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的颱風和木星上的風暴比起來會怎樣?

2020-12-05 科學黑洞

地球上平常的風都是小兒科,起源於海洋之上的才是真正的強風。例如昨日凌晨登陸我國浙江省溫嶺市的2019年第九號颱風「利奇馬」,風速達到52米每秒,屬於16級的超強颱風。從其路線可以看出來,它將從登陸地繼續向北移動,會穿過江浙一帶進入黃海西部海域,繼續向北登陸山東半島,最終穿過山東半島進入渤海海域。由於是在陸地上移動沒有能量供應,颱風的規模在逐漸弱化。最終進入渤海海域的時候可能就變成六七級的強風了。

而木星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軌道從內到外方向排在第五位,屬於氣態巨行星,顧名思義木星的主要組成就是大氣(主要成分是氫),據科學家推測其內核處可能存在體積和地球相當的巖質內核。我們經常會看到木星的天文圖,如水墨畫一般漂亮,但實際上真實的木星是恐怖的。

木星的南北兩極是木星上風速最弱的地方,風速大約在130m/s左右,這個風速是什麼概念?地球上對於風力等級的定義是:風速每秒超過70米就屬於18級強風了。即使是木星上最弱的風也是遠超地球之上的狂風的。而木星上最強的風速度甚至可以達到每秒鐘一公裡,難以想像。

木星給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它表面上的大紅斑了,這是一個颳了三百多年都沒停止的超級氣旋。大紅斑東西直徑4萬公裡,南北直徑大約2萬公裡,並且在逐年變小。關於大紅斑的能量供給機制,科學家尚不清楚。如果從大小上來看我們可以把地球輕輕鬆鬆的放入大紅斑中。

