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森球是什麼?人類會製造出來嗎?科學家給出時間限制!

2020-12-03 英瑩的日常

戴森球是什麼?人類會製造出來嗎?科學家給出時間限制!

當人類第1次跨出地球的大門,就想著如何運用宇宙中的資源,在地球上,各國都時時刻刻在強調資源緊張的問題,這不是危言聳聽,而是人類科技的發展和地球上的能源息息相關,如果地球資源瀕臨枯竭,那麼人類科技也寸步難行。因此科學家們自己的想要利用地球之外的資源,這並不能說明人類是一種貪心的生物,而是在為了實現人類的可持續發展作出努力。

戴森球的提出

在1960年,因為名為戴森的科學家首次提出了戴森球。戴森球的出現,讓我們對宇宙中能源有了全新的認識,所謂的戴森球是一個非常龐大的裝置,也是一個人造天體,可以利用高科技技術製造出一個直徑在2億千米以上的巨大圓形,這一人造天體可以包括任何恆星。主要作用就是將恆星上的資源,通過戴森球轉化成為人類可以直接使用的新能源,戴森球就是一個輸出的方式。

在近百年的研究中,我們發現太陽的能源是非常巨大的,它還可以持續燃燒四十幾年的時間,這個過程中所散發的能量是無窮無盡的,但是人類可以獲得的只是冰山一角,我們已經可以充分地利用這些太陽能和光能,如果把太陽上所有的能源全部都集中起來。等到人類有需要的時候,直接從戴森球輸出,這就節約了更多的時間。其次戴森球在建造之後,就意味著人類文明有了明顯的發展,我們也可以利用戴森球的建造來尋找更為高級的文明。那麼我們有能力建造出這樣的人造天體嗎?

戴森球真的會出現嗎

科學家表示,是否可以被建造出來,取決於人類的文明發展等級,曾經就有人將其劃分了級別,大約是7個,而人類連一級都無法觸碰,更不要說製造出的戴森球了,至少要達到第2個級別,才有可能被製造出來。就算是我們把地球上所有的能源全部都集結出來,也無法製造出一個可以包裹住太陽的球體。

對於技術核材料都有著非常高的要求,首先要耐熱,耐腐蝕,還能抵擋宇宙中的輻射,事實證明我們根本沒有製造出戴森球的基本材料。在文明發展的幾百年中,我們距離一級文明還有很遙遠的道路,地球上的很多能源都是無法全部利用的。想要利用月球乃至其他星球上的能源,人類很有可能還需要幾百年的時間去完成。

幾百年的時間人類真的有能力維持下去嗎?地球環境已經有了明顯的惡化,能源危機或許將會全面爆發,人類的命運將何去何從還是未知數。你覺得人類是否有能力建造出戴森球呢?

