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望式長焦鏡頭好在哪?怎麼分高下?

2020-12-04 愛好者網站

如今的旗艦手機已經不再局限於性能的比拼,拍照影像方面的表現也成為了兵家必爭之地。昨天CFan向大家介紹了當前最頂級的4顆主攝傳感器(詳見《旗艦手機拍照好不好?就看這4顆主攝傳感器了!》),今天咱們再來聊聊影響手機拍攝遠處風景的關鍵輔攝——長焦鏡頭。

長焦鏡頭的發展

當手機可以拍攝足夠清晰的近景照片後,更多的小夥伴就開始期望它能拍清遠處的風景了,比如偷拍對面商場落地窗後的小姐姐。

為此,以Galaxy S Zoom系列為代表的智慧型手機開始武裝支持10X變焦、OIS光學防抖和氙氣閃光燈,和卡片相機一般無二的伸縮式攝像頭,堪稱手機圈中的照相機。

Galaxy S Zoom系列

然而,Galaxy S Zoom太笨重,太耗電,根本不符合智慧型手機的發展規律,所以很快就淡出了市場。

2015年,華碩發布了全球首款配備「潛望式變焦鏡頭」的智慧型手機——ZenFone Zoom。請注意這款手機的前綴:「潛望式變焦鏡頭」。

ZenFone Zoom

ZenFone Zoom最大的特色就是在11.95mm的機身厚度內塞進了10枚鏡片,並呈「凹」字排列。凹字兩個頂點分別對應鏡頭和傳感器,而中間下凹的橫線處則排列著可橫向位移實現變焦的光學鏡片,這些鏡片則通過邊緣的兩次折射最終讓畫面得以「傳輸」,從而實現了1X~3X光學變焦的能力(無論哪個焦段都是光學變焦)。

可惜,ZenFone Zoom的潛望式模組依舊比較厚,依舊沒能掀起太大的波瀾。

隨後,以iPhone 7 Plus和華為Mate 20 Pro為代表的智慧型手機開始配備額外的「長焦鏡頭」,分別支持2X和3X光學變焦。

實際上,這裡的光學變焦是有水分的,它們的「長焦鏡頭」其實只是50mm(iPhone 7 Plus)~80mm(Mate 20 Pro)焦段左右的「定焦鏡頭」。

當我們在相機APP取景框中從1X切換到2X/3X時,其實只是從主攝切換到了長焦鏡頭,並非通過鏡頭內鏡片的位移實現的變焦操作。

從2019年開始,以華為P30 Pro和OPPO Reno十倍變焦版為代表的手機引入了「潛望式定焦鏡頭」。和前文提到的ZenFone Zoom相比,這些手機潛望式鏡頭模組內沒有更複雜位移馬達等部件,它們只是通過鏡片的橫向排列獲得了更長的125mm~160mm焦距,從而具備了等效4X~5X的光學變焦拍攝能力。

從去年底到上周,陸續上市的vivo X30 Pro、Galaxy S20 Ultra、vivo APEX 2020和OPPO Find X2 Pro也主打潛望式長焦鏡頭。問題來了,都是潛望式鏡頭,它們之間有啥差異?

潛望式鏡頭的對比

影響潛望式鏡頭成像質量的,還是我們熟悉的傳感器,包括像素值、傳感器尺寸、單位像素麵積、光圈等參數,以及軟硬結合的成像算法。

而決定潛望式鏡頭能拍多遠距離的,就要看其內部鏡片的數量、切割樣式、排列和是否內置馬達支持鏡片位移了。

通過對比可見,三星Galaxy S20 Ultra長焦鏡頭的焦距較短,僅支持等效4X光學變焦。但是,S20 Ultra的主攝和長焦鏡頭像素值更高,結合AI算法可以帶來10X光學混合變焦以及100X數碼變焦,也是目前為止拍得最遠的智慧型手機。其他手機的潛望式鏡頭差異不大,焦距從125mm~170mm,都支持5X光學變焦,以及50X~60X的數碼變焦。

vivo APEX 2020比較特殊,它配備了一顆主攝和一顆潛望式長焦鏡頭。這款手機的長焦鏡頭雖然也是潛望式,但在底層結構方面卻與X30 Pro、S20 Ultra、P30 Pro和Reno變焦版有著本質上的不同——這些前輩選用的潛望式鏡頭內部的多枚鏡片都是固定無法移動的,都屬於「潛望式定焦鏡頭」,焦距是多少就只能實現多少倍的光學變焦。不同固定倍數之間的變焦需要融合數碼算法進行輸出,在解析力和畫質上存在一定的損失。

