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木星大紅斑!朱諾號即將進行親密接觸

2021-01-19 三體迷

如果要問木星最顯著的特徵是什麼?那麼神秘的大紅斑絕對是當仁不讓的。大紅斑(Great Red Spot)是木星南赤道帶邊緣的一個呈橢圓形的反氣旋旋渦。根據歷史觀測記載,它至少已經持續存在了350年

大紅斑之大,超乎想像,它的東西長度曾高達40000千米,而南北寬度也有14000千米,足以容下3個地球。雖然,大紅斑一直在縮小,很快可能就變成圓形,但終究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雖然人類對大紅斑研究已久,但是它仍然披著一層神秘的面紗,大量的問題還有待解決。現在,NASA的朱諾號木星探測器按耐不住好奇之心,準備對大紅斑來一次親密接觸。據NASA官網報導,在接下來即將進行的第六次飛掠木星的任務中,朱諾號將從大紅斑上方近距離飛越而過。

美國東部時間7月10日21:55(北京時間7月11日10:55),朱諾號將飛臨近木點,屆時距離木星的雲層頂部僅3500千米。在11分鐘33秒後,朱諾號將直接從距離大紅斑約9000千米的上空掠過。

如此寶貴的機會擺在面前,朱諾號自然是不會輕易錯過。它將使出渾身解數,開啟所有的八臺科學儀器收集數據。毋庸置疑,這對於科學家們更深層次地了解大紅斑來說具有重大意義。

值得一提的是,在朱諾號環繞木星的同時,遠在數億千米之外的地球上的探測設備也沒閒著,不少地面望遠鏡對木星進行了大量的觀測。比如,位於夏威夷的北雙子座望遠鏡昴星望遠鏡就於近期在不同波段下對木星進行了高解析度的成像。對於朱諾號任務來說,這些是一種非常好的輔助。

利用北雙子座望遠鏡的觀測數據合成的假色圖:

利用昴星望遠鏡的觀測數據合成的假色圖:

相信很快,我們就會看到一個不一樣的大紅斑。

作者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籤約作者

Long-press QR code to transfer me a reward

As required by Apple's new policy, the Reward feature has been disabled on Weixin for iOS. You can still reward an Official Account by transferring money via QR code.

