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木星探測器朱諾號」近距離拍攝木星的最新圖片;快來領木星壁紙
本月12日美國宇航局NASA在網上公布了「木星探測器朱諾號」在今年2月17日拍攝的木星圖片;經過公民科學家Gerald Eichstdt處理後;再由NASA發布。圖片一經發布就在網上驚豔了全球的網友和太空迷們12日發布的木星照片拍攝這張圖片時 朱諾號位於木星的北部;距離木星的高度為
-
NASA更新朱諾號探測器拍攝的木星圖像,這顆行星越來越讓人著迷!
朱諾號探測器是NASA在2011年8月發射升空的木星探測器,對於地球而言木星強大的磁場有很重要的保護作用,然而人類對於這顆距離地球有27億公裡的行星了解並不多,朱諾號探測器飛行了五年時間才到達木星上空,讓人們首次清晰地看到了一個從未見過的木星世界,目前已經在木星周圍發現了72顆衛星
-
「朱諾號」拍攝木星新照 大氣層產生淺層閃電
8月10日消息,美國宇航局近日公布了「朱諾號」探測器拍攝的木星最新影像,捕捉到木星大氣層特有的「蘑菇球」雲層,並產生了淺層閃電的現象圖片來源:nasa官網8月10日消息,美國宇航局近日公布了「朱諾號」探測器拍攝的木星最新影像,捕捉到木星大氣層特有的「蘑菇球」雲層,並產生了淺層閃電的現象。圖片來源:nasa官網來源:中新網
-
木星上也有水?來看看NASA「朱諾號」探測器的最新發現
美國航天局「朱諾號」太空飛行器上的JunoCam成像儀捕捉到了這張木星赤道南部區域的照片。該圖像是定向拍攝而成的,因此木星的兩極(不可見)從左至右分布在框架內。圖片來源:ASA/JPL-Caltech/SwRI/MSSS/Kevin M.Gill這項任務首次公布了關於木星大氣中水含量的數據流,這是自1995年美國航天局的伽利略號任務以來,首次發現該氣態巨行星上存在水。美國航天局的朱諾號任務首次提供了關於木星大氣中水含量的科學結果。
-
NASA公布木星新照片,朱諾號:表面「混亂、多風暴」
木星作為太陽系最大的行星,一直以來都是我們探索的重點,雖然是由氣體組成的,但是木星的質量是太陽系其它七大行星質量總和的2.5倍。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從其執行任務的「朱諾」號宇宙飛船上拍攝的新照片中揭示了木星上一個「混亂、多風暴」的表面,這為科學家們提供了更多有關木星起源和演化的知識。在另一次近距離飛越木星的過程中,美國宇航局的「朱諾」號宇宙飛船拍攝到了木星北半球的一個褶皺絲狀區域。
-
發現全新的木星——朱諾號公布首批成果!
木星南極的這幅影像,由NASA的朱諾號探測器在52000千米高空拍攝。圖中的卵形特徵都是氣旋,直徑可達1000千米。這是由朱諾號上的JunoCam在3次不同飛越過程中拍攝的照片合成的,圖片經過了色彩增強和球極平面投影處理。
-
作為「太陽系之王」木星的探測器,朱諾號的回歸能帶來什麼?
2016年6月21日,美國宇航局朱諾號探測器上的朱諾相機在距木星680萬英裡(1090萬公裡)的地方拍攝了這張帶有注釋的木星及其四顆最大衛星圖片來源: nasa / jpl-caltech / msss 這不僅是所有探測器中最接近木星的一次,而且還將經過木星的兩極,這將給朱諾探測器一個機會去看一些從未見過的東西。 這些數據包括朱諾號的八臺儀器所獲得的紅外和微波讀數,還有一些精選的照片。
-
4年了,NASA的「朱諾號」探測器在木星發現了什麼?4K
在2016年1月朱諾號(Juno)拍攝了,木星及伽利略衛星的延時視頻> 2016年8月朱諾號飛越木星北極,它捕獲很多科學數據,包括許多令人難以置信的照片.該圖像是在距離木星北極7.8萬公裡處拍攝的.我們可以看到怪異的圖案和木星著名的布朗雲團,朝著木星赤道盤旋的朱諾號用紅外相機捕捉到了,人眼看不見的,木星南極的紅外極光圖.這是目前觀察到的木星最強極光.
