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起來有點噁心:科學家製造出老鼠和人類的雜交體

2020-05-18 魚羊知訊

5月13日的《科學進展》(Science Advances)發表了一份報告,科學家製造出迄今最完整的小鼠和人類雜交體,人類幹細胞就可以將自己編織成正在生長的小鼠胚胎,填充正在發育的肝臟,心臟,視網膜和血液。在實驗的小鼠胚胎中,它的細胞中有4%是人類的,這是迄今人類與小鼠之間最徹底的混合。

聽起來有點噁心:科學家製造出老鼠和人類的雜交體

在這種混合胚胎中,人類細胞(綠色)堆積在發育中的老鼠的眼睛(藍色)中

這樣的嵌合體可以幫助揭示單個細胞如何產生整個生物。與其他動物相比,更多的人性化動物在研究諸如瘧疾等對人的影響更大的疾病中也可能具有重要的價值。隨著更多的進步,嵌合體最終可能成為人體器官的來源。

人類細胞在其他動物中往往無法生長良好。許多科學家在老鼠或其他動物(包括豬和牛)中生長人類幹細胞時遇到了障礙 。達拉斯的德克薩斯大學西南醫學中心的幹細胞和發育生物學家Jun Wu說:「我們已經分析了成千上萬個胚胎,但從未見過人類幹細胞對小鼠胚胎的強大嵌合作用」。

神經科學家和幹細胞生物學家Jian Feng說,新方法的成功取決於時機。為了在小鼠胚胎中生長和壯成長,必須將人類幹細胞的發育時鐘恢復到稱為幼稚階段的早期階段。紐約布法羅大學的馮說:「基本上需要將人體細胞推回這一階段。」

馮和他的同事們通過一種叫做mTOR的蛋白質三個小時來重置幹細胞的時鐘。這種短暫的治療使細胞回到了幼稚的階段,大概恢復了它們轉變為體內任何細胞的能力。

研究人員將這些年輕人幹細胞中的10到12批分批註射到含有約60到80個小鼠細胞的小鼠胚胎中,並使這些胚胎發育17天。

從外觀上看,儘管具有人類細胞,這些胚胎仍正常生長。通過計算對小鼠或人類特異的DNA,研究人員發現人類細胞佔胚胎總數的0.1%至4%。

人類細胞將自己編織到老鼠的大多數發育組織中,註定會變成肝臟,心臟,骨髓和血液。研究人員發現,這些小鼠胚胎中的人類紅細胞特別豐富。少數人類細胞出現在將形成大腦的組織中。一個胚胎有一大堆人類感光細胞,即有助於檢測光的眼細胞。

據研究人員所知,沒有人類細胞存在於繼續形成精子和卵子的細胞中。嵌合體的繁殖能力是圍繞科學家仍在努力解決的令人擔憂的倫理問題之一。

一旦進入小鼠胚胎,人類細胞通常緩慢的發育速度就會加快以適應宿主。馮說,人類幹細胞通常會很慢地轉變成某些類型的成熟感光細胞,肝細胞或紅細胞,但當人類細胞位於小鼠胚胎內部時卻沒有。馮說:「將相同的人類細胞放入小鼠胚胎中,它們就會快速生長。」 「在17天之內,將獲得所有這些成熟細胞,否則這些細胞將需要數月才能進入正常的人類胚胎。」