地球上的十幾級強風和木星上的相比較就是微不足道的。

相關焦點

  • 木星上奇怪的風暴
    風暴類似於地球上的颶風。但是,在我們的星球上,颶風不會像五星或六邊形那樣聚集在極點,並以五邊形或六邊形的形狀互相纏繞。現在,加州理工學院行星科學教授安迪·英格索爾(Andy Ingersoll)的實驗室中的一個研究小組發現了為什麼木星的風暴表現得如此奇怪。
  • 木星上到處是風暴,大紅斑就是最大的一個,最大時可容納四個地球
    通常風速在6到7級被稱之為熱帶低氣壓,8到9級別叫做熱帶風暴,10到11級則稱為強熱帶風暴,最大風速達到12級以上則可稱之為颱風了,14級以上的颱風被稱為強颱風,而最大風速大於16級的極端天氣則被叫做超強颱風。地球上的超強颱風無疑是一種極具毀滅性的天氣,但和宇宙中一些星球上所發生的風暴相比就只是小兒科了。
  • 颱風颶風和龍捲風跟這幾地方的風暴相比簡直弱爆了!
    圖中的大紅斑中間正好有木星衛星的投影,好像一隻眼睛在看著我們。離得再近些看看大紅斑風暴。大紅斑內的風速劇科學家們觀測也達到了320公裡/小時木星上的大紅斑超級風暴要是對木星大紅斑風暴的大小沒有概念,下面這張圖
  • 颱風巴威已升至強颱風,和太陽系其它星球風暴相比,強颱風算什麼
    這樣強級別的颱風摧毀力極大,經過的海面可以用「排山倒海」來形容。不過我們可以完全放心,14級的強颱風只會出現在海面上。當它登陸的時候風力就會大大減弱的。14級的颱風是最強悍的颱風了嗎?很顯然不是的。17級的超強颱風才是地球上最強悍的颱風。它的風速超過每秒鐘56.1米,時速超過每小時203公裡。這樣強大的颱風足以引起特大海嘯。超強颱風的威力我們也見識過。
  • 木星上有很多恐怖如眼睛般的風暴圈,它們到底是怎麼形成的呢?
    從一些探測器拍攝的木星圖片我們可以看到,木星猶如一隻大怪物一樣,虎視眈眈的望著整個太陽系,而在近期非常熱火的電影《流浪星球》中,劉啟還在幼年時期就跟爸爸說,他發現木星上有一隻大大的眼睛,這個神秘的大眼睛到底是什麼東西呢?爸爸告訴他這個眼睛其實就是一個很大的風暴圈,如果當地球到木星身邊的時候,這個風暴圈就像一個怪獸的大眼睛似的籠罩著我們,似乎在下一刻一口就能將地球全部的吞掉。
  • 地球上最大的颱風有多大?颱風是怎樣形成的?這裡來告訴你!
    大家好,歡迎來到科學小能手阿遊,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是地球上最大的颱風有多大?颱風是怎樣形成的?這裡來告訴你!如果說你處在沿海地區,那麼你可能會今天到颱風,颱風是一種自然災害,極具有破壞力。其實颱風在世界的各地都有著不同的名字,在中國我們叫做颱風,但是在美國卻稱颱風為「颶風」,而且在菲律賓被稱作「碧瑤風」。在孟加拉灣地區被稱為「氣旋性風暴」,在印度半島稱為「熱帶氣旋」等。颱風多發生於熱帶海面,我們都知道颱風是由於風的產生,氣壓的不平衡,而且高的地方攜帶氣體補充低壓的地方。之後便產生了氣體流動,便形成了風。其實對於熱帶海面,因為氣溫比較高,最後形成了大量的水蒸氣。
  • 木星是氣態星球,人站在木星上會發生什麼?會貫穿木星嗎?
    要知道地球上的重力加速度大概是9.8m/s^2,而木星的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可以達到24.79m/s^2。所以,太空人下墜的速度要遠遠比地球上快得多。由於木星是氣態行星,與木星接觸到的是木星的大氣層,所以沒有下墜到木星的「地表」,而是一直處於下墜狀態。
  • 地球上的颱風到底是怎樣形成的?首先要明白熱帶氣旋是怎麼回事
    可以說是一枚十足的超強颱風,再考慮到我所生活的上海哎僅僅憑藉著佔全國總長只有0.9%。海安縣竟然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迎來了三個一首颱風的正面精準登陸,也是成為了我國有氣象記錄以來首個30天內有三個颱風正面登陸的城市。又想到2018的颱風季其實尚未結束,所以今天咱們說說這颱風到底是怎樣煉成的。
  • 木星是氣態行星,太空人站在木星上,會不會墜落穿越整個木星呢?
    而木星作為八大行星中體積最大的行星,轉動速度也非常快,僅僅10個小時就能完成一周的自轉,這個木星的自轉速度幾乎可以達到12.6km/s,相比之下,地球465.2m/s的速度就慢太多了,因此木星上氣流運轉非常急速,風速更是令人恐怖,最大風速可達130~150米/秒,而地球表面最強17級颱風每秒也才62米而已,這種外在環境的艱難度相當巨大。
  • 科學家解決了木星多邊形風暴的奧秘
    科學家們解決了木星多邊形風暴的奧秘,這是美國宇航局的朱諾太空探測器於2019年首次發現的。這個答案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其靈感來自太空時代之前很久才開發的數學證明,而該論證則是在150年前由英國數學物理學家和工程師開爾文(Lord Kelvin)提出的。
  • 站在地球上看木星,是一種怎樣的體驗?「木星恐懼症」深有體會!
