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星大紅斑存在一個神秘熱源

2021-01-19 浩瀚宇宙

據外媒報導,日前,一份發表於《Nature》上的研究報告表明,木星大紅斑(Great Red Spot)上的高層大氣溫度比該大氣層的其他任何一個地方都要高,這很有可能是受到了低層大氣的影響。換句話說,這兩個大氣層之間可能存在著某種聯繫,它們之間會相互影響。大紅斑是木星最大的標誌之一,它由一個巨大的颶風組成。據悉,這個颶風橫跨1000英裡,最高時速可達400英裡。


自19世紀開始,天文學家們就已經開始在觀察、研究這個大紅斑,他們想了解這個風暴是怎樣開始以及周圍大氣的真實模樣。


科研人員通過NASA在夏威夷建造的紅外望遠鏡檢測到大紅斑高層大氣的溫度大概在1600K左右,比這顆星球高層大氣的平均溫度(約為900K)要高很多。而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很有可能就是高能波。這意味著這個颶風的湍流運動生成了一個能夠向上升的聲波。當它們到達高層大氣之後通過對原子的震蕩產生溫度峰值。


研究發現,低層大氣和高層大氣之間實際上會通過某種方式連接,它們彼此之間會相互影響。不過令研究人員感到詫異的是,這兩個大氣層之間的距離長達近500英裡。波士頓大學行星科學家、該項研究領導者James O'Donoghue表示:「我們不認為這兩個區域能以某種方式耦合,但事實證明,它們真的是這樣子。」


這種耦合將可能有助於行星科學家們解決困擾了他們很多年的「能源危機」之謎。木星--還有太陽系中其他氣態巨行星--的高層大氣溫度都要比預算中的高。計算機模型顯示,木星高層大氣的溫度應該在300K左右,這與實際的數值相去甚遠。科研人員目前也無法解釋這種熱量差,但最新的研究表明,其很有可能是低層大氣的運動所致。


一開始,研究人員以為木星兩極的極光可能會向下蔓延並且還會提升大氣其他區域的熱度,然而模型顯示的結果卻不是這樣。由於有風會極快的速度自東向西穿過木星中間位置,於是極光仍舊被困在了兩極。還有一種解釋是聲波,但目前還沒有找到任何直接的證據。


O'Donoghue對此作出了一個比喻,這就像是用一個勺子攪拌咖啡,如果一開始順時針攪拌,突然改為逆時針,此時,杯子裡就會發生劇烈晃動,實際上攪拌者還能聽到這種晃動的聲音。而這也是大紅斑所會發生的一種現象,這代表了在這一期間中其會產生一些聲波,當它們垂直被送到高層大氣之後,將對大氣層內的原子產生作用力, 這些不斷振動的原子則將動能轉換成了熱能。


