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壽命都達到300歲,地球還能夠容納得了嗎?

2020-12-03 時空通訊

這得有幾個前提,才能夠得出結論。

首先,人口出生率是多少?其次,這個將來是指將到什麼時候?第三,每個人要多少土地才能夠養活?

現在我們先來設定首先和其次的條件,以現在的出生率,從明天的將來開始三百年不死計算。

聯合國人口基金會統計顯示,世界人口在2011年10月31日達到了70億,2016年達到了72.6億。

聯合國人口基金會現在每日根據各國統計數據更新世界人口數據,截止到2020年2月17日,世界人口總量為7583908198人。

其中中國人口世界第一;為1400050000人,印度為1354051854 人,排在第二;其後的排位順序是美國、印度尼西亞、巴西、巴基斯坦、奈及利亞、孟加拉國、俄羅斯等等。

根據2016年統計數據和現在人口總量對比,得出每年平均新增人口約1億人,平均增長速度為每年約1.3%。

世界人口平均年齡目前約40歲左右,這樣如果從明天開始不死人,每人活到300歲,平均就還可以活260年。如果根據每年增加人口1.3%計算,260年一直這麼遞增,這個人口就是一個天文數字了。

即便按照260年簡單疊加增長率重量計算,也要在現有人口上增長3.38倍,也就是達到256億人。

但還有一種算法,聯合國熱口基金會曾經有一個預測,認為2025年世界人口將達到80億,2050年將達到94億,2080年達到106億。2080年世界人口是一個峰值臨界點,以後將會出現逐年下降趨勢。

我覺得按照聯合國的估計來預測人口發展跟合理一些。

但當然如果從明天開始人就不死的話,則這個人口數量還要提升。

那麼人口死亡率有多大呢?根據中國人口2017年統計,人口出生率12.43‰,人口死亡率為7.11‰,自然增長為5.23‰。

但世界各國的情況完全不同。我只找到了2015年一些國家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數據:美國人口出生率:12.4‰,人口死亡率:8.2‰;日本人口出生率:7.9‰,人口死亡率:10.1‰;墨西哥人口出生率:18.512‰,人口死亡率:4.824‰;以色列人口出生率:21.3‰,人口死亡率:5.3‰;奈及利亞人口出生率:39.3‰,人口死亡率:12.8‰;伊拉克人口出生率:33.628‰,人口死亡率:5.096‰等等。

沒有找到一個世界平均數據的資料,因此我們無法確定全世界相對平均的一個死亡率。這樣我們就姑且按照8‰來計算把,也就是每年少死8‰的人口,差不多就是約6000萬。

這樣我們大致計算到2080年,人口106億就不增長了,加上這些每年閻王爺再也不收的人,還要增加36億多點人口,也就是說人口最多時會有142億人口。

如果每個人都活300歲,那麼到了142億人口就要保持許多年了。

這個人口數量忽略掉了人口逐年增長同比例增長,否則數量還要大一些;也忽略掉了由於人再也不死會而人口增長過快,生育率會提前下降這個因素。

因此裡外一折,這個數字還是比較合理的。

地球上養活142億人口還是有這個空間和能力的。

地球表面積5.1億多平方公裡,其中海洋面積3.62億平方公裡,陸地面積1.48億平方公裡,平均每個人能夠分到0.01多點平方公裡陸地面積,0.026的海洋水域,足夠養活了。

每個人有10000平方米的陸地,也就是1公頃15畝的土地,足夠養活自己了。

當然,這1公頃的土地,有山有石有極寒不毛之地,如果按照人類目前的能力和水平,很可能是養不活的。

但我們看看以色列,國土面積只有2.5萬平方公裡,其中有一半的沙漠,淡水資源都十分匱乏,卻養活了841萬人口。

以色列的人均土地不到0.003平方公裡,而實際上能用的土地人均只有0.0015,也就是1500平方米,這點面積還沒有一些中國人豪宅所佔的面積大。

以色列不但養活了841萬人,而且還是中東及區最強大,現代化、經濟發展度最高的國家,是世界發達國家之一,對世界科學和技術的貢獻也名列前茅。

所以,我們有什麼理由在未來人能活到300歲的科技下,用平均每人10000平方米的土地養不活一個人的理由呢?按照以色列的人均佔有土地計算,即便世界人口發展到300億,也還比以色列人均土地多。

