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可控核聚變實現了,會有怎樣的結果?生活會變成什麼樣?

2020-12-04 小虎有話說

我覺得人類最大的挑戰還是來源於自身,設想中這種高度發達的社會肯定需要巨大的技術投入和維護,那麼自然狀態下人的記憶力和邏輯深度恐怕難以駕馭這個技術體系,勢必需要植入晶片改造,由此引發的倫理和風險,也將是巨大的挑戰,我所說的風險,不是技術風險,而是人性上的貪婪、支配慾乃至無法預測的個體惡念,將會在高技術條件下產生巨大風險,比如產生一個黑暗統治階層,或者恐怖主義者製作破壞性的信息病毒、發展破壞性人工智慧等等,所以,人文領域的理論研究和發展我覺得是非常有必要重視的,但面臨的挑戰也不低於技術領域。

是否「可用」只是資本的需求,但對於一個高度統一的社會來講,追求「可用」是沒太大意義的。除非有外星人在跟人類競爭。如果核聚變還需要過200年才實現,黑人還有希望跟其它種族大規模融合,但如果按照本答案設定是50年……黑人這個群體多半會成為答案中描述的底層群體,很難有作為整體翻身的希望。

人們使用高速交通工具是為了爭取時間成本,換句話說是因為時間資源的貧瘠所以才需要高速。而在我的答案中大部分人只是在享受生活,對很多人來說自行車就會和滑板一樣只是一種娛樂工具。事實上我個人就是自行車愛好者,要不是這幾天肺炎的緣故我才不開車呢。

文化並不會存在價值,都是可編程的。橫亙在人與人之間的就是智力和永生。所以很可能可控核聚變還沒應用到全人類,就被用於小部分人的基因改造甚至永生,假使永生成功,很有可能他並不願意分享,而是喜歡當幕後黑手下棋;假使永生不成功,那就是機械永生,成為機械神。當然還有幾種可能,比如思維雲,人體電池等等。和答主描繪的這種超理想來說,都是比較黑暗的。

可控核聚變的能量效率比我現在的能量效率高几個量級,但是可控核聚變的能量效率在科技發展的未來依舊不夠的,未來還需要更高效率的能量,最高的能量利用,還是完全質能轉換,將質量完全轉換成能量,這是目前我認為提高能量產出效率的最高方式。

1.這種假設是建立在私有制的基礎上的,也就是精英佔有大部分資源,大眾一無所有的吃福利,這種制度不要說未來,就是現在就受到了挑戰,因為這種福利國家的經濟和生育發展現在就已經開始停滯了;

2.在資源近乎無限的社會更能持續發展的只有公有制的社會主義社會,由大數據和人工智慧組成的計劃經濟,精英人類不是靠繼承或者資本而是靠興趣和個人天賦被人工智慧篩選上位,經濟和生育發展是靠興趣或者人工智慧的分配,因此你說的情況並不存在;

3.把底層貶低為貪圖享樂的人是資本主義的話語霸權,底層的存在本身就是豐富的基因庫,以及社會活動資源,一個人在某細分專業有少量天賦才能讓他對這個專業感興趣,讓興趣相同的人組成社群進行繁衍更有可能出現該分類的天才,天才作家只有在足夠龐大的讀者群中產生。

不知道你們玩過一款遊戲沒有,在那裡面有礦區,採礦機器覆蓋礦區就可以採礦,採集完畢的礦物通過火車或者傳送帶送往生產區,比如煤礦可以投往鍋爐,鍋爐通水之後可以產生水蒸氣推動渦輪機發電,而電就可以帶動之前說的採礦設備和運輸設備。(是不是感覺有些地方怪怪的,沒錯就是因為遊戲設定電力投入太廉價了,而輸出的電力夠我們幹很多事情,核聚變也是如此)。

所講的就是遊戲後期的樣子,電力無限的情況下,全自動化機器人生產機器人,人類只需要運用知識,指出開採區,機器人就可以挖礦(機器人不是指人形機器,而是指能幹人事的機器)原材料根本不是問題,機器人能幹所有事情的時候,成本也僅僅只是電而已(因為機器人也可以維護壞了的機器人)。物理告訴我們能量不會憑空消失或產生,只是相互轉化,可控核聚變相當於掌握了把物質轉化成能量的手段(事實就是如此,核能來自於原子重組過程中消失的那部分物質,它們都轉化為能量了,E=MC)到了那時候沒有成本一說。晉升為一級文明已經可以去其他星球採礦。

