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實現人工智慧產業的跨越發展?華為雲與南京軟體谷這樣嘗試

2020-12-13 同花順財經

日前,南京市軟體谷「雲聚金陵,智享未來」華為雲人工智慧技術沙龍交流會在科創城會議中心成功舉辦,南京軟體谷管理委員會關領導出席及華為專家共同出席,就軟體谷人工智慧產業跨越發展進行深度交流。

中國(南京)軟體谷戰略發展局黃玲副局長為活動開場致辭

軟體谷戰略發展局副局長黃玲介紹,軟體谷內擁有大批龍頭企業,綜合實力已躋身全國同類軟體園區前三強,是全國首批、江蘇唯一的國家新型工業化(軟體和信息服務業)示範基地。此外,軟體谷以發展軟體產業及科技服務業為支撐,實踐「新舊動能」轉型及「雲動能」戰略,積極打造規模化「網際網路+」創新產業基地,推動聯合研發協同創新,構建良好創新生態,聚合領軍企業上下遊產業鏈,促進創新能力提升,加快科技創新服務體系建設。

在人工智慧時代下,軟體谷與華為基於華為雲在AI方面的技術能力、生態能力、產業發展的實踐能力,合力打造華為(南京)人工智慧創新中心,聚集華為雲行業生態夥伴,為傳統產業賦能智能體,提升產業效率;通過華為雲人工智慧技術平臺和人工智慧賦能團隊,繁榮人工智慧的產業氛圍。

南京市人民政府與華為於2019年6月30日正式籤署戰略合作協議,並在南京市雨花臺區掛牌落地——華為(南京)人工智慧創新中心。創新中心將圍繞軟體谷內企業提供華為雲AI相關服務、線下技術分享、人才聯合培養等多個方面服務,在企業賦能方面,創新中心將為軟體谷內符合補貼條件的企業,提供點對點的技術服務以及幫扶上雲;在人才培養方面,創新中心將聯合在寧高校和科研院所,助力谷內的AI人才培養,降低企業使用AI平臺的門檻,提升企業創新能力,帶動軟體谷內產業快速發展。

本次活動旨在搭建軟體谷管委會、軟體谷內IT企業之間的溝通交流平臺,形成合力推進雲服務生態建設,實現互利共贏。未來,在政府政策的指導下,華為(南京)人工智慧創新中心將整合各方資源,為園區企業提供可靠穩定的AI相關雲服務支持,並通過舉辦特色創新活動,讓企業更好地了解相關政策,幫助軟體谷內人工智慧企業發展壯大,最終構建人工智慧生態圈,為軟體谷內人工智慧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動力。

