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剛剛宣布:朱諾號木星探測器有了新的驚人發現

2020-12-06 ALENG

【ALENG 自媒體】12月13日晚間自媒體專稿,正在對木星進行科學考察的美國宇航局朱諾號木星探測器,日前有了一個新的發現:木星南極的巨型風暴,由此前的5個,變成了現在的6個,從而組成了一個非常規則的六邊形圖案。

朱諾號新發現的巨型風暴(youxiaj

北京時間12月13日晚間,美國宇航局官方網站發布消息,宣布了朱諾號探測器的這個新發現。朱諾號原本於9月30日開始,即將進入一個被木星巨大的陰影籠罩的軌道中,長達12個小時。由於朱諾號採用的是太陽能動力,需要24小時能夠見到太陽,因此,長達12小時的黑暗,意味著這個功勳卓越的太空飛行器的末日,朱諾號可能因為失去電力供應而被「凍死」,此前,美國宇航局的一個火星機器人機遇號正是遭遇了同樣的災難,最終被「凍死」在火星上。

為了挽救即將陷入危險之中的探測器,美國宇航局的科學家從9月30日晚間7:35分開始,啟動朱諾號的動力裝置,耗時12個小時,燃燒了73公斤的燃料,將朱諾號加速到每小時203公裡,最終成功實現了軌道遷移,從而避免了一場後果難料的災難性事件發生。

正是由於這次迫不得已的軌道遷移,使得朱諾號有了一個意外的發現。

11月3日,朱諾號由於軌道遷移,從距離木星頂部的雲層3500公裡的高度飛經了木星南極,在這次計劃之外的飛行過程中,朱諾號啟動了機載相機,對木星的南極地區進行了拍攝,傳回的照片讓科學家大吃一驚:之前在木星南極肆虐的巨型風暴,居然由5個變成了6個,而這中間僅僅相隔不足3年的時間。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朱諾號科學家在一份聲明中說:「這個風暴是以前從未發現或預測過的新的天氣現象。」新的風暴面積大約與德克薩斯州差不多,令人嘆為觀止。

朱諾號拍攝的木星大紅斑

木星是太陽系中最大的行星,直徑大約14.3萬公裡,質量約為太陽質量的千分之一,是太陽系其他7個行星質量總和的2.5倍。2011年,美國宇航局耗資11億美元,發射了朱諾號探測器,並於2016年7月抵達木星軌道開展科學考察工作。

朱諾號原本的計劃是每14天圍繞木星飛一圈,但是後來發現探測器的燃料運輸系統可能存在一些問題,為了確保計劃順利執行,科學家將朱諾號的軌道周期變更為53天,以節省燃料。截至目前,朱諾號已經圍繞木星運轉了22圈,取得了豐碩的科學成果,包括對木星著名的「大紅斑」進行了詳細考察,並且發現了此前從未被觀測到的多個木星的衛星。按照目前的狀況,朱諾號應該能夠正常工作至2021年7月。