vivo APEX 2020的潛望式鏡頭和ZenFone Zoom很像,屬於「潛望式變焦鏡頭」,只是前者的結構更複雜,模塊更迷你。vivo APEX 2020的內部採用了特殊的「四群組鏡片組合」結構,其中兩群組鏡片固定,兩群組鏡片可移動,隨著我們的手指在相機APP中放大和縮小取景框,可移動的鏡片群組將進行相應的位移,從而在5X~7.5X的範圍裡進行連續的光學變焦,至於vivo APEX 2020在1X~5X之間的變焦,則都是由主攝負責,超出7.5X的變焦則屬於混合變焦和數碼變焦。

總的來說,vivo APEX 2020的「潛望式變焦鏡頭」技術含量最高,光學變焦模式下的成像質量最好。但是,這種結構的鏡頭模組成本更高,短期內難以普及。

作為消費者,我們自然期待未來「潛望式變焦鏡頭」可以成為市場上的主流,讓手機可以拍的更遠,照的更清晰。

 

相關焦點

  • 「潛望式鏡頭」的那些事:好在哪?區別在哪?
    除了OPPO和華為外,vivo以及榮耀在其旗艦機型中均搭載了潛望式長焦攝像頭,可以說現在大部分手機廠商都開始逐漸認可潛望式長焦鏡頭。接下來我們就看看這些廠商在潛望式長焦鏡頭上的表現如何。    作為第一家正式商用潛望式長焦的廠商,OPPO在潛望式長焦鏡頭調校上擁有著大量的技術沉澱,在Reno10倍變焦版的基礎下,讓旗艦級別的Find系列在拍攝上更有話語權,畢竟Find X2系列的屏幕比較優秀,因此對於手機拍攝能力要求也提高
  • iPhone要上潛望式鏡頭了,但當前「長焦之戰」方向可能不對
    那麼有什麼好辦法,將超長焦鏡頭塞進薄薄的手機裡呢?上文提到的潛望鏡,便是一個絕妙的解決方案。藉助反光鏡或稜鏡,將原本直直的光路,硬生生地掰彎,在可控的厚度內實現更高效的折射,這就是潛望式鏡頭的原理。比如支持 10 倍光學變焦的華為 P40 Pro+,其潛望式鏡頭內部就有多塊反光鏡,光路進入鏡頭後被摺疊了 5 次,官網稱將原本的光路長度,延展至 1.78 倍,實現了等效 240mm 的超長焦拍攝。潛望式鏡頭的優點顯而易見,光路折射率高,可在同等體積下,實現更長焦的拍攝效果。這就是蘋果在追尋的解決方案。
  • iPhone 要上潛望式鏡頭了,但我敢說當前的「長焦之戰」方向錯了
    那麼有什麼好辦法,將超長焦鏡頭塞進薄薄的手機裡呢?上文提到的潛望鏡,便是一個絕妙的解決方案。藉助反光鏡或稜鏡,將原本直直的光路,硬生生地掰彎,在可控的厚度內實現更高效的折射,這就是潛望式鏡頭的原理。比如支持 10 倍光學變焦的華為 P40 Pro+,其潛望式鏡頭內部就有多塊反光鏡,光路進入鏡頭後被摺疊了 5 次,官網稱將原本的光路長度,延展至 1.78 倍,實現了等效 240mm 的超長焦拍攝。潛望式鏡頭的優點顯而易見,光路折射率高,可在同等體積下,實現更長焦的拍攝效果。這就是蘋果在追尋的解決方案。
  • 「100倍變焦」的背後:「潛望式長焦鏡頭」如何煉成?
    那麼潛望式長焦鏡頭是什麼?實現的原理是怎樣?1.長焦鏡頭的原理在了解「潛望式長焦鏡頭」之前,我們先要明白「長焦鏡頭」,回憶一下小孔成像模型:近距離物體,短焦距的鏡頭成像;遠距離物體,長焦距的鏡頭成像。潛望式結構長焦鏡頭的焦距長,天然地需要更長的物理空間,所以長焦鏡頭比一般鏡頭更長。然而,手機的機身厚度是很有限的。傳統的鏡頭模組,已經讓手機背面的鏡頭部分凸起了,曾經廣受非議。
  • 智慧型手機上的潛望式變焦是什麼,它和普通的長焦鏡頭有何不同?
