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星「大紅斑」未來幾百年就消失了~~~

2021-01-15 科學解碼

8月4日消息,據外國媒體報導,位於木星一側的巨型風暴,即大紅斑有望很快消散,但是這個過程需要好幾百年,目前它仍是太陽系最受矚目和最神秘的一大特色。


科學家始終苦於無法確定這個大紅斑為什麼會一直持續下去,但一個美國研究組現在認為,他們已經藉助電腦模型解決了這個謎題。他們認為,氣體的垂直運動彌補了它損失的一部分能量,是確保大紅斑長期存在的關鍵。根據科學家對流體動力學的了解,這顆氣體行星表面的巨型風暴本應該在數百年前就已經消失。


哈佛大學博士後佩德拉姆-哈桑扎德稱,很多過程結合在一起,用來驅散像大紅斑的渦旋。異常猛烈的風暴裡的湍流和波動逐漸削弱風的能量,並通過輻射熱損失更多能量,這些過程應該已經導致大紅斑消失不見。他解釋說,大紅斑位於兩個方向相反的急流中間,這放慢了大紅斑的旋轉速度。


哈桑扎德博士說:「根據氣流理論,大紅斑本應該在形成幾十年後逐漸消失。然而它卻已經持續了好幾百年。」他與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流體動力學教授菲利普-馬庫斯一起建立了這個電腦模型,用來檢查被以前的模型排除在外的力,例如垂直流和渦旋。與以前的模型不同,他們的模型不僅是三維立體的,而且清晰度更高。哈桑扎德說:「過去,研究人員不是忽略垂直流(因為他們認為這種氣流並不重要),就是採用更簡單的方程式,因為大紅斑很難模擬。」然而他們認為,垂直運動對解釋大紅斑為什麼依然存在至關重要。


他們表示,隨著渦旋不斷損失能量,垂直流會把上面的熱氣體和下面的冷氣體吸引到渦旋中心,補充它損失的部分能量。一些科學家以前稱,大紅斑通過吸收更小的渦旋,來補充它損失的能量,但是一些電腦模擬顯示,這還不足以解釋大紅斑為什麼能持續那麼長時間。哈桑扎德及其馬庫斯稱,儘管他們的模型還不能完全解釋清楚木星大紅斑的謎團,但是他們認為,偶爾吸收更小的渦旋也有助於大紅斑繼續存在下去。他們認為,他們的研究還可以用來解釋地球上的海洋渦旋,這種渦旋能夠持續好幾年,以及對恆星及行星形成做出巨大貢獻的那些渦旋。他們將於11月25日在美國物理學會流體動力學部年會上介紹他們的這一發現。