人類對未來發展現在就有了很多設想,如建立高層巨大建築,一座大廈就可以容納幾十萬人,就是一個城市;在水面甚至太空建造城市;農業和養殖業實現工廠化生產,無土栽培、人造肉等等。

這些科學和技術實際上在很多發達國家都已經進入了研究實驗,這些對於人類未來的存活完全能夠起到支撐作用。

關鍵是環境和氣候,還有不要打核戰自相殘殺。

人類如果不保護好環境,溫室效應不斷提升,就完了,別說活到300歲,就是現在這些人都無法存續。

因此限制人口增長,改變人類行為習慣,修復環境是人類目前面臨的最大考題。科學家們一再呼籲,地球環境氣候已經到達了一個閾值,也就是臨界點,過了這個臨界點,就不可逆了。

這次,以及本世紀以來不斷出現的冠狀病毒等各類病毒肆虐,就有大自然對人類惡習報復的影子,人類不改掉這些惡習,還談什麼300歲?

本人對人類今後的壽命問題,更傾向於考慮存在形式的升級,也就是人類在未來有可能拋棄肉體的羈絆,以意識永存、人機結合的方式存在,這樣即便不死,佔有的空間和資源也很少了,更多的是利用不死精神,為社會創造更多的福利。

這個問題再過去文章多有討論,有興趣的讀者可以查看時空通訊之前發表過的相關文章,這裡就不扯了。

謝謝閱讀,歡迎討論。

時空通訊原創版權,請勿侵權抄襲,謝謝。

相關焦點

  • 將人類放到一個絕對適合的空間裡 人類的壽命或許可以達到300年!
    ,直到1700年的時候人類的平均壽命才勉強提升到了35歲,因為我們要知道在那個時期可能一場感冒或者一場普通的疾病都會對生命帶來極大的威脅直到20世紀,人們的平均壽命才出現了質的飛躍,從平均40歲提升到了60歲左右,而且一直都在持續提升中,如今已經2020年了,據世界組織統計目前世界的平均人口壽命已經達到了70歲,這對於我們來說絕對是一件值得開心的事情,畢竟縱使人間疾苦,可大多數人還是想多逗留些日子
  • 太陽有壽命嗎?地球上的生命還能維持多久?
    在赫羅圖上,太陽位於主星序,是一顆黃矮星,一般來說黃矮星的壽命為100億年。 根據科學家的測算,我們的地球已經45.5億歲了,所以太陽也至少有45.5億歲了。這麼來看,太陽差不多都已經過完生命的一半了。
  • 人類的壽命極限在多少歲?研究發現,將來可能超200—300歲
    我們人類壽命等極限到底是在什麼地方?大家都希望自己能夠在這個世界上活得更久。有不少的科學家都曾經,對於這個人類壽命的長短進行了一個分析。綜上所述影響我們人類壽命長短的或許,就是自身的基因。隨著對生命科學的研究逐步深入,大家還發現了一種物質,它應該就是影響著人類最終能夠活到多少歲的東西。這個物質相信大家都應該聽過,它就是染色體末端的端粒。
  • 50億年後,太陽達到終點,到時候人類還能夠生存下去嗎?
    可能很多人覺得,地球的生態惡化是人類走進工業時代之後才開始的,可事實卻並非如此,從遠古時期,人類還處於原始階段的時候,其實已經在一步步破壞地球的生態。 地球上最大的沙漠是撒哈拉沙漠,位於非洲,我們都知道,非洲是現代人類祖先的誕生地。
  • 如果地球表面71%的面積變成了陸地,人類還能夠生存下去嗎?
    不管如何,70%的海洋面積孕育了地球這顆美麗的生命星球。於是有人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如果地球表面70%的面積是陸地,世界會變成什麼樣?人類還能夠生存下去嗎?海洋面積和陸地面積的對倒,對於地球生態的影響無疑會非常嚴重,雖然那個時候地球還有30%的海洋面積,還能夠維持生命的基本生存條件,但是海洋面積大幅減少之後,環境會變得非常乾旱少雨。我們都知道,由於海洋的存在,地球的環境總體來說還是比較溼潤的,一個溼潤的生態環境對於生命以及人類的生存非常重要。
