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型手機的望遠鏡!潛望式長焦鏡頭哪家強?

2020-11-29 愛好者網站

前不久,CFan曾分享過三篇與手機拍照有關的科普文章:《為啥手機拍照不如單反?「定焦鏡頭」背黑鍋!》、《讀懂焦距 你就懂了手機鏡頭眼界大小的秘密》、《放眼天下!智慧型手機的長焦鏡頭如何分出高下?》,今天這篇文章,我們再來聊聊如何影響潛望式長焦鏡頭的技術和功能

長焦鏡頭的結構

目前,長焦鏡頭的結構主要包括傳統垂直結構以及潛望式結構,前者的CMOS傳感器和PCB主板位於最下層,垂直往上則是數量不等的濾光鏡片(越多越好)、對焦馬達、鏡頭和保護裝置等。

和採用相同結構的主攝相比,長焦鏡頭為了實現更長的焦距,傳感器尺寸通常都比較小,意味著它們的進光量偏小,不適合暗光環境。同時,焦距越長拍攝時的抖動問題就越明顯,一顆合格的長焦鏡頭,通常還必須搭配OIS光學防抖功能。

正如前文所述,手機厚度是有限的,對垂直結構的長焦鏡頭來說,華為P40配備的80mm和小米10 Pro選用的94mm焦距的長焦鏡頭就是極限了。如果想讓手機隨時扮演「望眼鏡」,就輪到潛望式結構的長焦鏡頭出馬了。

潛望式長焦鏡頭的結構類似潛水艇身上的那種潛望鏡,其最大特色就是將CMOS傳感器呈90度側置,並在橫向方向上加裝濾光片、鏡頭組、音圈馬達等單元,最終通過最邊緣的反射稜鏡組「取景」。

其外部特徵是鏡頭孔為方形(參考前文中的圖4和圖14),而內部特徵則是一塊碩大的長方體。

潛望式長焦鏡頭可以輕鬆實現100mm以上的焦距,而這一參數則受整套鏡頭模組的長度、鏡片的間距、鏡片的曲率等因素影響。比如三星Galaxy S20 Ultra身上的潛望式鏡頭焦距最短只有102mm,而OPPO Find 2 Pro卻高達170mm。

需要注意的是,無論是傳統垂直結構還是潛望式結構的長焦鏡頭,它們在進行光學變焦時的倍數都是「等效值」,比如125mm焦距的華為P40 Pro支持等效5X光學變焦,而170mm的OPPO Find X2 Pro也是等效5X光學變焦,它們之間的差異在於,在同一地點使用5X模式拍攝相同的內容,焦距更大的OPPO Find X2 Pro可以記錄下更多畫面內容。

華為P40 Pro+的潛望式長焦鏡頭比較特殊,其他手機的潛望式鏡頭裡面只有1組稜鏡參與了1次反射,而這款手機的潛望式鏡頭裡卻塞進了3組稜鏡,在取景拍照過程中出現了5次光路反射,從而讓焦距得以翻番,獲得了240mm的等效10X光學變焦,以及20X混合變焦以及100X數碼變焦的能力。

為了解決多路反射衍生的更容易抖動的問題,華為還為這顆潛望式鏡頭添加了雙軸OIS防抖模塊,能夠實現實時的穩定效果,從而提高用戶的拍攝成片率。

潛望式「變焦」鏡頭的回歸

vivo在年初展示過APEX 2020概念手機,這款產品主打特殊「四群組鏡片組合」結構的潛望式長焦鏡頭,內部的鏡片群組可以隨著相機APP界面放大和縮小進行相應的位移,可以在5X~7.5X的範圍裡進行連續的光學變焦,和早期華碩ZenFone Zoom的攝像頭有著異曲同工之處。

未來,這種潛望式「變焦」鏡頭和華為P40 Pro+採用的10X潛望式「定焦」鏡頭會成為旗艦級手機可選的兩種設計思路,但誰能走到最後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傳感器的素質