相關焦點

  • 如果實現了可控核聚變,人類生活會變成什麼樣?
    目前人類主要的能源是化石能,它帶給了人類社會巨大的進步,但同時也帶來了環境汙染,氣候變暖等問題,化石能源屬於不可再生能源,總有一天會被耗盡。所以世界各國科學家一直在尋找一種更加清潔高效的能源。可控核聚變技術,就是其中最具潛力的一個。所謂可控核聚變,也就類似於現在太陽的燃燒方式。
  • 如果強人工智慧和可控核聚變同時實現,世界將變成什麼樣?
    這是一個開放性的話題如果強人工智慧和可控核聚變同時實現,世界將變成什麼? 我們暫不考慮技術瓶頸,以最理想化的情況想像未來。首先最理想的可控核聚變意味著:起碼在100萬年的時間尺度內,能源對人類來說是無限的。
  • 如果人類實現了可控核聚變,在短時間內會有什麼「魔改用法」?
    先來定義一下,怎樣才能算是「實現了可控核聚變」,核聚變不是隨隨便便就可以點燃的,我們需要先向反應爐輸入能量才有可能從中得到輸出的能量,這裡有一個被稱為「Q值」的衡量指標,它指的是輸出能量與輸入能量的比值,我們可以看到,只有在這個「Q值」大於1的情況下,可控核聚變才會實現輸出能量大於輸入能量
  • 如果核聚變成功了,會對人類的各行業有什麼樣的影響?
    可控核聚變最常見的方法就是氫的同位素,氘和氚。這個地球上的大海裡就有。一升海水核聚變產生的能量相當於300升石油!看到這有沒有興奮了。相當於我們拿著一個可樂瓶子接一瓶海水,能讓我們的車跑3500公裡!核聚變的能量實在是太強大了。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兩面性,核聚變也是一樣,既有能源更清潔,汙染更低,甚至沒有汙染,電價成本更低。
  • 中國終於實現了可控核聚變
    核聚變託克馬克裝置特大科技新聞,我國的可控核聚變取得重大突破,咱們的人造小太陽首次實現放電了,我們離接近無線清潔能源,又近了一步,一旦實現可控核聚變發電,我們就可以完全擺脫對石油能源的依賴。核聚變反應堆產生的能源這兩天幸福確實是來的真的有點突然了,而且還讓人目不暇接,咱們先是蹭的一下就上月球上挖礦去了,緊接著呢,就造出了世界算力最強的量子計算機,那這個新聞還沒被捂熱乎呢,又來了可控核聚變實現放電,說明我們的科技發展啊
  • 當人類攻克核聚變的關卡之後,世界將會變成什麼樣呢?
    你是否想過這樣的一個問題:當人類攻克核聚變的關卡之後,世界將會變成什麼樣呢?很多人都說,這是無稽之談,但是,有時候,多一分猜想,未來就多一份可能的美好。核聚變與現行原子彈一樣並非完美。所謂戴森球只是假設,目前來看實現可控核聚變的可行性遠遠大於戴森球。至少可控核聚變已經是一個在實施的項目,而戴森球根本就是無稽之談,像劉慈欣的科幻一樣遙不可及。乍一看有道理,仔細一想,從化石能源直接到神級能源,中間需要有過度。而磁力約束核聚變可能是必走的一步路。
  • 可控核聚變實現了,會對人類社會產生翻天覆地的影響嗎?
    如果可控核聚變實現了,人類可能會更加謹小慎微地使用能量,因為我們的文明還不足以逃脫地球生態的自然選擇,破壞地球的平衡意味著災難甚至是滅亡。如果能達到卡爾達肖夫指數的2級文明(2級文明能夠利用行星所圍繞的恆星所有的能量),但實際上我們離達到1級文明(1級文明能夠利用行星的所有可用能量)還有幾百年。
  • 可控核聚變遲遲不能實現,各種妖魔鬼怪就都出現了
    核聚變能,是人類最理想的能源,第一它高效,產出的能量非常巨大;第二它清潔環保,氫元素直接通過核聚變變成氦元素,而氦氣還是惰性氣體;第三,核聚變的材料充足,科學家樂觀的估計就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所以,幾十年以前,很多科學家就一頭扎進了可控核聚變的研究之中,但遺憾的是,到目前為止,可控核聚變還沒有實現,畢竟太難了,如果那麼容易實現,那麼我們就不會只有一個太陽了,木星、土星等都會成為「太陽」。雖然可控核聚變一直無法實現,但人類對能源的需求卻越來越急迫了,這就產生了矛盾。
  • 如果可控核聚變技術實現了,電費真的會非常便宜嗎?想多了
    正是由於核聚變所需要的原料隨處可見,不用擔心沒有原料,所以有不少的朋友認為可控核聚變完成之後,我們日常生活將不再為用電而發愁,那個時候的電費會非常便宜,有人說會降到一度電一毛,也有的說可能會降到幾分錢。那麼真的會如此嗎?可控核聚類完成之後,電費真的會便宜到一度一毛甚至更低?如果你也是這麼認麼的,那我只能回答你:想多了。
  • 如果可控核聚變研究成功了,短期內會有哪些突破性的應用?
    核聚變是一種比核裂變更高效率地獲取能源的方式,不可控的核聚變或者說是用自身引力控制的核聚變我們都見過,那就是頭頂的太陽。而可控的核聚變就是咱們實驗室中正在研究的那個。2017年7月份,我國位於合肥的全超導託卡馬克裝置(EAST)創造了一項紀錄,實現了101.2秒穩定長脈衝高約束等離子體運行,這是世界上第一個約束達到百秒的託卡馬克裝置。2018年11月份,EAST又完成了一次創舉,實現了「等離子體中心電子溫度首次達到1億度」。這些放在世界上都是了不起的成就,說明我們的可控核聚變研究是走在世界前列的。
