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星的大紅斑可能在20年內消失

2021-01-13 宇宙天文

美國宇航局噴氣推進實驗室的一位研究人員表示,木星的標誌性大紅點可能在未來20年內消失。這場巨大的風暴(比地球本身還大)。在1830年首次出現,而從17世紀的觀測結果也揭示了木星表面的一個巨大斑點,可能是同一個風暴系統。這表明木星的大紅斑(GRS)已經持續了數個世紀。在最近的一篇報導中,Business Insider與美國宇航局噴氣推進實驗室領導的Juno任務成員,和行星科學家就巨型風暴的命運進行了交談。


據奧頓稱,由於木星的時速為483-640公裡/小時,因此風暴的旋渦一直保持強勁,但與任何風暴一樣,它不會永遠持續下去。事實上,GRS已經萎縮了很長時間。在19世紀末,風暴的寬度可能達到35,000英裡,地球直徑的四倍。然而,1979年,當核動力太空飛行器旅行者2號從木星飛過時發現,風暴的寬度縮小了兩倍。


大紅斑是木星最具標誌性的特徵,就像木星的一隻神秘眼睛。實際上,這是一個令人驚嘆的巨型反氣旋風暴,比整個地球還要大。

早在17世紀中葉,人類就觀測到木星大紅斑,也就是說它至少存在了三百多年,真是持久到沒朋友。相比之下,地球上記錄到的最持久的風暴——颶風約翰,僅持續31天。

然而,不容忽視的是,木星大紅斑一直以來都在縮水。19世紀末,大紅斑約橫跨木星經度30度,長度50000多千米,超過地球直徑4倍。到了1979年,旅行者1號飛越木星,發現大紅斑的長度已經縮水到僅比地球直徑2倍大一點。

2017年7月,NASA的朱諾號探測器從距離木星大紅斑僅9000千米的上空飛掠而過,展開前所未有的探測,使科學家得以對大紅斑進行詳細研究。據朱諾任務團隊成員Glenn Orton介紹,木星大紅斑進一步縮水,現在僅橫跨木星經度13度,長度不到地球直徑2倍。

