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森球是什麼?人類會製造出來嗎?科學家給出時間限制!
當人類第1次跨出地球的大門,就想著如何運用宇宙中的資源,在地球上,各國都時時刻刻在強調資源緊張的問題,這不是危言聳聽,而是人類科技的發展和地球上的能源息息相關,如果地球資源瀕臨枯竭,那麼人類科技也寸步難行。因此科學家們自己的想要利用地球之外的資源,這並不能說明人類是一種貪心的生物,而是在為了實現人類的可持續發展作出努力。
戴森球的提出
在1960年,因為名為戴森的科學家首次提出了戴森球。戴森球的出現,讓我們對宇宙中能源有了全新的認識,所謂的戴森球是一個非常龐大的裝置,也是一個人造天體,可以利用高科技技術製造出一個直徑在2億千米以上的巨大圓形,這一人造天體可以包括任何恆星。主要作用就是將恆星上的資源,通過戴森球轉化成為人類可以直接使用的新能源,戴森球就是一個輸出的方式。
在近百年的研究中,我們發現太陽的能源是非常巨大的,它還可以持續燃燒四十幾年的時間,這個過程中所散發的能量是無窮無盡的,但是人類可以獲得的只是冰山一角,我們已經可以充分地利用這些太陽能和光能,如果把太陽上所有的能源全部都集中起來。等到人類有需要的時候,直接從戴森球輸出,這就節約了更多的時間。其次戴森球在建造之後,就意味著人類文明有了明顯的發展,我們也可以利用戴森球的建造來尋找更為高級的文明。那麼我們有能力建造出這樣的人造天體嗎?
戴森球真的會出現嗎
科學家表示,是否可以被建造出來,取決於人類的文明發展等級,曾經就有人將其劃分了級別,大約是7個,而人類連一級都無法觸碰,更不要說製造出的戴森球了,至少要達到第2個級別,才有可能被製造出來。就算是我們把地球上所有的能源全部都集結出來,也無法製造出一個可以包裹住太陽的球體。
對於技術核材料都有著非常高的要求,首先要耐熱,耐腐蝕,還能抵擋宇宙中的輻射,事實證明我們根本沒有製造出戴森球的基本材料。在文明發展的幾百年中,我們距離一級文明還有很遙遠的道路,地球上的很多能源都是無法全部利用的。想要利用月球乃至其他星球上的能源,人類很有可能還需要幾百年的時間去完成。
幾百年的時間人類真的有能力維持下去嗎?地球環境已經有了明顯的惡化,能源危機或許將會全面爆發,人類的命運將何去何從還是未知數。你覺得人類是否有能力建造出戴森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