星的一個醒目標誌。
  • 「大紅斑」可能在未來20年內消失
    據媒體報導,美國宇航局噴氣推進實驗室研究人員表示,木星標誌性特徵「大紅斑」可能在未來20年內消失。木星大紅斑比地球大,首次發現於1830年,同時,17世紀也發現木星表面一個巨大斑點,可能是後期證實的大紅斑。這表明木星大紅斑已在木星表面肆虐數個世紀。
  • 木星之眼「大紅斑」或在20年內消失,對人類有影響嗎?
    現如今,科學家們發現木星「大紅斑「的體積正在逐漸縮小,如果按照目前的趨勢,它很可能會在20年內從木星上消失作為木星上最引人關注的天文特徵,」大紅斑「對火星究竟意味著什麼,它的消失跟人類有關係嗎?
  • 木星神秘的大紅斑是什麼?木星式颶風有多大?
    這聽起來像是科幻小說的一部分,但實際上木星上確實存在這樣的大氣擾動。它被稱為大紅斑,行星科學家認為它至少從16世紀中期就在木星的雲層中不停旋轉。自1830年以來,人們已經使用望遠鏡和太空飛行器觀察了木星當前「版本」的颶風。
  • 大紅斑咋還在?新模型或揭示木星「胎記」長壽秘訣
    面對大紅斑的改變,有學者提出,大紅斑終將會消失。這是真的嗎?多彩的反氣旋風暴在此之前,先要搞清楚大紅斑究竟是什麼。木星就像一顆被彩虹條帶包裹的星球,這些條帶是因木星上氨冰雲的厚度和高度差異造成的,也與大氣壓的不同有關。
  • 木星「大紅斑」是颱風還是火山噴發?一起來分析吧
    溫度約200度,赤道與兩極溫差不超過3℃。木星表面上有17條亮環、暗環,有79 個衛星,較大的衛星木衛一、木衛二、木衛三、木衛四的間距符合提丟斯-波德法則,公轉共動關係固定為1:2:4:8。大紅斑東西長約25000千米,南北跨度12000千米,雲頂比周圍的雲層高8千米,每6個地球日逆時針旋轉一周。大紅斑中心部分有個大小約幾百公裡的核,在反時針旋渦中順時針緩慢旋轉,看起來好像不動。橙紅色區域的溫度要比周圍高出三到四攝氏度。木星高空中的最高溫度區域也位於大紅斑上空。
  • 地球被木星「盯」上?大紅斑內出現黑色眼睛,木星怎麼了?
    然而在很多科幻作品中,有關木星的科普也十分值得人們關注,木星在太陽系的演化和生命的誕生過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根據哈勃望遠鏡傳回的相關照片,木星表面擁有巨大的紅斑,看起來十分顯眼。科學家們藉助於相關理論分析,由於木星是一個氣態行星,所以它的大氣狀態也十分特殊,大紅斑很有可能是木星大氣中的氣旋風暴,特殊的條件導致它在幾百年間沒有消失,並且隨著木星的不斷運動而改變位置和大小。最近,有科學家發現,大紅斑的相關照片顯示其內部出現黑色圓圈,像一隻眼睛在遠遠地盯著地球。
  • 大紅斑、小紅斑,木星上演最大風暴之爭
    大紅斑會消失麼?注意,大紅斑正在消失。木星最著名的大氣「景點」-大紅斑,多年來持續變小。上世紀60年代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透過我那塊6英寸厚的埃德蒙反光鏡木星的大紅斑清晰可見,足足有三個地球大,但現在已經嚴重縮水。
  • 木星有多恐怖?北半球再現大風暴,未來可能超越「大紅斑」
    並且可最為可怕的是,如此龐大的身軀,木星自轉一圈只需要短短的10個小時。木星的赤道總長度為45萬公裡,這是個啥概念,地球到月球的平均距離才38萬公裡,10小時要想一圈,那麼赤道的線速度就要高達每秒12.6公裡。
  • 木星有多恐怖?北半球再現大風暴,未來可能超越「大紅斑」
    其實木星的主要成分還是氫和氦,這兩種元素分別佔了木星質量的75%及24%,剩下的1%就是其他的元素的。不要小看這1%,要知道木星的質量非常大。而風暴就最容易形成在高緯度,層與層間對流比較強烈的地方。而最近也就是8月25號,哈勃望遠鏡再次對木星的大紅斑進行了觀察拍照,發現大紅斑縮小的速度正在放緩。於是同時確實木星的北半球高緯度地區發現了一個正在醞釀的新風暴,科學家預計這個風暴未來會形成一個穩定的結構,甚至是持續的變大,最終超過日益縮減的大紅斑,成為木星上最大的風暴。
  • 木星大紅斑正在變小?並沒有!
    今年早些時候,一些業餘天文學家發現了一個不尋常的異常對木星:大紅斑似乎被剝落,人們擔心的是這個星球上最可識別的特徵可能會消失。但是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物理學家菲利普·馬庫斯(Philip Marcus)表示不同。
  • 木星大紅斑正在縮小,已經只有兩個地球大了!
    研究人員描述了他們是如何估計厚度的,以及為什麼他們認為紅斑不會很快消失。1610年,伽利略·伽利萊首次發現了木星,隨後他也發現了三顆木星的衛星,大約200年後,塞繆爾·海因裡希·施瓦布首次發現了木星的大紅斑。
  • 木星大紅斑「變臉」 ,你我有生之年內或許再也看不見了!
    作為太陽系內最引人注目的風暴之一,木星大紅斑的顏色正在發生改變。科學家認為大紅斑可能在20年內徹底消失。
  • 木星大紅斑:你可知我「眼」中飽含的秘密?
    7月11日,朱諾從直徑長達1.6萬公裡的"木星之眼"上空飛過時,與雲頂的距離只有大約9000多公裡。美國航天局也在最近發布了「朱諾」探測器拍攝到的木星大紅斑的圖片。將收集到的原始圖片數據公開後,很快便有一大批有才華的「公民科學家」迅速對圖像進行了處理。於是一張張有著紅色雲層的漩渦和中央深紅色「核心」的木星大紅斑圖片便呈現在我們眼前。
  • 木星大紅斑深度是地球海洋50倍
    大紅斑是木星表面最著名的特徵性標誌,它其實是一團激烈的沿逆時針方向運動的下沉氣流,也就是一個巨大風暴,但它的規模無論是地球上還是地球附近都絕不可能見到,其長約25000千米,上下12000千米,可以鯨吞整個地球。迄今為止,這個大風暴已經「刮」了至少200年到350年,但卻完全沒有停歇過。科學家一直不清楚為什麼大紅斑能夠如此持久地存在,以及它的「根」究竟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