相關焦點

  • 五年,27億公裡,朱諾號為你揭開木星神秘的面紗
    木星上最引人注目的景觀是大紅斑,大紅斑體積巨大,幾乎可以容納下3個地球,而對大紅斑的成因卻充滿著謎團,許多科學家都有著不同的解釋突破傳統方式的觀測傳統觀測木星的方式通常是通過望遠鏡來看,而朱諾號則可以更加近距離的來觀測木星,朱諾號的主要任務是探測木星的起源,探測木星的磁場和重力,確定木星的內部構造。而朱諾號也傳回了許多令我們震驚的照片,巨大而神秘的木星也竟是如此的美輪美奐,木星上的漩渦就像是一幅幅水彩畫。
  • 木星神秘的大紅斑是什麼?木星式颶風有多大?
    這聽起來像是科幻小說的一部分,但實際上木星上確實存在這樣的大氣擾動。它被稱為大紅斑,行星科學家認為它至少從16世紀中期就在木星的雲層中不停旋轉。自1830年以來,人們已經使用望遠鏡和太空飛行器觀察了木星當前「版本」的颶風。
  • 探測器登陸:讓朱諾號為你揭開木星的神秘面紗
    即便是一個業餘的天文觀測者也能看到木星的大概,那就是我們太陽系最為典型的標誌—木星表面的大紅斑。這個大紅斑是一個比地球大2到3倍的持續風暴,加之木星顯而易見的風暴雲帶就足以說明木星的複雜性。關於木星,它只是我們經常見到的圖片其中之一。NASA邀請了很多相關人士對朱諾相機拍攝的圖片進行加工,以供任何人使用。
  • 朱諾號的木星圖像都是照騙?若真正靠近木星,你看不到這種場景!
    2011年8月5日,朱諾號木星探測器從美國佛羅裡達州卡納維拉爾角點火升空,飛往數億公裡以外的那個神秘的世界——木星。,展開對木星的探索,並於2016年8月27日進行了第一次近距離接觸從那時開始,朱諾號就不斷地傳回木星的數據,讓我們以全新的視角來見識這顆太陽系最大的行星。
  • NASA剛剛宣布:朱諾號木星探測器有了新的驚人發現
    【ALENG 自媒體】12月13日晚間自媒體專稿,正在對木星進行科學考察的美國宇航局朱諾號木星探測器,日前有了一個新的發現:木星南極的巨型風暴,由此前的5個,變成了現在的6個,從而組成了一個非常規則的六邊形圖案。
  • 木星大紅斑震撼「寫真集」:30張圖一窺太陽系內最劇烈風暴
    木星大紅斑與地球對比圖,將地球「收入囊中」。「旅行者」號飛船拍攝的大紅斑。宇航局的「卡西尼」號飛船2000年12月29日拍攝的大紅斑真彩照。當時,「卡西尼」號與木星上演最親密接觸,距木星1000萬公裡。2004年7月1日,這艘飛船抵達土星。
  • 木星大紅斑正在縮小,已經只有兩個地球大了!
    1610年,伽利略·伽利萊首次發現了木星,隨後他也發現了三顆木星的衛星,大約200年後,塞繆爾·海因裡希·施瓦布首次發現了木星的大紅斑。從那時起,木星大紅斑一直是專業和業餘天文學家好奇和仔細觀察的對象。近幾年,這一點變得很明顯,木星大紅斑在縮小,曾經大紅斑寬度大約是地球的三倍,而現在寬度只有地球的兩倍。
  • 新的重大發現證實:木星大紅斑是在縮小,但它的厚度仍保持不變
    這張木星大紅斑全彩圖由民間科學家Jason Major,使用NASA朱諾號上朱諾相機成像器提供的數據創作。(圖片致謝:NASA/美國西南研究院/馬林空間系統公司/Jason Major)有新的研究表明,木星的大紅斑並不是在每個方向收縮。
  • 木星的大紅斑可能在20年內消失
    在1830年首次出現,而從17世紀的觀測結果也揭示了木星表面的一個巨大斑點,可能是同一個風暴系統。這表明木星的大紅斑(GRS)已經持續了數個世紀。在最近的一篇報導中,Business Insider與美國宇航局噴氣推進實驗室領導的Juno任務成員,和行星科學家就巨型風暴的命運進行了交談。
  • 朱諾號為木星的研究做出巨大貢獻
    幾個世紀以來,天文學家們一直都在觀察木星的渦流表面,他們對其外觀充滿敬畏又感到神秘。當1995年伽利略號太空船抵達木星,開始深入研究它的大氣時,這種神秘感變得更加深厚。從那時起天文學家們開始對它的彩色環系感覺到困惑,並且想要知道它們到底是表面的現象還是有其更深刻原因。
  • 4年了,NASA的「朱諾號」探測器在木星發現了什麼?4K
    2011年8月NASA發射的朱諾號飛船開始了漫長的旅程,朝著太陽系最大的行星木星飛去。任務是讓我們了解木星的起源和發展.,將飛船帶回地球進行引力加速.終於在2013年10月獲得了每小時14962公裡的飛行速度,衝向木星.