無獨有偶,在最近公布的一項研究中,科學家利用哈勃太空望遠鏡追蹤到海王星上一個黑色風暴不斷縮水直至幾近消失的過程。


至於木星大紅斑,就算再持久,最終也難逃消失的命運,畢竟沒有什麼是永恆的。


相關焦點

  • 「大紅斑」可能在未來20年內消失
    據媒體報導,美國宇航局噴氣推進實驗室研究人員表示,木星標誌性特徵「大紅斑」可能在未來20年內消失。木星大紅斑比地球大,首次發現於1830年,同時,17世紀也發現木星表面一個巨大斑點,可能是後期證實的大紅斑。這表明木星大紅斑已在木星表面肆虐數個世紀。
  • 木星之眼「大紅斑」或在20年內消失,對人類有影響嗎?
    現如今,科學家們發現木星「大紅斑「的體積正在逐漸縮小,如果按照目前的趨勢,它很可能會在20年內從木星上消失作為木星上最引人關注的天文特徵,」大紅斑「對火星究竟意味著什麼,它的消失跟人類有關係嗎?
  • 在你我的有生之年,木星大紅斑很可能將永遠消失!
    如果有機會,好好多看看著名的木星大紅斑吧。要知道,這巨大的風暴氣旋正在日益萎縮,很可能在我們的有生之年會永遠消失。
  • 木星大紅斑要消失了
    木星,是太陽系八大行星當中的龐然大物,它因表面有一個大紅斑而被世人所熟知。國外有個叫做羅伯特·虎克的人,第一次看到木星上的大紅斑。1665年,法國天文學家發現木星有一條大紅斑並把它繪製成圖,終於引起了國際天文學界的注意,此後,至1713年,這條大紅斑在可見光的波段下斷斷續續的被觀測著。1973年,為探明木星真相,美國發射了無人勘測器——先鋒10號。經過1年零9個月的宇宙飛行,「先鋒10號」終於來到了木星附近,並拍攝到了木星外形的彩色照片發回地球。這些照片讓人們清楚地看到了木星上的大紅斑。
  • 木星大紅斑「變臉」 ,你我有生之年內或許再也看不見了!
    作為太陽系內最引人注目的風暴之一,木星大紅斑的顏色正在發生改變。科學家認為大紅斑可能在20年內徹底消失。
  • 木星「大紅斑」未來幾百年就消失了~~~
    8月4日消息,據外國媒體報導,位於木星一側的巨型風暴,即大紅斑有望很快消散,但是這個過程需要好幾百年,目前它仍是太陽系最受矚目和最神秘的一大特色
  • 木星大紅斑震撼「寫真集」:30張圖一窺太陽系內最劇烈風暴
    木星大紅斑是太陽系內規模最大的風暴,同時也是這顆氣態巨行星的標誌性符號。
  • 木星上的大紅斑終將會消失!這是真的嗎?
    星是一個巨大的液態氫星體,隨著深度的增加,在距離表面至少5000千米深處,液態氫在高壓和高溫環境下形成,據推測,木星的中心是一個含矽酸鹽和鐵等物質組成的核區,物質組成與密度呈連續過渡,據朱諾號木星探測器傳回的照片,木星上有著特別明顯的大紅斑,根據歷史觀測數據,大紅斑正在不斷縮小,形狀變得越來越圓,顏色也隨著時間發生變化。
  • 木星表面最大的風暴「大紅斑」,持續了數百年從來沒有完全消失過
    木星「大紅斑」會不會消失?由於颱風風暴雲系呈輻合旋轉,就像一個個的旋渦,所以稱為「氣旋」,從氣壓角度來說就是「低壓中心」。人類第一次觀測到木星大紅斑的時間是在1664年,英國科學家羅伯特·胡克第一次描述了木星上的這個斑點,但是限於當時的觀測技術,人類還不是十分確切的了解木星大紅斑。如果,從1664年算起,木星大紅斑已經存在了超過350年的時間,在這三百多年時間裡,木星大紅斑雖然不斷的改變大小、顏色和形狀,但是從來沒有完全消失過。
  • 木星繞太陽一圈需要12年,標誌性大紅斑也許在未來幾十年內消失!
    木星繞太陽一圈需要11.86個地球年,木星自轉速度是八大行星中最快的,只需要9小時50分30秒,所以木星看起來呈現扁球體,赤道附近有明顯突起。木星是太陽系中最大的行星,屬於氣態星球,不存在明顯的固態表面,其質量比其他七大行星加起來還高兩倍多;如果木星再大一點(大約達到13倍木星質量),那麼木星就能成為一顆褐矮星,褐矮星屬於恆星與行星之間的過渡天體。
  • 木星大紅斑最誇張時有多大?200年前出現過,現在卻可能要消失了
    在木星表面,最恐怖的非大紅斑莫屬。遠遠望去,就好像木星的一隻恐怖的眼睛,在死死地盯著這個宇宙。這讓我想起來尼採的那一句話:當你遠遠凝視深淵時,深淵也在凝視著你。1665年的時候,科學家就發現了木星的大紅斑,並且將它紀錄下來。從此,他們就不斷地對其進行觀測。
  • 木星的大紅斑怎麼了?