細心的朋友可能發現了,長焦鏡頭的像素值普遍只有800萬~1300萬像素,而且它們的傳感器尺寸不大,光圈也比較小,唯一的優勢就是「拍得遠」。另一方面,當前中高端手機的主攝傳感器尺寸都超過了1/2.0英寸,像素值也是4800萬像素起步,結合AI成像算法,進行2X或3X模式拍照時的成像有時比專業的長焦鏡頭還要好,特別是在光線不太好的環境下。

因此,提升長焦鏡頭的素質就成為了手機廠商接下來的重心所在。vivo X30 Pro和小米10 Pro的2X人像鏡頭就很有代表性。

vivo X30 Pro的人像鏡頭採用了三星ISOCELL Bright GD1傳感器(3200萬像素,1/2.8英寸),它和經典GM1傳感器同源,支持ISOCELL Plus增強版像素隔離技術和Tetracell四像素合一技術,是一顆等效800萬像素和1.6μm大像素的CMOS元件。

小米10 Pro的人像鏡頭則是三星S5K2L7傳感器(1200萬像素,1/2.6英寸),擁有1.4μm大像素,支持2PD雙核對焦技術並採用了對較大的F/2.0光圈。從參數來看,這兩顆2X長焦鏡頭的素質都與索尼早期的高端IMX363傳感器接近,相當於vivo和小米拿2年前的主攝用於長焦,多少有點「田忌賽馬」的意思。

潛望式長焦鏡頭的境遇更尷尬,由於它需要側著裝進手機,對傳感器尺寸的要求無疑會更加苛刻。此外,反射稜鏡的存在也會影響光線的射入量,光路反射時還存在一定的衰減,在暗光下的表現更加堪憂。

好消息是,華為P40 Pro和三星Galaxy S20 Ultra分別提供了行之有效的解決思路。其中,華為P40 Pro(包括Pro+)在宣傳潛望式長焦鏡頭時主打「超感光」概念,它將傳感器的拜耳濾鏡從傳統的RGGB改為了全新的RYYB結構,將2個綠色像素(G)用黃色像素(Y)替代,可以讓進光量提升高達40%,從而彌補了潛望式結構感光性能偏弱的缺陷。

Galaxy S20 Ultra屬於「暴力流」,它將被很多廠商用於主攝的、擁有1/2.0英寸「大底」的傳感器(理論上應該是ISOCELL Bright GM1,但網上查不到相關資料)塞進了潛望式長焦鏡頭模塊內,由於這顆傳感器支持Tetracell四像素合一技術,有著等效1.6μm大像素,在光線較暗時也能獲得良好的光學變焦成像效果。

隨著小米10青春版將潛望式長焦鏡頭帶入到2000元價位,讓我們看到了這種可以大展眼界硬體單元普及的契機。要知道,在此之前只有3500元起步的高端手機才有這種待遇。可以預見,未來5X光學變焦將成為兵家必爭之地,而當潛望式長焦鏡頭趨於普及時,還會進一步鞭策廠商對其內部結構、傳感器品質進行優化升級拉開與競品間的差距。也許用不了多久,1xxx元價位的主流手機也能過一把「望遠鏡」的癮。

沒有長焦鏡頭怎麼辦

更現實的問題是,我們現在正用的手機別說潛望式了,連普通的長焦鏡頭都沒有,拍照時放大2X以後畫面就一塌糊塗。難道為了清晰記錄遠處風景,我們就必須更換新機了嗎?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大家可以在淘寶、京東或拼多多等電商平臺搜素「手機長焦鏡頭」,就會發現一大波類似望遠鏡的外設。它們通常是由方便固定在手機上的支架、用於彌補光學防抖功能缺失而穩定拍攝的三腳架,以及自帶變焦輪、調焦輪、遮光罩和防塵罩的鏡頭組成的「套裝」。這種外設間的差異在於最大焦距(放大倍數)、鏡片質量、鏡頭做工、固定方式等,一般來說焦距越大價格越貴。

對絕大多數普通用戶而言,選擇100元~200元之間,支持20X~30X變焦的產品就足夠了,畢竟它也只能提供娛樂級的變焦拍攝功能。如果你追求專業效果,不如投資數位相機,比如支持35X光學變焦的索尼DSC-H300也才千元出頭的價格。

