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候還想劃分月球?NASA提出月球開採的「阿爾忒彌斯協議...

2020-11-24 環球網

【環球時報駐美國特約記者 陳翔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任重 柳玉鵬】川普政府正在就月球資源開採起草一項由美國支持的新國際協議。據路透社6日報導,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將其新的月球開採國際協議稱為「阿爾忒彌斯協議」。根據協議草案內容,成員國可在其月球基地周圍建立「安全區」,以防在附近運行的競爭對手幹擾破壞。該協議還將依據國際法制定一個框架,賦予私營公司對月球礦產資源的所有權。對此,俄國家杜馬議員克林採維奇表示,美國此舉意在建立一個類似於北約的太空聯盟。但如果沒有俄羅斯的技術,該計劃的實施將非常困難。

「NASA是一種外交工具」

路透社稱,這份協議正值NASA在美國外交政策中發揮日益重要作用之際,也是在為未來十年內將人類和太空站部署在月球上的計劃培養盟友。NASA局長布裡登斯廷5日表示,「NASA的宗旨是科學、技術和發現。但我認為還不是很明顯的一點是,NASA是一種外交工具。」他表示,各國都希望參與到月球開發中,這是國家力量的一部分,而能否參加「阿爾忒彌斯計劃」取決於各國是否遵守「美方希望看到的行為準則」。

不過,川普政府尚未與盟友分享協議草案。未來幾周內,美方計劃與加拿大、日本和歐洲國家以及阿聯等太空夥伴正式就協議展開磋商,並與川普政府認為在月球開採上志趣相投的國家進行會談。

「這對川普很有誘惑力」

一名美方高級官員表示,「阿耳忒彌斯協議」是川普政府計劃的一部分:放棄聯合國條約,與志同道合的國家合作——這麼做的部分原因是原有條約進程耗時太久,且與沒有航天技術的國家合作沒有成效。路透社稱,月球被美國及其他航天大國視作是外層空間的關鍵戰略資源,除稀有金屬外,月球土壤中還含有豐富的氦-3,用氘和氦-3進行的氦聚變可作為核電站的能源,使其成為一個太空「加油站」,使未來的火星登陸任務成為可能。這些活動在國際空間法的約束範疇中,但該法案內容被認為早已經過時。

美國是1967年《外層空間條約》的成員國,該條約規定,各國不得通過主權要求、使用或佔領等方法以及其他任何措施,把包括月球和其他天體在內的外層空間據為己有。一位匿名消息人士告訴路透社,美國提議的協議不是領土主張,「安全區的大小不是固定的,而是隨著作業面的變化而變化的,這將允許空間參與者之間進行協調,而無需在技術上宣示主權。美國的想法是,如果要靠近某人的作業區,而這個人已經在周圍建立安全區,那麼你需要提前與他聯繫,弄清楚如何在大家都安全的前提下達成一致。」

英國廣播公司(BBC)稱,川普曾公開表示,目前國際法沒有規定美國在外太空的活動。太空領域的法律仍然在發展中,例如,目前規定月球的法律跟規定國際水域的法律很像:如果你到那裡,找到一些東西,給它一個名字,它就屬於你。不過,《空間法雜誌》榮譽主編加布裡諾維奇5日表示,在出於科學或其他原因劃定專屬區域之前,必須先達成一項國際協議,任何國家都不可能單方面行事還宣稱合法。

英國《衛報》6日稱,隨著各國日益將外太空視為軍事領域,美國的上述協議會在其主要的太空對手中俄等國家引發爭議。BBC稱,川普4月初籤署命令,支持在月球開礦。該命令稱,美國不認為太空是資源公地,也不認為需要得到國際協議允許才能開始開採。除了獲得資源給地球用,川普決定開採月球的一個原因,是美國覺得在全球進行開採的競賽中已經輸給中俄。中國在全球各地都在採礦。英國蘇克塞斯大學能源教授班傑明說,這是川普展示他領導能力的時候,「在外太空資源開採方面,如果美國能夠先於中國實現的話,這對川普這樣的人是很有誘惑力的」。