基於現在的這項研究成果,科研人員打算接下來對木星上的其他小風暴也展開研究。

相關焦點

  • 「大紅斑」是一個神秘熱源
    Karen Teramura / 夏威夷大學 / James O』Donoghue / Luke Moore / NASA木星的上層大氣溫度堪比地球。在地球上,陽光會加熱高空大氣。但是木星距離太陽比地球至少遠五倍。科學家因此倍感困惑。既然太陽不是主要熱源,那麼這背後又有什麼其它的原因?美國波士頓大學空間物理中心的科研人員試圖解開這一謎團。
  • 神秘的木星大紅斑!朱諾號即將進行親密接觸
    如果要問木星最顯著的特徵是什麼?那麼神秘的大紅斑絕對是當仁不讓的。
  • 為什麼木星有一個大紅斑?
    大紅斑是一個在木星的南赤道帶邊緣存在了很久的反氣旋旋渦,它看上去是一個非常穩定的特徵,有很多證據表明它已經被持續觀測了350年。
  • 木星神秘風暴漩渦「大紅斑」:比地球海洋深50倍
    木星風暴漩渦「大紅斑」比地球海洋深50倍  新華社華盛頓12月12日電(記者林小春)木星上有個神秘的風暴系統「大紅斑」,看上去像長在木星身上的「胎記」。科學家一直不清楚「大紅斑」為什麼這麼紅,也不明白它怎麼能持續存在幾百年,但現在他們至少知道了這個風暴漩渦有多深。
  • 木星大紅斑
    木星的紅斑是太陽系最突出的特徵之一。這是一個和地球三倍一樣大小的巨大風暴。自從太空人第一次用望遠鏡看見它開始,它一直圍繞著木星雲層頂端肆虐。這可能是一個暫時的情況,也有可能木星的紅斑繼續減少它的大小。如果它繼續減少,到2040年可能看起來就像一個圓形了。我們已經在《天文在線》上寫了很多關於木星紅斑的文章。這是一個關於木星小紅斑的文章,這是一個關於木星紅斑一起碰撞的文章。
  • 木星的大紅斑可能在20年內消失
    在1830年首次出現,而從17世紀的觀測結果也揭示了木星表面的一個巨大斑點,可能是同一個風暴系統。這表明木星的大紅斑(GRS)已經持續了數個世紀。在最近的一篇報導中,Business Insider與美國宇航局噴氣推進實驗室領導的Juno任務成員,和行星科學家就巨型風暴的命運進行了交談。
  • 木星神秘的大紅斑是什麼?木星式颶風有多大?
    這聽起來像是科幻小說的一部分,但實際上木星上確實存在這樣的大氣擾動。它被稱為大紅斑,行星科學家認為它至少從16世紀中期就在木星的雲層中不停旋轉。自1830年以來,人們已經使用望遠鏡和太空飛行器觀察了木星當前「版本」的颶風。
  • 木星「大紅斑」是颱風還是火山噴發?一起來分析吧
    大紅斑就位於這條深暗色的低氣壓帶與南溫帶高氣壓帶之間,南側氣流向東,北側氣流緩慢向西,搓出一個反氣旋。大紅斑東西長約25000千米,南北跨度12000千米,雲頂比周圍的雲層高8千米,每6個地球日逆時針旋轉一周。大紅斑中心部分有個大小約幾百公裡的核,在反時針旋渦中順時針緩慢旋轉,看起來好像不動。橙紅色區域的溫度要比周圍高出三到四攝氏度。木星高空中的最高溫度區域也位於大紅斑上空。
  • 木星「大紅斑」未來幾百年就消失了~~~
    8月4日消息,據外國媒體報導,位於木星一側的巨型風暴,即大紅斑有望很快消散,但是這個過程需要好幾百年,目前它仍是太陽系最受矚目和最神秘的一大特色
  • 木星大紅斑要消失了
    木星,是太陽系八大行星當中的龐然大物,它因表面有一個大紅斑而被世人所熟知。1665年,法國天文學家發現木星有一條大紅斑並把它繪製成圖,終於引起了國際天文學界的注意,此後,至1713年,這條大紅斑在可見光的波段下斷斷續續的被觀測著。1973年,為探明木星真相,美國發射了無人勘測器——先鋒10號。經過1年零9個月的宇宙飛行,「先鋒10號」終於來到了木星附近,並拍攝到了木星外形的彩色照片發回地球。這些照片讓人們清楚地看到了木星上的大紅斑。
  • 木星大紅斑:你可知我「眼」中飽含的秘密?