  • 如果可控核聚實現,對人類有多大幫助?電費會降低嗎
    從已知的能源來看,我們現在使用的最多的還是石油和煤炭等不可再生資源,但是這些不可再生資源總有消耗完的時候,所以科學家一直都在尋找可替代的能源,其中最好的就是核聚變。 核聚變能夠產生大量的能量,就如同太陽的原理一樣。因此可控核聚變也被稱為人造太陽。可控核聚變不僅不會如同核裂變一樣產生大量的核廢料,而且原料也非常容易獲取。
  • 如果可控核聚變實現無限能源,戴森球還有存在的意義嗎?
    隨之核能的出現讓人類看到了未來能量滿足的希望,尤其是來自氘核聚變的能量。在核聚變的過程中可以釋放出大量的能量,並且要比核裂變清潔得多,還有核聚變所需的氚在地球的海水中都可以找到,解決了原料問題。眾所周知,核聚變反應所釋放的能量是巨大的,而可控核聚變也被譽為能源領域的「聖杯」。
  • 新一代「人造太陽」反超美國,中國會不會率先實現可控核聚變?
    新聞不是剛剛的報導:中國新一代「人造太陽」中國環流器二號M裝置,在成都建成並實現首次放電了嗎?這是個好消息哈,聽說技術已經反超美國了。我們會不會是最早實現可控核聚變的國家?什麼時候可以實現呢?答案,你看完這篇文章,也許心中就有數了。今天我們就通俗的來聊一聊「什麼是可控核聚變?」「中國的可控核聚變是如何走到今天的?」
  • 什麼是磁約束可控核聚變,什麼時候才能商業化可控核聚變發電?
    但在地球上,如此的高溫或者高壓都難以實現,當然與超高壓相比似乎高溫還簡單一些,所以現在的可控核聚變都是往這個方向上靠攏!儘管磁約束與慣性在實現方式上各不相同,但基本不外乎就是滿足這兩個條件!,其他並無本質差異,但據說仿星器在約束高溫等離子體方面更勝一籌,但似乎兩者進度都差了不大,簡單的說就是兩家都還沒有實現商業化的可控核聚變!
  • 如果可控核聚變實現無限能源,還有建設戴森球的必要嗎?
    為了從根本上突破能源問題的束縛瓶頸,世界上一些國家開始在可控核聚變上下功夫,並且已經取得了重大的階段性突破。可控核聚變的原理在自然界中,最容易實現、所需能量輸入也是最低的聚變反應,就是氫的同位素氘與氚的聚變。與核電站發電所運用的核裂變原理不同,核聚變是在超高溫的環境中進行的,不會產生高水平的核輻射,也沒有核廢料的產生,是理想且又高效的清潔能源。
  • 可控核聚變的實現到底有多難?可能再過50年也難以實現
    不會對環境造成什麼汙染,對於核聚變在很多人的認知裡,都知道太陽內部的反應就是核聚變。從恆星能量的強大,我們就可以看出核聚變有多麼強大了。科學家也正是看到了核聚變對於人類文明快速發展的重要性,所以在50年前就開始了研究探索。當時不少科學家發出豪言,人類有望在50年內實現可控核聚變技術,讓它取代化石能源。可是如今50年過去了,可控核聚變實現了嗎?
  • 「仿星器」模仿恆星 幫助人類實現可控核聚變
    所謂「仿星器」(Stellarator),顧名思義就是對恆星的模仿,本質上這是一種核聚變反應研究設備。這裡提到的這臺仿星器代號「Wendelstein7-X(W7-X)」,其一次運行可以連續約束超高溫等離子體長達30分鐘。這臺設備坐落在德國格賴夫斯瓦爾德(Greifswald),研究人員表示這一超凡設計的裝置最終將幫助人類將可控核聚變變為現實。
  • 人類實現了可控核聚變,會成為初級的造物主嗎?今天算明白了
    但如果我們實現的可控核聚變,那麼人類就會成為初級的造物主,這對於我們以後的發展而言是特別有意義的。現在有很多國家都在研究核聚變,但是對於核聚變產生的能量,卻並不能進行100%的轉換,最大的能力也就是能夠達到70%左右,這個時候可以說利用率極低。
  • 科學最前沿的可控核聚變什麼時候能實現
    如果你很關心人類未來和科技進步,想密切了解可控核聚變的進度不妨關注一樣東西——高溫超導材料。第1點:如果可控核聚變能徹底成熟能源就會多的用不完,電費約等於不用錢,這個影響就會很大了,比如無線充電就可以全面普及,其實無線充電的技術早就有了,現在的手機就能夠在靠近無線充電器的時候充電,它的原理就是物理的楞次定律,掌握可控核聚變後能源多得用不完,無線充電站會充滿整座城市,電就像空氣一樣充滿整個城市的空間。
  • 可控核聚變技術有什麼用?
    相信大家都知道能源對我們人類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沒有能源,那我們人類也將無法生存,不過在地球上的能源是越用越少,尤其像石油和天然氣這些不可再生的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