    潛望式變焦攝像頭的原理接下來,我們了解下該技術實現的原理。按照書上的定義,潛望鏡是一種光學儀器,可以讓人在不能直接看到景象的時候通過它能看到周圍的情況。傳統上,它包括發射的鏡面或以直角折射光線的稜鏡,使人能夠看到他們實際視線之上或之下的東西。這一技術在坦克、潛艇或裝甲車上有廣泛應用。在智慧型手機攝像頭上,這一技術的應用並沒有什麼不同。
  • 潛望式連續變焦鏡頭誕生!
    以小米10青春版為例,這款產品配備了800萬超廣角鏡頭、4800萬像素廣角主攝、800 萬潛望式長焦鏡頭和微距鏡頭。其中,超廣角、主攝和長焦鏡頭的焦距分別為15mm(0.6X)、28mm(1X)和122mm(等效5X),因此官方才會用「15mm~122mm全場景、全焦段覆蓋」加以宣傳。
  • 蘋果開始考慮潛望式鏡頭技術
    比如,摺疊屏手機、升降式鏡頭設計、潛望式鏡頭、屏下指紋解鎖、微雲臺等等。蘋果一看,你們安卓手機玩得那麼花,那我也來湊湊熱鬧。近日, 據DigiTimes報導,韓國業界相關人士透露稱,蘋果為強化iPhone光學變焦,正在尋找潛望式鏡頭技術和專利,並且和相關企業進行了合作商討,引發業界的關注。
  • 「高懸大鏡,坐見四鄰」之術——關於潛望式鏡頭的那些事
    從廣角到微距,從中焦到長焦乃至超長焦,在手機內部空間寸土寸金的情況下,攝像頭快被廠商們玩出花來了。但在茫茫一片海中,筆者覺得最有意思的,當屬這兩年興起的潛望式攝像頭。潛望式的原理與運用說起來潛望式並不是一個新詞,而是一個小學生都能理解的科學原理。
  • 小米11標準版背面諜照首次曝光,實錘無緣潛望式長焦鏡頭
    小米11不僅官宣了會全球首發驍龍888處理器,而且在網絡上也有疑似背面諜照浮出水面,所搭載的一億像素後置三攝有著方形矩陣的造型和2+1的攝像頭排列方式,並且主攝還延續了天使環設計,但據稱長焦部分是通過裁剪實現的等效3倍光學變焦和30倍數碼變焦功能。
  • 手機拍攝的下一個浪潮——潛望式攝像頭 重點關注舜宇光學(02382...
    文章摘要投資邏輯攝像頭將是智慧型手機存量競爭下最具創新機會的模塊,本篇報告通過解答以下三個問題來判斷2019-2020年智慧型手機攝像頭的發展方向以及對產業鏈的影響:1)智慧型手機拍照怎麼玩? 2)潛望式攝像頭怎麼玩? 3)潛望式攝像頭會改變產業鏈什麼? 智慧型手機拍攝怎麼玩?
  • 潛望式長焦鏡頭哪家強?
    同時,焦距越長拍攝時的抖動問題就越明顯,一顆合格的長焦鏡頭,通常還必須搭配OIS光學防抖功能。正如前文所述,手機厚度是有限的,對垂直結構的長焦鏡頭來說,華為P40配備的80mm和小米10 Pro選用的94mm焦距的長焦鏡頭就是極限了。如果想讓手機隨時扮演「望眼鏡」,就輪到潛望式結構的長焦鏡頭出馬了。
  • 升級拍照最大短板:蘋果考慮潛望式鏡頭技術
    11月30日消息,據DigiTimes報導, 蘋果為強化iPhone光學變焦功能,正在著手尋找潛望式相機技術和專利,並與相關企業進行合作商討,引發業界關注。  今年7月份,知名蘋果分析師郭明錤曾發布報告稱, iPhone可能會在2020年使用一個特殊的潛望鏡相機鏡頭 ,可以提供比目前iPhone上更好的光學變焦性能。  郭明錤稱,韓國最佳鏡頭供應商Semco和中國最佳鏡頭供應商舜宇光學將分別在 2020下半年和 2021年進入蘋果鏡頭供應鏈。
  • 潛望式鏡頭+光域指紋識別 OPPO新技術怎樣實現的?