相關焦點

  • 貓和老鼠:最噁心的設計,驚嚇盒子不算什麼,最後一個無人能忍
    貓和老鼠遊戲中貓鼠不僅要互相鬥智鬥勇,還要時時刻刻預防系統的制裁,真是夠心累的了。這款遊戲雖然非常高程度的還原了動畫貓和老鼠的各種場景,但是其中不乏一些負面效果的彩蛋。玩家們一不小心就會在這些地方吃虧,算是非常的惡意滿滿了。那這些非常噁心的遊戲設計,你們可要小心了。
  • 生命秘方:科學家試圖實驗室培育出人類精子和卵子
    目前,科學家試圖在實驗室裡培育卵子和精子,未來能替代正常的人類生殖方式嗎?「人造配工」進程不斷地加速,日本科學家在實驗器皿中使用老鼠尾部細胞培育卵細胞,然後生長成老鼠。日本科學家將老鼠尾部細胞變成了誘導多能幹細胞,之後發育成了卵子。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在體內創造出人造卵子。用這些合成的卵子,他們培育了8隻幼鼠。
  • 全國最出名的老鼠幹——寧化老鼠幹,聽著嚇人吃起來卻是人間美味
    說起老鼠幹,我們自然會想到福建省寧化縣的老鼠幹,寧化老鼠幹享譽全國,但是很多人都是只聞其名,未食其物,很多人一聽到老鼠就頓時害怕,更別說是食用老鼠幹了,瞬間會讓人沒了食慾。其實這個也是很正常的現象,生活中很多人對老鼠還是非常害怕的,覺得老鼠非常的不衛生,而且容易帶來疾病,這是人之常情,但是我們今天說的寧化老鼠幹可不是一般的老鼠,它絕對是非常安全衛生的,只要你親子去嘗試過後,你才會發現這是人間的美味,就像臭豆腐一樣,只聞其臭,吃起來卻是如此美味。那麼寧化的老鼠幹有什麼不一樣的特別之處呢,它為什麼就安全衛生,而且那麼好吃,且聽我慢慢道來。
  • 日本科學家成功在老鼠身上培育出人類牙齒(圖)
    研究者已經將牙蕾植入到老鼠體內,做了觀察,並等待牙齒長出了牙齦  【搜狐科學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日本科學家近日成功的利用幹細胞培育技術,通過老鼠的身體培育出了真實的人牙齒,這些人工培育的牙齒同真的一樣會對疼痛敏感,能夠咀嚼食物。
  • 科學家製造的老鼠烏託邦,種群的衰落,為人類敲響警鐘
    在1968到1970年之間,美國動物行為學家約翰·卡爾霍恩對一群老鼠的行為進行了長期觀察。這些老鼠在一個封閉場地裡生活。幾對老鼠最終繁衍出一個族群,數量達到2200隻。這些老鼠最終建立了一定的社會秩序和不同的階層,然後停止了繁衍。
  • 與黑猩猩雜交實驗,5名人類女性願為科學付出,最終效果如何?
    人類源自於450萬年前和黑猩猩在演化之路上分化的類人猿,現在人類從基因上來說和黑星星的相似度依舊高達98%,但就是這2%的差異使得我們成為了和黑星星外邊、行為截然不同的物質。經過了數百萬年的地域隔離,在科學上我們認為人類已經和黑猩猩出現了生殖隔離。也就是不能雜交產生後代。雖然理論上這樣說,但這根本無法壓制人類的好奇心、以及瘋狂性。
  • 科學家繪製出老鼠大腦圖譜
    海口晚報網10月3日訊  據新一期英國《自然》雜誌報導,美國艾倫大腦科學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已成功繪製出老鼠大腦基因圖譜。由於老鼠與人類90%的基因存在相似性,這一成果被認為向解開人類大腦之謎邁出了重要一步。
  • 人類的未來是怎樣的?科學家進行老鼠實驗,結果或能說明一切!
    人類僅僅花費了數百年的時間,就已經成為了地球上的智慧生物,並且創造出了璀璨的科技財富。很多人也對人類的未來感到好奇,按照如今的發展形勢來看,未來的人類究竟是怎樣的呢?其實科學家也對人類的未來作過研究,它們也選用了小白鼠進行實驗,實驗結果便預示著人類的未來。
  • 人類會製造出來嗎?科學家給出時間限制!
    人類會製造出來嗎?科學家給出時間限制!當人類第1次跨出地球的大門,就想著如何運用宇宙中的資源,在地球上,各國都時時刻刻在強調資源緊張的問題,這不是危言聳聽,而是人類科技的發展和地球上的能源息息相關,如果地球資源瀕臨枯竭,那麼人類科技也寸步難行。因此科學家們自己的想要利用地球之外的資源,這並不能說明人類是一種貪心的生物,而是在為了實現人類的可持續發展作出努力。
  • 科學無界,科學家把兩種瀕危物種結合,產生了一個「奇異雜交體」
    如今隨著我國科學界不斷的發展,以及各種研究的進行,我們能夠發現地球上的很多物資似乎都在面臨著滅亡的風險,畢竟人類對於生物學的研究這麼多年來一直都在平穩不斷的運行,在這其中我們也能夠發現,往往人類的研究,到達了一定的水平階段之後,我們對於物種的發現就會有更加深刻的認識,同時也有越來越多的物種,重新的被人們所認識到,這實際上也是體現出了人類生物科學的一種進步。
  • 和人類一樣,這種小動物也能用面部表情表達情緒