相關焦點

  • 木星表面最大的風暴「大紅斑」,持續了數百年從來沒有完全消失過
    木星「大紅斑」會不會消失?由於颱風風暴雲系呈輻合旋轉,就像一個個的旋渦,所以稱為「氣旋」,從氣壓角度來說就是「低壓中心」。人類第一次觀測到木星大紅斑的時間是在1664年,英國科學家羅伯特·胡克第一次描述了木星上的這個斑點,但是限於當時的觀測技術,人類還不是十分確切的了解木星大紅斑。如果,從1664年算起,木星大紅斑已經存在了超過350年的時間,在這三百多年時間裡,木星大紅斑雖然不斷的改變大小、顏色和形狀,但是從來沒有完全消失過。
  • 在你我的有生之年,木星大紅斑很可能將永遠消失!
    如果有機會,好好多看看著名的木星大紅斑吧。要知道,這巨大的風暴氣旋正在日益萎縮,很可能在我們的有生之年會永遠消失。
  • 木星大紅斑要消失了
    木星,是太陽系八大行星當中的龐然大物,它因表面有一個大紅斑而被世人所熟知。大約在350年前,也就是我們的大清國康熙9年,國外有個叫做羅伯特·虎克的人,第一次看到木星上的大紅斑1665年,法國天文學家發現木星有一條大紅斑並把它繪製成圖,終於引起了國際天文學界的注意,此後,至1713年,這條大紅斑在可見光的波段下斷斷續續的被觀測著。1973年,為探明木星真相,美國發射了無人勘測器——先鋒10號。經過1年零9個月的宇宙飛行,「先鋒10號」終於來到了木星附近,並拍攝到了木星外形的彩色照片發回地球。這些照片讓人們清楚地看到了木星上的大紅斑。
  • 木星的大紅斑可能在20年內消失
    美國宇航局噴氣推進實驗室的一位研究人員表示,木星的標誌性大紅點可能在未來20年內消失。這場巨大的風暴(比地球本身還大)。
  • 木星上的大紅斑終將會消失!這是真的嗎?
    星是一個巨大的液態氫星體,隨著深度的增加,在距離表面至少5000千米深處,液態氫在高壓和高溫環境下形成,據推測,木星的中心是一個含矽酸鹽和鐵等物質組成的核區,物質組成與密度呈連續過渡,據朱諾號木星探測器傳回的照片,木星上有著特別明顯的大紅斑,根據歷史觀測數據,大紅斑正在不斷縮小,形狀變得越來越圓,顏色也隨著時間發生變化。
  • 木星之眼「大紅斑」或在20年內消失,對人類有影響嗎?
    現如今,科學家們發現木星「大紅斑「的體積正在逐漸縮小,如果按照目前的趨勢,它很可能會在20年內從木星上消失作為木星上最引人關注的天文特徵,」大紅斑「對火星究竟意味著什麼,它的消失跟人類有關係嗎?
  • 「大紅斑」可能在未來20年內消失
    據媒體報導,美國宇航局噴氣推進實驗室研究人員表示,木星標誌性特徵「大紅斑」可能在未來20年內消失。木星大紅斑比地球大,首次發現於1830年,同時,17世紀也發現木星表面一個巨大斑點,可能是後期證實的大紅斑。這表明木星大紅斑已在木星表面肆虐數個世紀。
  • 木星的大紅斑怎麼了?
    近年一些照片顯示木星那個漂亮的大紅斑似乎有被拆散的趨勢,「脫落」下來的小小紅色斑點四散開來,一些科學家開始擔心,大紅斑是不是在變小,以後會消失?木星大紅斑與地球的大小對比示意圖。發現細胞的英國物理學家胡克(Robert Hooke)最早在1665年發現了木星上的這塊大紅斑。直到1979年,人們通過兩艘太空船近距離飛過木星拍攝的照片,才了解到那是一塊漂浮在有地球幾倍大的渦流之上的紅色雲層。但是同時,科學家將紅斑區域與19世紀的照片對比,覺得只有當時的一半大,首次引發了紅斑是不是會消失的顧慮。
  • 木星的眼睛——大紅斑,可以裝下3個地球
    大紅斑,是一個在木星的南赤道帶邊緣存在了很久的反氣旋漩渦,它看上去是一個非常穩定的特徵,長約25000千米,上下跨度12000千米,每6個地球日按逆時針方向旋轉一周,經常捲起高達8千米的雲塔,有很多證據表明它已經被持續觀測了350年。木星大紅斑和白卵是木星表面的特徵性標誌。
  • 能裝下3個地球的木星大紅斑,究竟有多深?
    250多年,但是迄今為止,科學家對其成因和未來的發展動向仍然知之甚少。大紅斑本質上是一個巨型風暴,就像地球上的風暴一樣,大紅斑的中心風速相對比較平靜,但是其邊緣的風速可能達到430或者680公裡以上,比較而言,地球上最大的颶風的速度也只有281公裡每小時。從1850年開始對大紅斑進行定期的觀測研究開始至今,科學家已經發現了關於大紅斑令人擔憂的現象:這個太陽系最大的風暴正在逐年變小,並且可能會分裂為幾個小的風暴團。