    近年一些照片顯示木星那個漂亮的大紅斑似乎有被拆散的趨勢,「脫落」下來的小小紅色斑點四散開來,一些科學家開始擔心,大紅斑是不是在變小,以後會消失?木星大紅斑與地球的大小對比示意圖。發現細胞的英國物理學家胡克(Robert Hooke)最早在1665年發現了木星上的這塊大紅斑。直到1979年,人們通過兩艘太空船近距離飛過木星拍攝的照片,才了解到那是一塊漂浮在有地球幾倍大的渦流之上的紅色雲層。但是同時,科學家將紅斑區域與19世紀的照片對比,覺得只有當時的一半大,首次引發了紅斑是不是會消失的顧慮。
  • 地球被木星「盯」上?大紅斑內出現黑色眼睛,木星怎麼了?
    然而在很多科幻作品中,有關木星的科普也十分值得人們關注,木星在太陽系的演化和生命的誕生過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根據哈勃望遠鏡傳回的相關照片,木星表面擁有巨大的紅斑,看起來十分顯眼。科學家們藉助於相關理論分析,由於木星是一個氣態行星,所以它的大氣狀態也十分特殊,大紅斑很有可能是木星大氣中的氣旋風暴,特殊的條件導致它在幾百年間沒有消失,並且隨著木星的不斷運動而改變位置和大小。最近,有科學家發現,大紅斑的相關照片顯示其內部出現黑色圓圈,像一隻眼睛在遠遠地盯著地球。
  • 大紅斑、小紅斑,木星上演最大風暴之爭
    大紅斑會消失麼?注意,大紅斑正在消失。木星最著名的大氣「景點」-大紅斑,多年來持續變小。上世紀60年代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透過我那塊6英寸厚的埃德蒙反光鏡木星的大紅斑清晰可見,足足有三個地球大,但現在已經嚴重縮水。
  • 大紅斑咋還在?新模型或揭示木星「胎記」長壽秘訣
    除了令人驚嘆的紅色和白色條帶之外,木星上格外撩撥人心的就是大紅斑。據朱諾號木星探測器傳回的照片,大紅斑呈橢圓形,宛如一顆巨大的寶石鑲嵌在木星的大氣雲帶之間。大紅斑仿若木星的一個胎記。自1665年被天文學家卡西尼(Cassini)發現以來,大紅斑被人類知曉已長達300多年,人類對大紅斑的連續觀測也有100多年歷史。
  • 木星「大紅斑」是颱風還是火山噴發?一起來分析吧
    木星「大紅斑」是颱風還是火山噴發?有的說,根據木星探測器發回的資料,發現木星內部溫度很高,散發出來的熱量為從太陽光中吸收的熱量的2.5倍,推測,大紅斑可能是木星內部溫度最高的部分呈柱狀的旋渦不斷朝外噴射的地方,類似於地球上的火山噴發。真相只能有一個。大紅斑究竟是颱風還是火山噴發?咱們根據資料分析一下看。1、大紅斑反向旋轉。北側氣流緩慢向西,南側氣流向東,看起來是搓出了一個反氣旋。
  • 能裝下3個地球的木星大紅斑,究竟有多深?
    大紅斑本質上是一個巨型風暴,就像地球上的風暴一樣,大紅斑的中心風速相對比較平靜,但是其邊緣的風速可能達到430或者680公裡以上,比較而言,地球上最大的颶風的速度也只有281公裡每小時。從1850年開始對大紅斑進行定期的觀測研究開始至今,科學家已經發現了關於大紅斑令人擔憂的現象:這個太陽系最大的風暴正在逐年變小,並且可能會分裂為幾個小的風暴團。
  • 木星大紅斑
    並且現在依舊能在木星上可見。一些推論預測這個風暴可能像是木星上永恆的固定裝置。你依舊能用超過15cm(6英寸)的小型望遠鏡看見這個紅斑。紅斑的邊緣正在以大約360km/h(225mph)的速度旋轉。整個點的大小從24000kmx12000km到40000km的寬度變化。在這個風暴裡能塞下二到三個地球。
  • 木星大紅斑正在縮小,已經只有兩個地球大了!
    研究人員描述了他們是如何估計厚度的,以及為什麼他們認為紅斑不會很快消失。1610年,伽利略·伽利萊首次發現了木星,隨後他也發現了三顆木星的衛星,大約200年後,塞繆爾·海因裡希·施瓦布首次發現了木星的大紅斑。
  • 木星的眼睛——大紅斑,可以裝下3個地球
    大紅斑,是一個在木星的南赤道帶邊緣存在了很久的反氣旋漩渦,它看上去是一個非常穩定的特徵,長約25000千米,上下跨度12000千米,每6個地球日按逆時針方向旋轉一周,經常捲起高達8千米的雲塔,有很多證據表明它已經被持續觀測了350年。木星大紅斑和白卵是木星表面的特徵性標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