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由我國完全自主研發的「中溫太陽能真空集熱管和中溫真空管集熱器」通過了山東省科技廳主持的成果鑑定。專家鑑定認為:這兩項科技成果是我國太陽能熱利用領域的一次重大技術革新,填補了全玻璃真空太陽能集熱管在150℃溫區的技術空白,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
「中溫太陽能真空集熱管和中溫真空管集熱器」兩項新產品是力諾集團與清華大學歷時三年時間共同研發的。該項目先後被列入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山東省2009年度自主創新成果轉化重大專項等,擁有多項技術創新。首創了鈦、鋁雙靶磁控反應濺射技術,提高了太陽選擇性吸收塗層的太陽吸收比和罩玻璃管的太陽透射比,增強集熱器的瞬時效率截距,更多地採集太陽能量;改進了真空排氣工藝,採用了新型的吸氣劑,實現了較高溫度下高真空的保持等;首次研發了150℃的全玻璃真空集熱管具有耐高溫和熱效高等特點,首創了工作在150℃的新型豎單排、橫雙排無蓋板、橫雙排帶蓋板三種中溫太陽能集熱器,在工作溫度為150℃時,無玻璃蓋板集熱器瞬時效率達45%以上,帶玻璃蓋板集熱器瞬時效率達40%以上,並申請了發明設計專利十餘項;首創並建成了全球最大、最先進的集熱管智能化生產線——中溫全玻璃真空集熱管生產線。
本次專家鑑定組長、中國工程院副院長杜祥琬院士等認為,「中溫太陽能真空集熱管和中溫真空管集熱器」的研製成功,為太陽能在空調、海水淡化和工農業用熱等領域應用創造了條件,節能效果顯著。以力諾光熱集團年產2000萬支中溫太陽能真空集熱管計算,年可組裝中溫真空管集熱器330萬平方米,每年可為人類節約標煤約53萬噸。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