  • 木星的眼睛——大紅斑,可以裝下3個地球
    大紅斑,是一個在木星的南赤道帶邊緣存在了很久的反氣旋漩渦,它看上去是一個非常穩定的特徵,長約25000千米,上下跨度12000千米,每6個地球日按逆時針方向旋轉一周,經常捲起高達8千米的雲塔,有很多證據表明它已經被持續觀測了350年。木星大紅斑和白卵是木星表面的特徵性標誌。
  • 木星大紅斑「變臉」 ,你我有生之年內或許再也看不見了!
    作為太陽系內最引人注目的風暴之一,木星大紅斑的顏色正在發生改變。科學家認為大紅斑可能在20年內徹底消失。
  • 木星大紅斑最誇張時有多大?200年前出現過,現在卻可能要消失了
    在木星表面,最恐怖的非大紅斑莫屬。遠遠望去,就好像木星的一隻恐怖的眼睛,在死死地盯著這個宇宙。這讓我想起來尼採的那一句話:當你遠遠凝視深淵時,深淵也在凝視著你。1665年的時候,科學家就發現了木星的大紅斑,並且將它紀錄下來。從此,他們就不斷地對其進行觀測。
  • 木星大紅斑的特殊象徵意義
    當人們關注木星時,大多離不開它特殊的標記——大紅斑。木星大紅斑位於木星南半球的南回歸線上,是一個巨大的逆時針旋轉的漩渦,據相關研究,大紅斑已存在數百年了。 為了突出木星大紅斑的體量規模,如果將地球皮膚——地殼展開,貼到木星大紅斑上面,面積幾乎恰好相當。所以,從等量替換的角度而言,木星大紅斑漩渦相當於地球洋陸漩渦,用計算機術語來講,木星大紅斑相當於地球洋陸漩渦的鏡像,前者更接近平面直觀,後者似乎立體難辨。
  • 大紅斑咋還在?新模型或揭示木星「胎記」長壽秘訣
    理論上早該消失的大紅斑為何還在?新模型或揭示木星「胎記」長壽秘訣無論從體積還是質量上看,木星都可謂太陽系行星中的「巨無霸」。儘管不少探測器早已飛掠木星,這顆外表如同油畫般的氣體星球依然蒙著一層層神秘的面紗。
  • 木星繞太陽一圈需要12年,標誌性大紅斑也許在未來幾十年內消失!
    木星繞太陽一圈需要11.86個地球年,木星自轉速度是八大行星中最快的,只需要9小時50分30秒,所以木星看起來呈現扁球體,赤道附近有明顯突起。木星是太陽系中最大的行星,屬於氣態星球,不存在明顯的固態表面,其質量比其他七大行星加起來還高兩倍多;如果木星再大一點(大約達到13倍木星質量),那麼木星就能成為一顆褐矮星,褐矮星屬於恆星與行星之間的過渡天體。
  • 木星有多恐怖?北半球再現大風暴,未來可能超越「大紅斑」
    如此高的自轉速度也造成了木星是一個風暴肆虐,風速最高能達到150米/秒的恐怖星球。最為著名的就是木星南半球的大紅斑。上圖是旅行者1號拍攝的木星大紅斑,在2017年之前,這張圖片是人類探測器最近距離拍攝的大紅斑。
  • 木星有多恐怖?北半球再現大風暴,未來可能超越「大紅斑」
    最為著名的就是木星南半球的大紅斑。主要原因是大紅斑一直在往靠近赤道的方向漂移。由於赤道處木星大氣層間的相對運動速度較為緩慢,所以這讓大紅斑失去了動力。而最近也就是8月25號,哈勃望遠鏡再次對木星的大紅斑進行了觀察拍照,發現大紅斑縮小的速度正在放緩。於是同時確實木星的北半球高緯度地區發現了一個正在醞釀的新風暴,科學家預計這個風暴未來會形成一個穩定的結構,甚至是持續的變大,最終超過日益縮減的大紅斑,成為木星上最大的風暴。
  • 木星風暴漩渦「大紅斑」比地球海洋深50倍
    新華社華盛頓12月12日電(記者林小春)木星上有個神秘的風暴系統「大紅斑」,看上去像長在木星身上的「胎記」。科學家一直不清楚「大紅斑」為什麼這麼紅,也不明白它怎麼能持續存在幾百年,但現在他們至少知道了這個風暴漩渦有多深。
  • 木星神秘風暴漩渦「大紅斑」:比地球海洋深50倍
    木星風暴漩渦「大紅斑」比地球海洋深50倍  新華社華盛頓12月12日電(記者林小春)木星上有個神秘的風暴系統「大紅斑」,看上去像長在木星身上的「胎記」。科學家一直不清楚「大紅斑」為什麼這麼紅,也不明白它怎麼能持續存在幾百年,但現在他們至少知道了這個風暴漩渦有多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