「是美國進行自我宣傳的廣告」

俄羅斯衛星新聞網6日在轉載上述報導時特別提到,美國提出的上述協議涵蓋多個國家,但初期階段不包括俄羅斯。消息人士透露,這是由於五角大樓愈發將莫斯科視作敵人,並認為俄羅斯衛星在地球軌道上對美國間諜衛星進行威脅性操作。俄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6日在記者會上表示,克裡姆林宮關注到了媒體有關美國計劃在月球上開採礦物的報導,但俄方暫時不會對這一信息作出直接評價。

俄科學院核調查研究所專家多庫恰耶夫表示,美國在沒有俄羅斯參與的情況下從月球運回資源的計劃完全是一種欺騙行為,因為從月球上運回任何物資都是十分昂貴的。他說:「美國打算從月球上運回哪些資源?假設你在那裡找到了金子。但當你從那裡帶走它時,它的價格將比地球上開採的黃金貴100倍。在我看來,所有這些都是胡說八道,是美國進行自我宣傳的廣告。」

相關焦點

  • 川普政府起草月球開採新協議 草案內容曝光
    原標題:都這時候了,美國還想著瓜分月球呢?!據路透社6日報導,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將其新的月球開採國際協議稱為「阿爾忒彌斯協議」。川普政府正在就月球資源開採起草一項由美國支持的新國際協議。據路透社6日報導,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將其新的月球開採國際協議稱為「阿爾忒彌斯協議」。根據協議草案內容,成員國可在其月球基地周圍建立「安全區」,以防在附近運行的競爭對手幹擾破壞。該協議還將依據國際法制定一個框架,賦予私營公司對月球礦產資源的所有權。對此,俄國家杜馬議員克林採維奇表示,美國此舉意在建立一個類似於北約的太空聯盟。但如果沒有俄羅斯的技術,該計劃的實施將非常困難。
  • 到月球開採礦產為何甚囂塵上?
    協議稱,將確保各國能夠開採和利用他們在月球上發現的資源。長期以來,NASA一直在大力宣傳其對開採「水冰」的興趣。水冰潛伏在月球表面,可用作提取飲用水或製造火箭燃料。協議希望有興趣參與登月計劃的國家能夠在此框架下進行談判。NASA局長吉姆·布裡登斯廷明確表示,希望國際合作夥伴能與NASA合作,在月球表面及其周圍建立一個可持續的區域。
  • 如何在月球上開採火箭燃料?
    月球開採帶來的效益每個國家都想從月球開採當中分一杯羹:歐洲航天局建設 「月球村」 設想就包括採礦作業,中國的 「嫦娥五號」 月球探測器和取樣返回任務也被認為是進一步了解月球水含量的前期調查。去年 8 月,印度以失敗告終的月球車計劃本想繪製出月球南極的水冰分布圖。美國當然也有與月球水資源相關的計劃。5 月 15 日,NASA 宣布了《阿爾忒彌斯協議》,這是一項在月球上開採資源的法律草案,以 2024 年 NASA 讓太空人重返月球表面的阿爾忒彌斯計劃命名,協議涉及的問題包括緊急援助和技術標準的互操作性,表明美國先於其他國家對月球的開採條款做出了規定。
  • 美國與七國籤署阿爾忒彌斯月球探索協議,為什麼沒有中俄?
    》的國際協議,組成了致力於標準化月球探測的國家聯盟。英國《衛報》當時分析認為,協議中一些內容似乎允許利用月球資源謀取商業利益。二、什麼是阿爾忒彌斯協議?NASA希望利用月球南極的冰提供飲用水,並製造繼續航行的火箭燃料。NASA還計劃在繞月軌道上建立名為「門戶」的中轉站。
  • 美國宇航局籤署《阿爾忒彌斯協議》
    當地時間周二,美國宇航局(NASA)宣布,包括美國在內的八個國家已經籤署了名為《阿爾忒彌斯協議》的國際協議,組成了該機構所說的致力於標準化月球探測的國家聯盟。在與美國國務院和國家空間委員會合作提出了一套探索月球的規則草案後,NASA於今年5月宣布了創建《阿爾忒彌斯協議》的意圖,其中包括月球採礦等標準,以及如何處理月球表面的衝突。NASA局長吉姆·布裡登斯汀(Jim Bridenstine)說,主要目標是讓每個人在月球探測問題上達成一致,並防止未來出現任何國際誤解或衝突。他稱:「我們試圖做的是建立每個國家都能同意的行為規範。」