來源: 飛象網

相關焦點

  • 華為以人工智慧產業雲,譜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本次峰會,不僅吸引了3000餘名政府機構人員和人工智慧軟體產業領域的專家學者、行業精英參會,同時圍繞「雲智軟體,眾享未來」的主題,參會者還探討了如何利用軟體和人工智慧,促進傳統產業的數位化和智能化轉型,助力數字經濟騰飛。
  • 華為雲人工智慧首席科學家田奇:AI產業發展人才是關鍵,五大計劃...
    峰會上,華為雲人工智慧領域首席科學家田奇分享了華為雲AI的最新創新成果,並聯合各高校成立華為雲AI人才培養專家指導委員會,發布了華為雲AI人才培養的五大計劃,推動創新型和應用型AI人才培養。   田奇認為,以人工智慧為代表的數字經濟將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新引擎,人才是AI走向產業縱深的關鍵,需要加強產教融合、產學研聯動,共同培養產業所需的AI人才,加快人工智慧進入各行各業。
  • 軟體谷有個神秘「種子庫」
    「這張名單其實一點也不神秘,上面記載的所有信息都是公開可查詢的,它的意義不在於收錄了哪些企業,而在於我們如何按圖索驥,給他們提供更深入、更有針對性的服務。」 軟體谷戰略發展局副局長施妙生如是說。   早就聽聞軟體谷有一份神秘的「種子名單」,可一直未得親見。
  • 從「小步快跑」到「穩步跨越」,華為雲與計算在新基建時代鋪了怎樣...
    其中,僅南京市公布的新基建行動計劃,將以100個市級項目為重點,總體推進市區兩級總投資5454億的346個新基建和關聯產業項目加快建設,投資規模可觀。從中央到地方圍繞「新基建」,加快推動智能化、信息化經濟做大做強,讓高質量發展的步伐更實、成色更濃。數字經濟新動能的加速崛起,顯現了中國經濟的韌性和潛力。面對「新基建」所指的數字未來,我們該如正確認知?如何更好推進「新基建」?
  • 5G+雲+AI使能產業升級,華為雲助力企業智慧化轉型
    在全社會數位化轉型的大背景下,各行各業積極擁抱5G、雲計算、AI等前沿技術,產業網際網路熱度不減並逐漸成為企業界應對轉型的共識。如何應用好新興技術推動企業降本增效?2020年11月19日「華為雲專屬月」江蘇泛網際網路行業高端閉門會在南京舉行。會上,華為雲的專家與嘉賓一道為參會企業提供了華為雲在企業數位化轉型中的經典案例和前沿信息。
  • 物聯網發展跨越拐點!2020 AIoT產業年終盛典圓滿落幕
    在這個過程中,各個企業都在打造企業級的生態圈,缺乏產業級別的頂層設計和統一標準;第二,數據是滋養AIoT產業發展的關鍵養料,但數據的採集、傳輸和安全應用方面仍然面臨重重挑戰;第三,部分企業已經做出了具有標杆意義的創新實踐,但如何實現相關應用的規模化複製才是整個產業壯大和成熟的關鍵。掃清障礙才能穩步向前,這需要全產業鏈共同發力。
  • 華為洪方明:5G+雲+AI推進城市智能升級、企業數位化轉型、產業集群...
    作為國家重要的中心城市、國際商貿中心、綜合交通樞紐,廣州已成為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如今,廣州大力推進人工智慧與數字經濟試驗區建設,通過科技激活實業,加速產業智能升級。今天,12月2日,在「智數廣州·進而有為」華為廣州城市峰會2020上,華為雲中國區總裁洪方明表示,廣東省、大灣區作為中國最有活動力的經濟體,產業結構豐富,千行百業一直以來繁榮發展。
  • 華為欽州雲數據地址_華為雲伺服器怎麼連接雲資料庫 - CSDN
    在這背後,無疑體現出了這樣的一種新趨勢,那就是站在新時代的重要關口,越來越多的城市和地方政府正在把發展數字經濟作為新時代的核心競爭力,而在此過程中,華為以「平臺+AI+生態」打造數字經濟發展的「黑土地」,不僅加速了各地產業數位化、數字產業化的轉型和升級,也助力了中國數字經濟的快速發展,更將推動中國成長為全球數字經濟發展的新標杆。
  • 「5G+雲+人工智慧」組合 產生顯著溢出效應
    來源:人民日報原標題:在數位化、智能化轉型中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雲計算如何實現隨用隨取(科技視點·用好用實高科技④)位於山西省陽泉市的雲計算中心。   它依託的,就是騰訊雲計算技術構建的數據共享政務雲平臺。「5G+雲+人工智慧」的組合,產生顯著溢出效應最新的數據顯示,2019年全球雲上的IT基礎設施佔比超過了傳統數據中心,成為市場主導者。這反映出,「企業上雲」已完成從被動到主動的轉變。雲計算技術的普及,讓人工智慧這樣需要海量數據和大規模投入的前沿科技不再高不可攀。
  • 華為如何退出百度雲盤登錄不了_華為雲計算ie 培訓 百度雲 - CSDN
    在已經構築起強大的品牌、規模、技術等多方面優勢的背景下,阿里雲目前幾乎沒有明顯短板,再加上阿里巴巴達摩院的加持,阿里雲大概率還是要成為國內其他雲服務產商無法跨越的「大山」。騰訊雲,B端、G端全面發力作為國內雲服務市場行業老二,騰訊雲眼見阿里雲的「一路狂奔」,自然也不甘心「屈居人下」,所以近些年來憑藉著騰訊社交帝國的戰略資源和產業網際網路的發展方向,騰訊雲也在奮力狂奔。就在上個月,騰訊雲、騰訊產業投資基金、東華軟體和華體科技四方還高調地聯合宣布了以8.7億元的價格中標成都市「智慧綠道」項目。