 

相關焦點

  • 手機真能變身望遠鏡?潛望式連續變焦鏡頭誕生!
    隨著索尼IMX689、IMX700、三星GN1等一代CMOS傳感器的出現,智慧型手機的隨手拍效果已經無限趨近於傳統的卡片相機,結合AI算法在超級夜景等特殊場景下的成像甚至可以媲美專業單反。但是,如何清晰記錄遠處風景依舊是手機在拍照能力方面的瓶頸。
  • 「100倍變焦」的背後:「潛望式長焦鏡頭」如何煉成?
    ,堪稱「超級望遠鏡」,甚至有網友聲稱「不僅拍月亮,還拍到了空間站」100倍變焦的背後,是潛望式長焦鏡頭的運用,得以解決鏡頭模組和輕薄機身的衝突。潛望式結構長焦鏡頭的焦距長,天然地需要更長的物理空間,所以長焦鏡頭比一般鏡頭更長。然而,手機的機身厚度是很有限的。傳統的鏡頭模組,已經讓手機背面的鏡頭部分凸起了,曾經廣受非議。
  • 智慧型手機上的潛望式變焦是什麼,它和普通的長焦鏡頭有何不同?
    自從第一款帶有相機的手機問世以來,相機就一直是手機的核心功能。早期,手機廠商主要通過增加攝像頭的像素來提高在這一方面的競爭力。近年來,隨著智慧型手機競爭的加劇,很多手機廠商在相機功能上進行了創新。而在其中潛望式變焦技術越來越受到追捧,它支持5倍或10倍的光學變焦,便於快速、輕鬆地放大遠處的景物。下面,我們就來介紹潛望式變焦鏡頭的用途、優缺點以及使用前景。
  • 小米10青春版普及潛望式變焦鏡頭 拍遠景用兩千塊的手機就夠了
    這兩年智慧型手機的拍照功能突飛猛進,去年的華為P30 Pro就實現了50倍的數碼變焦,剛剛上市的華為P40 Pro也集成了這一功能。不過華為P系列的手機價格比較貴,P40 Pro的售價要5988元,即使是去年的華為P30 Pro價格也要4488元,對於大部分網友來說並不便宜。
  • 手機拍攝的下一個浪潮——潛望式攝像頭 重點關注舜宇光學(02382...
    風險提示潛望式攝像頭良率爬坡不及預期;潛望式攝像頭在智慧型手機中的滲透率不及預期;智慧型手機出貨量下滑超預期。一、智慧型手機拍照怎麼玩?長焦鏡頭才是雙/多攝「光學變焦」的核心難點:對於智慧型手機來說,短焦是相對容易的,因為鏡頭厚度較薄,技術相對成熟;但是長焦鏡頭由於結構設計和裝配複雜,另外鏡頭與感光晶片相對距離的範圍較廣,因此長焦鏡頭厚度厚,容易產生類似於iPhone手機背後攝像頭突起的情況。
  • 賞月何需望遠鏡,天與地就是「一部手機的距離」
    有朋友開始煩惱了,觀賞超級月亮是不是需要天文望遠鏡呢?其實你只需要一部手機就可以了,還記得上一次的超級月亮出現在3月10日,有喜歡攝影的朋友用vivo X30 Pro記錄下了超級月亮的天文奇觀。這樣的照片是不是讓你很驚訝,手機不需要另外加鏡頭居然能清晰地拍到超級月亮細節特寫!
  • 100倍變焦堪比望遠鏡 華為P40 Pro+潛望長焦樣張公布
    在今晚的發布會上,華為消費者終端業務CEO餘承東正式推出了P40系列手機,總計有P40、P40 Pro及P40 Pro+三款型號。P40 Pro採用超感知徠卡四攝,包括5000萬像素超感知主攝(RYYB),4000萬像素超感光電影鏡頭(18mm),1200萬像素超感光潛望式長焦鏡頭(RYYB、5倍光學變焦、OIS),和一枚3D深感攝像頭(TOF)。
  • 新一代「高清望遠鏡」!華為P40或將實現高倍光學變焦