  • 準備開發月球?NASA與7國籤《阿爾忒彌斯協議》,中俄未參加
    在當地時間2020年10月13日,NASA宣布與澳大利亞、加拿大、義大利、日本、盧森堡、阿聯和英國等7個國家的航天機構籤署了《阿爾忒彌斯協議,按照協議草案,該協議成員國可以在其月球基地周圍建立「安全區」,以防競爭對手幹擾破壞,還賦予私營公司對月球礦產資源的所有權。
  • 美國宇航局(NASA)與八個國家籤署為探索月球提供法律框架的《阿爾忒彌斯協定》
    NASA早在5月就宣布了推出《阿爾忒彌斯協定》的意向,此前與美國國務院和國家太空委員會合作,提出了一套探索月球的規則草案。該文件的名稱指的是NASA的 "阿爾忒彌斯 "計劃,這是一項雄心勃勃的計劃,旨在將第一位女性和一位男性太空人送上月球。NASA希望與多個國家合作開展該計劃,該機構制定了《阿爾忒彌斯協定》,以確保其他國家能夠就向月球表面發送機器人和人員的最佳實踐達成一致。
  • 拉盟友月球圈地,俄羅斯:沒我,你們不行
    5月6日,據路透社報導,美國聯邦政府目前正在起草一項關於月球資源開發的國際協議。根據目前公開的草案內容來看,川普欲拉攏盟國在月球劃定「安全區域」,用以防止在開發資源過程中,受到除成員國之外的國家幹擾。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針對這一方案發表聲明,稱確實有此計劃,但還沒有完全確定,將這項計劃稱之為「阿爾忒彌斯協議」。
  • 美國登陸月球「圈地」能成功嗎
    澳大利亞「對話」網19日刊文稱,美國的《阿爾忒彌斯協議》已有8國籤署,相關計劃的目標是2024年實現載人登月、2030年建成一個月球基地。「這聽起來是一個進步,多年來,各國一直糾結於如何處理人類定居月球及資源管理的問題,但一眾關鍵國家對該協議有著嚴肅的關切,目前為止拒絕籤署。」這一協議的名稱取自希臘神話中的月亮女神阿爾忒彌斯。
  • 登陸月球「圈地」,美國能成功嗎?
    澳大利亞「對話」網19日刊文稱,美國的《阿爾忒彌斯協議》已有8國籤署,相關計劃的目標是2024年實現載人登月、2030年建成一個月球基地。「這聽起來是一個進步,多年來,各國一直糾結於如何處理人類定居月球及資源管理的問題,但一眾關鍵國家對該協議有著嚴肅的關切,目前為止拒絕籤署。」這一協議的名稱取自希臘神話中的月亮女神阿爾忒彌斯。
  • NASA更新2024年讓太空人重返月球的阿爾忒彌斯計劃
    美國宇航局(NASA)公布了其阿爾忒彌斯計劃的最新大綱,該計劃旨在讓美國太空人重返月球,並在月球上建立永久存在基地,在2024年安排一名男性太空人和第一位女性太空人登月。2020年NASA的任務是推行一項積極的、開放式的計劃,不僅要讓太空人登陸月球,還要建立一個深空前哨,並為永久的月球基地和首次載人火星任務奠定基礎。  NASA表示,阿爾忒彌斯計劃在過去18個月裡取得了相當大的進展。儘管成本大幅超支,巨型太空發射系統(SLS)火箭正在進行最後的地面測試,將在未來兩個月內結束試驗,然後運往佛羅裡達州甘迺迪航天中心,與獵戶座飛船進行最後的組裝和集成。
  • NASA更新在2024年讓太空人重返月球的阿爾忒彌斯計劃
    美國宇航局(NASA)公布了其阿爾忒彌斯計劃的最新大綱,該計劃旨在讓美國太空人重返月球,並在月球上建立永久存在基地,在2024年安排一名男性太空人和第一位女性太空人登月。2020年NASA的任務是推行一項積極的、開放式的計劃,不僅要讓太空人登陸月球,還要建立一個深空前哨,並為永久的月球基地和首次載人火星任務奠定基礎。NASA表示,阿爾忒彌斯計劃在過去18個月裡取得了相當大的進展。