    來源:科學大觀園雜誌德國馬克斯·普朗克神經生物學研究所的科學家近日在小鼠身上進行的一項研究表明:和人類類似,小鼠也具有面部表情。小鼠的面部表情反映了它們的情緒。每個人表達情緒的面部表情都是基本一致的。例如,當討厭某種東西時,我們的眼睛會眯起來,鼻子會皺起來,上嘴唇也會變得扭曲。即便是新生兒,也可以通過面部表情來傳達悲傷、開心等情緒。不僅如此,我們還覺得可以通過面部表情來了解寵物的感受。相比之下,其它動物在人類看來似乎是面無表情的。事實上,這種觀點並不正確。德國馬克斯·普朗克神經生物學研究所的科學家近日在小鼠身上進行的一項研究表明:和人類類似,小鼠也有面部表情。
  • 背上長耳朵的老鼠?5個真實存在的怪異人造生物!
    今天小編帶大家一起來看看五個科學家製造出的怪異生物。1.Vacabti MouseVacabti Mouse是一隻有著看起來像人耳長在背部的實驗室老鼠,他的名字是以創造它的科學家命名的,而你看到的耳朵其實並不是真正的人耳,這個耳朵其實是從牛身上取出來的軟骨細胞接種到耳膜中,然後再植入老鼠的皮下,軟骨就自然地生長在老鼠背後
  • 人類文明會消失?人類如何滅絕?科學家從老鼠身上看到了答案!
    地球上沒有任何物種可以永遠生存延續,所有生命都會走向滅亡,人類也不例外。在地球存在的幾十億年間,我們見過了太多由繁榮走向衰退的生命。致使人類走向滅絕的原因有很多,行星撞擊、核戰爭、地球環境惡化,這些都有可能使人類走向滅絕,但除了這些因素外,科學家竟然從老鼠的身上看到了人類滅亡的另一種原因。
  • 貓和老鼠手遊:1V4選擇性打擊 貓皇教你抓老鼠
    歡迎大家來到今天貓和老鼠手遊小可堂的第21期。目前的遊戲機制,在任何戰局下1V4,就是1隻貓抓4隻鼠,這樣看來選擇性針對就很必要了,如何讓選擇性打擊逐個擊破呢,隨著現在官方兩周一次的更新,鼠方的角色也在不斷的更新,我們知道的已知鼠方角色有:傑瑞、偵探、羅賓漢、泰菲、海盜、國王、牛仔、劍客傑瑞、劍客泰菲。
  • 研究:相較於老鼠 豬和人類基因有更多相似處
    根據聖經的說法,人類生活在宇宙的中心,並一直試圖擺脫厄運。自從人類有文明起,就開始了對抗疾病的戰役。在古代的埃及,就有用莎草紙記錄下來的用於治療疾病的配方和咒語,放在今天,這大致相當於現代科學或生物醫學周刊上發表的文章。研究人員與醫生所孜孜不倦追求的是延緩肌體與衰老有關的變異,對抗諸如癌症與心血管類疾病,或者是尋找高效的替代品來取代受損組織。
  • 人類科學家所進行過的5個飽受爭議的奇怪實驗
    科學經歷了長久的發展才有了如今讓我們更加方便和舒適的生活,不管是科學理論,還是科學發明,都對人類的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然而,拋開出發點是否好壞不說,有時候,科學家們在實驗中所進行的一切,卻是讓大多數人難以想像和接受的。今天,傑瑞就將為你介紹,人類科學家所進行過的5個飽受爭議的奇怪實驗。
  • 濟南市民菜裡吃出死老鼠 雙方各執一詞店主不解
    菜裡吃出的老鼠  昨天早上8:30左右,在臘山立交橋附近一家飯店裡傳出來一陣激烈的爭吵聲,原來顧客老劉稱昨天晚上在家吃飯時,發現從飯店買回來的椒麻活魚裡竟然有隻死老鼠,老劉隨即找到飯店理論,但是飯店的負責人認為老劉是把魚帶離店面並且快吃完才發現的老鼠,有點匪夷所思,認為不是自己的責任
  • 老鼠和蝙蝠撇清關係,咱倆不是一個祖先,老鼠不背新冠肺炎這黑鍋
    小時候聽老人說老鼠吃了鹽就變成了「鹽巴虎」,也就是通常所說的蝙蝠。上學後才知道蝙蝠不是老鼠變得。蝙蝠屬於翼手目哺乳動物,「翼」——翅膀的意思,可以理解為手和翅膀通過一層隔膜組合在一起的動物。據統計蝙蝠共有19科185屬961種之多,我國有81種。
  • 科學家利用電子晶片技術遙控癱瘓老鼠行走
    據國外媒體報導,科學家已經製造出一種「遠程遙控」的老鼠,使用電子植入技術賦予了癱瘓動物行走的能力。科學家聲稱,「這項研究或許能夠幫助部分因脊椎損傷而癱瘓的人士進行康復治療,使他們行走的更加自然。」  進行試驗的老鼠背部中間脊髓已經被切斷,大腦信號傳不到下部脊髓,但是卻能通過神經外科植入物傳送電流至脊髓神經,使它們能夠在跑步機上行走。
  • 人類科學家曾經所進行過的5個飽受爭議的奇怪實驗
    科學經歷了長久的發展才有了如今讓我們更加方便和舒適的生活,不管是科學理論,還是科學發明,都對人類的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然而,拋開出發點是否好壞不說,有時候,科學家們在實驗中所進行的一切,卻是讓大多數人難以想像和接受的。今天,傑瑞就將為你介紹,人類科學家所進行過的5個飽受爭議的奇怪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