    2019年,當絕大多數智慧型手機還在因為纖薄機身,受困於數碼變焦損失畫質,無法獲得遠距離高清影像的時候,華為P30 Pro就憑藉首部商用5倍潛望式變焦,成為手機圈的「望遠鏡」,加上主攝1/1.7英寸、4000萬像素超大感光CMOS,繼P20 Pro再一次登頂DxO手機拍照之王。
  • 潛望式鏡頭崛起 這些華為概念股今年已漲瘋
    潛望式超級變焦鏡頭支持5倍光學變焦、10倍混合變焦以及50倍最大數碼變焦。  潛望式攝像頭供應商將受益  第一手機界研究院院長孫燕飈對中證君表示,現在智慧型手機同質化現象明顯,華為  中證君觀看華為手機發布會視頻直播時發現,在介紹P30系列產品,尤其是P30 Pro時,華為消費者業務CEO餘承東花了不少時間推介成像效果。  天風國際分析師指出,華為是首度大量出貨配備潛望式攝像頭手機的品牌,預計華為P30 Pro 2019年出貨量為400萬部至600萬部,所有P30 Pro潛望式攝像頭供貨商均可顯著受益高單價零組件。
  • 手機1秒變「望遠鏡」:這4款新旗艦當仁不讓優先買
    這個夏天,最令人期待的手機影像級別變革,就是讓手機高倍變焦1秒變身「望遠鏡」的黑科技。而現在,這樣神奇的拍攝技術,僅不到4000元預算左右就能入手!剛剛火遍國內外網絡的OPPO Reno 10倍變焦版/華為P30領銜新機的到來,重新定義了手機攝像頭!
  • 手機當望遠鏡!50倍潛望式相機了解下,網曝:2499元,真香
    你的手機能夠變成望遠鏡嗎?這次小米做到了,小米10青春版搭載潛望式相機,最遠可達50倍超遠變焦。設想一下,出門旅行時別人帶著重重的單反才能拍到的超遠鏡頭,你只需要一臺超薄小米10青春版就能做到。不僅如此,超遠攝影最怕的就是鏡頭抖動,而小米10青春版分體式的 OIS 防抖結構帶來更穩的畫面。據透露,小米10青春版和海外版小米10lite基本相同。都裝配高通驍龍765G處理器、6.57英寸AMOLED原色屏、後置48MP四攝組合、前置16MP4160mAh電池、20W有線快充、重192g、厚度為7.98mm。如此給力的配置還有超薄的機身。超薄機身適合女孩子和學生黨。
  • 華為P30 Pro被稱「夜視儀」與「望遠鏡」,徠卡四攝有多厲害?
    近幾年來,華為P系列手機的拍照實力提升迅猛,讓行業刮目相看。自從去年華為P20 Pro手機成功登頂權威評測機構DxOMark排行榜以來,華為P系列更是成為智慧型手機相機水準的標杆。2019年華為繼續將這一優勢傳承,全新的P30 Pro手機升級至後置徠卡四攝鏡頭,引入多項重要技術創新,將超感光、超廣角、潛望式長焦、超微距、高畫質等影像能力集於一身,並以112分再度刷新DxOMark智慧型手機相機排行榜的得分新高。早在去年下半年,市面上便已經有後置四攝像頭的手機銷售,今年更是有廠商推出後置五攝像頭的機型。
  • 「高懸大鏡,坐見四鄰」之術——關於潛望式鏡頭的那些事
    隨著智慧型手機的興起,這些卡片機很快就湮沒在其他相機裡了。手機上吃到潛望鏡頭這隻螃蟹其實比卡片機還早一點,它不是諾基亞,也不是三星,而是一家現在改姓「富士康」的日本手機廠商。說是五倍變焦,但其實這裡OPPO還是耍了一個小聰明的,用兩個固定焦段來互補,主攝負責大部分場景的拍攝,保證畫質,而另一顆潛望式長焦攝像頭則負責拍遠景,讓遠處景物也能在你手機上清晰可見。嚴格意義上來說這並不能算真正的光學變焦,但它能夠兼顧體積和畫質,對於集成度極高的智慧型手機具有很大的實際意義。