-
朱諾號木星探測器發回了最新照片,讓人近距離體驗這顆另類星球
朱諾號探測器是美國七年前發射的木星探測器,在2016年進入木星軌道後便開始圍繞木星收集這顆太陽系最大的行星資料,此前人類從未如此近距離的觀察這顆太陽系的巨無霸,在12月21日美國航空航天局公布朱諾號探測器已經完成了16次環繞飛行任務,並且發回了許多最近拍攝的木星表面照片,讓人清晰地看到這顆詭異卻又美麗的行星模樣
-
NASA朱諾號探測器拍攝到木衛三北極的首批圖像
據外媒CNET報導, 木星有很多衛星,但木衛三(蓋尼米得,Ganymede)是其中一顆較為特別的衛星。 木衛三是太陽系中最大的衛星,比水星和冥王星都要大,而且有自己的磁圈。這是一個不尋常的世界, 有著內部海洋, 令人難以置信的稀薄大氣層和冰冷的外殼。
-
NASA「朱諾號」為木星的水之謎提供了新發現
Gill)NASA的朱諾號任務提供了其關於木星大氣中水含量的首次測量結果。根據近期發表於《自然天文學》(Nature Astronomy)期刊上的朱諾號探測器的測量結果估計,在木星的赤道地區,水分子佔大氣中分子的0.25%左右,幾乎是太陽的三倍。
-
NASA剛剛宣布:朱諾號木星探測器有了新的驚人發現
【ALENG 自媒體】12月13日晚間自媒體專稿,正在對木星進行科學考察的美國宇航局朱諾號木星探測器,日前有了一個新的發現:木星南極的巨型風暴,由此前的5個,變成了現在的6個,從而組成了一個非常規則的六邊形圖案。
-
「朱諾號」的新圖像揭示了木衛三(加尼米德)的北極
這是迄今為止由太空飛行器拍攝的木衛三(加尼米德)北極的第一張圖片,木衛三(加尼米德)——木星最大的衛星。美國宇航局的正在繞木星飛行的「朱諾號」探測器獲取了這些信息。2019年12月26日,「朱諾號」拍攝的紅外照片顯示了木衛三(加尼米德)的北極。
-
人類拍攝最清晰木星照片
NASA日前公布了木星探測器Juno號所拍攝的最新觀測照片NASA表示,這將有助於研究木星的大氣結構與磁場。據介紹,Juno號是在距離木星3500公裡之處拍攝到這張影像,可以看到表面有不規則的雲層,這照片也是目前最靠近木星的距離。
-
NASA朱諾號探測器捕獲木星風暴合併的畫面
據外媒CNET報導,木星經常「上演各類表演」:這顆氣態巨行星的旋轉大氣層不斷變化和重新排列。最近, 美國宇航局(NASA)的朱諾號探測器在觀察中有了一些非凡的發現:兩個橢圓形風暴合併在一起。 NASA將該事件描述為「不同尋常的事情。」
-
「朱諾號」的木星北極之旅
用於分析木星旋轉的數據也包含著木星內部結構與組成的信息。此前由於人們不了解木星的內部旋轉,很難對木星深處進行探測。「現在我們的工作終於可以真正展開了——確定這顆太陽系中最大行星的內部組分。」Guillot說。Jack Connerney是「朱諾號」任務的副首席研究員,他來自美國馬裡蘭州安那波利斯的太空研究公司。
-
朱諾號探測器已經走完一半壽命,它會在木星停留多久?
2016年8月,朱諾號探測器正式進入環繞木星軌道,開始了對這個太陽系最大的行星的探測之旅。在2年多的時間裡,朱諾號多次接近木星,拍攝前所未有的木星高清圖片,帶人類認識了這顆神秘又可怖的氣體巨星。木星的英文名叫做「朱庇特」,就是羅馬神話裡最高天神的名字,也就是羅馬神話版的玉皇大帝。而朱諾,則是朱庇特妻子的名字,不是羅馬神話版的王母娘娘,因為王母娘娘不是玉帝的媳婦~傳說朱庇特是個非常神秘的天神,經常用法力把自己籠罩在雲霧中,不讓人看見。而朱諾則有法力能夠看穿朱庇特的雲霧,看清他的真面目。
-
揭秘木星:朱諾號最新發現
圖像處理:Gerald Eichstädt自2016年7月以來,朱諾號木星探測器一直在收集有關這顆天然氣態巨行星內部的數據。其最新發現涉及到木星大氣中的「熱點」。二十五年前,NASA在歷史上首次將探測器發送到木星的大氣層中,對這顆太陽系最大的行星進行探測。
-
NASA耗資10億美金的探測器拍攝到木星星雲圖賞:宇宙如此美麗
據價值兄了解,2017年12月16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耗資10億美元的「朱諾號」(Juno)飛船在木星周圍完成了第十次高速飛行。該機器大約每53天會用JunoCam儀器拍攝新照片,速度可達每小時13萬英裡。接收這些圖像可能需要幾天或幾周的時間,但等待是值得的。
-
木星也懂「梵谷」?木星大氣迷幻風暴充滿藝術範
事實上,NASA在規劃朱諾號任務時,裝備朱諾相機是為了近距離拍攝這顆太陽系最大行星的照片,激起公眾的太空探索興趣。但科學家在為該探測器添加相機時,還沒想好誰來使用它。作為朱諾相機的非正式負責人,行星科學家坎迪斯·漢森·科哈徹克(Candice Hansen-Koharcheck)表示:「當時我們充滿信心,認為只要將相機裝配上朱諾號並送到木星,屆時肯定會有人願意來做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