  • 假如把人類縮小100倍,人類還能夠稱霸地球嗎?
    這讓人不免產生了一個猜想,如果真的人類把人類縮小100倍,我們還能稱霸地球嗎?眾所周知,人類是靠著超高的智力創造了文明,成為了地球上幾百萬年來的霸主,因此,這個把人類縮小的設想必須以保留人類目前的智力水平為前提。
  • 假如把人類縮小100倍,人類還能夠稱霸地球嗎?
    這讓人不免產生了一個猜想,如果真的人類把人類縮小100倍,我們還能稱霸地球嗎?眾所周知,人類是靠著超高的智力創造了文明,成為了地球上幾百萬年來的霸主,因此,這個把人類縮小的設想必須以保留人類目前的智力水平為前提。
  • 地球還能夠讓人類生存多久?科學家稱這個需要人類自己選擇
    人類誕生之後,又經過了數百萬年的進化演化成長,終於在數百年前走進了科技時代,從此開啟了探索世界萬物奧秘,探索生命奧秘,探索宇宙奧秘的旅程。在這個不知道要多長的旅程中,人們經常會想到這樣一個問題:地球還能夠讓人類生存多久?
  • 太陽和地球都有壽命,那麼到時候人類怎麼辦?躺著等死嗎?
    《流浪地球》逃離太陽系的原因是太陽在300年後將發生氦閃,而在氦閃來臨之前,太陽將變得極為暴躁,輻射增加,太陽風暴威脅近地軌道衛星運行!誠然這一切都是靠譜的預估,但這個300年還是太短了,科幻片基於劇情需要可以隨意修改數據,但科學卻不容忽悠,如果太陽真的只有300年就要氦閃,人類估計只能造一艘飛船跑路!
  • 人類還能在地球上生存多久?科學家算出哺乳動物平均繁衍壽命
    雖然哺乳動物出現的時間比較早,但是這些哺乳動物的平均繁衍壽命就相對較短。發表在《人類與地球》雜誌上的科學報告指出,哺乳動物的平均繁衍壽命為100-200萬年。這一項研究數據也只是參考,因為不同的研究結果是不同的,在2013年另一項研究報告指出,在新生代時期的哺乳動物平均繁衍壽命可以達到321萬年。相比之下,無脊椎動物持續存活的時間比哺乳動物長得多,平均繁衍壽命可以達到500萬-1000萬年之間。
  • 地球的壽命還有多久?人類還能居住多久?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地球,作為現已知能夠提供人類生存的行星,已經有了億萬年的歷史了,自誕生以來,地球上便產生了生命,那麼,現如今的地球壽命還有多久呢?而人類又能夠在地球上居住多長時間呢?答案可能會令許多人震驚。作為太陽系中自內而外的第三顆行星,地球不管是從密度、質量、直徑還是資源空氣來說無疑是最適合人類居住了,身為人類的母星,地球表面71%都覆蓋著海水,而只有29%的面積僅供人類居住,可以說,人類對於地球母親的開發並未到達極致。
  • 如果地球的樹木一夜間都消失了,人類還能夠生存下去嗎?
    如果地球的樹木在一夜間都消失了,人類還能夠生存下去嗎?可能有人會說,人類的生存跟樹木有什麼關係?離開了樹木人類還活不了了?這事還真有可能,如果地球的樹木都消失了,人類還真有可能無法生存下去,下面我們對此進行一些研究分析。森林是我們這個世界的生命線,沒有它們,地球生命失去了非同尋常的基本功能。
  • 地球上生存的人類,極限壽命應該是多少?看看來自上古的答案吧!
    那麼,我們日漸脆弱的身體還能長久的支撐我們的靈魂和思想嗎?也許,追求長壽的我們,應該靜下心來,認真思考一下生存的方向。,人類可以達到的極限壽命是多少吧。那麼,300歲是人類的極限壽命嗎?小夥伴們請聽小編往下聊!在公元168年出生的鐘離權,因為當時是東漢、魏晉時期,所以,人們又叫他漢鍾離,是全真教北宗的第二祖宗。他是呂洞賓的師傅,而呂洞賓是唐朝宗室中人,從東漢到唐朝,至少要600歲以上吧。