    在這段時間裡,它使用最先進的儀器和成像儀拍攝了木星雲頂、地極和不同地區帶的圖片。飛到了比以往任何太空飛行器都更接近木星的距離對其進行探測。朱諾配備了八種不同的儀器,每種都被設計用於觀測木星大氣層的不同屬性,再加上一個被稱為JunoCam的成像儀,使得我們能對木星的漩渦和滾動的雲層進行前所未有的清晰成像。
  • 木星大紅斑:不是害羞,是曬傷
    貝恩斯及其同事,同在JPL工作的鮑勃·卡爾森(Bob Carlson)和湯姆·莫馬裡(Tom Momary),利用卡西尼探測器2000年12月飛掠木星時發回的數據,再結合他們在實驗室裡進行的實驗,得出了這樣的結論。在實驗室裡,這些科學家用紫外線照射氨氣和乙炔這兩種已知存在於木星上的化合物,以模擬陽光對大紅斑極高空雲層裡這兩種物質的影響。結果,實驗中產生了某種紅色物質。
  • 一個你從未見過的大紅斑
    朱諾史無前例地近掠木星之眼。木星大紅斑的增強色照片。
  • 木星風暴漩渦「大紅斑」比地球海洋深50倍
    新華社華盛頓12月12日電(記者林小春)木星上有個神秘的風暴系統「大紅斑」,看上去像長在木星身上的「胎記」。科學家一直不清楚「大紅斑」為什麼這麼紅,也不明白它怎麼能持續存在幾百年,但現在他們至少知道了這個風暴漩渦有多深。
  • 木星大紅斑的特殊象徵意義
    當人們關注木星時,大多離不開它特殊的標記——大紅斑。木星大紅斑位於木星南半球的南回歸線上,是一個巨大的逆時針旋轉的漩渦,據相關研究,大紅斑已存在數百年了。 為了突出木星大紅斑的體量規模,如果將地球皮膚——地殼展開,貼到木星大紅斑上面,面積幾乎恰好相當。所以,從等量替換的角度而言,木星大紅斑漩渦相當於地球洋陸漩渦,用計算機術語來講,木星大紅斑相當於地球洋陸漩渦的鏡像,前者更接近平面直觀,後者似乎立體難辨。
  • 木星的大紅斑怎麼了?
    近年一些照片顯示木星那個漂亮的大紅斑似乎有被拆散的趨勢,「脫落」下來的小小紅色斑點四散開來,一些科學家開始擔心,大紅斑是不是在變小,以後會消失?木星大紅斑與地球的大小對比示意圖。木星上的氣旋與反氣旋分析顯示,木星大紅斑旁邊的渦流與它的相互作用對其影響很大。有的是反氣旋,即旋轉方向與木星自轉方向相反的氣旋;有的是普通氣旋,即轉向與木星自轉同向。反氣旋在照片上看起來顏色很亮,容易看到,而氣旋通常只有一些條狀雲或完全沒有雲。
  • 大紅斑咋還在?新模型或揭示木星「胎記」長壽秘訣
    理論上早該消失的大紅斑為何還在?新模型或揭示木星「胎記」長壽秘訣無論從體積還是質量上看,木星都可謂太陽系行星中的「巨無霸」。儘管不少探測器早已飛掠木星,這顆外表如同油畫般的氣體星球依然蒙著一層層神秘的面紗。
  • 解開木星「大紅斑」之謎 持續350年的超級風暴
    「大紅斑」風暴是一個反氣旋旋渦,位於木星南赤道帶邊緣;「大紅斑」面積廣闊,寬度約等於3圈地球圓周,其平均氣溫僅華氏零下260度。自從17世紀天文學家首次觀測到此風暴,大紅斑至少已存在200到350年。    屬於氣體星球的木星是太陽系裡體積最大、自轉速度最快的行星,至少有63顆衛星圍繞四周。
  • 神秘的木星,存在外星生命?
    木星的特殊職責就是教育並引導學生走上真理之路,從他的名稱很容易看出這點。他被稱為阿尼彌莎查若雅(Animishacharya),有堅定的導師之意;察酷術莎(Chakshusa),有眼中的光芒之意,是教導神聖智慧的老師;利格雅(Ijya),有天神的老師之意;印得格雅(Indrejya),有降伏了感官感受之意。木星也被稱為古魯,意味著開始向學生傳授吠檀tan多的神秘智慧的導師。
  • 天文小科普:木星大紅斑
    木星的紅斑是太陽系最突出的特徵之一。這是一個和地球三倍一樣大小的巨大風暴。自從太空人第一次用望遠鏡看見它開始,它一直圍繞著木星雲層頂端肆虐。這可能是一個暫時的情況,也有可能木星的紅斑繼續減少它的大小。如果它繼續減少,到2040年可能看起來就像一個圓形了。我們已經在《天文在線》上寫了很多關於木星紅斑的文章。這是一個關於木星小紅斑的文章,這是一個關於木星紅斑一起碰撞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