相關焦點

  • 當人類文明邁向二級文明的時候,戴森球有可能被造出來嗎?
    從人類目前的發展情況來看,對化石能源的依賴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裡還會繼續,同時核能、太陽能等新能源也會逐漸發展起來。由此可知,人類文明還達不到一級,充其量只有0.8級左右。如果人類未來也能達到三級的話,那麼整個銀河系都能被人類所利用。最高級文明是四級文明,這一文明已經是宇宙的霸主,根本沒有因素能夠限制它們的發展。儘管目前人類還未在宇宙中發現外星生命的存在,但是這一宇宙文明的劃分能夠讓人類清楚地認識到自己的渺小以及在宇宙中的地位。如果人類文明能夠繼續在地球上發展幾百年的話,相信達到一級文明指日可待。
  • 戴森球到底是什麼?人類在未來有希望將它建造出來嗎?
    因此,有人會認為,地球的水資源可以支持人類的核聚變發展很多年,事實真的如此嗎?其實這種認知是錯誤的,當人類成為一級文明向二級文明邁進的過程中,地球的這點水資源能夠提供的核聚變能量,對於人類的發展來說是微不足道的。這個時候即使是將太陽系其它星球上面的水資源全部利用起來,也遠遠無法滿足人類向二級文明前進的步伐。沒有龐大能源的供應,人類的文明等級就無法提升,這個時候怎麼辦?
  • 戴森球能被建造出來嗎?科學家:整個太陽系的材料都不夠!
    戴森球能被建造出來嗎?科學家:整個太陽系的材料都不夠!我們經常會聽到一個詞語叫做戴森球,尤其是在科幻小說裡面,戴森球這個詞語出現的頻率是非常高的,那麼到底什麼是戴森球呢?如果我們想要建造一個戴森球,就要滿足兩個條件,首先第1個就是擁有建造戴森球的技術,第2個就是需要足夠的材料,在小說當中對於戴森球的描述,我們介紹一個戴森球至少要達到二級以上,現在人類的文明等級連一級都不到,只有0.73,所以如果想要建造一個戴森球,我們的文明等級都達不到,戴森球能被建造出來嗎?科學家:整個太陽系的材料都不夠!
  • 關鍵的難點就在於製造,你相信戴森球最終會實現嗎?
    對於我們人類而言,實現第二宇宙文明就意味著能夠完全利用太陽能源,而第二宇宙文明實現的標誌就是戴森球。目前我們太陽系內的各行星只能接受太陽輻射能量的十分之一,其中的大部分能量都無法被接受,從而浪費掉了,我們知道,我們地球的資源非常有限,加上現在的過度開採,能源遲早會被開採完畢,遠不足以支撐人類未來的發展,所以戴森提出了戴森環這樣一種假設——用一個巨大的球形結構將太陽保圍起來,從而來汲取太陽的大部分輻射能量,這樣才可以讓一個文明到達一個新的高度,長久不衰。
  • 作為實現第二宇宙文明的標誌,人類距離戴森球還有多遠?
    戴森球最早是由愛因斯坦的助手戴森在1960年提出的,這是一種大膽的構想,而現在,這種大膽的構想更是被人類當成了第二宇宙文明實現的標誌。不過人類距離戴森球這種想像中的能源獲取方式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那麼戴森球在未來是否有變為現實的可能?人類還需要多長時間才能夠真正擁有戴森球呢?我們要從人類文明的發展歷程說起。
  • 作為實現第二宇宙文明的標誌,人類距離戴森球還有多遠?
    那麼戴森球在未來是否有變為現實的可能?人類還需要多長時間才能夠真正擁有戴森球呢?我們要從人類文明的發展歷程說起。人類文明的發展從某種角度來說就是一場對於能源的開發和利用史,限制人類發展的根本因素就是能源,所以人類文明的發展離不了先進的能源收集方式。於是,科學家按照能源的利用能力,將宇宙文明劃分為三個等級。
  • 戴森球到底是個啥玩意,人類最終真有這個能力把它給弄出來嗎?
    憑著現在人類認識,太陽巨大能量還可源源不斷供應50億年,因此利用好這筆財富,是最廉價最簡單最直接的解決方案。這就是戴森球理論提出的背景和依據。    所謂戴森球是一個叫弗裡曼·戴森的科學家,於上世紀的1960年提出來的一個假設理論。
  • 如果人類實現了可控核聚變,還需要建造戴森球嗎?必需要走的路
    數百年前,人類文明經過上萬年的努力發展,終於走進了科技發民的道路,而人類文明也升級為科技文明。科技時代也是一個能源時代,科技的快速發展離不開能源的快速發展。能源可是說在宇宙中無處不在,可是由於人類文明等級的限制,科技實力的限制,我們能夠利用的能源是非常有限的。
  • 戴森球如何實現?科學家提出摧毀水星,可行嗎?
    地球誕生至今已經有46億年的歷史了,在這漫長的發展過程中,地球環境通過不斷的發展變得越來越溫和,適宜生命的生存,人類的誕生使地球文明更進一步。但是人類的發展離不開地球資源的支撐,人類為了發展不斷開採地球資源,使地球資源出現了匱乏的狀況。