相關焦點

  • NASA「朱諾號」為木星的水之謎提供了新發現
    研究這些數據的科學家們驚訝地發現,水量僅達到了預期的十分之一,更令人意外的是:在測量到的最大深度下,伽利略號探測器測量到的水含量似乎仍在增加,遠低於理論上所認為的大氣應該混合良好的深度。在均勻大氣中,整個區域的水含量是恆定的,且更有可能體現全球平均水平;換句話說,更可能是整個木星水含量的一個體現。
  • 木星上也有水?來看看NASA「朱諾號」探測器的最新發現
    但同時結合地面望遠鏡獲得的紅外線地圖,結果表明探測任務可能只是運氣不好,在木星上採集了一個異常乾燥和溫暖的氣象點。聖安東尼奧西南研究所朱諾號木星探測器的首席研究員斯科特·博爾頓說:「正當我們認為我們已經解決了問題時,木星提醒我們還有很多東西需要了解。」 「朱諾號木星探測器有令人驚訝的發現:即使在雲層以下,大氣也沒有充分混合在一起,這是我們仍在嘗試解決的難題。
  • 揭秘木星:朱諾號最新發現
    圖像處理:Gerald Eichstädt自2016年7月以來,朱諾號木星探測器一直在收集有關這顆天然氣態巨行星內部的數據。其最新發現涉及到木星大氣中的「熱點」。二十五年前,NASA在歷史上首次將探測器發送到木星的大氣層中,對這顆太陽系最大的行星進行探測。
  • 朱諾號的發現:木星水之謎
    Gill朱諾號提供了木星大氣中水含量的第一手科學結果。根據最近發布於自然天文學期刊上的朱諾號探測結果估計,木星赤道區域水分子大概佔了木星大氣中分子的0.25%——相當於太陽中的三倍。這也是自從1995年伽利略任務暗示木星可能和太陽一樣極度乾燥(比較的並不是根據液態水而是水的組成成分—氧元素和氫元素)之後,第一次發現氣態巨行星的水含量(豐度)。
  • 「朱諾號」木星探測器究竟強在哪裡?
    但7月4日這天,當「朱諾號」(Juno)飛船成功進入繞木星的預定軌道時,該探測器首席研究員斯科特·博爾頓(Scott Bolton)宣布,「我們剛剛完成了美國宇航局有史以來最艱難的一項任務。」 真要把美國宇航局的壯舉排出高下來,那是不可能的。但博爾頓的說法並不誇張。將朱諾號導入木星軌道是一場11億美元的豪賭。
  • 美國發射朱諾號木星探測器 2016年抵達
    公眾教育計劃作為公眾教育計劃的一部分,朱諾探測器還將攜帶3個樂高玩偶一起飛向木星,這三個小人分別是羅馬神話中的天神朱庇特(註:Jupiter,即英語中的木星),朱庇特的妻子朱諾(Juno,即探測器的名字),以及義大利著名天文學家伽利略,他對木星的觀測做出過重要的開創性貢獻,包括發現了木星的4顆最大的衛星,
  • 朱諾號探測器發現木星「白雲」,由此認定木星可能有生命靠譜嗎?
    最近NASA發布了幾張朱諾號木星探測器拍攝的木星新照片,有一張上面木星大氣裡有幾抹白雲,而且NASA發布的消息稱,木星大氣中含的水分可能比之前伽利略號探測到的要多。由此一些人就開始幻想著木星上可能有生命存在。這種想法靠譜嗎?我們一起來討論一下。
  • NASA朱諾號探測器在木星上發現木衛一的陰影
    據外媒Cnet報導,美國宇航局(NASA)的朱諾號探測器於9月份完成了一次木星飛掠任務,並發回了一張令人矚目的圖像:木衛一Lo在這顆氣態巨行星上投下了完美的陰影
  • NASA更新朱諾號探測器拍攝的木星圖像,這顆行星越來越讓人著迷!
    朱諾號探測器是NASA在2011年8月發射升空的木星探測器,對於地球而言木星強大的磁場有很重要的保護作用,然而人類對於這顆距離地球有27億公裡的行星了解並不多,朱諾號探測器飛行了五年時間才到達木星上空,讓人們首次清晰地看到了一個從未見過的木星世界,目前已經在木星周圍發現了72顆衛星
  • 美國NASA朱諾號探測器發現木星磁場隨時間變化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有一個叫做朱諾(Juno)的太空船軌道探測器,它已經辛苦工作了很長時間。
  • NASA的「朱諾號」在木星上發現瞬態發光事件
    一直到前段時間,NASA的「朱諾號」探測器在木星上,發現了一條明亮、狹窄的紫外線輻射條,它瞬間就消失在木星的大氣上層,不過還是被「朱諾號」的紫外線光譜儀給捕捉到了,這個發現讓科學家們感到非常興奮,因為這意味著,困擾科學家們數十年的,有關木星上閃電現象的猜想,終於被證實了。
