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人類最大的挑戰還是來源於自身,設想中這種高度發達的社會肯定需要巨大的技術投入和維護,那麼自然狀態下人的記憶力和邏輯深度恐怕難以駕馭這個技術體系,勢必需要植入晶片改造,由此引發的倫理和風險,也將是巨大的挑戰,我所說的風險,不是技術風險,而是人性上的貪婪、支配慾乃至無法預測的個體惡念,將會在高技術條件下產生巨大風險,比如產生一個黑暗統治階層,或者恐怖主義者製作破壞性的信息病毒、發展破壞性人工智慧等等,所以,人文領域的理論研究和發展我覺得是非常有必要重視的,但面臨的挑戰也不低於技術領域。
是否「可用」只是資本的需求,但對於一個高度統一的社會來講,追求「可用」是沒太大意義的。除非有外星人在跟人類競爭。如果核聚變還需要過200年才實現,黑人還有希望跟其它種族大規模融合,但如果按照本答案設定是50年……黑人這個群體多半會成為答案中描述的底層群體,很難有作為整體翻身的希望。
人們使用高速交通工具是為了爭取時間成本,換句話說是因為時間資源的貧瘠所以才需要高速。而在我的答案中大部分人只是在享受生活,對很多人來說自行車就會和滑板一樣只是一種娛樂工具。事實上我個人就是自行車愛好者,要不是這幾天肺炎的緣故我才不開車呢。
文化並不會存在價值,都是可編程的。橫亙在人與人之間的就是智力和永生。所以很可能可控核聚變還沒應用到全人類,就被用於小部分人的基因改造甚至永生,假使永生成功,很有可能他並不願意分享,而是喜歡當幕後黑手下棋;假使永生不成功,那就是機械永生,成為機械神。當然還有幾種可能,比如思維雲,人體電池等等。和答主描繪的這種超理想來說,都是比較黑暗的。
可控核聚變的能量效率比我現在的能量效率高几個量級,但是可控核聚變的能量效率在科技發展的未來依舊不夠的,未來還需要更高效率的能量,最高的能量利用,還是完全質能轉換,將質量完全轉換成能量,這是目前我認為提高能量產出效率的最高方式。
1.這種假設是建立在私有制的基礎上的,也就是精英佔有大部分資源,大眾一無所有的吃福利,這種制度不要說未來,就是現在就受到了挑戰,因為這種福利國家的經濟和生育發展現在就已經開始停滯了;
2.在資源近乎無限的社會更能持續發展的只有公有制的社會主義社會,由大數據和人工智慧組成的計劃經濟,精英人類不是靠繼承或者資本而是靠興趣和個人天賦被人工智慧篩選上位,經濟和生育發展是靠興趣或者人工智慧的分配,因此你說的情況並不存在;
3.把底層貶低為貪圖享樂的人是資本主義的話語霸權,底層的存在本身就是豐富的基因庫,以及社會活動資源,一個人在某細分專業有少量天賦才能讓他對這個專業感興趣,讓興趣相同的人組成社群進行繁衍更有可能出現該分類的天才,天才作家只有在足夠龐大的讀者群中產生。
不知道你們玩過一款遊戲沒有,在那裡面有礦區,採礦機器覆蓋礦區就可以採礦,採集完畢的礦物通過火車或者傳送帶送往生產區,比如煤礦可以投往鍋爐,鍋爐通水之後可以產生水蒸氣推動渦輪機發電,而電就可以帶動之前說的採礦設備和運輸設備。(是不是感覺有些地方怪怪的,沒錯就是因為遊戲設定電力投入太廉價了,而輸出的電力夠我們幹很多事情,核聚變也是如此)。
所講的就是遊戲後期的樣子,電力無限的情況下,全自動化機器人生產機器人,人類只需要運用知識,指出開採區,機器人就可以挖礦(機器人不是指人形機器,而是指能幹人事的機器)原材料根本不是問題,機器人能幹所有事情的時候,成本也僅僅只是電而已(因為機器人也可以維護壞了的機器人)。物理告訴我們能量不會憑空消失或產生,只是相互轉化,可控核聚變相當於掌握了把物質轉化成能量的手段(事實就是如此,核能來自於原子重組過程中消失的那部分物質,它們都轉化為能量了,E=MC)到了那時候沒有成本一說。晉升為一級文明已經可以去其他星球採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