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8804萬元拍賣出去的那套徐青甫故居,最近裡面在動工,房子內部都拆得一乾二淨了。」最近,有網友路過西湖邊長生路一帶,發現去年這套網紅法拍房正在大規模施工裝修。
「拆掉有點可惜,這房子原先外觀和內部裝修都挺好看的。」網友一方面有點惋惜,一方面也很好奇,「這種名人故居可以大手筆改裝嗎?裝修後會做什麼用途?」
房源現狀
1
為募集建設公債,2萬元賣掉老宅
花5000元買下長生路小洋樓
去年5月,經過460輪激烈爭奪,位於長生路32號、建築面積419.57㎡的徐青甫故居,以8804萬元的價格被拍出,折合單價約21萬元/㎡,創下了杭州法拍房單價之最,至今紀錄尚未被打破。
這套房子之所以如此搶手,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地段得天獨厚,這裡背靠天長小學,緊鄰湖濱銀泰,最關鍵的是距離西湖不到400米,從大門走出來幾步路就是西湖邊;其次,這是一幢獨門獨院的別墅,而且是建造於民國時期的三層小洋樓,紅磚外牆,雕花窗欞,帶一個院子,院子裡水杉參天,綠植葳蕤,看上去復古典雅;再者,這是一套名人故居,而且關於房子的來由還有一段佳話。
房源原貌
徐青甫,浙江鎮海人,出生於清光緒年間,是民國時期的銀行家、經濟學家,曾任浙江省財政、民政廳長,並一度代理省主席等,著有《經濟革命救國論》等著作。
徐青甫來到杭州後,其最初住宅並不在長生路,而是在慶春路,過去的地名是龍興路2號。那是真正意義上的大宅,佔地約3~4畝,還有藏書一萬多冊的大書房。
大約在1953年,全國發行建設公債,徐青甫擔任浙江省募集公債委員會主席。為帶動大家購買建設公債,他變賣家產,將龍興路2號以2萬元(註:1955年前曾經短暫流通第一套人民幣,因通貨膨脹,其幣值較高。1955年3月後發行第二套人民幣,跟第一套人民幣的幣值兌換比例為1:10000。這裡的2萬元為換算成第二套人民幣後的價值)賣掉的。
值得一說的是,當年賣出的龍興路2號老宅,後來被徵用為浙江醫科大學(即後來的浙江大學湖濱校區)校址,也是如今嘉裡中心的所在地。
徐青甫用賣掉老宅所得的其中5000元,購買了長生路32號這棟小洋樓,剩餘的賣房款加上平生積蓄,總共2萬多元購買了建設公債。老宅裡的那一萬多冊藏書也捐給了浙江圖書館。
1954年,徐青甫攜全家搬入長生路32號,直到1961年,徐青甫病逝後,這套房由其夫人和子女居住。
房源原貌
徐青甫的後人如今多生活在海外,上世紀80年代後,這套長生路32號別墅經過多次轉手,曾先後做過菜館、會所。
2
去年曾經掛牌出租
如今業主打算裝修自住
不過,去年5月神秘買家拍下這套徐青甫故居法拍房後,卻並未入住其間,而是將這套房子委託中介出租。
錢報記者在豪宅經紀人朋友圈微信裡留意到,去年12月,這套房子的對外租金報價為290萬元/年。此後價格曾經有所下調。不過自今年下半年後,便未再出現在豪宅經紀人們的朋友圈裡。
接到網友爆料後,錢報記者諮詢一位知情的豪宅經紀人,對方表示,房子最近確實在裝修,但並非租出去當會所,「跟業主方確認過,是打算裝修自住的。」
今天下午,錢報記者趕到長生路32號現場探營。遠遠便看到樓幢外牆圍了起來,二樓三樓臨街的門窗都已經拆除了。
房源現狀
一樓的臨街院門也打開了,有裝修師傅正在門口裝運黃沙水泥。透過院門往裡看,一樓的房間內部也都拆成了毛坯。
房源現狀
從旁邊一幢樓的樓頂看過去,徐青甫故居的樓頂小花園也已經拆掉了。
房源現狀
原本的樓頂小花園
裝修師傅告訴記者,「是業主打算自住的,所以要重新裝修。這房子面積大,裝修估計至少得兩年吧。」
至於網友們關心的,這種名人故居能否大手筆改裝,去年錢報記者也採訪過杭州市歷史建築保護管理中心,工作人員表示,截至目前杭州總共公布了7批歷史建築保護名錄,不過長生路32號不在其列。據悉,若不在歷史建築名錄中,就沒有「不得改動外立面和內部結構」的限制。
目前,西湖邊有產權、可交易的名人故居,除了長生路32號徐青甫故居,只有入選杭州第五批歷史保護建築的玉泉路1號蔡元培女兒蔡威廉故居「馬嶺山房」。而寶石山前山路1號的南懷瑾故居「潤廬」曾經掛牌但後來因故撤回。
點擊連結查看視頻()