  • 聯合多國參與「阿爾忒彌斯」計劃 美欲登月「圈地」?
    澳大利亞「對話」網19日刊文稱,美國的《阿爾忒彌斯協議》已有8國籤署,相關計劃的目標是2024年實現載人登月、2030年建成一個月球基地。「這聽起來是一個進步,多年來,各國一直糾結於如何處理人類定居月球及資源管理的問題,但一眾關鍵國家對該協議有著嚴肅的關切,目前為止拒絕籤署。」這一協議的名稱取自希臘神話中的月亮女神阿爾忒彌斯。
  • 要在月球建太空北約?美國與七國籤署瓜分協議,中俄卻被排除在外
    今年中國載人航天工程頻頻傳來喜訊,中國天和空間即將部署完成,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前段時間剛被送上太空,眼看中國在太空領域走向世界前列,美國有點按捺不住了,今年年初川普就開採月球資源起草了一項《阿爾忒彌斯協議》,宣布在月球建立「安全區」。
  • 美國宇航局(NASA)鼓勵私人開採月球資源,再賣給他們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周四宣布,將向開採月球資源的公司支付費用,並宣布將向這些公司購買巖石、泥土和其他月球材料。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正尋求鼓勵私人開採月球資源。NASA局長吉姆·布裡登斯汀在一篇聲明發布的博客文章中寫道,該計劃不會違反1967年的一項條約,該條約主張天體和太空不受國家主張的所有權。這項計劃的目標是那些計劃派遣機器人開採月球資源的公司,這是NASA制定布裡登斯汀所說的太空「行為規範」目標的一部分,並允許私人在月球上採礦,以幫助維持未來的太空人任務。
  • 美國宇航局想從私人公司手裡購買月球巖石
    NASA希望交易最終能在2024年之前發生=,這是該機構目前送人返回月球的最後期限。對於能夠完成這一任務的公司,NASA將在授予合同時和發射期間支付一小部分資金。其餘資金將在樣品裝袋時收到。美國宇航局表示,還可能會對能夠抓取月球巖石的公司分別進行多次獎勵。與將任何一種太空飛行器送上月球所需的數百萬美元相比,25000美元似乎是一個微不足道的數字。
  • NASA想從私人公司收購月球巖石,只要你證明石頭確實是月球的
    NASA最近決定要正式進軍月球巖石市場了:他們宣布願意從私人公司那兒收購月球巖石。如果這能成功,這將是人類首次實現太空資源的異地銷售,算是向月球資本主義邁出了第一步。當然,前提條件是賣方必須向NASA提供圖片和數據來證明他們的樣本的確來自月球。這些私人公司必須自己承擔前往月球開採巖石樣本的費用,不過NASA並不要求他們把樣本帶回來——只要NASA願意購買這些開採出來的石頭,最終他們自己會擇機將石頭運回地球。
  • NASA首次證實月球光照面存在水 對新時代登月計劃有戰略意義
    美國宇航局(NASA)周一宣布已經在月球的光照面發現了水。這是科學家首次證明了月球的光照面有水分子(H2O),而不只是水的組成元素羥基(hydroxyl),這項發現對於人類新的登月計劃以及未來的深空探索具有重大意義。
  • 美國「異想天開」竟然想「稱霸月球」,霸權主義一起帶到了月球?
    同時,美國也想依靠其強大的經濟實力與使用太空武器的競爭來壓制蘇聯的經濟,因此這次美國啟動了所謂的「星球大戰計劃」。實際上,月球探索這個話題一直以來都是非常有爭議的。首先,我們可以談談可用的資源。地球衛星上有鐵,鋁和鈦。但是,使用當前技術進行商業開發並交付到地球根本不現實。月球表面上還有氦元素。
  • NASA與八國籤署為探索月球提供法律框架的《阿爾忒彌斯協定》
    據外媒CNET報導,美國宇航局(NASA)與八個國家籤署了一項太空探索合作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