  • 潛望式長焦鏡頭好在哪?怎麼分高下?
    為此,以Galaxy S Zoom系列為代表的智慧型手機開始武裝支持10X變焦、OIS光學防抖和氙氣閃光燈,和卡片相機一般無二的伸縮式攝像頭,堪稱手機圈中的照相機。2015年,華碩發布了全球首款配備「潛望式變焦鏡頭」的智慧型手機——ZenFone Zoom。請注意這款手機的前綴:「潛望式變焦鏡頭」。
  • 手機攝像頭的長焦夢 終於被它圓了!
    混合光學變焦的誕生:全產業鏈協同的典範早在在MWC 2017上,OPPO就展示了基於潛望式雙攝鏡頭的「5倍無損變焦」技術,通過潛望式鏡頭來實現變焦的思路,使手機攝像頭實現多倍變焦變成了可能。但是在當時這項技術還處於實驗室狀態,離實現量產還有很長的距離。
  • 小米10青春版將旗艦級潛望鏡頭帶到2099價位:厚度比友商更薄
    其中800萬像素長焦鏡頭採用潛望式結構,可實現5倍無損光學變焦以及高達50倍的數碼變焦,這是小米第一次使用潛望式長焦鏡頭。官方強調,潛望式鏡頭結構相對複雜,一般只用於旗艦機型。小米在影像技術方面不斷探索,這一次將潛望式鏡頭帶入了僅售2099元起的小米10青春版中。
  • 拍攝月亮哪家強?vivo X30 Pro的超級月亮模式,玩法比華為更多
    不過,其最吸引人的地方還是60倍超級變焦功能,這同時還讓人想起了2019年上半年華為發布的P30 Pro這一款4G手機,支持50倍變焦,號稱能夠拍攝月亮。兩款拍照旗艦,拍月亮誰更優秀?60倍超級變焦比50倍變焦更加優秀,並且vivo還擁有自研超分算法以及AI月亮增強技術,趁著2020年第一個十五月圓日,小編迫不及待地將這兩款擁有潛望式長焦鏡頭的手機拿出去曬曬月亮,看誰拍得更好。以上是華為P30 Pro 50倍和vivo X30 Pro 60倍拍攝的月亮對比圖,均在同一時刻拍攝。
  • 手機攝像:多攝普及,潛望式鏡頭設計、還是ToF 3D 等新技術導入
    分析要點: 潛望式攝像:突破光學變焦之桎梏。結合目前已發布的三攝/四 攝機型情況以及三種主流的雙攝搭配方案,嘗試新的光學變焦 能力(不管是超廣角還是長焦)是多攝方案的一個主要設計思 路,而 P30 Pro 和 OPO Reno 採用潛望式攝像頭,表明高倍 數的光學變焦有望成為未來幾年手機攝像的主要進階方向之 一。
  • 手機真的可以替代望遠鏡?你想多了,看看星特朗經典雙筒望遠鏡吧
    現階段,是5G智慧型手機競爭最激烈的時候,為了提升產品賣點,各家手機新品都注重長焦拍攝性能,可以說一個比一個拍得遠,最高已經實現100倍超長焦。本期內容,我們不聊手機了,我們就聊聊小米有品新上架的星特朗經典高清雙筒望遠鏡。畢竟,無論手機長焦怎麼提升,都沒有望遠鏡可靠。
  • iPhone要上潛望式鏡頭了,但當前「長焦之戰」方向可能不對
    潛望式鏡頭的前世今生蘋果正在尋找的超長焦解決方案,便是「潛望式鏡頭」。這個詞你應該不會陌生。近兩年的 Android 旗艦手機,幾乎標配了這種鏡頭。那麼潛望式鏡頭的原理是什麼?有什麼優點呢?在了解這種鏡頭前,我們先把視線拉回 1834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