    潛望式鏡頭+光域指紋識別 OPPO新技術怎樣實現的?根據專利圖我們可以看到,三片鏡頭被固定在一個運動元件上,整體與目前市面主流手機放置方式不同,鏡頭模組呈橫向堆疊。在鏡頭與圖像傳感器想要接收到畫面信息,則需要一個具備特定角度的入光面,說白了就是一個反射光線信息的鏡片。這樣就實現了一組潛望式鏡頭的設計。
  • 日食都能拍,OPPO Find X2 Pro 長焦鏡頭也太好了吧
    近年來,很多手機都在長焦鏡頭上堆料,手機行業仿佛進入了「望遠」時代。潛望式結構是長焦鏡頭的常用技術之一,可以在不增加機身厚度的情況下,實現超遠變焦效果。作為潛望式結構的領導者,OPPO 在這個領域已經有很深的技術積累,年度旗艦 Find X2 Pro 就是最新技術的結晶。
  • 新iPhone要上潛望式鏡頭?外媒:蘋果正在計劃中
    為了實現更遠的變焦效果,目前不少的旗艦手機都已經用上了「潛望式鏡頭技術」,例如華為、三星一些採用潛望式變焦鏡頭的手機,可以輕鬆拍攝更遠的景物而不損失畫質。而現在,蘋果也計劃要在iPhone上搭載這種技術了。
  • 手機攝像:多攝普及,潛望式鏡頭設計、還是ToF 3D 等新技術導入
    而潛望式鏡頭設計則可以使得攝像頭的最長等效焦距可以 不再受制於智慧型手機的厚度,比如華為 P30 Pro 的潛望式攝像 頭的等效焦距達到 125mm,OPPO Reno 的更是達到了 160mm。智慧型手機的攝像頭模組一般由鏡頭、音圈馬達、紅外濾光片、 CIS 晶片及託架等組成。其中馬達、鏡頭及模組環節有望在潛 望式鏡頭滲透率提升的帶動下迎來單機價值量的提升。
  • 小米10青春版普及潛望式變焦鏡頭 拍遠景用兩千塊的手機就夠了
    、廣角微距鏡頭,和一枚潛望式長焦攝像頭,並且支持OIS光學防抖,四顆鏡頭覆蓋了15mm到122mm的常用焦段。 所謂「潛望式長焦攝像頭」,就是通過稜鏡的反射來增加鏡頭的焦距,從而實現在拍得遠的同時還不增加鏡頭厚度,原理有一點像是潛艇的潛望鏡,也因此而得名。華為P30 Pro、華為P40 Pro也都是使用潛望式長焦攝像頭來實現50倍的超級變焦,這枚攝像頭最主要的特點就是鏡頭稱方形,而不是常見的圓形,且攝像頭內側的鏡片和外側的鏡片之間有一定的距離。
  • 100倍變焦堪比望遠鏡 華為P40 Pro+潛望長焦樣張公布
    P40 Pro採用超感知徠卡四攝,包括5000萬像素超感知主攝(RYYB),4000萬像素超感光電影鏡頭(18mm),1200萬像素超感光潛望式長焦鏡頭(RYYB、5倍光學變焦、OIS),和一枚3D深感攝像頭(TOF)。
  • 榮耀30 長焦體驗:你想拍多遠我就能拍多遠
    於是手機廠商就開始通過潛望式結構讓感光元件垂直於手機內,經過折射稜鏡將入射光線折射90°的方式將光線折射至傳感器中,再由傳感器記錄光線信息從而獲得照片。在使用潛望式後,限制手機長焦焦段不再是機身厚度,而是機身寬度,相比僅為7mm-9mm厚度而言70-90mm的機身寬度無疑可以讓手機廠商可以做更多長焦鏡頭的嘗試。
  • 潛望鏡頭這次火了 告訴你它的一些秘密
    我今天來換個角度,跟大家聊聊OPPO5倍無損變焦基於的潛望式鏡頭究竟是怎麼一回事。202萬像素的CCD感光元件配上2倍光學變焦的潛望式鏡頭,配置不可謂不強大。所以有的時候說日本掌握影像核心科技一點都不為過。    後來不管國內和海外的廠商其實都有陸續發布過一些支持光學變焦的手機,而在鏡頭組的設計上則出現了兩種選擇,一部分借鑑了絕大多數卡片機的理念使用伸縮式鏡頭,另一部分借鑑了少數卡片機的理念使用了潛望式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