  • NASA宣布將延長火星「洞察號」和木星「朱諾號」的任務時間
    本文轉自【cnBeta.COM】;美國宇航局(NASA)周五表示,已經正式延長了兩項開創性的行星科學任務的時間:涉及「朱諾號」探測器和火星「洞察號」(InSight)著陸器的任務。這些延期是在經過審查程序後作出的。
  • 作為「太陽系之王」木星的探測器,朱諾號的回歸能帶來什麼?
    緊跟著伽利略任務的進度,在接下來的20 個月裡,在有目的的撞擊行星之前,探測器會收集木星大氣層、雲層、內部、重力和磁場環境的數據。據NASA稱,協調世界時12時51分(太平洋夏季時間早晨5點51分,北美東部夏令時早晨8時51分),飛行器會經過木星雲層頂端,並且比以往任何一次任務都更接近。雖然在2018年2月任務結束之前,探測器預計將對這顆氣體巨星進行35次更近距離的飛越,但這次特別的飛越預計將特別有啟發性。
  • NASA朱諾號探測器捕獲木星風暴合併的畫面
    據外媒CNET報導,木星經常「上演各類表演」:這顆氣態巨行星的旋轉大氣層不斷變化和重新排列。最近, 美國宇航局(NASA)的朱諾號探測器在觀察中有了一些非凡的發現:兩個橢圓形風暴合併在一起。 NASA將該事件描述為「不同尋常的事情。」
  • 美國航天局朱諾號探測器發現木星與地球都有類似的磁場變化
    圖片來源:美國航天局/加州理工大學/哈佛大學美國航天局的朱諾號木星探測任務,使人類首次成功探測到除地球外的天體內部磁場的長期變化(隨時間變化的情況)。朱諾號的探測表明,木星磁場的長期變化是由行星大氣層深處的風驅動的。
  • 「朱諾號」拍攝木星新照 大氣層產生淺層閃電
    8月10日消息,美國宇航局近日公布了「朱諾號」探測器拍攝的木星最新影像,捕捉到木星大氣層特有的「蘑菇球」雲層,並產生了淺層閃電的現象圖片來源:nasa官網8月10日消息,美國宇航局近日公布了「朱諾號」探測器拍攝的木星最新影像,捕捉到木星大氣層特有的「蘑菇球」雲層,並產生了淺層閃電的現象。圖片來源:nasa官網來源:中新網
  • 歷時五載,朱諾號探測器抵達木星!
    朱諾號探測器成功抵達木星。圖片來源:NASA經過近5年的太空航行,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的朱諾號(Juno)探測器,成功飛抵太陽系最大的行星——木星。持續35分鐘的主引擎點火減速之後,北京時間今天(7月5日)中午11:53,朱諾號探測器成功進入環繞木星運轉的軌道。
  • NASA公布木星北極迷幻「朱諾號」探測器拍攝的照片加工版
    NASA公布木星北極迷幻圖:「朱諾號」探測器拍攝的照片加工版(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cnBeta:外媒報導,NASA近日一張公布的這張木星北極迷幻圖是「朱諾號」探測器在2020年觀測木星時所看到的高度加工版。
  • 4年了,NASA的「朱諾號」探測器在木星發現了什麼?4K
    2011年8月NASA發射的朱諾號飛船開始了漫長的旅程,朝著太陽系最大的行星木星飛去。任務是讓我們了解木星的起源和發展.,它是人類歷史上跑得最快的物體,速度達到每小時28萬公裡.朱諾號減速並進行了精細的調整,最終進入精心設計的橢圓軌道,使太空飛行器能夠仔細觀測木星.同時儘量減少與有害輻射的接觸,還要確保它在整個飛行過程中完全暴露在陽光下.
  • 朱諾號的木星圖像都是照騙?若真正靠近木星,你看不到這種場景!
    點擊播放 GIF 2.2M2016年7月5日,NASA宣布朱諾號探測器正式進入木星軌道「整容」的木星在朱諾號之前,我們看到的木星都是這樣的:而朱諾號傳回的木星照片,都是這樣的:4月12日,朱諾號傳回了一張新的木星照片,並一度上了熱搜,引得網友驚呼像梵谷的名畫《星空》,還有人感慨說:「終於知道梵谷的靈感來自於哪裡了。」我們前幾天分享這張圖片的時候,有粉絲給我評論說:還是喜歡這樣的木星,以前的顏色太單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