  • 地球還有多長壽命,人類還能居住多久,真相讓人有些意外
    地球還有多長壽命,人類還能居住多久,真相讓人有些意外嗨,大家好,我是嚴格,隨著時間的飛速流逝,在不知不覺中,地球已經經歷了45.5億年的時光,這是個多麼驚訝的數字啊,自從有了文明開始,人類也通過不斷的進步和進化成為了這顆星球的主宰者
  • 人類還能在地球上生存多久?一切可能都要看太陽的「意思」
    人類還能在地球上生存多久?一切可能都要看太陽的「意思」我們腳下的地球,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也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起碼在可見的未來,人類都要在地球上生存,除非基礎物理學能夠有所突破,讓人類發現新的能源,或許才能夠實現「星際穿越」,移居到宇宙中的其他星球上。那麼地球的壽命到底有多長呢?我們人類又能在上面生存多久?首先必須要認清一點:我們人類能夠在地球上生存多久,和地球本身的壽命並沒有多大的關係。
  • 30多歲得了高血壓,會影響壽命嗎?一輩子都不能停藥?醫生來講講
    小王是一個比較年輕的高血壓患者,他今年才32歲,但是在公司組織體檢的時候竟然查出了自己高壓170mmHg,低壓100mmHg,屬於血壓偏高,他擔心得不行,很想知道高血壓對壽命的影響有多大,難道一輩子都要吃藥嗎?高血壓真的會影響人體壽命嗎?
  • 地球還能供人類居住多少年?科學家:人類或許會自取滅亡!
    文/仗劍走天涯地球還能供人類居住多少年?科學家:人類或許會自取滅亡!地球是人類唯一可以賴以生存的家園,不過也正是因為地球的唯一性,才會讓很多科學家們對人類的發展,產生一種擔憂。無論是地球也好,宇宙也罷,或者是生存在地球上的人類,都有著生命的盡頭,而如果萬一地球走到了生命的盡頭,人類還沒有滅亡,那麼很顯然,人類一定會受到地球的影響的。地球還能夠供人類居住多久呢?
  • 本世紀人類真的有可能「永生不死」嗎,或者先壽命翻倍?
    谷歌風投的總投資金額高達20億美元,而其中36%將投入生技新創公司,也包括幾項深具雄心的壽命延長計劃。人類對於「永生」的渴望,從未停止。過去百年,人類的壽命已經翻了一番。1900年全球的平均壽命之所以不到40歲,是因為營養不良、傳染病和暴力讓許多人還很年輕便離開人世。只要避開饑荒、瘟疫和戰爭,就能活到七八十歲,這是智人自然的壽命長度。這個百年,人類的壽命還能翻倍達到150歲嗎?
  • 地球的「終點日」或已提前到來!人類還能在地球上住多久?
    地球的"終點日"或已提前到來!人類還能在地球上住多久?大家都知道,我們的地球已經在太陽系當中,存在了整整46億年了,而存在生命的歷史,也超過了38億年,當然,在這漫長的歷史長河當中,地球先後出現了多次生物大滅絕事件,最終誕生了人類這樣的智慧生命,而根據同位素地質測定法,我們可以找到地球已經有了46億年的壽命,那麼地球的壽命終點又在哪裡呢?人類又還能在地球上居住多久?
  • 人類最羨慕的哺乳動物,壽命達到200歲,90歲仍具有生殖能力
    地球上壽命最長的哺乳動物是什麼呢?不是大象,不是藍鯨,而是弓頭鯨,弓頭鯨是地球上唯一壽命超過200歲的哺乳動物。而之所以弓頭鯨能夠擁有如此綿長的壽命,主要是具備以下的特質:減少能量的攝入,新陳代謝慢,生活在寒冷環境,以及具備特殊的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