  • 近距離接觸木星,盤點那些造訪木星的探測器
    在西方,人們用眾神之王來命名它,在希臘神話中是宙斯,在羅馬神話中是朱庇特,朱庇特也就成為了木星的最終名字,在東方,是用五行來命名,在道教中,則是福星。木星上最引人注目的是大紅斑,然而,木星的大紅斑也是17世紀才發現的,這就是藉助於望遠鏡的發展,也是從這個發現開始,人類對木星的研究也從預測軌道,到觀察大紅斑,伴隨著望遠鏡的發展,人類也看到了更加清晰的木星。
  • 朱諾號拍攝到木衛一在木星漩渦風暴上投下陰影的壯觀景象
    朱諾號拍攝到木衛一在木星漩渦風暴上投下陰影的壯觀景象(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cnBeta:外媒CNET報導,我們都很熟悉木星的大紅斑風暴,但有時這個星球會穿上另一種斑。美國宇航局(NASA)的朱諾號任務捕捉到了這顆氣態巨行星的衛星木衛一在木星漩渦風暴上投下陰影的壯觀景象。「與地球上的日食一樣,在木星雲頂上快速移動的黑圈內,人們將目睹木衛一經過太陽前面時的日全食,」NASA上周在一份聲明中說。
  • 木星大氣層曝光!人類首次對木星進行了前所未有的詳細觀測!
    木星,這顆神秘的行星,是太陽系最大的行星,木星上擁有劇烈的風暴讓人望而生畏,尤其是著名的大紅斑,但是木星的秘密仍然吸引著人類前去探索!近日,科學家們對木星的大氣層和風暴進行了前所未有的最佳觀測!現在,科學家們對木星大氣中的風暴有了最詳細的了解。這些觀測都要歸功於這些探測器以及望遠鏡。
  • 在你我的有生之年,木星大紅斑很可能將永遠消失!
    2017年7月,美國宇航局(NASA)耗資10億美元打造的朱諾號探測器曾為我們帶來大紅斑的壯麗照片。那是我們所見過距離巨大風暴最接近的圖像。科學家們都為照片中的細節畫面所震撼。朱諾號探測器將於2018年4月,2019年7月和9月,以及2020年12月再次逼近木星。不過,這些機會可能都不如2017年7月那次那麼接近。
  • 木星大紅斑是外星人建造的結構?科學家:想像力豐富
    這聽起來像科幻小說,但這樣的大氣擾動實際上存在於木星上。它被稱為大紅斑,行星科學家認為至少從17世紀中期開始,它就一直在木星的雲層中旋轉。許多陰謀論者認為木星上的大紅斑是外星人建造的巨大結構,但是科學家對此進行了批評:想像力豐富。從1830年起,人們就開始用望遠鏡和宇宙飛船近距離觀測。
  • 太陽系最大行星「木星」的真實樣貌
    大紅斑和木衛一:這張照片是美國宇航局卡西尼號在2000年12月1日拍攝的。照片詳細展示了木星上的大紅斑,它有點類似於地球上的颶風。這顆氣體巨星非常巨大,完全能夠裝下三顆地球。木星的大氣層構成與太陽類似,大部分是氫氣和氦氣構成。照片左側就是木星最大的衛星木衛一。
  • 朱諾號發現木星的重力場是傾斜的
    美國宇航局的朱諾號宇宙飛船點燃主引擎減速進入木星軌道的插圖來源: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到目前為止,研究人員還不清楚這些條帶是局限在大氣層的淺層,還是深入到行星的內部。解答這個問題是「朱諾」號任務的主要目標之一。「朱諾」號一直在研究木星的磁場,以了解木星內部的大氣層是如何工作的。
  • 「大紅斑」可能在未來20年內消失
    據媒體報導,美國宇航局噴氣推進實驗室研究人員表示,木星標誌性特徵「大紅斑」可能在未來20年內消失。木星大紅斑比地球大,首次發現於1830年,同時,17世紀也發現木星表面一個巨大斑點,可能是後期證實的大紅斑。這表明木星大紅斑已在木星表面肆虐數個世紀。
  • 朱諾號:木星內部有什麼?
    《自然》雜誌:朱諾號發現木星炫目的南北極氣旋),但其實,朱諾號揭開的木星秘密還遠不止如此。木星中低緯區域最典型的特徵是深淺交替的彩色條帶(以及大紅斑),不過這種深淺交替的條帶結構並不是木星獨有,外太陽系四顆大行星都有。通常我們把深褐色的條帶叫做帶(belt)而把淺色條帶叫做區(zone),深淺兩種條帶的運動方向和速度還不一樣。深淺條帶的邊緣穿梭著東西方向飛馳的急流(jet str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