  • 戴森球?宇宙二級文明?塔比星為什麼會如此神秘?
    2015年,一顆編號為KIC 8462852的昏暗恆星引起了科學家的目光,因為他們發現,這顆恆星偶爾會被一個神秘的巨型結構遮擋,這種不同尋常的現象意味著這顆恆星周圍很可能存在戴森球!戴森球我們知道,核聚變能夠產生巨大的能量,恆星內部無時無刻不在進行核聚變,但遺憾的是這巨大的能量人類無法使用。
  • 什麼是戴森球?
    頻繁出現各個小說和影視作品中的戴森球到底是什麼?今天小編就和大家談談什麼是戴森球。人類歷史和能源的運用息息相關,我們的祖先靠最初的智慧學會了生火,後來利用煤炭和石油將世界工業化,然後學會了如何分裂原子,並開啟了核子時代。
  • 人類有能力建造戴森球嗎?利用這種結構收集能源可行嗎?
    我們可以建造戴森球嗎?戴森球(戴森環)是已故的物理學家弗裡曼·戴森,在1960年的科學論文「尋找人造恆星紅外輻射源」中提出了巨構概念。能源的利用程度是一個文明發展的標誌,在過去的幾個世紀中,隨著我們的文明工業化,全球能源消耗猛增了二十倍以上,而且這個和文明的進程一樣在做加速度,人類總有一天也會耗盡地球的能源。那麼,人類有可能製造出戴森球嗎?從工程的角度來看,戴森球體聽起來非常瘋狂。
  • 為了證明疑似戴森球是真戴森球,科學家在尋找外星人發射的雷射
    現代科學家們能夠找到的、比較靠譜的,用人類的思維能夠理解的外星人存在方式,就是居住在戴森球上。●按照卡爾達肖夫文明指數,戴森球可以利用一顆恆星的幾乎全部能量。驅動地球大氣運動、水循環、萬物生長,製造出煤炭和石油的能量,全部來自太陽。
  • 塔比星存在戴森球?如果真的存在,會對地球產生威脅嗎?
    一級文明能夠利用所在行星的全部能源,而一級文明實現的標誌就是可控核聚變,目前世界上很多國家都在進行可控核聚變的研究,一般認為人類距離可控核聚變的應用還有百年左右的時間,所以現在的人類文明還沒有到達一級宇宙文明,如果非要給一個級別的話,那麼可以算作0.7級。而二級宇宙文明能夠利用所屬恆星系統中恆星的全部能源,而其實現的標誌就是戴森球了。
  • 塔比星存在戴森球?如果真的存在,會對地球產生威脅嗎?
    一級文明能夠利用所在行星的全部能源,而一級文明實現的標誌就是可控核聚變,目前世界上很多國家都在進行可控核聚變的研究,一般認為人類距離可控核聚變的應用還有百年左右的時間,所以現在的人類文明還沒有到達一級宇宙文明,如果非要給一個級別的話,那麼可以算作0.7級。而二級宇宙文明能夠利用所屬恆星系統中恆星的全部能源,而其實現的標誌就是戴森球了。
  • 太陽系有足夠的材料製造一顆戴森球嗎?
    幸運的是,我們也發展出很多美好的事物,比如電力和網際網路的普及,對月球和火星的探索。這讓我們相信未來是美好的!確實,只要我們能源的利用率足夠高,未來肯定是美好的!按照這個量表,目前我們人類的文明等級為0.7級,因為我們還不足以利用整個地球的能量,要達到二級文明,也就是我們能夠獲得整個行星系能量的時候
  • 距地球1480光年,一顆疑似2級文明的戴森球恆星,這真的存在嗎?
    根據卡爾達肖夫指數來看,人們得知戴森球是巔峰2級文明的產物,現階段的人類距離2級文明,還遙遙無期,因此人類無法製造出如同戴森球這樣的宏偉建築,那麼,在這個無垠的宇宙中,是否存在戴森球?一個有能力製造戴森球的文明擁有怎樣的科技水平?
  • 比人類更高級的文明現身了?距地1840光年,疑有戴森球結構
    自人類誕生在地球上以來,已經過去了幾百萬年的時間,在這期間,我們人類不斷進化和發展,最終創造了人類文明,而這個文明還將繼續發展。隨著社會和科技的發展,人類不斷利用來自地球本身的資源,然而地球的資源再多也是有限的,所以隨著資源的逐漸匱乏,而人類對地球資源又十分依賴,所以一直以來都為此擔憂而困擾著。
  • 如果可控核聚變實現無限能源,戴森球還有存在的意義嗎?
    在核聚變的過程中可以釋放出大量的能量,並且要比核裂變清潔得多,還有核聚變所需的氚在地球的海水中都可以找到,解決了原料問題。眾所周知,核聚變反應所釋放的能量是巨大的,而可控核聚變也被譽為能源領域的「聖杯」。什麼是可控核聚變?
  • 如何建造能把太陽包裹住的戴森球?科學家:先把水星拆掉
    回顧人類文明的發展史,我們會發現在文明進步的同時,人類的能量消耗量也在指數級地攀升,正是因為如此,在1964年的時候,天文學家尼古拉.卡爾達肖夫(Nicholas Kardashev)提出了文明等級的概念,他根據文明對能量的使用量將宇宙中的各種文明分為了三個等級,9年以後,天體物理學家卡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