  • 華為雲如何一路向前?
    就連一向要求苛刻的華為公司創始人任正非也在最近的講話中表示:「首先要肯定我們的華為雲平臺是基本可用的,多年的努力沒有白費……經過多年的努力,華為雲上線了200多個服務,發展了150多萬開發者和近2萬個合作夥伴,已初具規模,具備了更大方向發展的基礎……」走到這一步殊為不易!
  • 人工智慧的發展是為了「使用」——華為EI實踐與創新
    【TechWeb報導】近日,華為雲AI開發部總經理羅華霖在深圳舉辦的GIIS-全球產業創新峰會做了《華為人工智慧實踐與創新》主題演講,其核心觀點如下:▌目前人們看到的都是弱人工智慧,弱人工智慧的本質是一個工具,可以解決兩個問題:提高人的效率和輔助人工作。
  • 解讀華為雲的新使命:如何將技術勢能轉化為產業動能?
    (華為雲業務總裁鄭葉來) 華為云為何會提出這樣的使命?這一點從華為雲WeLink和華為雲會議的迅猛增長可見一斑。在疫情嚴重的春節期間,WeLink 新增企業數十萬,新增日活用戶數超 100 萬,業務流量增長 50 倍。 所以,「三不」說的是恪守邊界、各自發揮優勢的態度,而「三能」說的是華為雲開放、使能數位化的動作和決心,以及華為雲對產業的價值和貢獻。
  • 海爾U+成為中國人工智慧產業發展聯盟副理事長單位
    近日,中國人工智慧產業發展聯盟(簡稱:「AIIA」或「聯盟」)在京召開第一屆理事會,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高技術產業司副司長孫偉、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副司長王衛明出席會議並致辭,中央網信辦處長廖毅敏、中國工程院院士潘雲鶴、IEEE美國紐約科學院院士鍾義信,以及來自人工智慧產業發展聯盟理事會、專家委成員單位的嘉賓和代表出席了會議。
  • 山西啟動人工智慧產業發展戰略及實現路徑項目研究
    2021年1月9日,中國工程科技發展戰略山西研究院重大諮詢研究項目《山西省人工智慧產業發展戰略及實現路徑研究》項目啟動會在山西太原召開。該項目的啟動,體現著山西省點燃人工智慧產業創新發展新引擎的決心。、雲時代、浪潮、新華三、羅克佳華、科達自控、精英數智科技、深圳優必選科技等企業相關負責人以及來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太原理工大學的項目組專家共同參加了會議。
  • 華為雲與計算城市峰會2020首發江蘇,看創新強省如何緊抓新「基」遇
    今天,江蘇在產業與城市發展都取得了強勁的增長。未來,站在新基建、十四五規劃的風口,江蘇如何在以往省域優勢與發展成果的基礎上,抓住雲、5G、AI的機遇,實現新一輪的創新增長,再次主動謀篇、先行一步?緊抓新「基」遇,聚焦工業網際網路今年3月,國家發出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號召,在「新基建」七大板塊中,工業網際網路的建設將持續引領和推動製造領域新一輪升級。
  • 任正非談關於華為雲的自我批判與思考
    雲計算是一個方向,是IT產業的新一輪進階,在這個進階的方向上,各家企業有各自的路徑和技術方法。今天,雲計算發展進入第二篇章,進入混合雲時代,事實上即便是混合雲、專屬雲、私有雲,它的核心依然是面向專有客戶的公有雲,只有這樣理解,才能夠更好地創造更優和更好的雲技術與雲服務,讓客戶享受到雲的極致效率,這同樣是思路的問題。
  • 華為鄭葉來:知識計算是實現行業知識與AI結合的全新途徑
    來源:時刻頭條今世界,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方興未艾,並帶動數位技術快速發展。在這一背景下,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網際網路發展論壇於11月23日在浙江烏鎮開幕。鄭葉來在發言時表示,華為雲一直在用人工智慧技術賦能產業智能升級。通過600多個項目的實踐,到目前為止,華為雲已經有30%的項目進入到企業核心生產系統。經過測算,AI進入企業核心生產系統會帶來超過18%的盈利和效率提升。而關於人工智慧技術發展,鄭葉來認為,AI正由「人工」智能走向真正的「人工智慧」。
  • 跨越16個時區 3位諾獎得主「雲對話」江蘇企業家
    北京時間11月22日晚,一場別開生面、跨越16個時區的高端「雲對話」在南京舉行。圍繞著「全球經濟展望與中國企業家新思維」這一主題,三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分別於義大利、美國芝加哥、美國加州在線發表精彩演講,並與江蘇近200名企業家大咖的代表展開視頻對話。
  • 政產學三方圓桌對話新基建,「規畫寶」華為IdeaHub助力創新發展
    【天極網IT新聞頻道】9月23日,華為全聯接2020在上海拉開序幕。當天下午,人民日報社指導,人民日報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和華為公司聯合主辦了「新基建新經濟高峰論壇」,來自政產研各界的嘉賓共同探討了新基建「新」在何處、以何為「基」、如何來「建」等熱門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