    站在地球上看木星,是一種怎樣的體驗?「木星恐懼症」深有體會!拓寬到太陽系,地球只是眾多星體中非常渺小的一顆,無論體積還是質量都遠,比不上木星。即便其他的七大行星體積全部加起來,也比它們大整整2.5倍,它的內部存在大量的金元素,佔據了四分之三。站在地球上看木星,是一種怎樣的體驗?「木星恐懼症」深有體會!木星的優點和缺陷曾經有專家對木星有過研究,發現它的環境完全不適宜誕生生命,氧元素的含量極低。由此推斷,木星有可能一直無人居住。
  • 木星表面最大的風暴「大紅斑」,持續了數百年從來沒有完全消失過
    「風暴」一詞主要是指強烈天氣系統過境時出現的天氣過程,通常是指伴有強風或強降水的天氣系統,包括颱風(颶風)、龍捲風、雷暴、低氣壓和寒潮等天氣系統造成的大風和暴雨現象。我們一說起風暴,馬上就會想起颱風或者是颶風的巨大雲系,颱風是強烈發展的熱帶風暴,由於中心氣壓很低,周圍的空氣向中心輻合併發生旋轉,在地轉偏向力的影響下,北半球檯風呈逆時針旋轉,南半球檯風呈順時針旋轉,在垂直方向上空氣呈上升運動,空氣中的水汽冷卻凝結,形成龐大的雲系,在衛星雲圖中清晰可見。
  • 哈勃望遠鏡指向宇宙深處,發現未見畫面,冰藍巨星上形成最強風暴
    木星上大紅斑大家都非常熟悉了,這是一個超級風暴,大到可以裝下幾個地球,甚至一臺小型望遠鏡即可看到這個天文愛好者都非常熟悉的大紅斑!木星的地球人不寒而慄,但它的風速比地球上最快的颱風都要高得多,而木星下方的大氣對流為它提供了源源不斷的能量,如果你進入大紅斑內部,那麼電閃雷鳴時刻都在發生!
  • 在木星的衛星上看木星是什麼感覺?
    相比地球和唯一的夥伴月球來說,木星大家族可就熱鬧多了。那在木星不同的衛星上看木星什麼感覺呢?木星不但擁有眾多數量的衛星,同時也是太陽系中最大的行星。木星的直徑是142984公裡,是地球直徑的11倍多。木星到地球的平均距離大約7.8億公裡,十分的遙遠。目前除了太空探測器之外,人類還沒有親自到達過木星。
  • 上百年前的數學模型,也能用來解密木星的奇特風暴
    儘管它們與地球上的颶風類似,但地球颶風並不會像這些外星風暴一樣在兩極聚集,並排列成五邊形或六邊形。美國「物理學組織」9月24日消息稱,美國加州理工學院(Caltech)行星科學教授Andy Ingersoll實驗室的一個研究小組已經發現了木星風暴外在表現如此奇特的原因。
  • 木星靠近地球的最新照片顯示,太陽系最大的行星上出現神秘新風暴
    當木星接近地球時,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到了這顆太陽系最大的行星的最新高解析度照片,揭示了其北緯地區的一場全新的神秘風暴和大紅斑的一個分支。美國宇航局最新發布的最新圖片顯示,8月25日,木星及其冰冷的衛星歐羅巴距離地球6.56億公裡(4.06億英裡),這張照片揭示了這顆氣態巨星的氫氦大氣中的一個新特徵,一場明亮的白色風暴延伸到中北緯度地區。
  • 如果太空人降落到木星上會怎樣?
    木星是太陽系裡最大的行星,但它同時也是一顆氣態行星,所以關於它的問題故事可以超過一抽屜,其中有一個就是假如一個太空人降落或者掉落在木星上,他的命運會怎麼樣?同時它擁有強大的磁場和太陽系裡最高的自轉速度,木星的範艾倫帶幾乎相當於微波爐,而木星的赤道自轉線速度高達12.6千米/秒!
  • 木星有多恐怖?如果太空人掉進木星會怎樣?
    如果把太陽系中除木星之外的其他七大行星加起來,它們的總質量也只有木星的五分之二。那麼,木星的質量這麼大,它是由什麼組成的呢?木星上的環境又有多恐怖呢?理論上,只有當質量超過木星75倍時,核心的氫核聚變才能被啟動,從而成為恆星。之所以把木星稱為氣態巨行星,是因為它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是一個巨大的氣體球,沒有固體表面。如果太空人飛到木星上,他根本就找不到落腳點。木星的大氣層厚度達到了5000公裡,其中89%是氫氣,10%是氦氣。如果太空人飛到木星上,他將會不斷往下掉。
  • 木星上的風暴正在擾亂這個星球上的彩色腰帶
    無線電,紅外和光學觀測顯示羽流的演變及其對帶和區域的影響深深紮根於木星大氣層的暴風雲正在影響著地球的白色區域和色彩斑斕的腰帶,對它們的流動造成幹擾,甚至改變它們的顏色。在地球的氨冰雲之上的明亮羽毛 - 在它們出現的皮帶上。這些觀測結果最終將幫助行星科學家了解木星的複雜大氣動力學,木星具有大紅斑和彩色層狀蛋糕狀帶,使其成為太陽系中最美麗,最多變的巨型氣體行星之一。在智利的阿塔卡馬大毫米/亞毫米陣列(ALMA)首次觀測前幾天,業餘天文學家菲爾·邁爾斯在澳大利亞發現了一個這樣的羽狀物,一周後哈勃拍攝的照片顯示羽狀物產生了第二羽。
  • 太陽系大風暴之木星大紅斑,風暴中可放四個地球,一吹就是數百年
    木星的表面看上去就像一塊圓形木板,有著木板的紋理和顏色,木星的大紅斑就像是一個帶著年輪的疤痕,我們所看到的絕大多數的木星照片上都有它,它幾乎就是木星的標誌,我們可以憑藉它輕鬆分辨木星和土星以及其他類木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